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要么恢复大明律,要么就革除功名!

第127章 要么恢复大明律,要么就革除功名!

汤昊的话,一向刺耳。

只要这位中山侯在廷议开口,铁定没有什么好话。

他方才这番话可谓是直接将读书人的遮羞布都给扯掉了。

事实上,书生士子也好,文臣缙绅也罢,成天整日里都是在高喊着什么“寒窗苦读十余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卑贱农户出身,当过乞丐要过饭,做过和尚撞过钟,参加义军造过反……可谓是元末群雄里面出身最惨的人。

群雄并起,逐鹿天下,最终却是他朱元璋戡乱摧强,剪灭群雄,定鼎天下建立大明!

而朱重八同志本人就是个十分好学的人,极其重视教育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

乡野间设立学舍,每三十五家办一“社学”,生员没有定额,为稚子幼童启蒙;地方上有县学、州学、府学,每天供应生员饮食,给天下学子开辟出一道求学之路。

短暂惊愕之后,刘健脸色大变,疯狂给曾鉴使眼色,示意其不要在此刻请辞!

现在正是小皇帝抓住机会挥刀砍向文臣缙绅的时候,结果伱曾鉴突然请辞,你这是逼着小皇帝将尔等湖广籍官员赶尽杀绝啊你!

没错,曾鉴字克明,湖广郴州人。

但是与中山侯汤昊方才所提及的这些农户、匠户和商户相比,这一点点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

“总宪,按照《大明律令》,他们当如何处置?”

也就是说,要参加科举必须先人学校进学,学校中的佼佼者不经科举也可以给官。

真是不容易啊!

双喜临门啊?

是以汤昊迅速给小皇帝使了个眼神,基于君臣二人长久以来的默契,朱厚照也明白了这狗贼野人的意思,脸色瞬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了下来!

“大司空,你方才说什么?你要请辞?”

花这么多的钱粮白白养着这些秀才举人吗?

然而,当听到他这话后,朱厚照人都傻眼了,下意识地看向了汤昊。

“陛下,若是如此,于陛下仁名有损啊!”

可这天下间的农户、匠户和商户,又有多少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呢?

所以,汤侯这些话,根本没办法反驳!

士农工商这四民,代表着四个阶级,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但是,偏偏此刻曾鉴眼见小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文臣缙绅,并且矛头直指湖广乡党,他这心里面难免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竟是直接出言请辞,试图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希冀着小皇帝能够收回成命!

毕竟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朝堂重臣,请辞一事还是很有分量的,至少皇帝陛下按照制度应该挽留一番。

文臣缙绅不是喜欢高喊“祖制”,摇晃“祖制”这杆大旗吗?

“现在,朕就想问你们一句话,那五十六个兵部官员是不是涉案犯法了?”

那小皇帝也可以这样做嘛!

毕竟这制定祖制之人,可是他正儿八经的老祖宗,伟大的朱重八同志!

汤昊也是愣住了,脸上闪过了一抹笑容。

曾鉴垂着头,丝毫没有注意到小皇帝那吓人的脸色。

朕要革除他们的功名,可是你们不愿!

拥有功名的读书人!

“读书人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之所以能够教化万民,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读书习字进学修德,更是因为读书人享有功名特权,可以不受路引限制,可以自由行走天下游学四方!”

“该杀头的杀头,该充军的充军,剩下的那六人,全部贬去琼州府,无诏不得改调升迁!”

比如永乐帝朱棣,明显更加重视科举大考。

小皇帝看了这么久的戏,总算是学到了些真东西了。

功名!

毕竟自大明开国以来,真正大力惩治贪腐的大明皇帝,也就只有起家草莽的朱重八一人!

而现在,朱重八定下的规矩,就成了汤昊和小皇帝打压文臣缙绅的有力武器!

赞美朱重八同志!

现在,摆在文臣缙绅面前的,其实是两个选择。

群臣听见小皇帝这最终处置结果,尽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五十人直接仕途断绝。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要么,允许小皇帝开历代之先河,革除读书人功名,一刀砍到文臣缙绅的大动脉上面!

“凭借功名特权,他们可以了解国朝的大政方针,他们可以替朝廷向乡野之间传递陛下的圣言,他们可以成为朝廷沟通联系乡野子民的桥梁,而一旦失去了这功名特权,那读书人还有什么资格去教化万民呢?他们也会如同乡野百姓那般,活在自家田地里面自给自足,不知外界今夕是何年!”

拥有功名的读书人,真正的作用,在于维系地方的稳定,在于教化万民不让他们生出别样的心思!

什么心思?

聚众作乱,起兵造反,推翻你老朱家的大明江山!

小皇帝不蠢,他自然听得明白马文升的话外之音。

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 毕竟这五十六人可都是兵部堂官郎官,不是什么刀笔小吏,哪怕是三位朝堂真王,此刻都觉得一阵肉痛。

“那好!”

