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草台班子

第336章 草台班子

步入新年,民间百姓都在感叹这些年大明飞速的变化,而对于朝廷来说,也一样要面对眼前的变化。

朱元璋的命令相当急迫,工政司的组建被提上日程,虽然经过了小半个月之后仍然只确定了两个核心人员,但这么个还没形成的雏形衙门依然在朱元璋的旨意下在文阁述职。

各部的人选其实已经递了上来,每个部分都是给出一个名单,然后朱元璋从中任选,现在经过确定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吏部尚书詹辉,另一个就是工部侍郎许良了。

詹辉进入这个衙门是朱元璋钦点的结果,其实也是让他进来坐镇的,一来增加工政司的话语权,二来也是保持六部对这个新衙门的绝对压制,朱元璋深知这个新衙门未来一定会随着工业发展不断臃肿巨大,甚至有压过六部的风险,所以有必要未雨绸缪予以预防。

可以预见以后工政司的一把手一定是六部里其中一个尚书,其余的人就不需要这么高的级别了。

而现在詹辉和许良确定了,这个新衙门其实就算是有核心架构了,眼见年过得差不多,朱元璋也就不多等了,大手一挥就把二人召了过来商议事情。

文阁里,朱元璋就倚在龙榻上半眯眼歇着,朱标则坐在文案侧边的位置一言不发。

“新司初创,眼下虽然只确定了你们二人,但你们一个总揽大局,一个操办事务,实际上已经可以运行了,那么接下来你们就和朕聊聊,这个衙门该怎么办,又要怎么做好,朕对工政司抱有巨大的期待,可不能让朕失望了!”

眯着眼睛的朱元璋淡淡的发出询问,这不仅让詹辉脑壳痛,就连许良都有些无语。

就这个两个人的衙门,这怎么就能运行了,就算您老很急,但是能不能先别这么急.

詹辉没有说话,只是瞟了一眼许良,如今上头的一些官员都打听清楚了,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是许良,那么这个机构究竟该发挥什么职能,也只有许良这个提议人最合适来说明,不然的话詹辉可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许良自然也懂,朝着詹辉点了点头,然后才向着朱元璋回应。

“微臣斗胆建言,臣以为工政司首要事情一是人员组成,二是职权范围,以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是臣这样坐衙的官员,而应该是委派到各个地方的基层官员,他们才是真正落实工政司政策的人,是以对基层人员的人选重于上层官员的任选。

工政司的基层官员级别低但是事情多,恐怕现有官员都不会太愿意做这些事情,臣建议可以等太子新科提名的士子作为工政司的人员构成来源,这应该可以作为他们初入仕途一个极好的历练机会。”

许良说完这些话,朱元璋和朱标的脸色有些古怪,詹辉更是皱了皱眉。

他们都能听得出来,其实说到底就是许良看不上现有的官员,他宁愿用新科的愣头青,都不愿意用现有的官员,这种做法实在是有点

不说别人,至少詹辉心里头很有些火气,毕竟他本身就是现有官员的一员,这算不算是被许良给嫌弃了一次?

伱小子自己也不过是个工部侍郎,也没见你在朝廷厮混几年,怎么就有胆子看不起现有官员。

其实倒也不是许良看不起现有官员,只不过他没办法用现有官员,现在的这些官员都是儒家体系下出来的官员,他们不给自己扯后腿就谢天谢地了,很难指望这些人能把基层的事情办好。 正所谓人事即政事,人没有选对的话事肯定办不好,可供选择的人才范围里,最适合干这个事情的也就是新科的官员了。

经过科举改制之后,但凡能及格和取得名次的士子们,那就算没有进入关中大学,那也一定研习过关中大学的教材或者课程,不然的话肯定很难通过。

而只要经受过关中大学相关教育的士子,不说投入科学怀抱,多少也能理解这种理念了,这些人未来进入仕途,就可以慢慢成为变法改革的中坚力量。

变法改革这个事情光靠许良一个人是肯定做不了的,他也需要有人落实具体的事情,而工政司作为改革的先头站,吸纳这些人也是理所应当,他们经过科学和工业思维的锻炼,更适合操办工业相关的具体事务。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此事容后可议,你接着往下说。”

