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

李善长看了看身边这俩人,蓝玉三十出头,正是武人的巅峰,意气风发,野心勃勃,恨不得立下泼天大功,让谁都知道他的。

而朱棣这小子也有十三四岁了,继承了老朱的大骨架,身形开始变得魁梧,一双眼睛,充满了狡黠,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

三个人凑在一起,正好是老中青三代。

李善长暗暗点了点头,“蓝玉,还有燕王,咱们先聊聊,你们说,接下来要怎么办,有什么目标吗?”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偷眼看了看蓝玉,没有立刻说话。

而蓝玉倒是很客气,“李相公,您老也一把岁数了,晚生后辈自然冲锋在前,您老坐享其成就是了。”

朱棣连忙道:“蓝先生说的是,这么干最好!”

“好什么?”李善长陡然提高了声量,他冷笑道:“蓝玉,你什么意思,老夫不知道?我也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论起办事的本事,张希孟也只能给我提鞋,这一次高丽的事情,没有老夫坐镇,就凭你们两个,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

蓝玉随口道:“我们想要什么?您老知道?”

李善长冷笑,“连这点事情都不知道,老夫还怎么在朝堂混!别的不说了,伱蓝玉一直垂涎冠军侯……眼下这次征讨倭国,你要是一切顺利,能灭了这两国,还不付出多大代价。这个冠军侯就跑不掉了。”

蓝玉眼睛瞪大,毫无疑问,老李说对了。

朱棣也忍不住了,“李相公……那我呢?我想什么,你知道吗?”

“废话!”李善长冷笑道:“你燕王朱棣,为了办工厂,欠了三百多万贯,办学又欠了四五百万贯,另外还有给大沽修港口,修连通辽东的道路,给屯田公司贷款……种种花费算下来,你燕王朱棣,至少欠了一千万贯!我没说错吧?”

李善长老气横秋道:“我是真挺佩服的,燕王,你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的胆子?上位都没有你欠得多!这一次我看你是打算从高丽和倭国弄钱,填补亏空!”

朱棣点头,李善长这老家伙,是真的神,不过老李也没全说对。

“李相公,我是要钱,但我不打算还钱……为什么要还钱,我还要多借点,以新债还旧债,这才是王道!”

李善长怔了怔,突然冷笑道:“如果没猜错,这是张希孟教你的吧?你跟着他,学不到好东西的!”

朱棣微微迟疑,“李相公,你比张先生还厉害?既然这样,你怎么被逐出朝堂呢?你连我大哥都斗不过,你也是个老废物!”

废物罢了,还是老废物。

李善长真的忍不了了,“老夫的手段,自然不是张希孟能比的。他厉害的不过是清廉自守罢了!他无欲无求,老夫凡心不了,这才处处受制于人啊!”

李善长仰天哀叹,本来他都能回家安享晚年了,谁知道又被张希孟抛出的诱饵吸引,一把年纪,还要操劳辛苦,他这个命啊,实在是太苦了。

这时候蓝玉突然道:“李相公,你把我们说得这么准,那您老呢,您现在想什么?”

李善长深吸口气,看了看这俩人,“你们一个要名,一个要利,老夫不才,只能要地了。我可是韩国公啊!那高丽就该是我的!”

好家伙,这三人各取所需,达成了瓜分方案,简直完美。

卧龙凤雏,外加一个冢虎,三个人一起伺候高丽,这高丽的福分还小得了?

不过在行动之前,还要来拜见朱元璋。

很出人预料,这一次不光是老朱在北平行宫设宴,而且还是马皇后亲自下厨,张希孟作陪。

大家伙凑在了一起,就犹如当初刚刚起兵时候一样。

没有任何多余的话,也没提罢相什么的事情,大家伙就跟老朋友一样,一起喝酒,一起聊天。

说到了高兴处,朱元璋开怀大笑,李善长也放开了许多。

“上位,老臣给你讲个笑话啊!这笑话是关于张相的。”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李老哥,你准备怎么编排我啊?”

李善长笑道:“谈不上编排,实话实话罢了,翰林院中,有人问,说如何证明洪武皇帝,是明君圣主,天纵之才?立刻就有人回答,说是张相公愿意归附陛下,忠心耿耿,扶持到如今,难道还不足以证明陛下之英明吗?”

朱元璋点头道:“这话说得没错,能得张先生,确实是咱的运气。”

李善长又道:“那如何说明张相公厉害呢?这时候有人回答,连洪武皇帝都尊张相为先生,视之为股肱心腹,对他的主张言听计从。张相乃是帝王之师,还不足以说明张相之厉害吗?”

朱元璋微微一怔,马皇后笑道:“君臣之间,互相成全,不只是张先生,就连李先生,也是如此!”

马皇后这话,堪称超高情商,老朱忍不住大笑,“没错,还是妹子讲的有道理,君臣一体,君臣相得,千古佳话啊!”

这时候李善长又笑道:“是啊,所以又有人说,既然是君臣互相成全,那他们之间的称呼,就该商榷。上位帮着张相,传播学问,天下扬名,上位教化之功更大,张相应该尊上位为先生。而张相辅佐上位,夺得天下,定鼎之功,上位该叫张相陛下才对!”

