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

“李先生,张先生,眼下的情况如何,咱的府库可存满了?”朱元璋带着喜气询问。

李善长连忙站出来,“回上位的话,夏粮九成已经入库了,根据目下的计算,府库存粮在一百五十万石以上……这还是扣除了卖给刘福通的三十五万石,以及卖给方国珍和陈友定的二十万石。等到秋粮入库,情况只会更加改观。至于粮食银行这边,还有多少库存,我就不知道了。”

粮食银行一直是张希孟在管,他连忙站起,笑呵呵道:“主公,李相,粮食银行的事情,我倒是觉得可以先放在一边。目下我们一共发行了五百万贯宝钞,运行情况良好。据我所知,苏州等地已经有人开始使用我们的宝钞了。。”

提到了银行货币,李善长和朱元璋跟张希孟都不是在一个次元上。

老朱皱着眉头道:“张先生,你就干脆点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吧?”

张希孟笑道:“主公不要着急,这事还真要慢慢说……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的确有点东西,他在高邮的时候,就试图铸造铜钱。拿下苏州之后,他把承天寺的佛像都给融了,另外又搜罗了许多的金银铜器,然后铸造了天佑通宝。张士诚用铸造的铜钱取代元廷的宝钞。算是稳住了物价,方便市场交易,商贸往来。如今苏杭二州的商业繁荣,贸易兴盛, 也给了张士诚不少税赋, 不然的话,张士诚可没法过得这么安稳!”

张希孟顿了顿,这才道:“从货币上讲,其实张士诚的铜子, 要比咱们的宝钞还是要简便一些的。”

老朱沉吟道:“张先生, 你的意思,这个什么天佑通宝, 比咱们的宝钞更好?那, 那咱们能不能也学张士诚,发行铜钱?”

张希孟摆手, 笑道:“主公,咱们本来就没有那么多金银铜料。更何况钱设计得好, 未必是什么好事情。”

朱元璋挠头, 他一个种地的, 是真的玩不明白货币金融,他只是对张士诚的手段感兴趣, 这货把承天寺的佛像给融了, 咱也干得出来啊!

别忘了, 咱在庙里前后待了快五年,早就看着那些金灿灿的佛像不顺眼了, 熔了铸钱,一点负担都没有。

不过张希孟显然不打算这么干。

“主公, 张士诚找咱们买粮,咱们是没有答应的。但是我料定他肯定还会让商人来咱们这边买,毕竟当今天下,也就咱们存粮最多了。其实只要规定粮食买卖, 必须使用我们的宝钞, 逼着苏州商人拿他们的铜钱,兑换我们的宝钞就是了。”

老朱略沉吟, “这行吗?张士诚那个狐狸不是说什么淮盐换粮食吗?”

张希孟笑道:“主公,如果是以物易物,互通有无,不管怎么弄, 张士诚都不会伤筋动骨。可若是我们用宝钞换他的铜子, 把他的铜钱抽出了一些,到时候我们的宝钞就能流入苏州市面。那时候就是用我们的纸币,去买他们的丝绸食盐了。”

朱元璋还在思索,李善长却是醒悟过来, 顿觉这个主意大妙!

“张相,你的意思是……我们付出的是宝钞,是纸,却能从张士诚那里弄来铜钱,食盐,丝绸?”

张希孟笑着点头,“没错,不过要说咱们的是纸也未必,因为一旦咱们真的把宝钞当成纸,所以滥发,那时候宝钞就会跟元廷的一样,彻底崩溃。彼时张士诚就能靠着他的天佑通宝,收割咱们了。”

张希孟对老朱道:“主公,这就是我说的不在于货币好坏,而在于货币信用的来源。只要主公比张士诚更有信用,武力更强,手腕更硬……不管张士诚怎么折腾,他都玩不过咱们。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张士诚也不是个巧妇!”

李善长抚掌大笑,“妙哉!张士诚确实不是巧妇,他的本事比起张相可差远了!”

张希孟谦逊道:“李相谬赞……其实咱们能靠货币占张士诚的便宜,背后是我们的兵马能打赢老张,他要是敢跟我们开战,损失的只会更多。要是没有真正的实力在,只要张士诚带兵过来,把我们打败了,宝钞立刻就连废纸都不如!有力量不用,跟没有力量,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朱元璋跟李善长听着……渐渐的,他们俩也有所领悟,说到底摆弄货币,还只是写花哨的小玩意,真正紧要的还是实力。

但是他们也清楚,这些小技巧也不能忽视,毕竟可以不动声色,从张士诚身上扒下一层皮,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还能拿着从张士诚那里赚来的好处,去对付最大的敌人……天完!

这多是一件美事啊!

“本来咱打算入秋以后,再对天完用兵,可最近不断有消息传来,倪文俊,赵普胜,还有他手下的陈友谅,攻城略地,把抚州全境都给占了,又要染指邵武,瑞州等地,咱要是不给他迎头痛击,他们就不会把咱放在眼里!”

