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

慈庆宫原名清宁宫,自成祖永乐年间开始,一直是太子的寝宫,慈庆之名乃世宗嘉靖皇帝所改。

这慈庆宫在明末可谓鼎鼎有名,因为明末三大疑案之一,梃击案就发生在这里,当时崇祯的父亲光宗朱常洛还是太子,就住在慈庆宫,万历四十三年的某一天,一个男子突然拎着根木棒直奔慈庆宫,也不知是太子朱常洛不受万历待见,慈庆宫没有安排锦衣卫值守,还是宫禁时间到了,锦衣卫都撤出了皇宫,总之这男子凭借一根木棍几乎所向披靡,从慈庆门一直打到慈庆宫前殿,不知多少太监被其击倒,后来,要不是朱常洛的侍卫闻讯赶来,估计这位苦命太子就被人用木棒直接给棒杀了!

传闻,崇祯皇帝朱由检和他皇兄天启皇帝朱由校都出生于慈庆宫,这里不但是太子的居所,在皇帝没有册封太子的时候,这里还是太后的临时居所,像现在,天启的遗孀,懿安皇后张嫣就住在慈庆宫。

或许,是为了有人照顾年幼的太子,又或许是皇宫内的惯例,总之,崇祯并没有让他皇嫂搬出慈庆宫,而是让太子朱慈烺直接搬了进来。

所以,当张斌带着郑成功来到慈庆门前时,瞬间就被眼前的情景给整的呆住了,小太子正一个劲的在张嫣怀里撒娇呢,而张嫣则蹲在地上,抱着太子耐心的劝慰着,那样子,竟然比前次见到的时候还年轻不少!

张嫣见张斌来了,连忙将太子抱起来,指着门外道:“烺儿,你看,谁来了。”

太子朱慈烺泪眼婆娑的转头一看,竟然颇有些惊喜的叫道:“师傅。”

或许是那些积木玩具起到了作用吧,小太子对这个师傅印象相当深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这位师傅可能就是专门给他送玩具的!

张斌被他这一声师傅给惊醒了,此情此景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又呆愣了一会儿,他才拱手道:“娘娘,太子殿下这是不愿就学吗?”

张嫣闻言,娇羞道:“是啊,烺儿听说要他一个人去文华殿就学,哭着闹着不肯去,让大人见笑了。”

这情况张斌虽然没有经历过,却也见过,后世的小朋友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那都是哭着喊着抱着父母不松手,一般这个时候,幼儿园的阿姨都会从父母怀里接过小朋友,然后挥手让小朋友的父母离开。

问题,他不是幼儿园阿姨啊,张嫣也不是普通的父母,从她怀里去抱过太子,张斌还真不敢,这下怎么办呢?

他是早上辰时准时赶到文华殿的,按道理这个时候太子应该在后殿的正堂之中等着他教学了,可不曾想,他等了将近一刻钟还没见太子过来,反而过来个太监,那太监告诉他,太子不肯来文华殿,皇后娘娘让他去接一下。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周皇后呢,却不曾想竟然是张皇后,此刻,他脑袋里面乱哄哄的,正不知如何是好呢,小太子却突然问道:“师傅,你又给我带好玩的来了吗?”

这感情好,张斌连忙顺势点头道:“是啊,师傅给你带了很多好玩的,但是,不在这里,而在文华殿那边。”

朱慈烺闻言,毫不犹豫的道:“皇伯母,我们去文华殿玩吧。”

开玩笑呢,张嫣怎么可能跟他去文华殿,那里可不是后宫,也不是东宫,她一个寡居的皇后怎么能去抛头露面。

她想了想,蹲下来将朱慈烺放在地上,哄道:“烺儿,皇伯母有些累了,你跟师傅去玩好不好?”

小太子朱慈烺瞬间陷入两难的境地,他看了看张嫣又看了看张斌,一时之间都无法取舍了。

张斌有心想过去拉着太子就走,却又怕冒犯了张嫣,他纠结了一会儿,突然弯下要,附在郑成功耳边,轻声道:“成功,你去哄哄太子殿下,把他拉过来。”

郑成功何其聪明,他一听就明白了,张斌这是让他去骗小孩呢,他在张斌府里经常骗的张香和张洋团团转,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他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哄骗道:“太子殿下,要不我带你去玩吧,文华殿那边可好玩了。”

小太子朱慈烺貌似有点意动了,他还没跟这么大的“小朋友”玩过呢,他就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这会儿都还不会走路呢,一点都不好玩。

张嫣一看郑成功帅气的小模样,倒没什么反感,她只是好奇的问道:“这位是?”

张斌连忙解释道:“这位是五军都督府右都督,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也是微臣的学生,跟微臣学习好几年了,底子相当好,所以,微臣带他来陪太子读书,这个皇上已经恩准了。”

张嫣一听是个右都督的儿子,顿时放下心来,正好这会儿朱慈烺也露出了意动之色,她干脆拍着朱慈烺的小屁股鼓励道:“烺儿,去吧,去跟你小师兄玩,你小师兄厉害着呢,他父亲可是大将军。”

她是不知道郑芝龙以前是干嘛的,她要知道郑成功是海盗的儿子,估计能吓得抱起朱慈烺就跑!

