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个旧世界

朱一斗被抓了,这位在金陵城呼风唤雨的人物被关进了大牢。面对黑漆漆,阴森森,酸臭刺鼻的牢房,他闷坐一阵,竟然笑了。

他这一笑,把两个倒霉儿子都吓傻了,爹不会是疯了吧?

疯?

怎么会!

朱一斗刚被抓的时候,他真的吓坏了,痛哭流涕,跪倒磕头,这些都不是作假,因为他太清楚了,别管如何神通广大,一刀捅个透心凉,他也是会死的,没有半点侥幸。

如果张希孟直接下令杀人,他也就完了。

可是张希孟没有,而是把他关进了大牢,这就表明有挽回的余地,既然如此,他就有希望活下来。

而且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没准还能交上好运,攀上高枝儿。

“福祸相依,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啊!”

俩儿子的确不懂,“爹,你说,你说咱们还能出去?”

“嗯,他们朱家军刚进金陵不久,乱七八糟的事情,千头万绪,一定需要人帮忙,试问还有谁比咱们更清楚金陵的情况?”朱一斗压低了声音,“你们两个都听着,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开出什么条件,都答应他们!还有,这一次过后,咱们也就能看出金陵城中,有谁是真正跟咱们一条心,替咱们父子说话的。等咱们出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报答。至于那些不是一条心的白眼狼……呵呵!我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朱一斗神色狰狞,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他握着匕首怒杀色目人,割下人头的那一刻!

只要杀不死我,就会让我更加强大!

几十年风雨过去,谁也撼动不了老夫,谁也不行!

……

朱文正在进攻金陵之战中,奋勇争先,立下了大功,成为了老朱麾下最年轻的实授指挥使,统领五千七百精锐,在军中已经颇有声望。

伴随着兵马增多,势力扩大,老朱麾下的各营兵马,编制员额也在膨胀,原本一营还不到五千,现在汤和的一个营由于要镇守扬州,人员已经超过了七千,徐达的一营也到了六千八百人。

总而言之,大家伙都在水涨船高,与日俱增。

身为老朱的侄子,朱文正受到的关注相当多,给他送礼的,前来求见的,络绎不绝。他也懒得搭理这些人,只不过有几个淮西老乡,想要把子侄送入军中,跑过来跪求,朱文正难得大发慈悲,见了这几个人,一来二去,他也认识了不少老乡。

抽空了,吃吃喝喝,还挺开心的。

大家伙也没有求他什么,就是个普通朋友吧。

只不过近日一条惊雷般的消息炸开,说是朱一斗朱爷,咱们淮西老乡的保护神被抓了,他可是做了不少的好事情,帮了成千上万的老乡,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被抓了,是不是有人蒙蔽上位,冤枉了好人啊?

听到这些事情,朱文正也是一怔,难道叔父真的被骗了?

他思前想后,决定来见老朱,打听一下情况。

朱元璋这几天除了一些紧急公务之外,只要有空,就跑来瞧瞧儿子,才一个多月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还能怎么样?

可老朱就是看不够,小家伙睡着,他轻手轻脚,凑到了小床边上,只是瞧着,就觉得满心幸福。

实在看得不过瘾,就伸手在小家伙细腻的脸蛋上戳那么一下,当小家伙一皱眉的时候,老朱连忙收手,生怕把孩子吵醒了。

可即便如此小心翼翼,但是小东西也经常没来由地大哭,弄得老朱手忙脚乱,狼狈不堪哪里还有统领千军万马的气魄?

今天老朱刚费了好大劲儿把孩子哄得睡着了,额头上还有汗珠,朱文正就来了。

老朱对侄子还是很器重的,就让他坐下,叔侄两个聊了起来。

朱文正就提到了这个朱一斗的事情。

“叔父,我听说他人品不错,又特别照顾乡亲,在金陵很多年了,也算是个地头蛇,似乎不该抓他吧!”

老朱眉头一皱,随后又舒展开,只是淡淡道:“是有人让你过来的?”

“没有,我,我就是听人议论,所以来问问,没,没有别的意思!”

老朱盯着他,朱文正并不觉得理亏,半晌之后,老朱失笑道:“文正,叔父相信你说的话,可你都来了,就证明朱一斗这人该抓!必须要抓!抓得非常好!”