老朱杀气腾腾,很显然,他已经对天完忍无可忍了。

张希孟的出现,毫无疑问,大大加快了朱元璋势力的膨胀速度。

但是也不可否认,大家彼此都是联动的,不可能单纯老朱快速发展,别人无动于衷。

首先说刘福通,因为朱家军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他这个“大宋正统”,自然要更卖力气北伐,尽快光复燕云才行。

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刘福通北伐脚步加快了,为此他甚至不惜从朱家军购买粮食。

另外张希孟搞出了战俘营,抓了那么多大元的高官,虽然别的队伍还没有人复制,但是元廷的军心士气垮塌的非常严重。

包括天完在内,攻城略地的进度大大加快,赵普胜就轻取了襄阳路,王奉国又轻易攻取了袁州。

整个湖广,除了西南的土司苗寨,几乎都纳入了天完版图,明玉珍也顺利进入巴蜀,大刀阔斧,攻城略地。

在江西等地,倪文俊,陈友谅等人也是进展神速。

这些人虽然没法全盘模仿朱家军的措施,但是照猫画虎,收拢人心,割除一些弊政,还是能做得到的。

因此可以看到天完的势头相当猛。

两头同样快速发展的猛兽,即将撞在一起!

“李先生,近日军需齐备,咱就准备出兵,金陵这边,就由你负责,军需供应,可万万不能出差错。”李善长连忙点头,“请上位安心,我一定尽力而为……只是有关宝钞一类的事情,怕是还要麻烦张相才是。”

朱元璋哈哈大笑,“谁说不是……咱可无酒无肉,军中不能没有张先生。这是第一次和天完正式较量,咱身边少不了精兵强将。让徐达统兵,担任先锋,常遇春和胡大海做他的副手。张先生,朱先生都跟着咱,参赞军机。”

老朱摆出了一个相当豪华的阵容,徐达,胡大海,常遇春,这三人负责前锋,绝对是智勇齐备,战力无双。

就算是再遇上张定边,估计也是老张吃亏。

而朱元璋坐镇中军,又把张希孟和朱升带上,这俩位一个是眼光卓越,一个是老谋深算,他们同样是珠联璧合,毫不夸张说,朱元璋拿出了全部的实力。

此外老朱还带上了朱文正,花云,费聚,陆仲亨,唐胜宗等人,将星云集,星光灿烂了属于是。

朱元璋在这边调兵遣将,但是这一次出兵,最让人惊讶的不是派出了哪些猛将,有多少猛人……而是马氏那边,只用了不到十天,一共五万套大红的鸳鸯战袄,如数送到了军中,交到了士兵手里。

得到了这些战袄的士兵都吓了一跳……这么快送来了,不会是粗制滥造吧?

等他们查验之后,发现几乎每一件都是做工精良的一等品。

其中有几件战袄,在衣领,袖口,衣襟等处,愣是缝了四道线,而且针脚极为致密,拽都拽不开。

这针工简直绝了!

毫无疑问,马氏大获成功,赢得了开门红。

而此刻的金陵城,也有数以万计的女人,正在享受着收获的快乐……比如韩秀娘,她就熬了几个通宵,赶制出三套战袄,上交之后,拿到了一贯二百文宝钞。

这些钱算不上多,但是放在过去,也要丈夫当十天搬运工,才能挣到。

给军中做衣服,要手艺好,但也的确赚钱!

领了钱之后,韩秀娘买了一块羊肉,回家炖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桌上就多了一道大菜。

作为长房媳妇,韩秀娘还要抚养两个孩子,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会在一边喂两个孩子。

在那边,公婆两口子,丈夫,还有小叔子,他们才有资格坐在桌子上吃饭。倒也不是谁特别规定了,只是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媳妇就要在最后吃饭,哪怕没有客人也是一样。

“大嫂,你可算是舍得花钱了,这羊肉不错啊!”

小叔子喜滋滋的,伸筷子就要夹,迫不及待尝尝鲜。

“放下!”

老爷子突然低声呵斥,吓得小叔子怔住了,这时候老头才低声对老伴道:“老大媳妇辛苦了好几天,让她过来坐吧!”

老太太略沉吟,急忙点头,转头把韩秀娘拉过来,按着她坐下。

随后老头看着一家人,沉声道:“都听好了,从今往后,就这么坐了,吃饭吧!”

韩秀娘的脸微微泛红,连忙点头,轻轻答应。

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试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来第六十八章 进城不是小事情第四百零九章 最强防刺杀衙门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难为和尚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无知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相的好学生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三十八章 两个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六百零七章 张相回到了忠诚的应天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无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第九章 论地主豪强的软弱性第三十章 淮西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游戏第七百九十二章 驸马上门第五百零六章 张先生不常有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们想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鼓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赏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张夫子的教诲第四百零六章 国公第六百五十八章 丧尽天良的张希孟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围攻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读传家的真相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许加入华夏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十章 落网(加更求票)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后起之秀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来买粮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会说话的蓝玉第三百四十七章 顽强的朱英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鹰犬变成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话,永不过时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贫家子的胜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国法无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该退位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六百八十二章 张庶宁的大生意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雳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编山东红巾第二百八十四章 时机第九十四章 饮马长江(三更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零四章 国珍飘零半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谈判之列第三百九十五章 筹备登基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标之怒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国公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无止境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们的第一课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辅国元师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谋天下的雄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个大日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夺了鸟位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无止境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当亡国之君第七十七章 剥皮见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后起之秀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叶又没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后继有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开两朵第一百八十二章 实干兴邦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鹅肉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剑诛心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给我撑腰第四百二十章 百万银两第二百二十四章 张士诚看戏第六百八十二章 张庶宁的大生意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