朱慈烺就更不知道了,他一听说大将军,立马兴奋的道:“小师兄,你父亲真的是大将军吗?”

郑成功自豪的道:“当然是真的。”

朱慈烺又追问道:“那你会武功吗?”

郑成功自傲的道:“当然会。”

朱慈烺顿时满脸期待的道:“那你耍两招给我看看。”

表演功夫那也是郑成功的强项,小张香和小张洋最喜欢看这个了,一有机会就要拉着他表演,他还专门练就了一套专门给小孩看的酷炫功夫。

щшш ★Tтká n ★¢ ○

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抬手就是一套长拳,那家伙,虎虎生风,煞是好看,其实一点杀伤力都没有,然后,他又一连翻了几个跟斗,那更是酷炫无比。

朱慈烺顿时满眼都是小星星,使劲拍起手来。

郑成功拍了拍手上的灰,牛逼哄哄的道:“怎么样,要不要跟师兄去玩。”

“好啊,好啊。”朱慈烺立马从张嫣怀里窜出来,把小手伸向郑成功,郑成功则顺势拉着他的小手昂头向外走去。

张斌见忽悠成功,连忙朝张嫣拱了拱手,转身往文华殿方向走去,大门两边早已恭候多时的一堆太监也连忙跟了上去。

张嫣看着众人的背影,眼中渐渐露出迷离之色,那样子,分明有些不舍,就是不知道是舍不得小太子朱慈烺还是舍不得其他什么人。

话说张斌这边,好不容易把太子朱慈烺给哄出来,一路上朱慈烺却一个劲的要学功夫,压根就没想读书的问题,怎么办呢?

这个自然难不倒张斌,只要忽悠出来了,他有的是办法让太子读书,不过,这些都要等到了文华殿才能说,要不然,小太子一个不乐意,掉头跑回去了,那就可就麻烦了。

文华殿,始建于大明永乐十八年,一开始一直作为太子读书和摄事之所,但后来随着詹事府职能的退化,太子的教育也渐渐变了模样,这文华殿逐渐演化成皇帝举行经筵的地方。

文华殿主殿呈工字形,前殿就叫文华殿,坐北向南,横向大小殿堂五间,纵向进深三间,正中的大堂以前是太子摄事之所,这会儿则成了皇上举行经筵的地方。

文华殿的后殿名曰主敬殿,横向宽度与前殿差不多,只是纵深稍浅,同样是横向大小殿堂五间,纵向进深三间,正中的大堂以前是太子读书之所,不过这会儿已经闲置了几十年了,从万历朝开始,这里就没有什么太子再来读过书!

张斌到了这里之后,只是让人简单的布置了一番,也就是让人在正对大门的暖阁摆了个大条桌,上面摆好笔墨纸砚,暖阁两侧下首又摆了两个小条桌,同样摆好笔墨纸砚,然后再在每个条桌后面再配上一个坐垫,仅此而已。

朱慈烺跟着张斌和郑成功进入这个“奇怪”的地方之后并没有怎么在意,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学功夫,根本没想什么其他的。

张斌却是早就想好了,他领着郑成功和朱慈烺一进来,便一本正经道:“太子殿下,要学功夫也不是不行,不过,学功夫之前却必须看图识字,不然你连武功秘籍上的图画和标注都看不懂,又怎么学功夫呢?”

朱慈烺小小年纪哪里知道这么多,他闻言,不由将信将疑道:“真的吗?”

张斌郑重的点头道:“当然是真的,成功,你给你师弟背一遍《三字经》。”

郑成功闻言,立马放开朱慈烺的手,将双手朝后一负,站在那里摇头晃脑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那声音,圆润洪亮,一气呵成,一本三字经背下来,没有一丝停顿。

好厉害啊,朱慈烺眼中再次装满小星星。

张斌见状,得意的道:“怎么样,为师没有骗你吧?”

没想到,朱慈烺却是天真无邪道:“师傅,这个跟功夫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卧槽,怎么这么机灵,这《三字经》听起来好像真跟功夫没什么关系,他想了想,干脆哄骗道:“这个只是入门,后面就有关系了,成功,再给你师弟背一遍《千字文》。”

郑成功闻言,又摇头晃脑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这《千字文》听起来果然有那么点意思了,当然,其实《千字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看人带着什么想法去听,如果先入为主的认为它跟功夫有关,那听起来还真有点武功秘籍的味道。

朱慈烺听的是如醉如痴,听完,他终于信了!

张斌一直在关注他的表情,见他露出一副信服的样子,张斌立马诱导道:“怎么样,想学吗?”

