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撤退

李永芳得到回报,心里愤恨,却没人办法,只能给汉军鼓劲:“白甲兵就要来了,大家先支撑一会儿就行了。”支撑是要死人的,但汉军更怕后金的督战队,那可是说杀就杀,毫无情面可讲的。所以汉军尽力抵挡着明军,但终究力有未逮,被明军挤到了两边。明军夺得了一条路,吼叫着向山上冲去。

阿求桑一挥手,一群后金甲兵抵住明军,两相厮杀起来。而这时杨三已经确定真的是明军来救援了,于是也带着山上的汉民冲了下去。

阿求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汉民冲下而明军向上冲,一时场面有些混乱,他拿着狼牙棒向明军冲去,后面的白甲兵跟着一涌而上。阿求桑直接冲向赵率教,他觉得明军太弱,这个领头的似乎还不错。

白甲兵战力哪是明军的普通士兵能相比的,很快白甲兵就杀散了明军前队,李承先手臂上被砍了一下,使得手中的刀开始运转不灵。一些白甲兵接住了向山下冲的汉民,一时只听得汉民的惨叫声。

杨三冲在最前面,一出手就杀死了一个白甲兵,然后就被两个白甲兵围住,他武艺高强,而现在面对两个甲兵竟然只能勉强支撑,看到一个个好儿郎死在白甲刀下,虽心急如焚,却是无可奈何,因为分心,还差点被一个白甲划了一刀,立刻收拾好心思,专心对付眼前的敌人。

赵率教卖个破绽,终于刺中了阿求桑一枪,自己也被狼牙棒挂了一下,幸亏自己的甲好,只是行动稍有不便。他心中暗骂袁崇焕,如果是八千兵齐来,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贪生怕死的袁狗官。

刘伯泽站在山腰,看到汉民惨遭屠杀,于是吩咐道:”有弓箭的站过来,听我的号令一起射。“二十来个手持猎弓的汉子站了出来。刘伯泽让他们每四人一组,共得到六组,然后喊道:”一组射杨大哥身边的那个建奴,二组射那个建奴头目……开始,射。“

箭飞出,和杨三鏖战的一个白甲被射中三箭,其中一箭射到了颈子上,立时倒地身亡。阿求桑也是身中三箭,不过三箭都没能穿过他的双层甲,充其量只是干扰了他一下。

赵率教见此机会,如何会放过,一枪刺中阿求桑的喉头,阿求桑满脸不甘心地抓住枪头,慢慢地倒下了。而杨三乘另一个白甲兵错愕的时候,一剑将他斩杀。还有三个白甲兵也中箭倒地。

刘伯泽见此法有效,大喜道:”好,就这样,来,一组射现在后面那个甩阔剑的建奴,二组……“而赵率教和杨三终于腾出手来,开始指挥,于是形势一变,白甲兵很快被刘伯泽用齐射的方法清理掉了十来个,而汉民大受鼓舞,将后金兵赶下了山坡。

李永芳慌了神,阿求桑死了这可不好交代,可是想歼灭明军应该是没有办法了。他不敢后退,因为后金兵还没有死完,他咬牙坚持,并注意让后金兵挡在汉军前面,尽量消耗他们。

终于,后金兵死伤殆尽,李永芳下令撤兵,汉军本来就坚持不住了,现在督战队都没有了,一哄而散,逃下山去了。

赵率教制止了对汉军的追击,他们不是来打汉军的,是来救人的。这时杨三上前来作了一个揖道:”敢问将军名讳。“

他连忙还礼道:”不敢,在下赵率教,当面可是杨大侠。“

杨三道:”真是不敢当大侠二字,请赵大人先上峰来吧。“

赵率教看了一下周围道:”杨大侠,我们不要客气来客气去了好吧。皇上挂念十三山的义民,在下奉命前来救援接应,但我们兵少,所以想请大家要快一点,不然建奴再派人来就不大好走了。不如我们就在这里商议一下,杨大侠先派人通知山上的人收拾东西如何。“

