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回 广而告之

随着网点的延伸,《华夏商报》的单期行量已经达到四千多份,其中北京城就有一千多份,相对应的是北直隶几十个府县,也有一个城十几份的。PaoShu8

网点的增加,意味着送费用的提高,仅仅是这个环节,华夏社每个月都要拿出一百两的真金白银,而北直隶地区销售的四千份报纸,总计不过一千两左右,还要被铺抽去一成,每个月的亏损都在一百两左右,这还不算印刷坊不断折腾新工具的投

“东家,其实报纸完全可以提高价格,”李小为为了报纸的行,在外面奔波了一个多月,刚回到天津就被李彦叫过来议事。他对《华夏商报》的销售情况了如指掌,不仅华夏社亏钱,铺一份抽一厘,好一点的一个月也就赚几钱银子,微薄得很,要不是能靠着这个笼络那些主顾,铺也是不愿意做。

就算是拿了大头的天津驿站,几十个府县城送下来,也是没什么赚头,好在他们用的是公家的系统,银子却可以自己留下一些。

“而且……”李小为抬头看了李彦一眼,嬉笑着说道:“呵呵,其实咱这个报纸还是挺出名,有许多人想在上面登自己的文章,甚至还愿意出钱……”

“这些不要考虑,”李彦摇了摇头,正色道:“记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因小失大,有些原则是不能丢的,对自己、对良心,都是好事。”

“谨遵东家教诲。”李小为连忙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呵呵,小的也就是随便说说。”

李彦伸手示意他坐下,对李小为还有包有才说道:“钱的事情不用担心,只要报纸地销量上去,就能赚钱,现在还是量少了,你们想想看,哪个府县识字的人没有几百上千?”

“识字的人是不少。可一升米一份报纸,呵呵,买得起的人不多,”李小为嬉笑道。

“是啊。有很多人想看咱们的报纸,但买不起,有的地方甚至用读报来招揽生意,”包有才也道。

“只要报纸的销量上去,价格就可以下降,”李彦道,报纸的展方向应该是廉价。PaoShu8但他还需要观察,不能一开始就将价格定得太低,他亏不起,也未必合适。

“可价格不降。买地人就少。”李小为呵呵笑道:“再说。这价格还要下降地话。咱可就亏了。卖得越多。亏得就越多啊”

包有才也道:“据说南直、京城都出了许多类似地小报。不过那价格可都比咱们地贵。”

看上去。价格和销量就是“鸡生蛋、蛋生鸡”地问题。必须要想出办法打破平衡。只不过价格似乎已经到了极限。这个平衡便僵持在那里。

“所以。今天叫你们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李彦放下茶杯。自信地笑了笑:“只要这件事做好了。咱们从报纸上得到地收入就会增加很多。就可以下调售价。然后卖出更多地报纸。然后赚更多地钱。”

包有才与李小为相互看了一眼。都不知道李彦如何从报纸上得到更多地收入。

“少爷。泰昌号地崔掌柜前来拜访。”门外地家丁通报道。

“泰昌号?”李彦略一琢磨,不禁抚掌笑道:“看。不用咱们去跑,这生意就上门了。”

包有才与李小为还是不太明白,崔家的人官做得大,生意也做得好,泰昌号经营南北器具,与报纸应该没什么关系?

“三娃真是天纵奇才,先有弹子锁,再有风力水车,让老夫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泰昌号地掌柜崔如安四五十岁的模样,须花白,声音却很洪亮。

“哪里,且末之技,让崔掌柜见笑了,”李彦谦虚了一下,不急不躁,微微笑着,等对方道明来意。

崔如安先是将李彦恭维了一番,似乎是无意提到了《华夏商报》:“听说,《华夏商报》公开征稿,老夫这篇文章,乃是内侄所撰,三娃看看,能否刊登?”

崔家擅做官,每一代都有进士举人,崔如安所言的内侄,怕是身份不低,这篇文章也写得精彩,很是将泰昌号夸赞了一番,深得软文的精髓。

李彦看了不禁微微一笑:“写得精彩,李某是自愧不如啊”

崔如安不由笑了笑:“起贤乃癸丑年进士,如今在行人司作行人,这文章是一定要好的。”

“呵呵,确实精彩,”李彦笑着恭维了两句:“既然是崔掌柜亲自送来,又是崔行人的手笔,那就安排在明天的那期报纸上。”

李彦拿过一份报纸,展开到末页的位置,指着上面有关彦熙楼的文章:“就这里,我给崔掌柜安排三天。”

崔如安眼睛一亮,看着李彦试探道:“这里似乎每期都是关于彦熙楼地文章?”

李彦点了点头:“然也,他们是花了钱的。”

崔如安愣了愣:“花钱便可以登?老夫怎么听说,《华夏商报》刊载的文章,不问人情,只管好坏?”

