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总督

总督福广、西北五省、辽东既东瀛军事和民政,负责数千万人口的大迁移,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大,最牛的总督了,没有之一。

当然,这么大个总督也不是谁都能当了,唯有张斌这样权力、威望和能力都能服众的牛人才镇得住这么大个场子。

张斌做了一番开场白之后,便转过身来,拉开讲台上那如同戏班子的幕布,一副足有丈许高的超大地图顿时呈现在众人面前,这是一幅大明最新的疆域图,建州三卫和东瀛都已经囊括在内。

他拿起墙边的一个长木杆,转过身来,朗声道:“如此大规模的迁移,最重要的就是维持秩序,不能乱,一乱就麻烦了,所以,第一步,要在东瀛和琼州府成立东瀛都司和广东行都司,并恢复和健全辽东行都司职能,将各地的屯卫体系先建立起来。”

说完,他在文臣武将中扫视了一圈,随即朗声道:“镇江侯,你辛苦一下,担当第一任东瀛都司都指挥使。”

毛文龙闻言,连忙起身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转身指着地图上的东瀛,大致介绍道:“根据初步规划,东瀛六十六个藩国,有三十三个将置换为皇室宗亲的封地,其他三十三个藩国都必须建立卫所,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官员都在现役和退役的明军将士中挑选,这个,辽阳侯,你负责配合镇江侯尽快筛选出来。”

卢象升闻言,连忙站起来拱手道:“下官遵命。”

张斌紧接着又指着汉中湖广道:“屯卫军户,全部从刘国能和李万庆两位将军手下抽调,刘国能、李万庆你们两位回五军都督府任职,暂定为右都督。”

这是要他们将手下遣散去东瀛屯田啊,刘国能和李万庆根本就不敢说什么,因为他们算是三十六营反贼里面最走运的了,其他反贼头目不是被朝廷给宰了就是销声匿迹,唯有他们两个人最后成为朝廷“高官”,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拱手遵命。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紧接着又指着地图上的辽东道:“第二个,辽东行都司,宁远伯,你辛苦一下,担任都指挥使。”

祖大寿闻言,连忙站起来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又指着地图大致介绍道:“辽东地域辽阔,最少要建四十个卫所,除了原有的卫所,新设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官员都在现役和退役的辽东军和关宁军将士中挑选,不足的屯卫由京城五军都督府负责在军户中抽调,这个,英国公,你负责配合宁远伯尽快扩编屯卫,将辽东卫所屯卫补齐。”

这家伙,大明这将近三百年来屯卫一直在萎缩,到了张斌这里,反而开始增长了,而且一增长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个卫所!

张斌的意思,英国公张之极明白,就是将屯卫军户里面兄弟或者子嗣众多的分离出来,扩编城新的屯卫军户,他也站起来拱手道:“下官明白。”

张斌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来,张斌紧接着有指着地图上的琼州府道:“琼州府的广东行都司,暂定卫所十八个,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官员都在现役和退役的福广军将士中挑选,不足的屯卫由南都五军都督府负责在军户中抽调,这个,魏国公,你配合一下尽快扩编屯卫,将广东行都司卫所屯卫补齐。”

福广军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怎么计算军功,擢升各级将士,无需他人插手,只是这屯卫却是抽调不出来,广东行都司十八个卫所虽然不是东番九卫那样的超大型卫所,但是,屯卫数量也有将近十万户,他没空去管这事了,只能交给嫌的蛋疼的魏国公徐文爵来办了。

徐文爵隐隐听说过朝廷曾动议削了他的爵位,正是这位卫国公说好话,他才得以幸免,对张斌他自然感激不尽,张斌的话刚落音,他便站起来,激动的拱手道:“下官遵命。”

张斌微微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又对户部侍郎李岩道:“维民,此次迁徙的平民超过千万,所需的农具、粮种、粮食数量都颇巨,你事先准备一下。”

李岩闻言,连忙起身拱手道:“下官明白。”

张斌微微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又对福建水师总兵俞成龙道:“晋江侯,此次迁移以水运为主,但是,只能用镇远巡洋舰,不能用威远战列舰,你好好准备一下,将镇远巡洋舰改一改,多加些双层甚至三层的床铺,争取尽可能多的运载平民。”

