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厂化时代

面对当前的这种情况,天下人都会做出同样的抉择,保住祖产,断绝和朱舜的来往。

兴安伯从紫檀桌子上哪来一只茶杯,似是要喝口茶,答应了顾侍郎的要求。

顾侍郎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不过还没等他笑完,兴安伯直接把茶杯用力的砸在了顾侍郎身上:“滚!”

新宁伯轻轻吐了一口浊气。

怀远侯哈哈大笑着从紫檀官帽椅上站了起来,这个哈哈大笑,落在顾侍郎眼里却有些狞笑的意味。

“嘭!”

身材高大的怀远侯,上前就是一脚,把浸染着淡淡紫色光辉的顾侍郎,踹翻在地上。

怀远侯踹出第一脚了,就有些收不住了,准备踹个痛快。

怀远侯这一脚踹的很畅快,兴安伯和新宁伯看着也很大快人心,眼看他要踹个痛快,新宁伯走过去拦住了怀远侯。

怀远侯作为大明开国第一悍将常遇春的后人,他们家的后辈本来就人高马大的极其魁梧。

怀远侯打小又喜欢弓马骑射,练就了一身好身手,新宁伯真怕怀远侯没轻没重的踹死了顾侍郎。

顾侍郎不仅是东林党的核心成员,还是正三品的一部侍郎,实打实的中枢重臣。

踹死了他,怀远侯的爵位可就保不住了。

顾侍郎只是个读书写字的文臣,哪里承受的住怀远侯很用力的一脚踢踹,胸口瞬间传来了一阵锥心的刺痛,像是肋骨被踹断了。

在这股痛苦到几乎让人昏厥的剧痛下,一般人早就躺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哀嚎了。

顾侍郎只是在地上坐了片刻,像个没事人一样,慢慢的站了起来。

他脸上不停冒出的虚汗,还有发青的嘴唇,出卖了他此时的情况。

顾侍郎没有多说半句话,站起来,离开了这里。

兴安伯看着顾侍郎离开的背影,没受到任何伤害的他,反倒是瘫坐在了紫檀官帽椅上。

嘴角苦涩。

刚才那一砸,砸的确实是很大快人心,只是代价太大了。

想到兴安伯府传了一辈又一辈的祖产,就这么毁在了自己手里,兴安伯的胸口极为难受,难受的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新宁伯叹了一口气,这是一个无解的局面,谁能从东林党和晋商的联手打压里,逃出一条生路?

嗯,还真的有人。

整个天下也就朱舜这小子可以,但那是仰仗更加无解的新式机械。

对于瓷器的烧制来说,新式机械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瓷器最大的成本就是胚料,也就是黏土。

东林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从兴安伯府的祖产瓷器入手。

即便是朱舜发明了可以快速烧制的新式机械,也降低不了瓷器的成本,救不了兴安伯。

怀远侯同样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就没说出去找朱舜这小子的话,而是准备在今天夜里带上一批恶仆,去把顾侍郎手里的瓷器作坊全部打砸了。

“爹——爹——”

放在平时,兴安伯听到长子这么没轻没重的呼喊,早就大声训斥了。

现在他已经没了那个心力,只是双目无神的瘫坐在官帽椅上。

兴安伯公子喜滋滋的跑进正堂,瞧见两位伯父都在这里,愣了一下,难道家里出什么大事了?

不过事情再大,也大不了自己的这件事。

兴安伯公子喜滋滋的大喊道:“爹,朱哥说了,他可以让瓷器卖到一分银子二十只。”

一分银子二十只!

“什么!”兴安伯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瞬间从紫檀官帽椅上坐了起来。

怀远侯再次瞪大了眼睛。

新宁伯只是玩味的笑了一声,朱舜还真是个灾星。

东林党前脚刚在兴安伯府目中无人的下达最后通牒,自以为吃定勋贵了,毫无顾忌的撕破了脸,等着兴安伯上门求他们。

朱舜后脚就来了,还带来了一分银子二十只瓷器的消息。

别说是一分银子二十只,就是一分银子十五只,都能破解了兴安伯当前的困局。

倘若真的是一分银子二十只,兴安伯都能反过手来,把这段时间的憋屈狠狠的还回去。

兴安伯激动的几乎说不出话来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坐起起,身体出现了轻微的颤抖。

跟着走进兴安伯府正堂的朱舜,笑了笑,兴安伯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救活了兴安伯府的祖产,这份香火情可就大了。

从今以后,兴安伯也就成为了蒸汽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彻底和朱舜捆绑在了一起。

兴安伯激动过后,又有些不敢相信:“难不成又发明了什么新式机械?”

