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橡胶与大洋洲

朱由校道:“厂臣,你派人去龙虎山传旨,让正一真人派两个炼丹厉害的人来兵器局。这个火柴的事情你们先试着制造,成功后告诉朕就行了。注意制作方法不要外传,这也将是一个大产业。”

三人连忙答应。这时蒸汽机已经开始启动,从一个铁管子中流出了水来。众人一起欢呼起来,朱由校看了一下,河面离地大约有五尺距离,能够把水打这么高,已经很不错了。

他想了想问道:“你们用的是什么东西把里面密封的?”

孙元化道:“在杜仲中可以提取出一种胶,软硬适当,很适合封住里面,成为陛下所说的真空。”

朱由校笑笑道:“那就好,对了,在极东之处,有一种树,朕称之为橡胶树,割开以后会流出软软的东西,可以制成胶状物,朕想要取得它们的种子,可惜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呀。”

徐光启道:“这个倒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葡萄牙人愿意给我们提供海图,我们可以航行到那里去找来。”

朱由校道:“真的吗?他们怎么愿意提供海图了?以前不是不愿意的吗?”

徐光启道:“荷兰人也有海图,已经提供给我们了,连带观星术一起,那葡萄牙给与不给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只是两相对照总是好的,葡萄牙人精得很,知道荷兰人给了我们海图,自然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朱由校问道:“我们用荷兰人的海图到了哪里?”

徐光启道:“孙阁部来信说,向西已经航行到麻六甲过去三千里,向东则已经过了巴达维亚三千里,他们不敢继续前进,现在已经回到了台湾。”

朱由校道:“万国堪舆图不是已经发给他们了吗?照着图能不能去南美?”

徐光启道:“应该可以,陛下想让他们去找橡胶树种吗?”

朱由校道:“橡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传旨给孙阁部,让他选人去南美找橡胶树种,如果遇到我们这边没有的物种,也一并带回来。”

徐光启道:“要不要把研究院的学生带上,一路上勘探地理,为以后的占领做准备?”

朱由校奇怪地问道:“为什么要占领这些地方?”

徐光启道:“陛下,臣以为建奴不足为患,而南方之海夷,必为我中华他日之敌。如欲对抗他们,则必学他们殖民之法,将中华种子散播世界各处。”

朱由校伸出大拇指道:“先生实乃开眼看世界之中华第一人。我大明有先生,实乃邀天之幸。”

徐光启低头作了一揖道:“陛下天纵圣明,臣附骥尾而已。”

朱由校道:“用大福船,带上学生,多带士兵火器,一路过去,好好探明地理情况,我们和西方诸国抢一抢南美。另外我看了万国堪舆图,还有一大块地方并没有标上,应该是西方人还没有发现。派几艘船,从三佛齐向东南方向去,有一极大岛,地域等同于中国之地,将此地占住,移民过去,可在此地再造一个中国繁华之地。而且这里比较热,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

看着徐光启疑惑的样子,朱由校补充道:“这些都是梦中太祖告诉朕的,太祖说,这将是中华必占之地。”

徐光启道:“那臣就等下安排人去陛下所说南美的航行,我们先看下蒸汽机吧。”

孙元化感激地看了老师一眼,就让茅元仪上前介绍抽水机的基本情况。朱由校听完后道:“既然已经有了转轴,那么就可以用来推动车子在铁轨上行动了。”

茅元仪道:“抽水已经没有问题,铁轨上的机器还在试验,要等完全成功后才能报告给陛下。”

朱由校点点头道:“一年之内要研究出蒸汽机车,铁路到时也能修好了,它总比马拉车要好得多。传旨,升孙元化,毕懋康,茅元仪为太子宾客,各赏赐京城别墅一套,赏银币一万块。其下有功人员,着造册后另行赏赐。”

太子宾客是正三品,三人等于终于跻身高官之列了,自然都是喜不自胜,跪拜谢恩。朱由校道:“有功赏,有过罚,朕的原则很简单。你们在后期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蒸汽机的小型化和大型化,二是开花弹的研制不能停,三是可以试试把蒸汽机用在船上。不要用木柴作燃料,用煤烧效率应该会更高一些。”

孙元化道:“前次茅宾客提到过用煤来代替木柴,臣等已经让人去各处寻找适用的煤炭了。毕师傅负责的开花弹已经基本成功,只是控制时间还有些问题,也要等完全掌握后才会呈报给陛下。”

朱由校点头道:“机械制造,没有什么诀窍。朕给你们指明了方向,只要多想,多试,自然会有所得。上次朕曾经说过,有一位贤者说自古成功在尝试,陆游说尝试成功自古无,朕觉得,前者是说必须尝试才能成功,后者是说不要想着尝试一次就能成功。一百次不行,试一千次,当然,也要互相之间探讨,找出失败的原因,有时候,灵光就在一念之间,说不定讨论时就会闪现出来。”

茅元仪道:“陛下为我等队伍指点一下,比我们讨论一个月都要强得多。”

毕懋康也说道:“陛下所指的方向,一直以来都证明是正确的。陛下智深如海,臣等自愧不如。”

朱由校道:“朕只是知道些原理,实验的事还要劳烦诸卿。朕只希望在垂垂老时,能看到电灯电话,汽车轮船,我中华儿女分布于世界各地,谁也不敢欺负我们。那也就不枉我来这世界走一遭了。”

孙元化连忙问道:“陛下,这电灯电话,汽车轮船是什么东西?给臣等说说,让臣等为陛下尽力。”

朱由校哈哈笑道:“晚上不用蜡烛,但比蜡烛更明亮,是为电灯。千里之外,你说话他能听到,是为电话。至于汽车轮船,和你们现在研究的蒸汽机车差不多,不过是更小更快,还可以用在船上。汽车轮船你们现在研究吧,电灯电话朕要重新培养人来研究。”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十七章 币制改革第一章 朱徐初会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一百一十三章 闭城大搜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两百六十七章 贼不走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的决定第三百零八章 全军动员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一百六十章 东方领土问题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拟第两百六十九章 十年纲领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两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学(八)第两百二十六章 《儿童保护法》(下)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三十六章 东林应对第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结局(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条件投降第三十五章近卫军回京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长子继承制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第两百零四章 收复河套(九)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胜第两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长第五章体育锻炼第两百八十五章 血战东枝第八十二章进攻前的准备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东江第二章 减租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四十九章 造币机来了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东江第三百三十章 天伦之乐第九章 一月平教乱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结局(中)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宫内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讲话第一百二十七章 农部第三十一章东林再驱方从哲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三百零五章 对宗教的管理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三百零八章 全军动员第八十四章辽东与西南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会议第四十章 内阁的冲突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五十章 机器的用途第八十章 天启二年的殿试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第两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学(八)第两百二十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上)第九十六章海湾之战第二十八章京师大学堂(二)第两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烟草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九章 练新军(一)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两百二十四章 倭国的劳工输入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来了第七十三章前倨后恭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战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两百二十六章 《儿童保护法》(下)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七十六章台湾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第两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学(七)第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准备突围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八十五 另一个屠夫的产生第八十一章 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