第151章 修路

“另外,还有一法,可多获财富,只是前期投入颇高,就看王爷愿不愿意了。”

何秋强忍着心中的小情绪,又给朱棣说道。

朱棣被何秋弄得有些懵,一般人能有晒盐法这么一个聚财的手段就很厉害了,可你何秋又是香水、炸鸡等,又是高炉炼钢,还有晒盐、冷冻制盐,现在还跟我说,你还有个聚财的法子?

你何秋不是神仙,谁是神仙?这何秋还应该是大大的财神啊!

朱棣干脆问道:“你到底还有多少法子,一并说来罢。”

何秋放下手中的茶杯,摸着脑门说,“我也不知道,记不清了,到时候想起来一个,就跟你说一个吧。”

颇有几分无赖色彩,转而又泛泛的问道:“王爷可还记得,我们从北平到京城,走了有多久?”

朱棣有些纳闷,现在问这个干什么?

不过也知道这恐怕和何秋所言聚财之法有关,就认真回道:“回来路上走的最快,差不多有一个多月,若是走运河可能会快些。”

何秋就道:“若是从北平到我适才所言的河北沧县呢?”

朱棣心中迟疑,这条路他也没走过,斟酌了下语气:“怎么着也要十天半月的吧?”

何秋点了点头,没做评价,“你看我们出行,一般有马有车,走起来比普通人要快上不少,可还要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在赶路上。可想而知,一般的百姓和经商之人有多难了。”

“若是王爷能把燕王藩范围内的各处道路,修整一番,不说别的,往来的商人就能多上不少,北平自然会比如今更为繁华。”

“修通到沧县的道路,往后把盐场的盐转运到北平,就方便很多了,甚至可以让北平成为盐货交易的最大市场。”

“若是能把京城和北平的要道修通,那更能使南北之间财货流通变快,收到更多商税,此后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都能方便不少。”

朱棣闻言,先是激动,复又平静了下去,苦笑道:“先生说的太简单了,若想要修路,不说别的,大兴徭役,就足以让百官上书攻讦我。而且燕王藩内的道路,和到沧县的道路还好说,我咬咬牙就干了。”

“可是京城和北平两地的,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先要上书父皇看,就算父皇允了,还要和户部、工部商讨,里面复杂的事太多了。”

何秋点了点头,说道:“理论上讲,确实如此。可是我们总不能看到困难就不去做了吧?如此畏难,王爷又何必欲行逆势之举?”

朱棣听了心中一震,长长的出了口气,“先生所言有理,可这修路之利实在不够大,看不到足够的好处,我身为一个藩王,是很难去推动的。”

姚广孝在一旁喝着茶,说道:“燕王所言有理,不过何秋之前所言修北平和京城之间的道理,我看王爷应该大力推动。这万一事有不谐,王爷举兵南下,这就是一桩大大的好处了。”

何秋心里一汗,这姚广孝也太想造反了吧,这时候就想到挥军南下之时,这些道路的作用了。

朱棣沉默了半晌才道:“这修路之事,从来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若想让道路坚固耐用,除非像秦直道那般,将土和盐碱一同翻炒,之后再把土夯实。若不然,单单是道路长草,天降大雨,这些道路没几年也就会被毁了,除非年年再往里面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维修。”

说到这,朱棣忍不住摇了摇头,“可这样一来,这路修了,不说挣钱了,又会加大对沿路百姓的负担,更会成为朝廷的一大负担,以天下的财赋来看,朝廷是决计撑不起这么大的开销的。”

“更何况,你们也说了,我父皇想要伐北元,在这种时候,花费巨资修路,我不觉得能说服得了我父皇。”

何秋狡黠的一笑:“一步一步来就是了,而且我有配方,修路时不必来回夯土,也可使道路坚固耐用。”

何秋点头称是,“在我的书房里放着,我这就让何能去把它拿过来。”

朱棣有些激动,想要亲自去拿,却被何秋和姚广孝制止了,要耐住心,沉住气啊。

很快,何能就把何秋所说的那沓纸拿了过来, 这上面就抄着五六十年代时的水泥配方。

何秋拿给朱棣看,在他看的时候说:“我所说的这个东西叫水泥,制备原料为石灰石、高岭土,加上贝壳和一些矿渣也行。

通过类似高炉那样的炉窑,先把石头烧成粉,再和高岭土、石膏等混合,再详细的,都在这份手稿里面了。”