崔如安在商场中沉浮多年,早习惯了蝇蝇苟苟之事,但毕竟崔氏诗传家,观念相对传统些,也把《华夏商报》看作文人的置办,听到李彦直接说到钱,不禁有些意外。

“崔掌柜,你看这些版面上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李彦翻着报纸给崔如安解释不同版面地内容设置:“这一版呢,就叫广而告之,名品名店展示,所谓在商言商,这个广而告之版呢,就是要收费的。”

李小为在旁边听了直呆,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夸赞李彦一声:不就是要收钱么,居然说出那么多名堂,不过,听上去似乎真的很有道理。

崔如安也听得明白,不由爽朗地大声笑道:“如此甚好,不知这版面一天收费几何,泰昌号也要连续刊登一个月。”

李彦摇了摇头,微微笑道:“李某说了,这个版面免费赠送三天,三天以后,华夏社将在彦熙楼召开届广告大会,以招标拍卖的方式敲定广告位。”

送走崔如安,李彦立即安排《华夏商报》的版面进行调整,在扩大纸幅的基础上,使用对折式多张的形式,除了单面印刷,其它已经与现代报纸差不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增加版面的情况下,避免连折式地不便之处。

之所以单面印刷,是因为报纸使用地皮纸较薄,而使用的墨又是水性地,容易渗透,这是印刷坊正在竭力解决的问题,最新铸造的金属活字同样需要粘性更强的油墨。

改版以后,《华夏商报》扩展到四张对折八版,由于版面要比原来出两倍更多,相当于原来的十六版,空间还要更大些。

改版在技术上的准备工作一直都在进行,改版后更适合刊登小篇幅的文章,并且每个版面可以划分出更多版块,而这些版块就可以用来印刷插图,以及广告。

相比较插页广告来说,分散在不同版面的广告无疑更容易吸引到目光,而且也不会引起多少反感,改版后肯定会造成阅读上的不习惯,不过也是暂时的,应该很快能适应。

改版并辟出广告位以后,李彦先在这些位置上登出一些宣传《华夏商报》的广告词,除了“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之类的功能性广告,还有“华夏商报、知识生活”之类的文化类广告词。

除了报纸本身的广告,另外还有大篇幅的有关于《华夏商报》届广告招商大会的“广告”和“新闻”,而为了避免被指责有“铜臭”的嫌疑,美其名曰:品位生活、名品名店。

晚明人对于物质生活相当讲究,对于这样的口号也能接受,并且持欢迎的态度,

对于李彦来说,虽然赚钱很重要,但眼下维护《华夏商报》的声誉也很重要,所以对广告客户的选择,也不仅只是出价的多少。

除了报纸上面的广告,对那些有名气有实力的商家,华夏社也是专门了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十天后的招商大会。

将时间定在十天而不是三天以后,是考虑到山东、淮扬一带的商人,这也是郑所给出的最后期限,李家现在的流水,也只能支撑十天左右,过这个时限,不仅华夏社、印刷坊要停下来,就是锁具坊也要难以为继。

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42回 兵临城下第2回 种菜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201回 血色战场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15回 装腔作势第82回 谁更霸道第30回 农事第153回 炮打复州第153回 炮打复州第1回 骗子第204回 一战功成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09回 抵京第161回 开辟财源第73回 创业想法第112回 制造火器第182回 挫败建奴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253回 变局第61回 女设计师第220回 激荡第144回 火炮火铳第43回 长枪直刺第170回 江畔激战第23回 尾行第132回 请战辽东第192回 治理结构第50回 特务头子第95回 广而告之第131回 工厂投产第254回 粮荒第46回 人命值几个钱第223回 皇权第40回 狭路相逢第2403回 新城第16回 才子第221回 表决第225回 图穷第61回 女设计师第222回 民主第211回 进城第140回 战略争端第5回 单挑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77回 鏖兵大虫河第248回 追随者第193回 秋季攻势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50章 政党第2401回 内监第2403回 新城第246回 盟友第206回 计议第88回 水田灌溉第225回 图穷第127回 建车船厂序章选择第21回 红颜第192回 治理结构第233回 宪政第83回 新的征程第59回 宝锁问世第97回 进军京城第88回 水田灌溉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10回 问 罪第102回 代言人第123回 火器部队第151回 扩军备战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2401回 内监第185回 政府债券第256回 节后第215回 职守第155回 夜间挖城第182回 挫败建奴第164回 旅顺造船第219回 弄权第159回 东江攻略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33回 宪政第259回 班底第211回 进城第16回 才子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116回 一将无能第12回 小 弟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86回 水车有害?第146回 大获全胜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227回 身死第58回 等分制尺第55回 弹簧弹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