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辽局(1)

紫禁城,武英殿。

朱由校负手而立,环视殿内竖起的诸多舆图,殿内站着的袁可立、梁廷栋、杨嗣昌、史永安、吴阿衡等臣,陈策、童仲揆、戚金等将,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此番天子摆驾武英殿,众人皆知是为何事,然众人的思绪却不一样。

“过去的这些时日,朕让诸卿了解涉及辽事的诸多奏疏和案牍,想必诸卿对近几年来的辽事,皆有着各自的想法和看法。”

朱由校转过身来,环视眼前诸臣诸将,语气平静道:“朕今日摆驾武英殿,就是想与诸卿商榷下辽事,以此获悉国朝就辽地的优势与劣势,建虏于辽地的优劣,有道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倘若连对所遇敌人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有直观的了解,又如何能战胜行叛逆之实的强敌呢?”

看起来在天子的内心深处,对于猖獗的建虏叛逆很重视,这对国朝而言是好事啊。

站在最前列的袁可立,听到天子所讲种种,心底生出感慨,自负责亲审萨尔浒一战案,袁可立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会令其时常对辽事忧心忡忡。

尽管辽东经略熊廷弼知晓军政,赴任辽地以来,一直在努力维系辽地安稳,尤其是辽左前线,只是有太多的事情,并非是藏在明面上,而是隐藏在暗处,这也导致辽地时局一直没有稳定,或许有部分是受建虏影响,但尚有一部分却并非受建虏影响。

“启禀陛下,臣觉得时下辽局,绝非奏疏上所言那般安稳。”

在袁可立思虑之际,梁廷栋神情严肃,上前作揖行礼道:“就辽地诸兵备道下辖卫所,奉诏驰援辽地的诸地客军,原萨尔浒之战战败滞留败军,这众多统属不清、指挥驳杂的兵马,分散于辽左、辽南下辖诸镇诸卫。

臣这些时日就在想一个问题,倘若臣是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能切实安抚好这等复杂的诸军。

何况在此期间,建虏自萨尔浒取得终胜,多次谴部袭扰辽左一带,更夺占开原、铁岭等地,如此人心躁动、士气低迷的形势下,再者朝中有司对辽事看似关心,实则却没有实质帮扶,如何能尽快镇压这场叛乱?”

真敢说啊。

杨嗣昌、史永安、吴阿衡等一行人,甚至此前进抵辽地的陈策、童仲揆、戚金等将,听闻梁廷栋所讲之言,那无不生出惊意,有些事情并非其他人不知晓,只是迫于某些现实,不愿过多提及罢了。

这就是大明的现状。

这就是大明的悲哀。

“梁卿所言,正是朕所忧之事。”

在众人惊疑之际,朱由校开口道:“过去种种如何,朕就不提了,朕就说自朕御极登基以来,这朝中有司,尤其是内阁,其心思并未留意到辽事上,或许偶有提及辽事者,然这也是朝中时局生变,才想着以此来混淆。”

赌对了。

心跳加快的梁廷栋,听到天子所讲,那悬着的一颗心落下,垂着的手先前还在微颤,此刻却不再颤抖。

只是梁廷栋不知的是,他的种种表现,皆在朱由校的眼里。

“禀陛下,臣这些时日熟悉辽地奏疏和案牍,觉得想要安稳辽局,需早明辽东巡抚以驻广宁。”

梁廷栋犹豫刹那,朝天子作揖再拜道:“时下因辽事,国朝置蓟辽总督,以稳拱卫京畿的蓟密永等诸镇,置辽东经略,以镇御辽地时局,然辽地区域横千里,尤其是山海关这处重镇,距辽前重镇辽阳、沈阳过远,这在臣看来存有纰漏,

