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正式出巡

洪武二十五年,春。

如今何秋和蓝玉等人已经探路回来了,就等着朱元璋出发了。

这个时候,整个京城都已经戒严了。

蓝玉带着李景隆和其他一干大大小小的将领,何秋也凑在这堆勋贵里面。

文臣里,朝堂上六部都派了侍郎跟从,文武百官加起来足足有千人之多。

说的明白点,这次朱元璋出巡,几乎把半个中枢朝廷都带了出去。

声势浩荡。

朱棣本来还想招来画师,把朱元璋出巡的盛况,让人画下来,留作纪念。

可朱元璋本人对画实在不感什么兴趣,宫里也没养什么宫廷画师,自然而然的,就否决了朱棣的这个建议。

虽然这种声势,可能未来的一二十年里都不会再有了,但只要当事人心中能记着也就够了。

朱元璋拉着一边的朱高炽,上了马车,这辆马车就是特制的天子玉辂,虽然不像那辆被沈括记载的‘大驾玉辂’那么神秘、豪华。

但也比当初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做出来的好的多,也是相当稳定的一座车架。

前后算下来,朝廷为了朱元璋的这次出巡,要花费千万白银了。

这倒不是朱元璋自己想要铺张浪费,而是朱元璋此次出行,有意往漠南一趟,镇压不平,耀武扬威,自然就少不了调动军队。

这才有了十万大军,单单这些军队人吃马嚼的,消耗就不少,何况还有天子仪仗要准备。

还有部分地方的路还没修好,去年的时候,加紧动用民力,赶修了不少。

甚至有心人算了下,一千万两白银,还不一定能打的住。

毕竟朱元璋出巡是效仿的汉朝皇帝出巡,所过之处,都会免掉当地一年的赋税。

这可不像是后世清朝皇帝出巡,还要地方士绅捐输钱粮,无耻之极。

只是这些消耗,都不会出现在朝廷正式记录的开支里,毕竟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会在来年的赋税收取中有所体现。

所以很多大臣反对朱元璋出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皇帝出巡一趟,真的太耗钱了。

而在出行方式上,让朱元璋走陆路,也是朝中大臣们一致赞成的,就是朱棣也希望朱元璋能走陆路。

陆路虽然慢一点,但胜在安全,就是走长江水道和运河那也有落水的风险呢,更不用说方兴未艾的海运了。

虽说按照现在修好的水泥路走,一般从北平到京城也就要花一个月时间,可那是轻车简行,一路疾驰。

朱元璋身边还有这么多天子仪仗,自然不可能这样走,这一进一出,消耗的时间就多了。

说不定整个洪武二十五年,都会在路途中渡过了。

虽然朱元璋已经随着车架离开京城了,但是一篇篇奏折还是被递到了朱元璋的手里,就是在路上,朱元璋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批阅奏章里渡过的。

这让跟着一起的何秋感到分外的同情,当皇帝还真不是个好事,特别是当个勤政爱民的皇帝,看这一天天累的。

朱元璋自己也对这样的情况极为不满,他本人此次出巡,也是有心想要了解各地方的民情的,像现在这样,被万军保护的严丝合缝,又有这么多奏章要等着他处理。

他怎么可能真正看到地方上的民情呢?

朱元璋从个贫苦百姓,一跃成为大明皇帝,之前的时候,他还可以自信的说,他对民间疾苦是有了解的。

可是从他成为吴王到现在已经二三十年了,民间又因为变法新政出现了什么变化,朱元璋心中都是没底的。

所以在批阅了几次送来的奏章后,朱元璋终于没忍住,对着京城来的信使骂了个狗血喷头。

让他回去告诉朱棣,以后除了边防大事和各地大的灾情需要通知他一声,其他事宜都由他自己处理,别再耗费人力,把折子送给他了。

以朱元璋的权威,他既然这样说了,又有谁敢不听呢?

