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

刘坤这些年是真的历练出来了,几个月时间便是将全国各地棉花种植情况都调查清楚。

以山东省产棉量最丰富,冠于全国。

山东全省种植棉花的府县一共有35个,主要集中于运河两岸的东昌府、兖州府、济南府。除却便利的交通运输之外,这一地区是由黄河冲积而成的黄褐土平原,土质砂壤,非常适宜种植棉花,因此棉花质量也要比别处要好一些。

刘坤直接让人在山东设立了棉花采购点。

用比以往更高的价格,几乎把全省的棉花产量都给包圆了,专门用来供给明记纺织。

杨宪这边也没有闲着,直接豪掷千金,在江边买了一大块土地。

首先盖起来的便是纺织厂,依江而建,青砖围墙,有点像后世的五六十年代修建起来的国营大厂。

和厂房一起起来的,还有几十架新式水车。

就这样,明记纺织厂正式成立。

明记纺织厂生产的布匹,只有一种那就是棉布,并未生产蚕丝为主绸缎。

杨宪有他的野心在,他要推行移风易服。

如此大规模的纺织厂,自然要招大量的员工。

与那些需要力气活的大工程不同,纺织业极其适合女性。

杨宪的明记纺织厂规模如此之大,女工缺口同样很大。

盖厂房、建水车的这几个月时间里,杨宪顺道还成立了属于江州自己的报社,江南日报。

为了直接提高江南日报的销量,杨宪使用了在日报上连载小说的方法,用的正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后世香港几家知名的报社为了争抢销量,用的就是这种手段。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各种武侠小说,最初就是在报刊上连载。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真的很管用。

江南日报很快便是在江南地区站稳了脚跟,每一期几乎都是印多少卖多少。

为了迎接接下来即将正式启动的明记纺织厂,以及其他陆续开设的各种轻工业加工厂,杨宪直接让报社那群文人在江南日报上刊登了明记招收女工的报导。

余杭镇,一处不起眼的小木屋内。

一个年轻的妇人正在织布,而在离她脚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两个小孩正在地上玩耍。

年轻妇人时不时看向窗外,似是在担心着什么。

窗子的外头,是淅淅沥沥的雨。

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听到屋外的脚步声。

赵丽梅加紧转两下纺轮,棉线从她的左手里飞快地转了出去。一把棉纺完了,她便断掉了棉线,停下纺织,起身迎了出去。

走到门口时,正好见着自家男人回来。

“身子刚好了几天,下这么大雨还要去上工。”

赵丽梅接过自家男人身上的背篓,掀开遮雨的油布,熟练地将他身上的外衣脱下,准备挂在袍架上晾干。

屋子里头,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在听到响动后,也跟着跑了出来。

“咦,肉肉!”

“还有蛋蛋!”

两个小孩看到背篓底下的东西,登时激动坏了。

“有好吃的喽!”孩子们围着那篓子蹦蹦跳跳,过年一样。“都安静点儿,平时也没短着你们吃,你知道你们父亲为了你们.”年轻的妇人赵丽梅对着自己两个孩子没好脸色道。

只是她话还没说完,就是被他男人给打断了。

那男人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开口道:“好了,你和孩子们说这些做什么?”

男人面色苍白的笑笑,说着就带着两个小孩去玩耍。

赵丽梅家原本家庭还是殷实,可她男人年前害了一场大病,费了好大一笔钱,这才总算治好了。

家里积蓄也跟着全部花完。

没法子,他男人如今身体都还没好利索,就要去河堤上工。

河堤上工,挣的都是卖命钱。

而她因为是女人,只能是呆在家里,因为是琼州人手上有织布的手艺,便想着一个人织些布,去卖。

可抛去成本后,利润极低,能够给这个家庭的帮助实在是太小了。

看在自家男人手上抱着一个,背上还背着一个的,却愈发伛偻的身影,女人眼眶微微发红。

女人擦了擦了眼睛,弯腰准备去提肉和鸡蛋去厨房烧火做饭。

就在这时,女人发现了自家男人背篓底部有一张报纸,因为上面铺了很多东西,因此并未被雨水打湿。

女人出于好奇,伸手将背篓里头的报纸给拿了出来。

男人带着两个小孩玩耍了一阵,回头看,自己女人还站在原地。

走了过来,见女人手上拿着江南日报,立马开口解释道:“这份江南日报不是我买的,是我向工友们借的。”