俞成龙连忙起身拱手道:“末将明白。”

紧接着,张斌又将具体的迁移步骤一一做了详细的说明,将迁移相关事项一一分配给在场的文武官员,在他的督导下,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有他这么一位太师加卫国公,帝师加内阁首辅坐镇,各方面自然不敢怠慢,不管是南北两都的五军都督府还是个大明的精锐部队,不管是内阁六部的官员还是地方官员都在积极配合,迁移进展相当迅速。

一个个卫所出现在东瀛、琼州府和辽东的大地上;

数以万计的西北五省平民和东瀛平民慢慢踏上这些富饶的土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无数的农具、粮种、粮食通过马车、火车甚至是轮船的运送不断向这三地汇集,迁移过来的平民简直乐开了花。

当然,迁移过程中,也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比如皇室宗亲的迁移就出问题了,倒不是他们有意跟张斌对着干,他们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主要他们迁移速度太慢了,这平民百姓都迁移过半了,置换的封地也早就空出来了,好像还没几个皇室宗亲迁移到东瀛去呢!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这样拖拖拉拉可不行,张斌是准备年内完成迁移的,他们要这样拖下去,恐怕明年一年都完不成迁移,他哪里有这么多时间跟他们耗!

这天,他听闻潞王貌似又闹意见了,不由一气之下,带着五万关宁铁骑直奔卫辉府!

他是准备吓唬吓唬潞王,然后将其好好教训一顿,让这些皇室宗亲老实点,好好配合迁移。

不过,来到卫辉府之后,他瞬间就没脾气了,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些皇亲国戚迁移慢的原因了,这家伙,他们的家业也太大了,整个卫辉府府城里面到处都是马车,潞王府也差不多被潞王一系的后裔和他们的随从给挤爆了!

看着满脸无奈,甚至带着一丝畏惧的潞王朱常淓,张斌只能无奈的叹息道:“大弼,留下一万人马,帮潞王搬家,其他人马分成八股分别去帮鲁王、齐王等搬家!”

第四十四章 围歼建奴第二〇七章 内应第二十七章 产量第二五三章 来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二七九章 自酿的苦果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二五五章 拜见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第一二八章 玩骑兵过时了第二十七章 产量第五十一章 历史的教训第六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的领土第十六章 新城新气象第三十三章 小子诶别这么狂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第三十七章 各自布局第十七章 弄死个大奴酋第二十五章 流连忘返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八〇章 专治各种无赖第五章 大清洗第五十二章 崇祯下注第三十七章 是时候研制枪炮了第二三二章 这个恶人我来做第二三四章 比比谁更狂第三十六章 秦淮风月第九十七章 首辅落谁家第二十八章 奸计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一六四章 敲响警钟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军第二三五章 国公力压亲王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二四六章 有钱人的生活第二八六章 复兴的希望第二章 偶遇孙传庭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劳第二五六章 这是个好机会第三章 打仗不花钱第八章 暗夜偷袭第十八章 大明水师的英勇第一一四章 上当了上当了第二十一章 未来帝师第二十九章 权欲熏天第十七章 荷兰总督的无奈第三章 打仗不花钱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万第二十二章 王徵进京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军第三一〇章 王师出征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占领只是时间问题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七十九章 崇祯上钩第十章 儿媳妇第四十八章 声东击西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杀忠良第一九八章 是时候收拾复社了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四十八章 战斗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调动速度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一六四章 敲响警钟第二二一章 新皇继位第五十章 拼爹第五十二章 惊天大捷第一五九章 还不是首辅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惨了第二十二章 京城内鬼(下)第一二九章 后金铁骑覆灭第八十五章 张香进宫第二五五章 拜见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第八十章 坐山观虎斗第二六六章 诱人的果实第四章 辽东风云变第五十五章 乐开了花第二十九章 击鼓鸣冤第一章 危机降临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军第五十八章 大辽河堡第七十一章 宫廷三大案的疑云第二〇八章 绝后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七十二章 荷兰人来干涉了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二七三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四十三章 见面礼第七十一章 宫廷三大案的疑云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五十七章 捷报频传第一七六章 动手第二十章 人赃并获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二十二章 鸳鸯阵之威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