杨三立即照办,派人去山上通知,这时刘伯泽也下来了,赵率教叫来李承先,四人开始商量接下来的行止。

刘伯泽先开口道:”山上现在大约有八万多人,其中男女数量差不多,山中粮食倒还够吃七八天的,当然也可以从其它地方搞来粮食,有武器的青壮有三千多人,请赵大人示下。“

赵率教道:”我们需要走到宁远,然后觉华岛有船可以分批运人走,这样吧,每个人自带三天的粮食,金银细软带上,其他的东西就不要带了,青壮帮助一下老幼妇襦,我们争取两天赶到宁远。“

杨三期期艾艾:”朝廷就只派了赵大人这么些兵来吗?“

李承先道:”我们带了四千兵,还有四千兵在宁远守着呢,到宁远了就不怕了。“

杨三顿时放下心来:”那就好,在下现在让人造饭,吃过饭就连夜出发,赵大人你看可好?“

这时已经到了下午,如果吃饭的话,出发正好是天黑的时候,建奴夜里是不敢追赶的,赵率教点了点头。

很快杨三就上山去安排各项事宜,汉民做好了饭,端来给明军食用,粮食反正带不完,大家饱餐一顿,然后烧掉了多余的粮食,开始向宁远走去。

刘伯泽安排得很好,虽然人有八万左右,但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处境,都按要求带了很少的行李,然后按不同的年龄搭配,使得行军进行的很顺利。

但不管怎么样,也不可能两天就能走到宁远。杨三在最前面领路,刘伯泽带三千精壮在中间调配,赵率教和李承先则带着明军在后面防着建奴。到第二天早上,竟然走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路,竟然比近卫军行军的速度还快,当然这与杨三带的路好有关,不过也可以看出危急之时人的潜力确实很大。

杨三命令就地休息,开始进食,食物在昨天已经做好了,大家啃着饼子,喝点水,一餐就对付过去了。倒是困倦是个大问题。刘伯泽和杨三交换意见后,决定饭后休息一个时辰然后继续赶路。

求推荐收藏,谢谢支持!

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肃王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头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六章科学实验第五十一章建奴恶毒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第七章朱徐再会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一百一十五章杨涟也会杀人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规讨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两百五十二章 攻占雅库茨克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一百五十七章 虾夷和苦夷第两百四十六章 雇佣军第五十二章 专利第一案(二)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来了第三十五 户部尚书第两百零七章 收复河套(十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一百一十一章惧内的德川秀忠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诏第五十八章建奴败绩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二十一章 稳定军心第两百零七章 收复河套(十二)第七章 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第三十三章东林分裂迹象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三十一章东林再驱方从哲第一章 心脏与手足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两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岗学堂调查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第两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归降第二十章 大丧事两百八十六章 东吁局势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两百七十章 严峻刑法第三百一十章 初见哥萨克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尝试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四十六章 冯梦龙第一章 朱徐初会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三百零八章 全军动员第二十一章 筹备报纸第十五章 年前杂事第八十二章进攻前的准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三百一十三章 惨胜第两百八十九章 打开交流之门第两百零二章 收复河套(七)第六十章 减租遇到了新问题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欧洲到美洲第四十九章近卫军的初次失利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两百八十九章 打开交流之门第八十八修铁路和制造流民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华多俊才第四十五章战海州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银行(二)第二章 减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华人哭不如外族哭第八章 一边倒的战事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四十八章苏州抗税(四)第三百零八章 全军动员第两百七十四章 进攻亚齐国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前准备第二章 减租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第三百四十二章 还有这么穷的地方?第九十一章讲道理的白健森第三十五章近卫军回京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税(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两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学(六)第两百九十二章 金矿拍卖第一百五十五章 吕宋和虾夷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前准备第三十五 户部尚书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三十五 户部尚书第一百零一章 毕业典礼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两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动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