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99章 权与钱的初次合作(4k)

第199章 权与钱的初次合作(4k)

沈万三之所以没有拆穿沈茂的小心思,只因为他是对方的父亲而已。

无论是儿子如何算计老子,老子终究还是老子。

至于沈万三的另外两个儿子,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

沈旺的想法代表了此时大多数沈家人的想法,那就是逃。

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又能逃到哪里去。

在扬州见识过轨道列车之后,沈万三心中无比确认,以后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只会越来越强大,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都没用。

而且如今事情都还没有确定就跑,到时候就算是好事都会给弄成坏事。

小儿子沈荣则是太过天真。

这个时候还妄想把整个沈家的希望,寄于那些勋贵身上。

那些人锦上添花的事情或许会做,可火中取栗,是绝不可能做的。如果沈家真出了大事,这些人只要是不来趁机踩上一脚,就算是沈家这些年的钱没有白送了。

沈茂三人恭敬地候着,不敢做多余的表情。

沈万三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交代完他离开后的沈家以及沈记商行的一些重要事情,最后开口道:“今日迟些我就会带着沈霞、沈成启程上京,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下去吧。”

作为沈霞和沈成的父亲,沈茂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可最后却是将话咽了回去。

知父莫如子,沈成心中清楚作为最疼爱沈霞、沈成的沈万三绝不会害他们。

“是,父亲,孩儿这就告退。”

沈茂最后一个退出屋子,在房门关起之时,他往里看了一眼,不知是否是错觉,回见老人的身影,透出了一分孤寂。

沈万三之所以会带着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孙女上京,也是有他自己的私心在的。

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将沈家经营成如今庞大的商业帝国。

其中有一条最为关键的做事准则,就是凡事尽最大的努力,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万一沈家真的难逃这一劫,沈万三希望能够保留下这两颗种子。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下他们两个的,便只有那个男人了。

马车里。

“爷爷,你这次带我去扬州,是去念书吗?”沈成开口问道。

沈万三伸手摸了摸沈成的脑袋,开口笑道:“是啊,小成之前从扬州回来不就一直念叨着要去上扬州的学校吗。”

“谁叫咱们苏州私塾学堂,这么无趣。”沈成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相比于活泼的沈成,一路上,小大人沈霞则是一直沉默不语。

显然她听说圣旨的事情,也明白沈万三这次进京凶多吉少。

她用小手扯了扯沈万三的衣袖,开口道:“爷爷,我不去扬州念书,霞儿陪您上京。”

“傻孩子,爷爷没事。”沈万三看着沈霞脸上担忧的神情,摇头笑道。

没想到,自己有一日还会被自己的孙女担心,看来是真的老了。

扬州。

杨宪听到手下过来禀报说沈万三求见,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让人将他们迎进来。

朱标果然还是那个朱标,做起事来,讲究一个效率。

只是杨宪并不知道,沈万三今日特意登门拜访的理由,只当成是因为要路过扬州,前来拜会尽一尽礼数而已。

毕竟算起来,他们沈家还是扬州玻璃的代理商。

可等到见面后,看着一脸严肃的沈万三,然后看着同样一脸严肃的小沈霞,还有一个懵懂不知的小沈成,杨宪有些懵了,这是什么架势。

坐下来聊了一下后。

杨宪越听越不对劲,这沈万三话里话外的意思,竟然是要托孤?

杨宪这才明白过来,沈万三肯定误会了。

他强忍着笑意,开口问道:“沈老,皇上在圣旨当中是否没有说明此次召伱进京为了什么事情?”

沈万三点了点头,沉声道:“确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越让人感到害怕和忐忑。

这就是所谓的天威不可测。

杨宪心中有数,却并未点破,而应承下了沈万三托孤的事情。

对于杨宪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答应此事,沈万三在惊讶之余,更是感激不尽。

要知道,在来之前,他可是已经做好了付出各种代价的准备,即便是如此,沈万三也仅有五成的把握杨宪会答应此事。

可不能把别人的好意,当成理所当然。

在来之前,沈万三便已经做好了各种布置。

沈家下面原本属于他私人一部分产业,已经划归到了沈霞姐弟俩身上。

这些本来是沈万三给他们姐弟准备的拜师礼。

即便这些资产换算成银子的话,是一笔天文数字,可沈万三知道他的这个行为仍然属于是高攀了。

杨宪如今是什么身份,他沈万三又是什么身份。

在这个时代,有些身份鸿沟,可不是简单能够用金钱填平的。

杨宪明白沈万三的意思。

可在这件事上,他并没有答应。

只是承诺,会将姐弟俩安排进入扬州小学学习。

沈万三只能作罢,然后便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杨宪是何等身份,能够答应收留沈霞姐弟已经足够了,自己还想要杨宪收徒,确实是有些奢求了。

