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贤宦

为什么奸宦一当权,好好的大明就会被整的一滩糊涂呢?

其实很简单,奸宦夺权是为了什么,治国,别开玩笑了,他们连后代都没有治理好了有什么意义?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他们夺权,纯粹就是为了眼前的名利!

比如王振,掌权之后,举朝称其为“翁父”,这名有了。

至于利,明代宗下旨籍没其家产时,仅金银就塞满了六十多个库房,玉盘搜出来一百多个,高六七尺者珊瑚树都有二十余株,其它珍玩则不计其数,足见其获利之丰。

又比如刘瑾,掌权之后,举朝称其为“立皇帝”,这名也有了。

至于利,明武宗下旨籍没其家产时,搜出黄金二百五十余万两,白银五千余万两,其它珍宝细软不计其数,这获利,也只有史上第一贪官和珅能和他一比了。

再比如魏忠贤,掌权之后,举朝称其为“九千岁”,世人只知有九千岁,不知有皇上,这名已经旷古烁今了,再没有任何人臣能有他这名气了,因为九千岁再往上就是万岁爷了。

至于利,由于崇祯下旨捉拿魏忠贤时走漏了消息,魏忠贤在去凤阳途中畏罪自杀,他所贪污的财物去向成迷。

有史料记载的,仅仅是他自杀之前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财富。

比如,他被贬去凤阳守陵时携带财物两百多车,自缢后,被其随从瓜分。

又比如,他贪污内币为自己修陵墓,前后贪污共计三百余万两。

再比如,他大封亲族,有侄子、侄孙、姻亲共计十七人受封左右都督、伯爵、侯爵、公爵等官职和爵位,每人赏赐的银两、田地、府邸,价值少则几万两,多则上百万两。

再比如,他强取豪夺京城十多处豪宅,每一处都价值无算。

这十多处豪宅史料也没有一一记载,只有一处,有相应的记载,因为这处豪宅的来头很大,他是直接抢了皇亲国戚的!

这处豪宅便是明世宗赏赐给宁安大长公主朱禄媜的府邸,魏忠贤看上这处府邸之后,一开始是想低价买下来的,毕竟人家是皇亲国戚不是,直接开抢有点不好。

但是,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李承恩却“不识相”,硬不肯把自己的家低价卖给魏忠贤。

不卖?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咯,那就直接抢!

魏忠贤直接令人将他母亲宁安大长公主留下的器物搜出来,然后诬告他盗窃乘舆服饰等禁物,将他判了死罪!

人死了,豪宅自然到了魏忠贤手里。

不过,一个公主而且还是嘉靖和隆庆两朝最受宠爱的公主,留给儿子的东西,竟然被他诬陷成盗窃来的禁物,这罪名,安的的确有点过分了。

而且宁安大长公主还是隆庆皇帝的姐姐,也就是万历皇帝的亲姑姑,按辈分算李承恩也应该算是天启皇帝的爷爷辈了,魏忠贤竟然随意诬陷,并治其死罪,奸宦之嚣张,可见一斑。

当然,明朝的太监并不全是大坏蛋,也有像郑和和冯保这样的贤宦。

郑和就不说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几乎脍炙人口,无需过多的赘述,而且,他所处的时代,离张斌这个时候也太久远了,他和张斌很难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冯保就不一样了,他和张斌还真有那么一点关系,因为王安是冯保培养出来的,而曹化淳正是王安培养出来的,他们可谓一脉相承。

这个冯保,怎么说呢,在政治舞台上,他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中兴的一等大功臣,这个的确能称之为贤。

作为一个权势熏天的大太监,他颇识大体,主动联手张居正,全力支持新政,使得张居正政令所至,畅通无阻,全力以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

从而开创了万历新政的新局面,也造就了大明王朝最富庶的十年。

但是,作为一个大太监,他也没能躲过一个贪字。

他贪财好货,广收贿赂,张居正经常贿赂冯保,送给他不少宝物,他后来还花费巨款,为自己建了个很大的墓,张居正还专门为此写了篇文章,来歌颂冯保。

不过,他在大事面前还是不糊涂的,如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张居正就弄来给皇帝赏玩,冯保派人对张居正说:“皇帝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