朱文正大惊失色,完全根不上思路,我就是来打听一下,怎么就成了朱一斗的催命符了?

老朱冷笑道:“他的势力大到了能让咱的侄子过来说情,这才进金陵一个多月,再给他一年两年,还不把咱的文武都给买通了!这样的人留着过年吗?”

朱元璋杀气腾腾,这个理由也是绝了!

所谓钱通神路,只有出不起的价钱,没有买通不了的人!

朱一斗几十年屹立不倒,可不是靠着好勇斗狠,他的最大本事,就是投其所好,不管什么人,都不免有弱点,或是贪财,或是好色,或是兼而有之。

他就不惜代价,拼命狠砸,不管多牛逼的人物,几乎没有不俯首帖耳的。

元廷那么多官员,就是倒在了这上面。

如今又到了朱家军身上,有人往朱文正身边凑,其他的文武多半也难以幸免。

而一旦手下文武都拿了人家的钱,受了人家的好处。出了事情,他们是听朱元璋的,还是听朱一斗的?

这座城或许姓朱,但是哪个朱就不一定了!

正在这时候,郭英又来了。

“上位,这里面淮西商会的,一共有二十几个人,联名保朱一斗!还有,有数百人上了血书,求上位放人!”

朱元璋接过来,才看了几眼,顿时狠狠往地上一摔!

“好啊!真是好大的本事!他这人通天彻地了!”老朱怒气冲冲,他只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极大地挑衅。

正如张希孟所说,哪怕是朱元璋,也不敢为所欲为,可朱一斗却能肆无忌惮,只要叫他大哥,他就帮你平事,那叫你一声大哥,能不能刺杀上位?

老朱是越想越气,简直想要下令,把所有保朱一斗的,都给抓了!

但这事毕竟交给了张希孟办,他强忍着怒火,“去,把张先生请来,咱要知道这案子到了什么地步!”

不多时,张希孟就来了,怀里还抱着不少卷宗。

“张先生,咱不看了,你就说吧,这个朱一斗到底干了哪些坏事?有多少命案,够不够剥皮的?”

朱文正在旁边听着,都脊背发凉,叔父怎么这么大的恨意?自己这次是真的鲁莽了,不该来的……说到底朱文正只是个不到二十的寻常年轻人,打仗是厉害一些,但是政治智慧几乎为零,不然他也不会下场凄惨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感觉到了事情非比寻常!

“主公,这个朱一斗的事情,还真不是有没有命案这么简单。”

“他没杀人吗?”

“不不不……他杀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只是如果仅仅把他当成个混江湖的,就小瞧了此人。”

张希孟说着给老朱展示了一份卷宗,正是近三年来,朱一斗给集庆路元军的筹措的粮饷……不算多,一共也就八十万石!

江南元军一共二十万人不到,也就平均每人四石而已!

“江南元军,竟然是此人在养着?”

老朱面对这个结论,也是目瞪口呆。

“主公,事情还不止如此,过去的五年间,朱一斗的家业增加了十倍不止,金陵的大小行业,他都能插手,俨然金陵城的户部尚书了。”

老朱深深吸口气,怎么这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可怕!

“张先生,他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混混,怎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权柄?”

张希孟无奈苦笑,最初他也不信的,可随着清点了画舫上的一些文书账册,他已经十分笃定,这个朱一斗简直是个大王乌贼一般的怪物!

或者干脆一点说,他很像是上海滩的黄金荣,杜月笙,只不过还没法直达天听。如果老朱也点头接纳了朱一斗,那么一个超级大亨就要冉冉升起,渡劫飞升了。

“说起来还是元廷税制留下的弊端,元廷利用豪商士绅征税,地方势力做大。这帮人虽然贪得无厌,但好歹还要守着一些规矩,而且也不完全听朝廷摆布。可是随着红巾军兴起,各地都要招募兵马,镇压义军。原来的士绅豪商就不管用了,这帮人甚至跟义军勾勾搭搭,这一点主公也是清楚的。”

朱元璋思维敏捷,立刻道:“先生的意思是他们嫌弃以往的士绅不管用,就放出了这么一条恶犬?”

张希孟赞道:“主公英明,的确如此,士绅收不上来的税,朱一斗有本事收上来,官府干不了的事情,朱一斗愿意干!他前后筹集粮饷,采买军械,可是帮了元廷的大忙。”

朱文正的汗都下来了,他替一个什么东西说话啊!