朱慈烺使劲点头道:“想学。”

张斌点了点头,严肃的道:“那行,先坐好,马上开始上课。”

朱慈烺闻言,一脸懵逼,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郑成功则是飞快的跪坐在下首的条桌后面,抬头挺胸做出一副认真听讲状。

张斌来到暖阁的条桌后面坐好,随即又严肃的道:“烺儿,学你师兄的样子坐好,这也是练基本功知道吗?”

朱慈烺闻言,连忙学着郑成功的样子跑到剩下的那张条桌后面跪坐下来,努力伸直腰板。

张斌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拿起一张画好的简图举起来朗声道:“烺儿看见没,这个字读日,日就是天上的太阳。”

这个时候,郑成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张斌带他来,就是给太子做榜样的,张斌的话刚落音,他立马拿起桌子上一张差不多的简图,装模做样的学习起来,那样子要多认真有多认真。

朱慈烺见状,连忙学着郑成功的样子拿起桌上一张差不多的简图,饶有性质的看起来。

张斌并不着急,直到朱慈烺看厌了,抬起头来,他才举起另外一张简图,朗声道:“烺儿看见没,这个字读月,月就是晚上挂在天际的月亮。”

这次,不用郑成功示范,朱慈烺自觉的拿起另外一张简图认真的看起来。

张斌见状,不由欣慰点了点头,看样子这个太子还是比较聪慧的,不是那种弱智,如果呆头呆脑的,教起来就费劲了。

他耐心的等朱慈烺看完,又举起另外一张简图,朗声道:“日和月都有光,组合在一起就是明字,明是大明的明,明是明亮的明。”

这张图画的是一个书生在窗边看书,窗外的天际画着一个圆圆的太阳,这副图就比较生动了,朱慈烺饶有兴致的看了半天才抬起头来。

今天是太子朱慈烺读书习字的第一天,张斌并没有打算教太多的东西,就这三个字,日、月、明,把这三个字结合图形介绍了一遍之后,张斌又朗声道:“来,烺儿,成功,跟着我一起念,日,日,日。”

一开始,朱慈烺还有点不明觉厉,待看到郑成功跟着张斌念的津津有味,他才模仿着郑成功的样子念了起来。

紧接着,张斌又不厌其烦的带着他们将月字和明字念了几十遍,这才组合起来念道:“日、月、明,明是大明的明。”

这个时候,朱慈烺已经比较习惯了,张斌的话刚落音,他便跟着郑成功朗声念道:“日、月、明,明是大明的明。”

这么念来念去念了一上午,张斌和郑成功都快念吐了,朱慈烺终于记清了这三个字的发音和意思。

中午,师徒三人一起在主敬殿的偏殿草草吃了顿饭,又在殿前的广场练了练“功夫”,未时整,又跑到主殿学习起来。

这个下午,张斌也没教太多的东西,就是教朱慈烺握笔,写字,写的就是日、月,明三个字。

第二二一章 新皇继位第五十九章 望风而逃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师舰队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来武的第六十七章 升堂审案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七十六章 经抚不和内斗起第二七四章 一切尽在掌控第五十五章 妙计对奇谋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第三十一章 毕自严入狱第六章 一个一个来第二十七章 内阁大学士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第四十四章 围歼建奴第一三九章 封锁消息第十九章 朝纲乱第六十一章 改进燧发枪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三十七章 匠户惨第二十九章 击鼓鸣冤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三十七章 匠户惨第八十三章 从车轮舸到轮船(上)第二五六章 这是个好机会第一三五章 献首功第二一一章 另一个军阀第二三七章 来一场大迁移第一七三章 崇祯无德第三十六章 匠户苦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三十九章 贪腐潮第二十章 年不好过第二八九章 闪电结盟第二一三章 城墙还可以用炸的第二十七章 内阁大学士第四十六章 帮忙第十二章 谁人能评说第十三章 嚣张无比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二六一章 坚定的走出去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六章 领先一步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宾第二八一章 小克伦威尔公爵第六十二章 意难平第三十三章 挺进关中第七十二章 东瀛割地赔款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荡寇第七十六章 经抚不和内斗起第二七九章 自酿的苦果第二三三章 安抚永乐勋贵第十七章 吃了个瘪第五十三章 贪官污吏一扫而光第三十六章 荣归第四章 辽东风云变第三十六章 匠户苦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阵第十四章 你偷袭京城我偷袭辽东第一〇一章 兵临海州城第二十六章 反贼为什么要造反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一一章 另一个军阀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七十二章 东瀛割地赔款第三一六章 权臣只有末路吗(全书完)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十七章 荷兰总督的无奈第九十八章 稀里糊涂第一五〇章 克沈阳第四十九章 负伤第二〇七章 内应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六十二章 意难平第一九九章 复社销声匿迹第一〇七章 皇太极也傻眼了第十章 争相跑路第二十九章 天灾人祸(上)第八十一章 东林无能第七十一章 宫廷三大案的疑云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五十四章 要钱要命第一八九章 张斌掌权第十五章 众怒难犯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势如破竹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一二九章 后金铁骑覆灭第二四二章 这年头生活不容易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军阀第三十三章 张斌出手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七十五章 剿灭海盗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