“你眼里可还有朕这个君父?你心中可还有臣子本分?”

大明办学之盛况,远远超过了唐宋时期,形成了一套以乡野社学到州府县官学再到中央官学的完备体系,诚可谓是“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没办法,小皇帝这一手,太狠了啊!

哪怕家境贫寒,只要肯勤学苦读,就能够进入社学、县学、府学等一步一步进学修德,同时还可以通过科举大考获得秀才、举人等功名,取得对应的优待和特权!

这一点,在场廷臣可谓是心中门清,毕竟他们也是通过这科举大考步入仕途的!

该怎么选择?

学成后由天子召见,分科擢用,其任用之职务有御史、知州、知县、教官、经历、县丞、部院书吏奏差、五府掾史等。

只是不同时期,历代帝王对科举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朕不想听你们在这儿为读书人争辩!”

“陛下,三思啊!”

所以,他们接下来的表态,即将关乎着天下读书人未来的利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连带着他们也会因此遗臭万年!

为什么朝廷要给读书人功名特权?

汤昊则是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忍不住向小皇帝竖起了大拇指。

怎么个意思这是?

买一送一?

你就算再苦,那至少也是吃喝不愁,只管专心进学修德罢了。

这辈子已经彻底完了!

面对如此狠辣的处置结果,刘健终究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文臣缙绅口中的“祖制”,是不是朱重八同志定下的规矩,那还真是不好说,毕竟这些读书人最是寡廉鲜耻,谁知道他们认的祖宗是不是其他人,比如说那把持朝政的三杨!

但是小皇帝口中的“祖制”,那就很明显了,高举朱重八同志这杆大旗!

“回禀陛下,情节严重的三十二人,按《大明律》,当斩;情节较轻的十八人,当革职流放充军;情节最轻的六人,当贬官!”

三十二人,当斩!

十八人,当充军流放!

六人,当贬官!

老首辅刘健神情凝重地开了口。

“想要保住这五十六人,那就让朕革了他们的功名,如若不然,那就任由他们去死吧!”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在场廷臣面面相觑,三位真王沉默不语。

“陛下,臣自知德不配位,再加上年老昏聩……臣乞骸骨”

小皇帝开始了点名,张敷华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既然如此,就按照《大明律》治罪!”

至于乡里学舍之教师,由郡守县令选择有学行者担任之,乡学同样三年一大考,师生均有升级制度,十分完备。

马文升是一个干吏,言辞一向激进,他这番话说得也极其露骨。

顺着刘健的思路,天官马文升继续深入往下讲去。

每月有小考,大考三年一次,成绩优秀者,先送到行省,再选拔最优者送至京师,入国子监进学修德,妻子可随行,国子监负责一切食宿费用。

大部分都是举人,以及辞官归乡的官员!

这些拥有功名或官身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朝廷给予的优待特权,比如除赋税和免徭役等,动用各种手段大肆兼并田地,钱粮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积攒起来了,通过一代两代的努力,就变成了士绅豪强!

现在,你这位正德皇帝,一言不合地就要废除读书人的功名,开了这个先河,天下士绅会怎么看,天下读书人又会怎么看?

马文升这番话,实则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任着性子胡来,破坏了大明王朝的基本盘!

朱厚照冷笑道。

毕竟科举大考是国家公平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是国家的柱石和根基。

“太祖高皇帝曾经重典惩治贪腐,朕这不过是在遵循祖制罢了,怎么?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工部尚书,大司空曾鉴,突然开口请辞!

“陛下,老臣年老昏聩,请求致仕!”

但不论如何,大明王朝的读书人,日子过得还真不算苦。

府、州、县学府所招收的学子,以官员子弟及普通百姓子弟之优秀者、年十五岁以上、读过“四书”的为合格。

这也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乡”!

那这些地方士绅和豪强怎么来的?

而那最后六人则是更加凄惨,被流放去了天远地远的琼州府,而且小皇帝还严令不得改调升迁,这就意味着他们一辈子都只能烂在那琼州府,连回家归乡的机会都没有!

哪怕还能保住官身,可是跟流放没什么区别了!

但,不管怎么样,今日都绝不能让小皇帝开了革除功名的先河!

“陛下,元辅此话乃是忠言!”

“好啊!”朱厚照开始了他的表演,怒斥道:“一不顺心就想要请辞,你当朝廷是什么?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文人的笔,杀人不见血,比武夫的刀更加可怕!

若是选择后者,允许小皇帝革除功名,那他们在场这些廷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一朝贤名丧尽不说,天下士子书生还会把他们骂成奸臣佞臣,甚至可能会遗臭万年!

所以,相比于此,还是前者看起来,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但是他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而且一击打中了文臣缙绅的痛脚,那自然就要换取到足够的利益,这是汤昊交给他的利益交换!

大明也因此施行学校与科举交错的取士政策,“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

要么,任由小皇帝严惩这五十六人,启用《大明律》,恢复洪武朝的严刑峻法!