老李说完,场面略有些沉寂。

马皇后却是不慌不忙,“重八,两位先生皆有辅国定鼎之功,要把你敬两位先生一杯,要是称呼什么的,两位先生,不分先后!”

朱元璋翻了翻眼皮,轻笑道:“李先生,你说咱要不要叫你一声陛下?”

李善长吓得脸色惨白,慌忙举起酒杯,“臣老了,糊涂了,竟然忘了刚刚说了什么……罚酒,罚酒三杯!”

李善长连着喝了三杯,在场的气氛重新热络起来,一顿酒宴吃好,各自散去,张希孟却是随在李善长的身后,送他出来。

“我说李老兄,你可真厉害!昨天我给你谋了个天大的好处,今天你就给我上眼药,挖大坑,你想办我欺君之罪不成?”

张希孟幽幽道:“陛下叫我陛下!你可真能瞧得起我啊!”

李善长突然嘿嘿一笑,“张相,有些话咱们俩就挑明了说吧……你是给我好处,但到底是利用了老夫。我这一把年纪,从朝堂滚出来,跑去蛮夷之地,一把老骨头,都要埋在异乡。我出口气,又怎么了?你连这点心胸都没有?”

张希孟突然冷笑道:“李兄,你这是君子可欺以其方啊!”

李善长立刻摇头,“张希孟,你不是君子,老夫更不是。我知道你和上位的关系,我说这一句话,没什么紧要的。不过你也确实需要抽身退步,为接下来布局了。没有老夫在朝,你张希孟几乎一言九鼎,不论是太子,还是上位,都要听你的。可是这人一旦一言九鼎惯了,你能管得住自己,未必管得住手下人。他们可都盼着从你身上捞好处呢!上位能容忍张先生到什么时候,老夫也不好说啊!”

李善长这老家伙,当真是展现了什么叫阳谋无敌。

陛下叫我陛下!

这一句话,确实说明了此刻张希孟的地位,不只是强,而且是强得过分。

如果他回应天,担任宰相,参知政事,各部尚书,几乎都要服从他的安排。眼下朝中之人,也都要唯命是从。

到了那时候,张希孟就算不想总揽朝政,也是不行了。

而一旦走到了这一步,他就没有多少退路了。

前面张希孟主张发展工商,老朱希望在农业上继续推动。

彼时有李善长在中书,君臣的意见,不会直接碰撞,一切还有余地。可接下来怎么办?双方直接相对,到底听谁的,必须有个定论。

毕竟这可不只是君臣两个的事情,还有那么多臣子呢!

李善长打了一张明牌,但这张牌却非常了得。

把当前尚属朦胧的朝局,直接点破了。

该怎么办,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反正老夫已经抽身退步,老老实实当我的韩国公,未来的高丽王。你们愿意怎么发愁,就怎么发愁,挺好!

“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

好家伙,老李竟然唱了起来。

张希孟咬了咬牙,行,你可真行!

其实李善长也真没冤枉张希孟,老李之所以罢相,可以说是张希孟长期以来,塑造的结果。

他讲学,培养人才,发现问题,设立门下省,又教导朱标,运作徐达接任御史大夫……这一串布局完成,李善长想不滚蛋也不行了。

所以看透了这一点,说张希孟是“陛下叫我陛下”,一点也不为过。

本来李善长是不想说的,他害怕得罪张希孟,但是既然自己死灰复燃,还有那么一点用,索性就点破了,看你张希孟能怎么办!

这老东西,颇有些倚老卖老的意思。

张希孟微微咬牙,行,确实不能低估老李。

这半个棋手,在最后关头,还是摆了张希孟一道。

“皇后娘娘,讨伐倭国在即,我还想督师军务……牵连几个国家,又有那么多女真,蒙古部落,确实需要有人协调。一时间,还没法回京。”

马皇后一怔,“张先生,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就是我想请陛下,授予太子,统御中书门下的监国之权,挑选官吏,接掌朝政……这也是对殿下的历练。提早让殿下熟悉这些,对以后也有好处。”

马皇后眉头紧皱,脱口而出道:“先生,你想辞相不成?”

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讲武德第五百八十七章 张希孟的小发明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来买粮的(新年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称王第三百零四章 国珍飘零半生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请客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十一章 巾帼胜须眉第七百一十三章 来自张希孟的报复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马和三宝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悟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愧朱元璋之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骥伏枥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第一百零四章 全员反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个旧世界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后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赏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凤的亲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论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个大日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四百零二章 请孔家做个大元忠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张希孟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宫,建学堂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军的良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张相公破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八百二十章 龙场悟道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书成第二十三章 真龙入海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第五百章 别致的洞房花烛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绝境的陈友谅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导下属第二百五十三章 吓坏的百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赏赐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儿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八百七十章 飞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张相公破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战张相的弱点!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顶白帽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五百九十二章 张希孟的大棋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许士大夫再回来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军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顽强的朱标第七百五十一章 彻查仓场第一百八十一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四百三十二章 陈汉覆亡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长的高光时刻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八百四十七章 勋章来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凉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福通走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爷心善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时刻第九百零四章 圣人出第六章 论守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烧出新乾坤第一百二十章 彭党第六百六十三章 张希孟的仰慕者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试成绩出来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简朴的张先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华夏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抢土豆第七百二十四章 还是张先生懂咱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规矩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