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

第257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

“去关中大学读书?”杨荣听到金幼孜的话,哑然一笑:“杨某连里面教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会入校就读呢。”

金幼孜这才神色稍缓:“这就好,我还以为勉仁要犯糊涂呢,我辈士子专心应对科考才是正事,因为其他事情耽误实为不智。”

金幼孜倒也不是完全不信太子的话,太子金口玉言的东西当然假不了,但是问题的重点不在于真还是假,而是不值得。

他和杨荣几日接触下来,双方对彼此的才华都心里有底,考中科举根本就不是难事,也正是因为这种惺惺相惜,他才不忍见到杨荣误入歧途。

如果是那种不上不下,科举困难甚至考中无望的人,去试试太子的指的方向也就罢了,那未必不是一条明路。

但是明明都是天之骄子,科举入仕也只需要顺势而为,那不管朱标指的是什么路,都不如科举来的光明远大。

话虽如此,杨荣对这些并不是不懂,但是听到金幼孜的话,他反而说了一句显得有些开玩笑的话来。

“那关中大学未必值得去入学就读,但反过来也未必不值得,如果杨某真的发现太子指的是一条明路,说不定还真就去了。”

“呃……勉仁为何有如此想法,那关中大学就算再好,还能好得过科举入仕不成?”

金幼孜眼睛瞪大,满脸的不可思议,他实在无法理解杨荣的这种想法,放着科举坦途不走反而去尝试这种小道,那不是因小而失大吗。

他怎么看也不觉得杨荣像是做这种蠢事的人呀。

杨荣笑道:“幼孜意在今朝应试,还是意在下朝入仕?”

金幼孜先是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杨荣的意思了。

当今皇帝太老了,应该熬不了多少年了,太子朱标登基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那么是在老皇帝最后几年考科举,还是等新皇帝登基了再科举,这其实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通常来说皇帝用人,都是更喜欢用自己拔擢的人才的,一是用的趁手,二来是自己选用拔擢的人算是自己的门生,双方关系更加紧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正是此理,那么如何才能讨得朱标的欢心已经不言而喻。

如果对自己的才华有完全的把握,觉得一定能够通过科考的话,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等个几年,等新皇帝登基后再去应考,建立起天子门生的关系,从而和新皇帝更亲近几分,这完全是值得的。

金幼孜其实本身也是这么想的,很多聪明的士子也都打着这个主意。

如果说朱元璋现在还是能打之年,那当然没有等的必要,但朱元璋这个年纪了,万一这头刚刚取中,那头新皇就跟着登基了,就很尴尬了。

皇帝能对你有多深的印象,很多时候就决定了未来仕途的上限,怎么让皇帝注意到自己,这也是个技术活,甚至从科举就已经开始了。 “所以杨某只是觉得这中间的时间做些别的事情也无妨,干等科举的话完全不知道要等多久了。”有些话杨荣不能说的太明白,不然就是大逆不道了。

但金幼孜还是能够听得明白,只是叹了口气:“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去西安并非好的选择,即便在家精修典籍,那也比去什么关中大学更好啊。”

“杨某也并非一定要去,说到底还是要看过听过之后,才知道如何抉择。”杨荣哈哈一笑,拍了拍金幼孜的肩膀,留下一句意味深长话之后,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毕竟这条路是太子指出来的,可不要把太子不当回事啊。”

金幼孜:

一番交谈之后,两人便各自回去相互告辞。

金幼孜转身之后就皱着眉头,今日的交流之下,杨荣展现出来的想法让他难以理解,那不应该是聪明人选择。

不过自己劝也劝过了,已经仁至义尽,他杨荣真要走上歧途,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只期望他将来不要后悔才好。

而另一边的杨荣转身之后,也是皱起了眉头,独自一人的时候,他才展现出来真实的情绪。

他确实是对朱标的号召动心了,但远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其实他内心也纠结的很,只是不愿意在金幼孜这个萍水相逢的人面前显露出来罢了。

是安心等待科举,还是去西安府看看?