“叔父,小侄以为,应该立刻杀了朱一斗,把他的党羽全都杀了!”

шωш¸ ttk an¸ c○

没等老朱说话,张希孟先摇头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朱一斗起于微末,他熟悉三教九流,哪里有钱,如何能把钱掏出来,他比谁都清楚。官府收不上钱,哪怕带着兵马下去,除了能抢掠百姓之外,也别想收上多少钱。偏偏这个时候,养兵打仗,需要海量的开支,哪怕是手握重兵的元廷高官大将,也要低头服输,求人家帮忙。”

说到了这里,张希孟都觉得有点类似那些有名的上海滩大亨了。

王朝末世不是民不聊生,而是多数人民不聊生,还有那么一小撮人,纸醉金迷,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十里洋场,金粉世家,灯红酒绿,霓虹闪烁,每一盏灯,消耗的不是电,而是老百姓的血泪,是无数的人命!

恰如那一面风月宝鉴,正面美人,反面白骨。

十里洋场是真,哀鸿遍野也是真,只看你把自己放在哪一面,自然看到的就是哪一面。

朱一斗借着秩序崩塌,靠着他的精明狠辣,也靠着他的过人手段,成了金陵城的头面人物。

他可以高高在上,可以不管那些穷乡亲。

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势力来自哪里,所以他依旧在画舫接待前来求见的人,不管是谁,他都愿意提供帮助,只要你认大哥就行!

从某种角度上讲他这也是不忘初心了。

“主公,如果想要八十万石粮食,一百万石,甚至二百万石,朱一斗这人都杀不得,因为他可以帮助主公,轻易达到目标,根本不用费事!”张希孟低声说道。

只见老朱眉头瞬间立起,啪的一拍桌子,怒吼道:“咱不是要饭的,咱要的是金陵城!”

张希孟面带喜色,不愧是你!

普通人消灭不了黄金荣,杜月笙的,哪怕是武装到牙齿的倭国人也不行,唯有怀着改天换地,砸碎一个旧世界的理想的人,才能做到这一步!

“主公,既然如此,我建议您立刻召见那些给朱一斗上血书的!”

老朱略沉吟道:“先生是让咱去直面他们吗?”

“对!朱一斗借着这些人裹挟百姓,主公既然想要彻底剪除这颗毒瘤,就不能端坐府衙之中!”

老朱思忖再三,突然道:“先生这么说了,那咱也不必见这些人,咱去淮西商会,去见那些淮西乡亲,见金陵的百姓,让他们说出朱一斗的恶行!把这个混账彻底铲除!”

张希孟又是一喜,老朱的确魄力非凡。

“主公,当下金陵还太乱,我怕会出意外!”

正在这时候,朱文正立刻信心十足,大声道:“张先生,我愿意保护叔父,如果出了一点差错,就砍我的脑袋!”

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二十二章 实力暴涨的朱元璋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霉的朱标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六百零七章 张相回到了忠诚的应天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为反贼立传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这个大明不一样第六百八十六章 济民学堂的人样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实力暴涨的朱元璋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五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二十一章 杀出去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乡的味道第十一章 巾帼胜须眉第三百三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谋天下的雄心第二十三章 真龙入海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贾,不可自拔第六百八十九章 张相住我家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产和建设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两桌客第二百一十章 杀得好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六百六十六章 布局下一代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舍得花钱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开二度张士诚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赏赐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寝食不安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养兵第六百一十章 冠军……侯,回来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战后总结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无所不能的二叔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六百八十章 识字卡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镇校之宝第三百五十章 诈降的人选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们不欠军饷第八百四十章 聪明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饮燕山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复大都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税务部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无穷的宣传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六百一十一章 会说话的蓝玉第六百九十八章 纨绔子弟张庶宁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第一百六十二章 狱中悟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来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二百零四章 大盗现身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们并肩作战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岭南工商畅想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税第六百零四章 新旧交替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头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们不是饭桶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风第四百零六章 国公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无类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后的柱石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无穷的宣传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谋天下的雄心第九百零九章 财富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们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偷袭!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孙染病第七百六十三章 张相故智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张夫子的教诲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长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们赢了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