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文与武(2)

体系化的调整和改革,是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调阅大量的奏疏案牍,亲身经历种种事态后,明确的一项重要治政思路。

大明现有的主体框架,仍满足治理天下的需求,当然涉及各个领域的调整,也是避免不了的事实,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具体到某一领域,就像火器火炮的研制和生产,朱由校不觉得大明的火器火炮,再或精通该领域的人才,亦或从事该领域的匠户,就真的要比别国差,大明是存在种种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大明真的弱!

当然从实用的角度分析,无法在战场形成火力优势,底层将士畏惧或担心使用火器火炮,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环节出现在哪里了?

要懂得溯本求源,要发现问题的源头,不然投入再多的时间精力,砸进去再多的银子资源,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军工领域的体系化调整和改革,要信赖和重用一批专业人才,要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情,而非让外行去领导内行,这就是大明在该领域停滞不前,甚至暴露种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王征从陕西赶赴京城,令内廷所辖兵仗局的外迁与整改,能迈向实际推进阶段,这无疑减轻了朱由校的压力。

干清门。

“刘阁老,这可如何是好。”韩爌神情复杂,透过眼前轮值的诸上直亲卫,看向干清宫方向,语气沉重道:“陛下不召见我等,朝中不少事情需要解决,陛下却深居干清宫,难道今后就是这样吗?”

“只怕多半是要这样了。”

刘一燝转过身,看向离去的方从哲、孙如游几人的背影,皱眉道:“朝中的不少奏疏被陛下派到内阁,要内阁票拟决断,可批红却比之先前难太多,动辄就驳回内阁,六科呈递众多规谏奏疏,多数都被留中了……”

说着,刘一燝却没有再讲下去。

似乎是从福王进京开始,庙堂就形成时下的微妙状态,或许效率慢了很多,然此前那乱糟糟,闹哄哄的状态,像是被浇了一瓢凉水,令不少人浮躁的心冷下来,这是谁都没有料想到的。

天子不上早朝,随心召开御前廷议,尽管说这种现状,遭到众多御史言官的反对和规谏,可天子却依旧我行我素。

这种状态令很多人都猝不及防,可以发力的点没了,急的某些人私下团团转,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太难受了!

朱由校很清楚这些,却没有过多的去理会,从王征抵京开始,此后的这段时日,像是捅了文武窝一般,被特召的一批批英才接踵,这也让朱由校分批召见,与其浪费时间,跟外朝的诸党各派空耗时间,倒不如暂时撇开他们,先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干清宫。

东暖阁。

“杨卿,时下朝局不定,辽事危机重重。”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看着眼前的杨嗣昌,神情严肃道:“朕对辽事忧心忡忡,既然杨卿奉诏进京,有项重要的差事,朕希望杨卿能佐朕分忧。”

“臣愿为陛下分忧。”

杨嗣昌忙从锦凳起身,朝天子作揖应道。

“好,好。”

朱由校露出满意的笑容,“既如此,那杨卿就去武英殿值房,与梁廷栋、史永安、吴阿衡他们一起,将涉及辽事的诸多奏疏案牍整理出来,朕三日后,会在武英殿召开御前廷议,与诸卿商榷辽事。”

“臣遵旨。”

杨嗣昌嘴上应着,

心里却暗暗生疑,天子以中旨召他进京,看起来这并非是个例啊,似有一批人和他一样。

杨嗣昌不知道的,在过去这段时日内,朱由校召见不少文武,这些人都进宫陛见了,且都安排了具体事务。

或许不少职官尚未明确,但那又怎样呢?

吏部的人事权被把持着,想走外朝的流程行不通,眼下这种微妙朝局,正是朱由校想看到的,此前明确的一堆事宜,需要先扎实做下去,倘若此时继续博弈去争,势必会引来强烈的反扑,所以朱由校就冷处理。

“皇爷,孙祖寿、尤世威、尤世禄、贺人龙等一众虎将骁将,皆已进西山和丰台大营入职。”

杨嗣昌走后没多久,王体干匆匆赶来,向朱由校禀明情况,“此外皇家近卫都督府于河南、山东两地,所募首批新卒已进驻西山大营,具体登记造册等事宜,皆由此前被逮原国子监监生负责。”

“知道了。”

朱由校嘴角微翘道:“涉及西山和丰台大营的诸事,每日都要向朕呈报,所需钱粮等物务必保障好。”

“奴婢遵旨。 ”

王体干忙低首应道。

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论军队的主流发展趋势,或许没有人比朱由校更清楚,可具体到操练、排兵、布阵、打仗等各方面,就西山和丰台大营聚拢的武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比朱由校强。

朱由校这个大明皇帝,需要做的就是将他的具体构想,跟这帮统兵武将交流,让他们能结合实际,给改良落实下来,做好大管家的角色,缺什么就给什么,等到见真章的时候,就必须要能顶住才行。

“英国公和孙卿在京营进行裁撤定编,那帮勋贵和文臣都是何反应?”朱由校端起手边茶盏,呷了一口,看向王体干询问道。

“勋贵倒是没说什么,好似有什么痛脚,被英国公给抓住了。”

王体干想了想,作揖道:“倒是那些文臣,对此事反应很大,司礼监这边留中不少弹劾和规谏奏疏,孙协戎一直在抓此事,这才叫事态控制下来,不然只怕有不少人,会弹劾英国公。”

“果然是这样。”

朱由校笑着将茶盏放下,“此事就这样处置,派人给英国公御赐些酒,告诉英国公,朕对他先前做的很满意,不必理会别的,按自己所想来办就好,提督京营戎政,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奴婢遵旨。”

王体干再拜道。

想对付一些人,就要让熟悉的人去做,要给他撑腰,要敢于承担,用人之道就是这样,既要给希望,也要给约束,眼下京营整饬破局了,朱由校对张维贤、孙承宗他们很满意。

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270章 帝王心术第179章 厚黑天子第15章 新君之威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238章 后宫(1)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85章 辽局(2)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84章 惠政第5章 骆思恭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178章 杀他个朗朗乾坤第214章 行路难(3)第187章 励精图治第93章 剑指京营第355章 风起于川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365章 东江镇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54章 朝野惊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38章 张维贤奏对第55章 诸卿欲反乎?第216章 杀!杀!杀!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41章 态(1)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100章 巡视丰台第218章 明威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168章 抽丝剥茧第61章 君臣做戏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210章 保定风云第75章 京营(2)第21章 想玩?那朕陪你们玩!第189章 展望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138章 一出好戏第77章 思变(1)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87章 另起炉灶第212章 行路难(1)第123章 天启(3)第320章 逼宫而已第71章 书生意气第77章 思变(1)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7章 绣春刀!斩尽魑魅魍魉第265章 熊洪会晤第61章 君臣做戏第327章 大明军魂第123章 天启(3)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78章 思变(2)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80章 思变(4)第179章 厚黑天子第180章 廉政院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12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345章 诸院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257章 文斗(1)第197章 再起风波第237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295章 差事第117章 论道西南第82章 文与武(1)第266章 滔天恨意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144章 新朝新气象第134章 那就抓!第339章 尽诛之第336章 农业是国之根本第361章 再出手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78章 思变(2)第61章 君臣做戏第64章 触目惊心第166章 众生相(1)第110章 水太凉!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161章 整军出海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320章 逼宫而已第320章 逼宫而已第124章 天启(4)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第179章 厚黑天子第109章 大明财相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256章 诸党(4)第77章 思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