杨荣目光微闪,别的事情不好说,但太子肯定不会平白无故为许良打擂,西安府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

他很相信自己的嗅觉,现在自己不甚了解的那什么科学和工业一定很重要。

别人或许觉得许良说的时代变革是笑话,但是杨荣却不会这么简单的下定论,这可是有太子站出来托底的话!

而且太子今日的倾向性太明显了,他完全就是站在许良的角度说话,甚至都明确表示出来让精英士子去关中大学了。

虽然太子给出的饵小了点,大家都看不清这条路的前程,但太子能出来表态,这就已经表示出最大的一个信号了,那就是他很重视西安府,很重视那什么科学和工业,也很重视那关中大学!

汉武帝意在匈奴,于是主战派迅速替换掉了前朝的老臣,说白了人事即政事。

什么样的臣子能得到重用,最终取决的不是臣子本身的能力和品行,而是取决于皇帝需要什么样的臣子,能迎合皇帝需求的臣子,就能走到前台,把握时局。

如果自己只追求厮混在庙堂里,那怎么选都无所谓,但如果自己有志站在庙堂的顶端,那么就要认真想想,怎么做才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那么自己的志向在哪里呢,杨荣沉思起来.

如果要做未来皇帝的卫霍,最起码得先摸好脉络,未来的皇帝到底是主战的还是和亲的,这直接关系到自己该选科举,还是选关中大学。

杨荣想的很清楚,想要摸准朱标脉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眼去西安府看看,那里究竟在酝酿着什么.

反正也是无事,便去西安看看千年古都的风采,去的话可能后悔一时,但是不去可能是要后悔一辈子的,总得瞅一眼再说。

(本章完)

第346章 朱棣:什么新闻?671.第669章 这怎么打?第9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467.第465章 偶像492.第490章 钱真好赚第311章 逛第115章第151章 拾许良的牙慧第215章 许郎中的话能信?第234章 机器生产第61章 我竟然败了!第406章 殿试第259章 科学是什么?第25章 大明什么最贵?人才啊!第391章 舰船448.第446章 唱歌还是玩球第186章 关注450.第448章 科研院第96章 儒家不足用第187章 如何讨取朱标欢心525.第523章 马可波罗骗我!584.第582章 讨伐!第204章 鸡汤来咯第415章 土著第228章 构建商业生态725.第723章 梦第236章 摇钱树第143章 成了?620.第618章 这世界处处都有我的痕迹第360章 图穷匕见第359章 不对劲第106章 你不能背叛师门啊!第83章 古人胜今人?第203章 跟我混能吃几百年红利493.第491章 黄老爷是个大善人628.第626章 皇帝是这么当的第283章 什么叫艺术啊613.第611章 启示少女597.第595章 体面第17章 理670.第668章 冲锋!第49章 小黑子们!603.第601章 圣人的含金量第5章 好大的饼!第145章 信徒566.第564章 舍我其谁?第264章 变革的酝酿702.第700章 大明市民朱允熥472.第470章 捷报第330章 骂死许贼第218章 变化第245章 元素周期表573.第571章 幸运儿515.第513章 差距第409章 工业党基本盘543.第541章 本官做主!第349章 入京530.第528章 他来了第243章 蒸汽机研讨会第389章 新朝新气象471.第469章 家事难断第89章 你的对手是?第145章 信徒第51章 太粗俗了!第175章 名声第179章 契约609.第607章 膨胀的野心452.第450章 偿还苦难466.第464章 《对马岛条约》第15章 商业计划书第301章 看看这个第330章 骂死许贼请假一天,明天补上第28章 开眼看世界!第1章 朱标:我发现了社稷神器!第392章 马和报到!第322章 星辰大海713.第711章 专访586.第584章 兔死狐悲498.第496章 苦难647.第645章 稳了!549.第547章 富贵还乡493.第491章 黄老爷是个大善人第312章 造不如买720.第718章 危机593.第591章 以后再说第143章 成了?608.第606章 先进与落后691.第689章 叫阵510.第508章 最后的事第333章 内定?第249章 筹备第239章 工业伟力的洪水猛兽第65章 蒸!(求追读!!!)第412章 草包?第201章 归家第100章 新时代644.第642章 平等第77章 静待第378章 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