当前辽地过重辽左,而疏辽西及辽西走廊。

那一战的惨败,使得国朝于辽地威信尽失,而毗邻辽地的异族势力,除了猖獗的建虏之外,尚有喀喇沁、内喀尔喀、察哈尔、科尔沁等草原诸部,其中科尔沁草原诸部,与建虏叛逆交好,这对国朝而言不得不要警觉,所以臣觉得当早置辽东巡抚以镇辽西,驻广宁,避免辽地后方……”

梁的思维还是旧有那一套啊。

听着梁廷栋所言,朱由校双眼微眯,对梁廷栋所讲之言有认可,但唯独再置辽东巡抚镇辽西,驻广宁之事,朱由校却是不认可的。

一山难容二虎啊。

“此言差矣。”

就在朱由校思虑之际,杨嗣昌走上前,提出不同的意见,“启奏陛下,臣觉得置辽东巡抚一事,不符合时下的辽局安稳,辽东经略熊廷弼于辽事危急时赴任,期间做出种种决断以安稳辽局。

而原辽东巡抚周永春,因家中老母去世离任,至今都没有回辽述职,倘若贸然更替辽东巡抚,以镇辽西,驻广宁,那此事一旦传开,将令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想?又令辽地各处如何想?”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嗣昌话音刚刚落下,袁可立与史永安先后附和,原本二人都想讲些什么,见对方都与自己有默契,一时都没有说什么。

反观梁廷栋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诸卿莫急,今日在这武英殿,朕就是要与诸卿畅谈辽局。”朱由校见到此幕,微微一笑道:“有任何不同意见,都属正常现象,朕想听到不同声音,辽局之安稳,关乎到国朝于北疆的安稳与否,一个一个来说。”

相较于干预和制衡朝堂,朱由校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待辽局,朱由校还是希望能听到不同声音,最重要的原因,是大明在辽地输不起。

一旦战败,本就在辽地攻守易势的格局,将彻底演变成敌进我退的格局,这损失的不止是疆土,更是数不清的财富和人口,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很多人固有的观念下,辽东就是苦寒之地,可朱由校却比谁都清楚,辽地究竟暗藏着何等的财富积累,只是这部分不属于朝廷,也不属于底层群体。

朱由校想将大明拉回正轨,就必须实现多层面发力,或许其内心对接下来的辽战有了大致思路,但他需要更多的维度,来完善他构想的战略,与此同时,这也是聚拢帝党人心的举止,不是说身为大明天子,将治下某些大臣召进京,那就能纳进帝党范畴,如若真是那样政治未免太过简单了……

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146章 黑!真黑!!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243章 惊满朝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101章 武威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68章 猛将进京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300章 抢购潮第96章 立威第35章 只争朝夕第137章 粉墨登场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78章 思变(2)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316章 直隶之乱(2)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28章 大朝会(2)第83章 文与武(2)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0章 大朝会(4)第357章 宗藩进京第257章 文斗(1)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333章 彻掌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271章 问责追责第192章 大明武运第173章 大案第2章 朝会暗涌第38章 张维贤奏对第240章 八仙过海第352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81章 骡马化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314章 浓疮就要挤破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第116章 巾帼英雄第215章 赫图阿拉第75章 京营(2)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352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38章 张维贤奏对第5章 骆思恭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117章 论道西南第173章 大案第230章 国子监之辩(1)第343章 大破大立第245章 诸巡河御史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19章 召川浙兵进京第182章 试探第111章 蓟辽总督第185章 难打的仗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51章 查!第154章 二书房第306章 这招够狠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75章 京营(2)第195章 东林决断第192章 大明武运第192章 大明武运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67章 暗涌(1)第201章 战鼓擂第178章 杀他个朗朗乾坤第153章 京城之动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336章 农业是国之根本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134章 那就抓!第276章 不!是集权第52章 谈兵第165章 魑魅魍魉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116章 巾帼英雄第57章 西缉事厂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30章 大朝会(4)第212章 行路难(1)第333章 彻掌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55章 诸卿欲反乎?第297章 集约发展(2)第353章 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