说到这,何秋还有些遗憾:“这玩意制备难度不算太高,花费上应当没有以往修路高。只是这水泥强度不是太够,只能用来修路,盖房,没法用来修建堤坝。”

其实何秋心里很清楚,不是前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候的水泥配方强度不够,而是他对大明的工艺水平不信任。

就这种手工作坊弄出来的水泥,用来修路到还好,大明也没什么特别重的车马,只要注重保养,应该没什么大事。

但若是真的用在修建堤坝上,恐怕洪水一来,这堤坝就毁了。

朱棣不太在意这个,“能有这水泥用来修路,就已经减少了修路的大量成本了,我已经很满足了。”

何秋听了只是摇头,“我话还没说完呢,这水泥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废料,可以用来制造三合土。

这三合土制备起来会比水泥相对麻烦一点,费时费力,但是用来修筑城墙、堤坝定然是坚固耐用,可比水泥好用多了。

它的制备方法,也在这份手稿后面附着,王爷看到后面应该就能找到了。”

朱棣喜不自胜,连连夸到:“好,好,好。先生于社稷真是有大工啊。”

何秋不以为意,反而认真的和朱棣讲道:“殿下,你一定要知道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唯有道路通了,财富才会慢慢出现。

而且您想一下,若是大明各个州县不管有多偏僻,都被上好的道路连接,大军挥指可至,又有那个地方敢叛乱呢?”

何秋说到这,突然发现自己这话有些不妥,眼前这位燕王可是有打算反叛的,这不是往人家心口上戳吗。

不由得止住了话头,朱棣没在乎这个,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对他朱家的江山社稷是有大功的,是可以稳固统治的好东西,自然就不会在乎这些小节了。

三人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会儿,相谈甚欢,眼看太阳都快要落山了,朱棣才打算告辞。

只是朱棣这次从何秋这又捞了这么多好处,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握着何秋的手一直不放,把何秋弄得好不尴尬,最后只得说,“以后有机会,你再好好封赏我算了。”

待到朱棣和姚广孝走后,何秋回到书房,才又叹了口气,他最后和朱棣说的算是假话,都说功高盖主,功高难赏。

若是朱棣真的和历史上一样,奉天靖难,登上了王位,他的功劳不说多的,自比为汉初的萧何是没有问题的。

这么大功劳,朱棣不猜忌他就是好的了,恐怕朱棣登基之日,就是他何秋跑路之时啊。

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268章 蓝玉的教诲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48章 知行学派(下)第113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312章 大宁第232章 孔家的问题第235章 嚣张的孔家第257章 未来可期第298章 凤阳府第256章 变法的好处第363章 交换第110章 软刀子杀人第275章 易储(下)第310章 民间疾苦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尽毁第310章 民间疾苦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94章 限量售卖第212章 干劲十足的朱元璋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36章 触目惊心第52章 土豆饭第135章 平乱第145章 席宴第276章 朱棣进京第205章 教训朱高煦第81章 跟朱棣结盟第56章 欧冶子后人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93章 不服来辩第76章 公子请进第137章 蜡印机第226章 背后的大鱼第262章 心凉的郁新第126章 闲暇第59章 蓝玉来访第5章:碳素鱼竿第74章 见花魁第54章 杀字令第276章 朱棣进京第279章 至昆明第118章 烹制美味第166章 治家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81章 运输问题第138章 书局第267章 蓝玉进京第167章 大军北伐第237章 佃户相阻第104章 加工厂被围困第77章 规则破坏者105章 蓝玉的杀心第143章 知行书院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8章:营救还是暗杀第32章 复式记账法第354章 刺杀第40章 肖景腾第353章 辩解第139章 红楼问世第39章 确定人选第149章 大动作(上)第181章 捷报(下)第53章 真香第1章:管你是什么王都得干活第253章 朱权上门第254章 太孙的小手段第355章 重返锦衣卫第174章 蓝玉的苦心第304章 一举多得第83章 了解农事第338章 新文章第277章 昏暗的东宫第76章 公子请进第361章 北孔闹事第260章 兼并第308章 交谈第141章 后续第323章 何栋第340章 大航海第254章 太孙的小手段第76章 公子请进第351章 纪纲暴露第81章 跟朱棣结盟第326章 著书立说第309章 德政第312章 大宁第54章 杀字令第71章 学会仁义第299章 祭拜第328章 国富论(下)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332章 书市火爆第162章 军队训练第189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艰第244章 激动的孔思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