“呵!仁名?”朱厚照轻笑道:“朕在你们眼中还有什么仁名可言?”

这一刻,廷臣脸色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好悬没有被当场气死过去。

回顾自己求学科考的历程,苦吗?

当然是有些苦的。

当然不是!

✿т tκa n✿c o

他们都知道,小皇帝这是想要试探文官们的底线。

那很好,那就按照《大明律》办事,看看谁能够忍得住!

“若是陛下轻易间开了这“革除读书人功名”的先河,日后帝王尽皆如此,那读书人失去了这功名,还如何宣扬教化?如何维持乡野法令?岂不是会盗匪横行、礼崩乐坏、纲纪不存吗?”

不过太祖爷朱元璋起初并不重视科举,按照他的计划,参加科举的必须是学校的生员,但学校生员做官则不一定非要经过科举,如国子监学子考核通过后便可出任官员。

朝廷的触角,仅仅只是能伸到县衙一级,而县衙之后的乡野之间,就算官府派人去了也不一定有用,而是要依靠这些地方士绅豪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士绅豪强的话,远比地方县衙更加管用!

孰轻孰重?

“元辅,还有你们,不要跟朕再扯这些虚的!”

只是他这位大司空一向持正守操,所以也算不得是李东阳、刘大夏等人的党羽。

“方才总宪所言极是,读书人在朝为官在乡为绅,承担着教化万民、维持法令的重担,他们是朝廷的基石!”

面对小皇帝的严厉指责,曾鉴一下子慌了手脚,张口想要辩解。

然而朱厚照却是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喝道:“传旨,曾鉴狂悖,藐视君王,罢免一切官职,革除一切功名,全家流放辽东!”

第406章 撕碎他们!第210章 硬闯宫禁第362章 传奇哈敦与中兴之主第38章 风水轮流转啊!第237章 炼钢第205章 阳谋与阴谋!第414章 巨大收获第28章 张懋进场!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俩!第337章 总宪巡边第238章 钢铁!第409章 生擒小王子者封侯第162章 你敢出兵吗?给本侯封了整个天津卫第395章 大战序幕起第130章 倭国使团!杀了又如何?第150章 漕运!那就换个平江伯!第79章 千古罪人刘大夏!第242章 涌动!第27章 巨头出手!请诛阉人!第270章 宗室大会第41章 老汤家做出的牺牲!第232章 大婚!第282章 通政司第222章 心性凉薄第277章 老好人生气了第377章 捷报抵京第52章 专职提督!第397章 凶猛攻势!第37章 文臣缙绅的退让!第216章 可笑伎俩第181章 你们委屈什么?一群废物垃圾!第350章 殚精竭虑第181章 你们委屈什么?一群废物垃圾!第252章 宗藩第348章 争夺河套之战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148章 老国公的请求!突如其来的恶心!第239章 李东阳致仕第350章 殚精竭虑第6章 刘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76章 血腥选锋!战兵哪有不见血的!第427章 臣权与皇权第262章 奖惩措施第352章 枭雄亦不剌第211章 阿斗!第347章 一样卑劣一样可恨第144章 船队规模!汤侯要剿倭!第400章 战局实力第151章 天津卫!卖伞的人最希望下雨!第289章 屠杀开始第89章 鹰犬汤日天!酷吏中山侯!第339章 辽东女真发展史第375章 文臣的试探!第22章 汤昊入殿!第15章 阁老之谋!悍然出手!第52章 专职提督!第342章 全面进剿女真蛮夷第368章 达延汗的狠辣第73章 这一手脏得很!第375章 文臣的试探!第63章 中兴之主!京营糜烂的真正原因!第225章 帝师第404章 科尔沁溃逃!第288章 赤松氏第27章 巨头出手!请诛阉人!第338章 坚固堡垒第176章 打草惊蛇!地方三巨头!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416章 献俘仪式!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180章 青州震动!凶狂中山侯来了!第143章 江南士绅!那藏银上亿的银矿!第280章 大喜与别离第118章 马踏司马府!本侯要一样东西!第172章 杀人!临清钞关!第159章 燎原之势!不过是些卑贱灶户罢了!第425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第276章 倭国银矿第194章 出海第48章 巨汉之战!降服众将!第341章 朝鲜出兵第232章 大婚!第120章 海图到手!许尚书做何选择?第230章 以德报怨第219章 反击开始第257章 狗贼第404章 科尔沁溃逃!第60章 闹大咯!皇帝的束缚!第330章 封藩海外第261章 宗藩新制第21章 大戏开幕!第368章 达延汗的狠辣第179章 乱兵流匪!好一出人间惨剧!第231章 羞辱第180章 青州震动!凶狂中山侯来了!第345章 血腥鏖战第241章 暗流第221章 剥离权柄第384章 商税可是好东西!第272章 宗室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