沈万三心中苦笑。

杨宪带着沈霞、沈成姐弟,到列车站目送沈万三坐上前往京城的列车后,就将他们带回了府上,让下人给他们安排住宿,之后又是通知人去给他们安排上学的相关事宜。

另一边。

_ тt kan_ C○

踏上京城的沈万三视死如归,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收到沈万三进京消息的毛骧早已带着大内侍卫在列车站等候多时。

下了轨道列车的沈万三,看到这么多大内侍卫守在车站,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是害怕自己跑掉吗。

好在已经安排好两个孙儿的出路,一想到这沈万三紧绷的身子,松弛了下来。

“是沈万三,沈老先生吗?”毛骧开口问道。

“老夫就是沈万三,阁下是?”沈万三点头到。

“毛骧,大内侍卫。按照陛下的吩咐,我们已经在这等候多时了,我这就带您进宫。”毛骧开口道。

说着毛骧带着沈万三进宫面圣。

皇宫,御书房。

“草民沈万三,拜见皇上。”沈万三一进书房,看着那个身穿龙袍的高大身影,当即跪了下来,行礼道。 朱元璋听到声响,转身看去,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沈员外请起。”

沈万三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站起身。

朱元璋见他这个样子,开口对一旁的内侍官,道:“沈员外一把年纪了从苏州赶来不容易,赐座。”

“谢皇上隆恩。”

沈万三说着又要行礼,被一旁得到老朱眼神授意的毛骧一把扶住。

朱元璋摆了摆手,开口笑道:“沈员外不用客气了,你这个大明财神爷,我早就想见见了。”

“草民惶恐,财神爷之名,草民实在愧不敢当。”沈万三开口道。

从刚进屋的赐座礼遇,到刚才的“财神爷”名头。

朱元璋越是这么做,沈万三心中越没底。

不过看样子,应该不会是杀头抄家的祸事,因为真要如此,朱元璋身为皇上,犯不着多此一举。

沈万三心一横,干脆直接开口问道:“草民愚钝,不知陛下这次召草民前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开口笑道:“咱想向沈员外借一笔钱。”

“借.借钱?”意想之外的回答,让沈万三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朱元璋看着沈万三的反应,开口问道:“难道沈员外没钱?”

“有!陛下要多少!”沈万三当即开口道,生怕朱元璋不高兴。

原本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连自己这条老命都打算豁出去了,如今朱元璋竟然只是借钱而已,这能够不让沈万三激动吗。

只要不是借脑袋,就一切都好说。

他沈万三别的不多,就是钱多,江南各地都有沈家的产业。

花钱能够消灾,这再好不过了。

听沈万三这么一说,朱元璋立马来了精神。

果然和杨宪讲的一样,这沈万三就是有钱,竟然直接开口就问要多少。

原本只打算借个2000万两,可朱元璋话说出口却是直接变成了3000万两。

听了朱元璋的话,沈万三登时楞住了。

3000万两?!

这个数字,即便是对于整个沈家也绝对是一笔大数字。

换算成后世的话,差不多相当于200多亿元。

虽然外界都传他沈万三有聚宝盆,可他是真没这个玩意。

另一边,朱元璋接着开口道:“这三千万两白银,算是朝廷跟你沈家借的。也不白借你们的,到期后,朝廷方面会给付你们一部分利息,当然这笔钱,短期内朝廷是不会还的。”

“不知沈员外今年几岁了?”

“七十有六。”沈万三如实回道。

“那就以24年为期吧,到时候朝廷给你们沈家一分利,就当做是对沈员王你的百岁贺礼。”

三千万两白银,一分利的话,足有三百万两白银之多,可如果摊算到每年的话,十三万两不到。

这点钱,对于沈家来说,自然不算多。

可朝廷借钱,还给利息,这本身就已经足够让沈万三惊喜了。

朱元璋是什么身份,九五之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沈万三丝毫不担心,朝廷会不还钱。

正好他那几个儿子,本身就扶不起来,与其担心沈家败在他们手中,还不如将这笔钱借给朝廷。

等他百年后,还能给沈家后人们留下些希望。

那时候,他孙辈,甚至曾孙辈,都已经成长起来。

沈万三相信,沈成、沈霞他们靠着这笔钱,或许能将沈家带到更高的地方去。

再不济,也能够保证沈家不会中落。

几个瞬间,沈万三就想通了其中利弊。

“陛下!三千万两白银,草民借了!”