许良连忙应是,然后继续说了起来:“第二则是工政司的职权范围,工业发展最终需要在地方上落实,一定会和地方治理产生冲突,例如工商经营出现的法治问题究竟该地方官府管,还是工政司管,这些事情都要进行明确划分,明确好了职责范围,工政司作为一个中枢垂直机构才能不受地方干涉的施行政策。”

这个问题倒是没有出乎众人意料,新职司首要事情肯定是要确定职权范围,不然下面的人连自己能干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詹辉也只能在心里叹气,其实这也就意味着工政司会挤占地方官府的权力空间,本质上这是六部所不太希望看到的,因为地方官府也就是等于中枢朝廷的垂直机构,挤占地方官府也就等于挤占中枢朝廷。

问题只在于究竟要挤占多少,原本地方官府对地方事务那是一把抓,政事,税赋,法治统统都是地方官府管辖,如今工政司往地方延伸下去,会不会把原本属于地方官府的一部分职权抢过去?

要说有什么值得安慰的,那就是朱元璋终究是让六部在工政司安插了人,如此一来虽然工政司看起来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但依然摆脱不了六部的直接影响,不然的话这事儿朝廷接受起来真没那么容易。

朱元璋颔首,但明显觉得这样还不够:“这些事情都可以时候具体商议,今日述职你们就只有这些能说的吗?”

詹辉无言以对,他今天只不过是陪跑的而已。

许良又道:“陛下稍安,这两件事情做好之后,也就是工政司开始发挥职能的时候,臣以为未来的工业体系设计大体可定为,如煤,铁这类资源型工厂,以及自行车厂这类高技术工厂可由工政司直接兴办,而其他更多门类的普通工厂,则由工政司发放经营牌照,由民间进行自主经营。”

(本章完)

第299章 第一个乘客第428章 游园第306章 洞房第388章 历史该翻篇了511.第509章 钱庄?第250章 医院是这么开的?第100章 新时代453.第451章 困境第108章 大明能进步吗?第283章 什么叫艺术啊第186章 关注第192章 父皇,给你看大宝贝第230章 代师提问663.第661章 难!第195章 这也太拉了第80章 论战会场第209章 老杨啊,来当我秘书吧576.第574章 物非人是527.第525章 皇太子的膈应584.第582章 讨伐!第305章 新婚大吉第271章 开学致辞600.第598章 国殇632.第630章 上课725.第723章 梦607.第605章 东方的就是高级!675.第673章 解放后方第366章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第49章 小黑子们!540.第538章 许良该死!第218章 变化634.第632章 好事坏事?728.第726章 穿越?511.第509章 钱庄?701.第699章 不忠不义!第388章 历史该翻篇了第19章 黄口小儿也敢妄想成圣!第187章 如何讨取朱标欢心第168章 能救?第3章 许良发家史第186章 关注693.第691章 守关第228章 构建商业生态472.第470章 捷报第97章 诱惑天子!第122章 毒打675.第673章 解放后方第242章 工业生产第391章 舰船453.第451章 困境第395章 残酷第231章 答案546.第544章 棋子的觉悟588.第586章 太师说得对607.第605章 东方的就是高级!第341章 实验甲型子母炮第320章 美好的标价第400章 天文第351章 屈才了695.第693章 我的任务完成了第209章 老杨啊,来当我秘书吧705.第703章 不自量力第177章 眉目第396章 最后的享受第16章 给太子一点小震撼第375章 震慑600.第598章 国殇第272章 朱元璋:搬家!第305章 新婚大吉第145章 信徒第28章 开眼看世界!615.第613章 这届皇帝不行啊473.第471章 投降553.第551章 嘿嘿,肉包子真好吃470.第468章 说汉话不好吗?第326章 拉偏架第433章 燕国!第103章 用科学定义儒学716.第714章 唯一的污点第286章 普通市民朱标第430章 朕亲自表功!669.第667章 讨贼!第309章 皇朝天京第56章 悔不当初第147章 喜新厌旧587.第585章 当狗无门第100章 新时代第99章 彼时彼刻480.第478章 不谈公事第146章 感动和喜悦607.第605章 东方的就是高级!723.第721章 历史第419章 朱棣:我苦啊!第138章 朱标:我信!547.第545章 许良的成绩单613.第611章 启示少女第276章 老朱主考680.第678章 人心467.第465章 偶像第377章 儿子不争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