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你先别急

第337章 你先别急

“为何要开放经营,工厂收益如此之巨,与其让奸商得利,不若朝廷自身管理!”

许良这个提议,直接就让朱元璋皱起了眉,他本就不喜商人阶层,对待商人一向都是压制和打压的策略,农民出身的他一直认为只有种田才是天底下最大的事儿,商人不事生产贪得巨富,简直就是世界的蛀虫!

大明的商人被他整死的,破产破家的简直数不胜数,如今许良却提议要开放工业经营,这岂不是又要肥了那些个奸诈的商人!

只要想想朱元璋就觉得浑身难受,这个群朝廷自己可以赚,为什么要分润给天下商人们?

许良有些发愣,他原以为这个提议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朱元璋居然对商人这么仇视,全部都由朝廷经营的话那也得朝廷有这个能力才行啊

“陛下,并非是朝廷主动开放经营,而是朝廷不得不开放经营啊,工业化一旦全面铺开,到时候的工厂数量会达到一个恐怖的地步,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去管理经营,这样的治理成本简直高到无法想象了。

虽然目前京城的这些工厂都是工业司直接经营管辖,但这毕竟只是京城一地的工厂,若是放大到整个大明去,人力成本和建设成本都不是朝廷负担得起来的。

开放到民间经营可以自发使民间的财富涌入到工业发展当中,而工政司只需要做好政策上的约束就行,这大大减轻衙门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即便朝廷不直接参与经营,一样可以通过商税得到工业发展的红利,民间工业发展的越好,朝廷的工商岁入也就越丰厚。

正是考虑到这种种因素,微臣才提议朝廷只抓重要核心的产业,然后以经营牌照的形式对工商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约束,朝廷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治理成本,只需要为工业发展创造合适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就可以获得工业发展的巨大利益。”

许良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补上了一句:“陛下若真是不喜商人,朝廷完全可以通过调节商税把控商人们的收益大小,市场环境好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调高征税,市场环境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放松征税,通过调控手段保证工商发展的平衡。”

听完这么一大段话,朱元璋这才默默沉思起来,其他人也都是点着头。

许良这番话虽然是应对朱元璋的质询,但也让他们几人都思路清晰了不少,在场没有一个蠢人,顺着话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优劣,想明白了之后也就能够认同许良的话了。

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便不再说这一茬了:“你继续说。”

许良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条建议算是得到认同了,眼下虽然商议的都是大方向,但能确定下来也是意义非凡的事情。

“工商发展首先需要良好的经营环境,而这就需要制定适合工商行业的相应法律法规,税收政策,这类条件可以称为软条件。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硬条件了,各地资源和商品的运输调配都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是以铁路的建设尤为重要,然后就是保障工业的基础资源煤铁的稳定供应,是以工政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开发煤铁资源。 总而言之就是软硬兼施,完善修订商法,兴建规划铁路建设,大炼煤炭钢铁,工政司只需要在大体方向上把握好这几点,就可以让工商业发展有一个基础的发展基础。”

这些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要推行出去相当困难,单以税收体系为例,一旦要改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方有自己的征税方式,怎么征税直接关乎到地方官府的税收多少,许良在税收上动手的话,第一个不乐意的应该就是地方官府。

比如很多地方都会对在主要道路上设卡收过路费,这其实就是地方官府的一种商税形式,但这种税其实都是地方官府自己搞出来的,收不收收多少都是地方官府自己裁量,商人们运转货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能中途要交好多种这样的税。

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不利于工商发展,要改善就要对税种进行统一,甚至还要动地方官府的财政自主权,地方官府能乐意才怪了,财权等于话语权,钱袋子被别人捏在手里那就被捏住了要害。

而且不仅地方上不满意,中枢户部一样也不满意,户部的岁入也来自各地地方,地方上的税收变少了,那户部的岁入也要跟着变少。

这就等于工政司直接动了原本属于户部的商税,这是硬生生从别人嘴里抢肉,户部一样是几乎没法儿答应的事情,损己利人的事情可没几个愿意干,那么可想而知要做好这个事情有多么困难。

这样的事情要推动起来后面扯皮拉筋少不了,许良现在只是大体说个方向,好让几个人都知道工政司未来的工作怎么开展,未来的具体工作才是硬骨头。

其实不仅是许良明白这个,其余几个人也都能想明白,这中间每一个事情都是要花费大力气的,还不一定能办成。

朱元璋的眉头皱了又皱,但最后还是心里叹息一声,他之所以这么急着把许良和詹辉叫来,说白了就是在催进度,他已经预感自己时间不多,想尽可能早些看看变法落实下去的具体样子,这可以是他最后时间里最为关心的事情。

但是听完许良的述职之后,他就明白过来这个事情急不来,这牵扯的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在最后一点时间看到工业化的推进,能把商税的问题掰扯明白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他看了一眼旁边正襟危坐的朱标,只能暗暗摇了摇头,看来真的只能完全把这个事情交给朱标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反而兴致缺缺起来,便摆了摆手:“许卿规划有度这很好,朕相信你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再多问了,接下来的话就由太子与你们交谈吧,朕乏了,去歇歇”

(本章完)

696.第694章 你应该感谢领袖!595.第593章 朱标再危460.第458章 搜查士兵第157章 奇才啊!第442章 海师獠牙656.第654章 分不清大小!466.第464章 《对马岛条约》第394章 建业元年711.第709章 世界的未来第119章 青霉素第114章 这个家不能没有你第363章 我还得看他脸色?499.第497章 把账算完626.第624章 漏洞620.第618章 这世界处处都有我的痕迹第174章 借势第223章 新朝贡国约623.第621章 燕王老了520.第518章 起飞在即659.第657章 来日方长500.第498章 收尾第249章 筹备第31章 狂!643.第641章 弱点第305章 新婚大吉第172章 真的不懂?686.第684章 不会太久了第372章 朱标:我的时代第16章 给太子一点小震撼484.第482章 座谈会508.第506章 许公465.第463章 丧权辱国第323章 大明四大件第426章 长线投资596.第594章 油尽灯枯第409章 工业党基本盘第77章 静待606.第604章 要不您来奥斯曼就业?第172章 真的不懂?636.第634章 许良该杀!527.第525章 皇太子的膈应第203章 跟我混能吃几百年红利第428章 游园第335章 时代变了第332章 这老头不懂事啊第307章 掀骰盅第102章 心证,实证708.第706章 惊变第343章 恐怖第201章 归家454.第452章 当狗?第109章 冷第24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242章 工业生产第440章 北伐!705.第703章 不自量力第35章 重利还是重义?第75章 燕王,道衍568.第566章 大世开幕第275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第236章 摇钱树第79章 谁敢拦我!第224章 贸易体系第152章 动物实验第97章 诱惑天子!第147章 喜新厌旧第212章 服役的悲惨生活第64章 仕途啊!(求追读!!!)第270章 建校规划第401章 皇帝找你约第189章 承包建都第437章 快第210章 开始干活儿第318章 又标准化?第264章 变革的酝酿460.第458章 搜查士兵第58章 寻人启事第229章 专利第424章 天下局势592.第590章 石破天惊第404章 知识盲区第212章 服役的悲惨生活466.第464章 《对马岛条约》第348章 钱这么好赚?第67章 君臣相谐(跪求追读!!!)663.第661章 难!第340章 武器轻重496.第494章 黄老爷是个心善的第120章 显微镜第376章 装不了一点第341章 实验甲型子母炮680.第678章 人心第145章 信徒第297章 你们会输的691.第689章 叫阵459.第457章 南洋尾声第403章 电灯第218章 变化第318章 又标准化?第164章 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