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协理京营戎政

东暖阁的气氛冷了下来。

在御前伴驾的干清宫太监刘若愚,将脑袋埋的很低,刘若愚服侍天子的时间不长,不过他很清楚天子脾性。

张问达的官路走不长了。

先帝钦定的顾命又如何?

原司礼太监王安,乃先帝伴当,深得先帝信赖和倚重,可被新君厌恶,不也杖毙于午门了?

“黄卿。”

朱由校没有去看跪地的张问达,这个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当到头了,东林党又如何,涉及到权力之争,要么干脆别撕破脸,要么就一劳永逸!

冷峻眼眸看向黄克瓒。

“臣在!”

黄克瓒上前作揖道。

时下拱卫皇权的帝党,尚未在朝真正凝聚起来,拿下张问达容易,即便逮进诏狱,在专制皇权统治下,朱由校可以轻松办到,无非是背负些骂名而已,但是空缺下来的左都御史之位,该找谁来顶替呢?

总不能换下个东林党,跟着再上去个东林党吧?

朱由校要找个合适人选,来接替张问达就任此等要职,确保都察院内部秩序能归稳,合称科道的都察院若能归稳。

那么乱糟糟的朝局,就会被有效震慑到。

党争内耗的表现之一,就是相互间上疏弹劾。

朱由校就算要杀人,也要捧着大义去杀,让那些虚伪的家伙,被彻底撕开面具,就算是死了,也要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才行!

“你是刑部尚书,皇考钦定顾命之一。”

朱由校收敛心神,语气冰冷道:“适才他张问达说了,朕没有循制召开常朝,就是昏庸荒唐。

朕最近在干清宫,御览一些司礼监存档的奏疏案牍,涉及刑部核准的定案,朕想问问黄卿,过去刑部的这些定案中,是否存在冤假错案的情况?

朕奉诏即皇帝位大赦天下,要是遇赦不赦之列,有蒙受冤屈者,那朕的恩泽岂不成了空话?”

老贼,你就没事找事吧。

黄克瓒瞥了眼张问达,怒气从心底涌出,新君不想开早朝,那就不开,用得着你屡次三番的规谏啊,现在好了,火都引到本官身上了。

“禀陛下。”

黄克瓒作揖行礼道:“刑部历年的定案皆是经多次核准才决断的,甚至部分要案,是都察院和大理寺,与刑部一起进行核准的,臣……”

“黄卿的意思,是朕想的太多了?”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打断黄克瓒的话。

“臣绝无此意。”

黄克瓒心下一紧,忙表明态度道。

天子这是想干什么?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周嘉谟等一众顾命见天子这般,心底难免生出疑虑,新君说话办事太跳了,以至他们都猜不透新君意图。

想要有效干预和制衡朝堂,就必须要叫底下的人,猜不透自己的想法才行,让他们始终被牵着鼻子走,这样才能掌握主动。

“既然黄卿没有此意,那就将刑部历年的那些要案,都悉数调出来重新审查一遍。”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语气平静的说道:“着大理寺协办此事,在今岁的秋决开始前,朕要详细的审查过程,黄卿是皇考钦定顾命,这等要务不会让朕失望吧?”

“臣领旨。”

黄克瓒嘴上答应,心里却暗暗叫苦。

要重新核准刑部历年的要案,还卡在今岁的秋决前夕,那么多的案牍要审阅,根本就不是件轻松的差事啊。

张问达有些紧张,

像重新核准刑部历年要案之事,天子叫刑部和大理寺着办,唯独少了他们都察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国朝在遇到大事时,都会让三法司介入,可现在都察院没有承接此事,三法司缺一,这要是传到朝野间,都察院岂不成了众矢之的?他这个都察院左都御史,接下来势必会被人非议和指摘啊。

大明的文官群体,多数不是喜欢名,就是喜欢利,毕竟寒窗苦读十余载,得以靠科举金榜题名,跻身到大明仕途之中,倘若到头来只想做苦哈哈,那就没谁愿意做官了。

朱由校知道张问达喜好名利,那就叫他先陷进去再说,对待这种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无视他,彻彻底底的无视,让其在惶恐难安的状态下,等待着被政治清算的到来!

“鉴于黄卿所兼职责重大,考虑到辽事的紧迫,协理京营戎政一职,朕有意让孙承宗接替。”

朱由校语出惊人道:“拱卫京畿的京营,乃是国朝安身立命之本, 辽地如若再起风波的话,靠征调各地各镇驰援,一切都太迟了,何况此前客军援辽,赶赴辽地的途中,发生太多的事情。

似这等劳民伤财的征调,今后要尽量避免,朕决意整饬三大营,着英国公张维贤,协理京营戎政的孙承宗负责,至于黄卿,核准刑部历年要案之事,待到此事结束,朕不会吝啬封赏的。”

原来是这样啊。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周嘉谟一行人,特别是黄克瓒,在听到天子讲的这些,先前不明白的地方,此刻却豁然开朗了。

天子要对京营下手了啊。

刘一燝、韩爌、周嘉谟、杨涟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至于方从哲、孙如游、黄克瓒他们,此刻的反应也相差不多。

“既然对此没有异议,那就都退下吧。”

朱由校不给诸臣反应时间,端起茶盏就说道:“方卿、孙卿留一下,朕有些事情要和你们商榷下。”

“臣遵旨。”

本想说些什么的方从哲、孙如游,被天子这样一说,也不好再说其他,毕竟接替黄克瓒协理京营戎政的是孙承宗,此人与东林党人交好,他们有些不理解,先前天子做的种种,就是在打压东林党,为何现在却又提拔与东林党人交好的大臣了?

尽管方从哲他们也清楚,孙承宗不是东林党人,但跟一些东林党人交好,就眼下这等特殊朝局,还领这等重要的职务,万一私底下存在什么交流,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第265章 熊洪会晤第231章 国子监之辩(2)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280章 诸事(2)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278章 崔呈秀点火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272章 袁世振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138章 一出好戏第17章 权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259章 文斗(3)第120章 夺爵第189章 展望第213章 行路难(2)第56章 罢职夺籍!第53章 案中案!那就杀吧!第44章 态(4)第352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122章 天启(2)第71章 书生意气第77章 思变(1)第179章 厚黑天子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173章 大案第301章 国贫民富第37章 绣春刀!斩尽魑魅魍魉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32章 孙承宗第264章 辽东新局第352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347章 新世界(2)第185章 难打的仗第347章 新世界(2)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96章 立威第122章 天启(2)第49章 如此顾命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107章 廷推(1)第175章 拔脓第83章 文与武(2)第361章 再出手第268章 展望第363章 巡按第32章 孙承宗第293章 围杀第355章 风起于川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187章 励精图治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章 且听龙吟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51章 知罪否?第92章 二个极端第166章 众生相(1)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347章 新世界(2)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31章 天子挥拳!浓疮就要拔第213章 行路难(2)第109章 大明财相第345章 诸院第221章 浑河血战(1)第213章 行路难(2)第169章 关门!放崔呈秀第203章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第56章 罢职夺籍!第173章 大案第146章 黑!真黑!!第253章 诸党(1)第188章 农政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246章 密诏离京第228章 驾帖遍京城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242章 河患疏第139章 铁案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65章 这天下,朕先反了第325章 太黑第295章 差事第79章 思变(3)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127章 天启(7)第201章 战鼓擂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