“当时筹措这么一大笔银子,草民恐怕需要一点时间。”沈万三开口道。

沈家资产肯定不止三千万两白银,可要他一下子拿出三千万两白银的现金流,一时间还真的做不到。

“需要多久?”朱元璋看着沈万三,开口问道。

沈万三咬了咬牙,开口回道:“回陛下,等草民回苏州,三日之内,沈家会直接交割五百万两白银。剩下的两千五白万两,草民去筹,保证会在三个月时间内,如数交割。”

“好,那咱就等着沈员外的好消息。”朱元璋开口笑道。

对于今日的会谈,朱元璋很满意。

原本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竟然这么轻松就迎刃而解了,不愧是杨宪,总能够想出办法来。

朱元璋有时候想打开杨宪脑袋,看看他脑子里究竟装着些什么,怎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心情大好的朱元璋,甚至留沈万三一起在宫里吃了一顿饭。

只是对沈万三来说,这顿饭有点贵。

在吃饭的时候,沈万三的心思已经全然没在这上头了,脑子里想着的全是哪些沈家财产可以变卖。

相比于沈万三味同嚼蜡,朱元璋就吃得很开心了。

他已经有些日子,胃口没有这么好过了。

京城。

明记商行。

听着手底下人的汇报,王月悯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这个写《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太奇怪了,王月悯按照杨宪的提议,原本想着花重金直接让他来京城的。

可想要联系到他实在是太难了,寄了几次书信,对方都没有回复。

最后王月悯干脆让手下人去杭州,按照寄付银钱的地址去寻他,可等到明记商行的人到时,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向周边的邻居打听,也都是不知其去向。

好像故意避着他们一样。

这人怕不是写小说写傻了吧,有钱不赚,我们是来给他送钱来的,又不是来害他。

另一头,罗贯中在看了明记书行王月悯的信后,第一反应就是对方要害他!

他之前也曾写过一些话本小说,自然知道自己的小说值多少钱,能卖个几十两银子就烧香拜佛了。

如今明记竟然开口就是一千两白银!

而且还要他直接进京面堂,这很难不让罗贯中产生怀疑。

在他看来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保命要紧。

因此在接到王月悯信件的第二天,便是直接从住的地方搬走了。

(本章完)

第37章 徐达买衣第112章 朕有降龙之力?!第73章 说话!第367章 这个时代第一点光亮第144章 给大明首富的一点点震撼205.第204章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经五十了(4k)第90章 算计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盐的大明盛世第74章 大功德224.第223章 烧鹅第33章 各自满意第4章 把这些稻苗给本府拔了203.第202章 中书省的阴谋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争朝夕!290.第287章 向儒家开炮(4k)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儿子也不必不如老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74章 大功德第311章 东瀛与高丽(4k)215.第214章 航海王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报纸!第312章 高丽新的王(4k)第104章 野望第124章 老朱的殿试第135章 一堆破烂第75章 有些相遇176.第176章 朱棣的远见第332章 义务兵与志愿兵(4k)248.第246章 原来钱,还能这样玩229.第228章 大明军队进村啦!第37章 徐达买衣251.第249章 轻工业区的设想第130章 一条鞭法202.第201章 扬州大学 蒸汽启蒙(4k)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将过去(4k)175.第175章 勋贵们的挣扎219.第218章 放下鱼叉,拿起了屠刀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92.第192章 斩草除根(4k)198.第198章 父与子(4k)226.第225章 干他娘的小日本!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321章 咱想念刘先生了(4k)第2章 文明科技系统257.第255章 只不过是一颗转动的齿轮而已第140章 穷病第116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26章 十三粒粮食第134章 上山下乡第100章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57.第255章 只不过是一颗转动的齿轮而已第69章 神算第37章 徐达买衣第45章 田园之乐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07章 反对的不是科举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207.第206章 失败与失败的相遇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280.第278章 洪武海战!(4k)第64章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第318章 驸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140章 穷病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69章 讨万国檄文217.第216章 鸟和鸟语第50章 鬼才蓝玉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难问(4k)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130章 一条鞭法290.第287章 向儒家开炮(4k)237.第235章 十八路“诸侯”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119章 大明第一届恩科202.第201章 扬州大学 蒸汽启蒙(4k)223.第222章 开海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第106章 一切为了江山永固232.第230章 比起逻辑,我更愿意相信杨宪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儿子!(4k)第94章 灾民还算人吗?300.第295章 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雨(4k)155.第155章 心中当有尺第326章 兄弟们啊,上位呀,还是对咱们亲(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59章 只要是有关百姓的事,没有小事第47章 心里苦的人184.第184章 北伐(4k)第137章 缩影第124章 老朱的殿试第146章 首富进扬州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纺织厂268.第266章 铅笔与战船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第8章 制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