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

毛笔字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是最难的,既要注意握笔姿势,又要注意下笔力度,甚至蘸多少墨水都要注意,不然,写出来就是个大黑团,根本就看不清写的什么字。

张斌这会儿也从暖阁走下来了,他弯腰站在太子朱慈烺身后,用大手包裹着他的小手,边让朱慈烺注意看郑成功写字的姿势,边带着他的手在纸上一笔一笔的写起来。

不知道写了多少遍,朱慈烺终于能单独握着笔歪歪扭扭的写出日、月、明三个字了,张斌嘘了口气,直起腰来,又让朱慈烺跟着郑成功再好好练习几遍,这才轻轻的锤着后背,活动了一下身体。

这家伙,教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写毛笔字真费劲啊,还好太子朱慈烺的领悟能力相当出众,不然,他非累到喷血不可。

朱慈烺的确有学习的天赋,练习了不到一个时辰,他竟然已经将日、月、明三个字练的像模像样,虽说看不出什么笔分来,但横平竖直还是做到了,看上去也不在歪歪扭扭,跟一堆蚯蚓在纸上乱爬一样。

张斌自然不吝夸奖,好好表扬了朱慈烺一番,说的这位太子殿下心里美滋滋的,那小模样别提多高兴了。

可惜,这会儿时间也差不多了,一个太监在外面轻声道:“张大人,时辰到了,太后命奴家接太子殿下回宫。”

朱慈烺闻言,高兴的差点蹦起来,他把毛笔往条桌上一丢,起身就要往外跑。

这孩子,还是玩心重,把他摁这里学习了四个时辰估计早把他憋坏了,张斌连忙叮嘱道:“烺儿,回去好好复习一下,可别转眼就忘了,明天为师可要考你哦,如果你学的好,过几天为师就带你出宫去玩,好不好。”

出宫去玩,这个诱惑果然够大,朱慈烺立马停下脚步,使劲点头道:“好,好,师傅,你一定要带我出宫去玩啊。”

皇宫毕竟就这么大,而且他能去的地方也不多,他早就向往着去皇宫外面玩一玩了。

张斌含笑点头道:“好,只要你每天都认真学习,几两天为师就带你出宫去玩。”

“好啊,好啊。”,朱慈烺一路欢呼着,兴奋的跑掉了,张斌不由摇头笑了笑,招呼了一声郑成功,紧跟着向外走去。

郑成功这个郁闷啊,今天他就傻乎乎的陪着太子殿下念了无数遍日、月、明,又写了无数遍日、月、明,搞的人都想吐了不说,还没学到一点东西,要这么“学”下去,他的学业非荒废了不可。

他不由小心的道:“恩师,要不明天我就不来了吧,太子殿下学的这些,实在是太简单了,对我学业不利啊。”

张斌摇头洒笑道:“你懂什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比读书可有用多了。”

郑成功不解道:“请恕学生愚钝,每天学这些有用吗?”

张斌看了看四周,见旁边没什么人,这才小声道:“读书考功名不就是为了当官吗,你要能让太子殿下真正把你当师兄看待,不比读书有用?”

郑成功更加不解道:“恩师,当官不是需要功名吗,就算跟太子殿下关系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张斌看着四周,意味深长的道:“你说的是文官,武将根本就不需要功名,大明现在是重文轻武,这样其实是不对的,什么都讲究一个平衡,重文轻武又或者重武轻文都不好,其实,很多时候武将比文官还重要,你现在还不懂,以后你就明白了。太子可是注定要当皇上的人,只要你能获得他的信任,平步青云,进封公侯伯爵甚至是总督天下兵马都有可能,到那时,军权在握,你就会明白,文官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蝼蚁,随便抬脚一踩就能踩死一大片!”

郑成功这会儿哪能明白这些,他似懂非懂的问道:“恩师,武将真的很重要吗?”

其实,他内心还是想当文官,因为这会儿的大明文官的确比武将牛逼多了。

张斌知道这会儿跟郑成功解释不清,他只能以师傅的身份郑重叮嘱道:“记住,不要强求功名,能考上自然更好,考不上也没关系,你的未来,在领兵驰骋天下,在率船威服四海,只要能跟太子处好关系,比什么都强。”

郑成功见张斌如此郑重,只能拱手道:“学生记住了。”

接下来几天,张斌并没有增加课程,每天还是三个字,而且都是很简单的字,什么人口手,什么山石田、什么牛羊马,什么一火灭,什么二木林,朱慈烺学起来那是相当的轻松愉快,渐渐的,他也习惯了跟郑成功一起学习,毛笔字也越写越熟练了,只是他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出宫去玩一玩。

终于,第六天,结束了上半天的教学之后,张斌立马拍手道:“好,今天就学到这里。”

朱慈烺目瞪口呆道:“师傅,那下午干什么,不练字了吗?”