对于男人的话,女人并没有反应。

那双眼睛仍旧死死盯着手中的报纸。

男人走上前,顺着女人的视线看去。

只见报纸上写的内容是:

明记纺织厂招收大量女工,待遇从优,有纺织经验者优先录取。

包三餐吃住,月基本工资2两银子,按工作还有绩效提成。

下面就是各地的报名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女人死死看着江南日报上的这一则招工报道,不知不觉间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个成年男性的工钱,一年也就20多两。

女性往往只能拿一半,甚至更少的工钱,而这个明记纺织厂,竟然直接给她们女工也开出了一年20多两的工钱,而且还报道上面所讲,还有什么绩效提成可拿。

就算不管什么绩效提成,单单是这一年20多两的工钱,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女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男人站在身后。

此刻她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去报名。

赵丽梅猛地抬头,看着自家男人,“突然”出现在自己身旁,先是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她便是平复下来。

只见她面色坚定,开口道:“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

“那孩子怎么办?”男人下意识开口问道。

“只能再辛苦一下娘了,孩子马上也要到了蒙学的年纪,咱们家需要钱。”赵丽梅开口道。

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25章 这样的人,不该死!(4k)第15章 背锅的老刘第82章 不敢贪 不能贪 不愿贪237.第235章 十八路“诸侯”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无法注意到低到土里的第360章 并非“仁君”(4k)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标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303章 不仅要撕下你这张老脸,还要放在地175.第175章 勋贵们的挣扎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无法注意到低到土里的第55章 四则运算第60章 君子如玉第39章 种菜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第44章 腹黑第96章 拉着当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第38章 醉话成真,无烟灶第140章 穷病第343章 一日为师(4k)第101章 干得好啊300.第295章 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雨(4k)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123章 会试结束第37章 徐达买衣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283.第280章 徐达的震撼(4k)第40章 京城纸贵第119章 大明第一届恩科第364章 航海王(4k)第300章 贱籍胥吏,与倡优同籍(4k)第101章 干得好啊第333章 岛是宝岛,但需要清清藤壶(4k)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来了?第25章 亩产1500斤!第112章 朕有降龙之力?!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7章 扬州工人现状273.第271章 局中局第130章 一条鞭法第19章 外地来的土包子241.第239章 满载而归!251.第249章 轻工业区的设想第31章 杨卿,真是爱国的大忠臣啊246.第244章 我一生别无所好238.第236章 狭路相逢!205.第204章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4k)266.第264章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4k字)211.第210章 两个失意的人第42章 父与女164.第164章 神迹284.第281章 所谓成长,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186.第186章 大捷!(4k)290.第287章 向儒家开炮(4k)192.第192章 斩草除根(4k)第329章 自古天家无亲情 新的酷刑(4k)第86章 小区建设第40章 京城纸贵第336章 或许,我是说或许(4k)201.请病假一天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40章 穷病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25章 这样的人,不该死!(4k)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164.第164章 神迹第113章 好好干,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224.第223章 烧鹅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00章 贱籍胥吏,与倡优同籍(4k)277.第275章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258.第256章 究竟谁在为百姓做事第354章 女真灭族(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来了?第316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下)262.第260章 刘老伯,你的学生有大出息啊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30.第229章 给我打!往死里打!第36章 民风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299.第294章 外表温文儒雅,内里其实是个疯第30章 过冬前的准备第44章 腹黑第94章 灾民还算人吗?第21章 生意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36章 或许,我是说或许(4k)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难问(4k)第53章 第一场雪第351章 见雪是雪,是一种幸福(4k)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第76章 下面没有了173.第173章 新税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