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张承天的生意经

张希孟也说不上高兴,还是失落……夫人辛苦,十月怀胎,一下子生俩,无论如何,都是劳苦功高。

而且张家这一代子嗣稀薄,好容易下一代足有四个,更是无上喜悦,该大肆庆祝。

但张希孟一直盼着,能给自己来个丫头,儿女双全,好事临门……终究是没有盼来。

江楠似乎也感觉到了丈夫的失落,忍着疲惫,低声对他道:“别垂头丧气的,以后,以后还有机会!”

她刚说完,张希孟连忙摆手,“夫人,我就是那么一说,丫头小子,不都是咱俩的骨肉。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再生下去,就是高龄产妇了,我也担心着。别怕,丫头抱不上,过几年抱孙女也是一样的。”

张希孟笑道:“现在压力到了庶宁身上了。”他说着轻轻帮夫人拢了拢鬓角的碎发,而后对江楠道:“休息吧,一次生俩,可是累坏你了!”

安抚了夫人两句,江楠也实在是疲惫,就睡了过去。

张家的宝贝儿子,自然不是寻常人能看的。

老朱和马皇后一人抱一个,瞧了瞧,就赶快放好,让孩子也睡了。至于朱标,朱棣,他们想看,都被马皇后轰出去了。

“别打扰孩子了,都去前院!”

好家伙,连太子爷都不行,这俩小子可真是金贵。

老头李贞,魏国公徐达,还有汤和,他们都凑过来,李贞还笑呢,“张太师,你一直念叨着身体不怎么好,一下子就来俩,这是老当益壮啊!”

徐达忍不住道:“老什么老?张相还年轻着呢,加把劲儿,往后再生十个八个的。”

大家伙谈笑风生,充满了期待。

说到底金枝玉叶不少,太师公子,个个珍贵。

张希孟也渐渐想通了,儿子就儿子吧,无非是以后辛苦点。当然了,要是丫头,也不见得就是什么都不用管。

反正他也是个劳碌的命儿。

张希孟跟众人说笑了一阵,就把目光落到了汤和身上。

“令郎要去倭国,陛下也在这里,伱猜我要说什么吗?”

汤和怔了一下,随即道:“我必定让他励精图治,好好做事,不负陛下,不负大明!”

汤和说完,张希孟就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可是听出来了,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老朱无奈长叹,“汤和啊,说你老实,还真是老实!咱告诉你,去倭国,不是励精图治,是去享受的。你让孩子撒开了手,随便折腾。你要真励精图治,没准还会出事呢!”

汤和皱眉头,“上位,虽说蛮夷不比中华。但是还有生来下贱的不成?我,我不服气!”

朱元璋笑道:“你还别不信咱的话,张先生已经说明白了。倭国从上到下,根深蒂固,你的儿子过去,把幕府挤掉了,下面人依旧呼风唤雨,没啥变化……可你要是真的励精图治,从上到下,就都是敌人了!”

汤和愕然,还有这么一说?汤和努力回想,其实他治理西南,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想要给苗部彻底均田,的确困难重重,遍地敌人。

好在他坚持下来了,而且背后也有大明强有力支持,改土归流,巩固西南,为了这个目标,大明王朝可以不遗余力。

但是落到倭国只怕就不行了。

既然投入不了那么大的力量,就只能投机取巧,和当地豪族合作,然后苦一苦倭国百姓。

汤和也挺无奈的,从心里讲,他是想把每个人都看成一样的,都推行和中原一样的法度,天下一家。

从想法上说,他和钱唐有点类似地方。

但是对不起,不管是张希孟,还是朱元璋,都深知做不到这一点。

而且倭国那种情况,即便是花大力气做成了,几十年,上百年,又会故态复萌,根本不可能解决。

既然如此,还浪费那个力气干什么?

汤和无奈长叹,“上位和太师的教诲,我牢记于心!回去之后,必定好好告诉犬子……只不过我总是相信,有朝一日,这天下诸国,还是都会奉行大明法度,遵循华夏礼仪。毕竟,毕竟我们是真正把人当人看的!”

听到了汤和这话,众人心有触动。

其实说实话,在场不少人,哪怕是文官,也出身不高,要不是恰逢元末乱世,根本不可能爬到高位。

现在想想,能生活在中原大地,华夏神州,还真是算是一种运气。

要不然朱元璋这种,一个破碗起家,想坐上龙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这些布衣文武,也是想也不要想。

孙炎突然从人群中站起,对着张希孟深深一躬,随即道:“太师,事到如今,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华夏之文明,表率天下,领袖群伦?天上地下,无可比拟?”

众人听到这里,无不一振,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

貌似和那些国家比起来,真的不要太好!

张希孟微微一笑,“孙首辅,你打算说,大明可以止步不前,骄傲自满吗?”

孙炎悚然一惊,忙道:“下官可没有这个意思!更不敢裹足不前。”

张希孟点头,“这就是了,华夏两个字,背后代表的是文明。而文明是需要不断丰富,不断向前的。要是谁说已经够好了,不需要改变了,那必是文明倒退的开始!”