张斌点头道:“是啊,下午不练字了,为师不是说了吗,只要你学习的好,就带你出宫去玩,这几天你学的都很好,为师决定了,下午带你出宫玩半天。”

朱慈烺闻言,直接从坐垫上蹦起来,欢呼道:“好啊,好啊,终于可以出宫去玩了。”

张斌微笑道:“好了,好了,走吧,先去为师家里吃个饭,吃完饭才有力气玩。”

“好啊,好啊,去师傅家吃饭,走,师兄,快走。”,说完,他拉这郑成功就往外面跑。

这时候,外面已经集结了一堆锦衣校尉和一堆大汉将军,密密麻麻的,足有上百人,而带队的正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戚盘宗。

虽说戚盘宗跟戚家军统帅戚元功有亲戚关系,有“张斌党羽”的嫌疑,但崇祯对戚盘宗还是比较信任的,因为戚盘宗不但武功出众,办事能力强,还忠心耿耿,从来没有任何多话,叫他办什么事情他都能圆满完成,而且,崇祯从没听说过戚盘宗跟张斌有任何交集,所以,他才将保护太子的重任交给了戚盘宗。

其实,戚盘宗就是张斌的党羽,他只是装作跟张斌不熟而已!

一行人就这么出了皇宫,出了皇城,戚盘宗带着一队大汉将军骑着骏马在前面开路,张斌则和郑成功一起陪这太子朱慈烺坐在八抬大轿里面,朱慈烺那个兴奋啊,一会儿爬张斌怀里,一会儿又攀郑成功身上,一个劲的问皇宫外面有什么好玩的。

郑成功得了张斌的教导,对他是千依百顺,张斌更是对他宠爱的不得了,让他感觉和师傅还有师兄在一起就跟家人在一起一样,甚至,跟师傅和师兄在一起还没有那么多束缚,不用在乎那么多礼节,没有那么多忌讳,那种感觉,他说不出来,张斌却相当清楚。

张斌这是在他感受人情味,历朝历代,皇室都缺乏人情味,到了大明朝,这点好像愈演愈烈了,皇室与大臣竟然是完全对立的关系,简直奇葩,英宗对于谦,万历对张居正、戚继光,天启对把他从郑贵妃和李选侍手里救出来并拥立他继位的杨涟和左光斗,不要说人情味了,连人性都缺失了,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趋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人和家人之间都如同仇寇一样,最终这家人还有希望吗!

对崇祯,张斌已经心冷了,生性多疑和刚愎自用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继承的朱明皇室对大臣的态度,顺着他的意思来,他就当工具利用,不顺着他的意思来,他就当仇寇对待,不管是非对错,不论成败得失,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他要让太子朱慈烺感受到人情味,做一个有情有义的皇帝,不要光会窝里横,最后把自己的窝都给弄没了!

张斌的府邸离皇城本就近,从皇宫出来,不到两刻钟,浩浩荡荡的一行人便赶到了张斌位于西长安街的府邸。

这个时候,张斌府邸早已大门洞开,张差和赵如早已带着一众“家丁”和“护院”分列大门两侧迎接,张斌的一众妻妾也在后院大门口列队相迎。

护送太子朱慈烺的队伍并没有在大门外停留,而是直接从大门而入,进入了前院的校场,这个时候张斌才抱着朱慈烺从马车上跳下来,朱慈烺对四周的一切是这么的好奇,他还以为所有人住的房子都如同宫殿般高大,却不曾想,他师傅张斌的府邸里面一座宫殿都没有,四周都是低矮的平房,而且房子建的都很密集,根本就不像皇宫那样,到处都是围墙,到处都是过道,宫殿却稀少的很。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让人有一种亲近感,不像皇宫那么疏远。

朱慈烺正四处张望呢,张斌已经抱着他来到后院门口,戚芳华和洪蓉儿等人连忙齐声道:“参见太子殿下。”

她们都得了张斌的叮嘱,并没有跪下来,而是行的半蹲礼,朱慈烺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妥,反而好奇的问张斌道:“这些都是师娘吗?”

张斌这个尴尬啊,他都没想到朱慈烺会突然来这么一句,按理来说,这些都应该算是吧,他老脸一红,含含糊糊道:“都是,都是。”

朱慈烺闻言,满脸正经道:“见过各位师娘。”

这模样,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逗的戚芳华和洪蓉儿等人都偷笑起来。

张斌见老站在门口也不是个事,连忙招呼道:“好了,好了,先吃饭,先吃饭,大家都别站着了,走吧。”

说罢,他抱着朱慈烺率先往后院走去,戚芳华和洪蓉儿等一众妻妾自然是毫不犹豫的跟了进去,后面的锦衣卫貌似也想跟着进去,戚盘宗却是抬手阻止道:“你们都在外面好好守着,我进去就行了。”