往后再递上来的折子就少了很多,朱元璋也得以有空闲,能够带着朱高炽在民间转悠一趟。

虽然朱元璋的车架还是以固定的速度,在往东南方向走,可朱元璋却时不时带着朱高炽、何秋和蓝玉,领着几千名骑兵就跑了不少地方。

因为南京就是在长江上坐落着的,朱元璋现在出行的方向,也大致是顺着长江走,很快朱元璋一行人就走到了鄱阳湖。

鄱阳湖啊,朱元璋记忆中极为深刻的一个名字。

当初就是在这,朱元璋手下的士卒和陈友谅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水战,也正是这一战奠定了新成立的大明的基础。

让新生的大明不用再两面作战,并顺势吞下了江西,更进一步吞下了湖南、湖北,让大明的统治范围激增,整个大明也稳当的站住了脚。

朱元璋在一边回忆起了当年的辉煌岁月时,朱高炽有些好奇的看着湖面上的那些船家。

这些人的船都有些破旧了,可他们还是架着这样的船,在湖面上打渔。

朱高炽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去花钱修修船,或者是不来打渔了呢?”

一旁的何秋倒是知道原因,不过碍于朱元璋的面子,一声不吭,毕竟这事也算是朱元璋的黑历史了。

这些人大概就是当年陈友谅战败后留下来的死忠分子,被朱元璋下令,永生不得上岸,一辈子只能在湖里面讨生活。

最可怕的还不是这样,而是朱元璋有规定,凡是这些人的后代,也一律都是这个待遇,算是把这群人打入了无底深渊,生生世世都翻不了身,成为大明朝地位最低下的一群人。

朱元璋听到朱高炽的问话,也略微有些尴尬,轻飘飘的说道。

“这群人大概就是一群胥民吧?”

可惜朱高炽接着追问道。

“什么叫胥民啊?他们怎么成为胥民了?”

看着一脑门问题的朱高炽,朱元璋也不好就此浇灭他的好奇心,只能把脾气发到一边的何秋身上。

“你这当老师的怎么教的!这样的常识高炽都不知道!”

何秋满脸无辜,大爷的,这怎么也能牵连到我身上啊!

这种破事,我要是和朱高炽说了,岂不是有损你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173章 宴请何秋第171章 教子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358章 下手整顿第151章 修路第142章 婚事第64章 图穷匕见第14章:收购小麦制造泡面第87章 炮弹的威力第270章 又是吕平第174章 蓝玉的苦心第140章 影响第174章 蓝玉的苦心第232章 孔家的问题第271章 镇定的吕氏第67章 大明人爱吃鸡第22章 影响历史进程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212章 干劲十足的朱元璋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281章 运输问题第353章 辩解第349章 阴私手段第245章 狗咬狗第277章 昏暗的东宫第112章 我说有就有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蓝玉第269章 查案第59章 蓝玉来访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7章 吃红薯的坏处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354章 刺杀第66章 肯打鸡豪华午餐自动制造机第338章 新文章第309章 德政第5章:碳素鱼竿第170章 惠民药局(下)第329章 百官热议第346章 案情第267章 蓝玉进京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118章 烹制美味第341章 西苑旧景第85章 学生朱高煦拜见老师第59章 蓝玉来访第149章 大动作(上)第355章 重返锦衣卫第116章 一万只神鸡第168章 回到书院第137章 蜡印机第35章 五千斤生铁第245章 狗咬狗第54章 杀字令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72章 疯了第33章 阿拉伯数字第16章:朱棣背后的谋士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29章 太孙舅舅第182章 处理方案第349章 阴私手段第327章 国富论(上)第70章 煤炭第160章 剖析第314章 那达慕大会第143章 知行书院第80章 明教中人第341章 西苑旧景第223章 朱元璋的担忧(下)第346章 案情第322章 朱棣继位第16章:朱棣背后的谋士第334章 微服私访第340章 大航海第343章 狩猎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204章 推不掉的职责第91章 永安公主第91章 永安公主第321章 黄河第1章:管你是什么王都得干活第72章 整容药水第196 章议迁都第35章 五千斤生铁第286章 土司到来第299章 祭拜第326章 著书立说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113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73章 宴请何秋第261章 太仓出事第301章 治淮难题第16章:朱棣背后的谋士第266章 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