朱舜知道兴安伯为什么不敢相信,东林党再是庙算无双高,也算计不到。

这就是工业社会对大明小农手工经济的冲击。

朱舜也不准备解释,说了一句兴安伯请跟我来,一群人骑着辽东大马去了潮河岸边。

来到矿石蒸汽厂房旁边,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为了尽快把矿石蒸汽厂房建造起来,激情满满的天才学子们,就找杨百岁特批了一笔银子。

在银子的诱惑下,匠人继续热火朝天的开挖地基,搬运水泥。

朱舜吹着凉爽的夜风,开始给兴安伯新宁伯怀远侯三位勋贵,一点一点的讲述矿石蒸汽厂房。

从水泥,到水塔运输系统,再到爆破组。

听到爆破组的作用,三位伯爷侯爷不免对视了一眼,咋舌不已。

现在谁不知道皇上对火药把控的极其严密,严密到就快要亲自看着了。

朱舜只是给王承恩写了一封书信,就轻描淡写的解决了火药问题,这份简在帝心也太过惊人了些。

三位伯爷侯爷继续听着朱舜的讲述。

谈到破碎组,碾机组,心里抱有怀疑的三位伯爷侯爷,彻底放心了。

哪里有一分银子二十只这种事。

少说也能卖到一分银子二十五只!

还没天理的比卖十只更加挣钱。

朱舜看着热火朝天的矿石蒸汽厂房,心头激荡,从今往后,就不再是单个蒸汽机械的作坊式生产了。

一系列蒸汽机械,形成完备的生产系统,通过水泥串联在一起。

正式进入工厂化时代。

第三百零九章 参观工业之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学驴叫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队伍去密云第十六章 衙蠹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尔衮的龙兴之地第二章 变革一个时代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厂第一百二十四章 墙倒了633.第629章 京城剧变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报传到工人会馆六百零九章 工业学院等级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纺织工业化的第三步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祯前往洗煤厂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厂的降维打击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发源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试炮结果第五百七十六章 坚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五十二章 温度计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夺一期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机第二百三十五章 兴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纺纱机换侍郎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第二百三十三章 厂房构造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三百五十八章 实业家的啪啪打脸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枪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第三百零五章 眼馋朱舜的皇太极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积薪的赏赐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林党的柴薪作坊主们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兰舰队来袭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始羞辱东林党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炼硫酸第四百六十七章 陆军讲武堂的行动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厂的落成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纺织工业化的第三步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柜的结局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六百章 高压蒸汽机的成果第十章 崇祯的通杀第三百九十四章 试炮结果第四百九十七章 范家的惨状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战斗素养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鲁生第三百五十章 万无一失曹掌柜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种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六十八章 请军直插女真腹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极因为舆情要大宴群臣第三百零七章 胜券在握是东林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时代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学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家的落魄第六百零三章 抵达贝海儿湖第一百零三章 飞梭织布机的效率第四章 线膛枪的连锁反应第十四章 崇祯的宣德炉第四百零三章 孙传庭绝对不可能赢第五百六十五章 孙传庭的信徒第四百零三章 孙传庭绝对不可能赢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枪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机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第四百三十五章 镇远侯被安排了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红利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业之城第三百九十七 配备新式火炮第五百八十一章 战略处的争执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声音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二十章 攻占南洋计划第十四章 崇祯的宣德炉第三十六章 唱卖份额第三百三十四章 开始做实验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业革命的开端第九十七章 新式织布机的关键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岗位第二百零七章 倍镜第二百九十四章 汤若望的新发明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纺织工业化的第三步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