他可是出了名的武功高强,在锦衣卫中间的威望甚至超过了骆养性,一众大汉将军和校尉自然不敢抗命,全部老老实实的待在外面警戒,唯有他一个人跟了进去。

这时候,后院早就张罗了一大桌饭菜,就摆在主屋的大堂里,桌子旁边的座位并不多,总共就八个,但桌子上的菜却很多,足有十多个,朱慈烺一看桌子上的菜,不由口水都流出来了,倒不是他有多嘴馋,主要皇宫里面这会儿吃的真的很寒酸,他不论是跟皇后还是跟张皇后甚至跟崇祯在一起吃饭都是三菜一汤,张斌和郑成功在文华殿跟他一起用膳的时候也是三菜一汤!

张斌做的这一桌子菜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根据他的喜好做的,张斌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早就暗中注意了,这位太子殿下不爱吃素菜,不爱喝汤,就爱吃豆制品和瘦肉,所以,这一桌子全部是豆制品和瘦肉,各种花样都有,总共也花不了几两银子,朱慈烺见了却是直流口水,他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多好吃的呢!

张斌见他双眼冒光的样子,不由一阵心酸,这崇祯有时候还真是可怜,唉。

他小心的将朱慈烺放在主位上,他自己则坐在了主位旁边,这时候除了郑成功坐在下首相陪,其他位置却是空着的。

“咦”,朱慈烺一坐下去,立马惊奇的往自己屁股下面看去,他坐的靠背椅上竟然还有一个精巧的小靠背椅,这样,他一坐下来竟然跟张斌差不多高!

这东西,好有意思啊,以前,他要么就是坐在大人怀里吃饭,要么就是坐在矮桌子上吃饭,像这种新奇的椅子他还真没坐过。

紧接着,令他更惊奇的事情出现了,坐下来陪他吃饭的竟然不是五位师娘和师兄,两位师娘各抱来了一个小孩子,就坐在主位的左右下首,跟他一样,坐的是椅子上面叠椅子的加高椅,而和郑成功并排坐在对面的,竟然是一个异常漂亮的小姐姐!

这是什么情况?

其实,这也是有规矩的,像张斌的两个正室夫人都是三品诰命夫人,跟太子坐一桌吃饭还勉强说的过去,而他的三个妾室却没有诰命的身份,所以,不能上桌,至于张斌的儿子和女儿还有郑成功,按父辈的身份论,那也相当于三品的身份,这里面唯一犯了点忌讳的可能就是那个漂亮的小姐姐陈秀秀了。

这倒不是张斌有意犯忌讳,主要是因为郑成功、陈秀秀包括张香和张洋都是他给太子朱慈烺找来的玩伴,要感受人情味自然是从亲情和友情开始最好,亲情张斌是没办法让朱慈烺感受了,他只能让朱慈烺尽量多的感受一下友情,所以,他一次给朱慈烺找来了三个小朋友。

第四章 招抚第五十二章 测试第八章 下金陵第七十二章 荷兰人来干涉了第一二五章 大举反攻第三十六章 当廷对质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三章 农民军来了第五十六章 重现曙光第三〇七章 永兴改制第一〇一章 兵临海州城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为强第八十七章 辽东危局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二十一章 未来帝师第五十六章 发展大计第二十七章 布下棋子第五十章 首功第十六章 崇祯的怀疑第九章 先装个怂第九章 建奴又来了第二四八章 都想当包工头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场第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内连下两城第一章 加征辽饷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险第五十二章 测试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二十九章 皇太极跑路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厂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与穷亲戚第八十三章 接连落马第二一一章 另一个军阀第二十七章 内阁大学士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四章 招抚第九章 先装个怂第七章 这家伙好毒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税赋第一七三章 崇祯无德第一章 密议第七十九章 东番九卫第二九六章 英荷终低头第一百章 皇太极发动第一二四章 齐聚鞍山之地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个笑话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并第十三章 半个下马威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二十五章 霸临平户藩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二十七章 产量第二四二章 这年头生活不容易第五十三章 世上无难事第五十章 万人敌第一九六章 中兴大明从抄家开始第三十二章 粮仓国脉第二九二章 称霸欧陆第十章 亲人聚第一三〇章 看谁耗不起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二二三章 永乐勋贵第三十一章 粮食问题第四十八章 要变天了第六十一章 改进燧发枪第二八四章 无奈的国王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四八章 都想当包工头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八十二章 治国之道第三十七章 是时候研制枪炮了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间作稻第七十一章 脏银第二三七章 来一场大迁移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三〇四章 内阁主政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第七章 明荷贸易争端(上)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四十八章 声东击西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二〇六章 我说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三〇一章 劝皇上放权第三十一章 毕自严入狱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二十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将陷第二五六章 这是个好机会第六十七章 升堂审案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焕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万两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四十五章 蒸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