在教育皇帝这方面,冯保还是很得力的,敢于严加管束皇帝,并时刻督促着新皇帝学习进步。

冯保也经常约束他的亲戚子弟,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甚至连京城的老百姓都觉得冯保此人不错。

不过,正因为冯保和张居正从小对万历管教过于严格,万历做错了事一点也不顾忌皇帝的脸面,万历长大后,对张居正和冯保无一点感恩之心,反而心生怨气。

而群臣由于在张居正和冯保当权期间,受尽压制,对他们的怨念也是很大的,所以,张居正一死,那些被他压制的大臣便群起攻击,以致张居正被抄家,而冯保也被万历查抄家产,发配到南京孝陵种菜。

冯保只能说在政治上贤能,但贪污也比较严重,而王安与冯保却不同。

光宗即位,擢王安为司礼秉笔太监,待之甚厚,王安并没有恃宠而骄,也没有厉行贪腐,反而劝光宗行诸善政,发金币济边,起用直臣邹元标、王德完等,朝廷内外都称赞其贤能。

可惜,光宗继位不久便驾崩了,随后,王安也被魏忠贤联合客氏给害死了,这也直接导致曹化淳受牵连,被贬金陵待罪。

至于曹化淳,可以说完全继承了王安的正直,崇祯继位以后,他虽然受到重用,也没有恃宠而骄,不管是处理魏忠贤掌权时造成的冤案,还是提督东厂期间,都秉公办事,没有任何劣迹。

可惜,崇祯没有明成祖朱棣那本事,而曹化淳也缺乏一个像张居正一样的治世能臣作为搭档,所以,他最后只能遗憾的放下权力,告老返乡。

他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感恩图报,崇祯自缢以后,他不顾危险,奔赴京城,请求顺治皇帝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正好那个时候满清想通过善待崇祯来收买人心,笼络大明官绅为其效力,顺治皇帝竟然同意了他的要求,而且让他来督建思陵。

可以说,如果没有曹化淳,崇祯皇帝能不能躺在思陵里面享受帝王身后的待遇还是个问题。

张斌之所以这么拼命巴结曹化淳,正是看中了他的正直和感恩图报。

这个时候对他好,绝对会有回报,以他的人品,等他回京城掌权之后,肯定会感念自己的恩情,对自己多加照拂。

有这样的人在崇祯跟前给自己说好话,张斌相信,崇祯皇帝肯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因为他看皇宫外的“眼睛”就是曹化淳!

第一一九章 这次大明要报复第四章 糊弄第二十九章 罗汝才扛不住了第一七六章 动手第二十章 绝世猛将李定国第二九二章 称霸欧陆第六十八章 好戏上演第二十章 抢夺超级战列舰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开放通商口岸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祸第四十五章 蒸汽动力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十一章 是功还是过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给朕赶走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第四章 这下麻烦了第三章 农民军来了第四十五章 马尼拉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进东盛堂第三十章 感动第六章 东番特战营(下)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进东盛堂第八十九章 迁移饥民第五十七章 规模空前的大海战第二一三章 城墙还可以用炸的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击了第六章 一个一个来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四章 招抚第一一二章 皇太极的无奈(感谢可口不可乐i大大的打赏)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一四三章 亡国之兆第七十四章 被染红的浑河血日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二七四章 一切尽在掌控第二十五章 霸临平户藩第三十五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十四章 你偷袭京城我偷袭辽东第八十六章 自以为是第四十六章 嘴炮误国第六十七章 升堂审案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一五五章 谁收拾谁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五十六章 年节第一六三章 坐看风云第一九九章 复社销声匿迹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九十三章 巴蜀惊变第二十二章 王徵进京第一三一章 断建奴根基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九十二章 灾情蔓延第七十五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第二二一章 新皇继位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四十五章 积木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一八九章 张斌掌权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三章 英国公第十六章 张斌再出山第一一六章 离间之计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记响亮的耳光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十六章 戚家余烈第二十八章 赐名成功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九章 又玩海盗劫掠第一七九章 跟崇祯硬刚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专家第五十六章 炮轰皇太极第一七九章 跟崇祯硬刚第十七章 弄死个大奴酋第一一九章 这次大明要报复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六十一章 改进燧发枪第四十九章 廷推风波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调动速度第四十一章 佛郎机炮不好做第二十六章 温饱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五十四章 大败荷兰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间作稻第一章 招张斌回京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