张希孟这话,如同黄钟大吕,敲在人的心头。

孙炎第一个道:“太师,如果下官没有理解错,您这话可是鼓励我们大家伙,继续推行改革啊!”

张希孟面带笑容,转向老朱,“陛下是不是该给个意见?”

老朱也笑了,“先生说得,自然是至理名言……咱在这里不妨告诉大家伙,接下来重新丈量土地,改革税制,还要鼓励发展工商,要向外开拓……这些事情,全都是最紧要的,必须有条不紊,一项一项,都给咱推下去!不论文武,从上到下,都不许闲下来,听明白没有?”

“臣等明白!”众人一起躬身答应。

老朱又对着张希孟道:“先生,今日大喜,从家事聊到国事,肚子都咕咕叫了,你是不是该请客啊?”

张希孟一笑,“主公放心,臣早就准备好了。大家敞开了吃,至于礼金……”

徐达立刻道:“张太师放心,我们都记着呢,太师不收礼!”

大家伙立刻大笑起来,“对,魏国公说得对,咱们今天可有福了,能敞开肚皮喽!”

张希孟也是满脸笑容……所谓移风易俗,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就讲究个以身作则。

如果上面例外,下面人又怎么回事老老实实遵守?

所以张希孟早就有规定,他们家的喜事,是不收礼的。

而且随着张希孟的稿费越来越多,他不但不收礼,还会有一份回礼。

比如这一次,张希孟就给每个宾客,一张答谢光顾的帖子,还送了一套紫砂茶具。虽然算不得多名贵,但张相给的礼物,那可不一般,仅次于老朱的御笔赏赐啊!

大家伙海参鲍鱼吃着,还拿了礼物,喜滋滋散去。

包括老朱在内,都没有放过占便宜的机会,他跟马皇后一人拿了一份。

至于朱标竟然也拿了一份。

能占张太师的便宜,那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这种意想不到的好事,谁能错过?

唯独张承天,肉疼到了极点。

摊上这么个败家的爹,真是让人上火,你不收礼物也就算了,怎么还往外送啊?

你这样浪费多少钱?

要知道咱家又多了两个孩子,以后要准备四份彩礼,你拿的出来吗?

他一脸的郁闷,委屈之情都遮挡不住了。

张庶宁很容易看透了这小子的心思。

“你啊,就是没出息!陛下讲的那些话,是光给别人说的,你听不见是吧?”张庶宁很不客气教训道:“二弟,你别整天吊儿郎当的,你学点正儿八经的本事,以后你到海外建国,咱爹可是鲁王,你也能建个王国,不比皇子差的!”

张承天撇撇嘴,无奈长叹,“大哥,你说的好听,可你也要知道,兄弟我志不在此啊!对了,你怎么不去海外?”

张庶宁也怔住了,沉吟片刻,竟然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我也志不在此!”

张承天一抚掌,“这就是了,咱们家的希望就在老三和老四身上了。必须好好教这俩小子才行。大哥,你制定学习计划,回头我监督他们,一定要把这俩小子教好了!”

张庶宁深吸口气,虽然觉得有点不太厚道,也无奈点头了,到底是好事。

“好吧,只能如此了。”张庶宁又道:“过几天朱棣就要领兵出征了,咱们大明这一次,是真的要大举向海外进发,这么大的事情,只怕当年通西域也比不上啊!”

张承天怔了怔,突然冒出一个点子,“大哥,这么大的事情,咱们不能错过!你看咱们虽然不能出征,但是能不能给提供点帮助?”

张庶宁愣了,“什么帮助?你能干什么?”

张承天道:“我干不了什么,但是咱们凑在一起就行了……咱们给海外的富庶之地弄个排行榜吧!随便出个建国指南……你看怎么样?”

张庶宁冷哼道:“你又想卖钱,对吧?”他狠狠一戳张承天的脑门,气咻咻道:“你怎么就不能想点正经事?”

张承天不服气,“咱爹早就讲了,挖矿不如卖水,我这也是活学活用啊!”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后继有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乐第一百七十七章 刘伯温考试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义第七百五十一章 彻查仓场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复和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张士诚,降了!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张相小课堂又开课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夺一城第二十二章 势不可挡的朱重八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连大户都背叛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第十九章 贾鲁病了第六百零八章 门下省崛起第三百零六章 册封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为圣贤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无敌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凤的亲事第四十四章 君智将勇第六百一十八章 张相赠诗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吓坏的百官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证第八百六十七章 华夏大会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自皇家的肯定第八百一十四章 张太师的高招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八百零九章 双胞胎第七百一十九章 来自李善长的一击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饮燕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谁?第七百一十九章 来自李善长的一击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万补贴朱多多第五百四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祭祀行动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们并肩作战吧!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税务部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输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万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团聚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鹰犬变成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岁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剑诛心第五百章 别致的洞房花烛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闯关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六十一章 废掉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纨绔子弟张庶宁第一百一十章 有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写书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边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一百九十五章 刘伯温归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划分行省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明的张相公第五百四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祭祀行动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赘婿噬主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六百六十六章 布局下一代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来了第四百一十章 欢迎投降第二十八章 粮和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强大的后勤第六百九十八章 纨绔子弟张庶宁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统刘福通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