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铅笔

朱由校道:“你不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要用你们做人样子,让天下人都知道,如果能造出一些以前没有的有用东西,或者是能够改造出一些东西来提高生产效率,都会给自己带来财富。这份子你们一定要要,而且朕会让报纸宣传这事,让天下人都能把心事用在这方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取财之道,最干净的莫过于此了。”

宋应星道:“陛下,学生觉得,有些东西造出来后,也不能让研制者得到份子,比如纸张和钢笔,这是有利于在天下推广教化之物,应该尽可能的卖得便宜,让天下学子都有机会用上。”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长庚此言有理,这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想法呀。你放心,朕也是这样想的,象纸张和钢笔之类的物品,朕是不会给制造者份子的,原因正如长庚所说。不过还是要给奖赏,只不过这个奖赏由朕来出。除了钢笔外,还有一种铅笔,更适合于未进学的人来学习写字,朕会给你们一个基本制法的思路,你们发明出来后,朕重重有赏。”

朱由校说道:“有一种矿石,黑色的,很软,可以燃烧,朕把它叫做石墨。你们可听说过?”

宋应星想了想道:“是不是石黛?有的地方叫画眉石,小娘子常常用来画眉。”

朱由校道:“应该就是这个吧。把它和粘土混合,可以让它变硬,制成长条形,然后用木片或者竹片将它包起来,就可以在纸上写字了。”

将铅笔的原理简单说了一遍,然后说道:“铅笔写的字可以用橡皮擦掉,可是现在没有橡胶,所以可以先用指头来擦,一想起来,那个样子可真有些好笑。”

宋应星道:“如果可以用手指头来擦掉,那也可以专门用猪皮什么的做成专门用来擦的工具,效果应该也差不多吧。”

朱由校大赞:“长庚果然是个人才,应该也可以吧,原理就是这个样子,你们先和工部联系,看哪里有石墨矿,最好能够用机器来制造,人工太麻烦了。传播知识是最重要的事,这纸张和笔朕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给朕一个惊喜。”

宋应星弯腰道:“学生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希望,让天下学子都能用上便宜而且质量好的纸笔。”

朱由校点头道:“宝钞司这里就交给长庚了,此事之重要,你们都是读书人自然明白,朕也不多说什么。纸张生产所需的一切都找王承恩,生产后的纸张售卖也由他负责。”

王承恩道:“圣上,奴婢以为可以将纸张和食盐一样交由农业合作社出售,而粉丝和味精也可以照此办理,这样对农业合作社有利,而我们又可以免得重新开店铺。”

朱由校想了想道:“如此甚好,反正农业合作社在城市里也会有分部,这样可以建成一个遍布全国的商业渠道系统,你们就变成了专门的供应商,一切都按商业的路子走,东厂和廉政公署也要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监督,朕不想里面出现什么丑闻。”

魏忠贤道:“这个请陛下放心,东厂有武力,廉政公署有计数的,定会发现一个就处理一个。”

朱由校道:“反腐倡廉,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到实处,不管是谁,只要犯了事,都不能轻饶。然后报社要及时报导,让大家都知道朝廷对付腐败的决心,最好抓个大家伙,王爷候爷什么的,立个人样子给大家看看。”

离开宝钞司后,朱由校回到宫中,先和儿子女儿玩了一会,用过午膳后稍事休息,便来到了兵器局。

一进兵器局的大门,毕懋康便上前为那天的出言无状请罪。朱由校扶了他起来道:“毕师,其实朕更喜欢在兵器局里和诸位一起发明些东西。朝廷里事多而繁琐,让那些阁臣们去忙吧,如果把大明比作一艘船,朕是船长,但船长总不能什么都去管呀,朕只要管住那些大臣就行了。所以毕师的建议实在是将朕从朝廷琐事中解救了出来,朕还要谢谢你呢。”

毕懋康虽然醉心于科学研究,但人并不迂腐。知道自己那天说的话,正合了文官之意。今日见皇帝如此大度,心里感激,只好不再请罪。

朱由校道:“朕以后在兵器局里的时间很长,今日来是要了解一下钢铁制造的情况。上次用白土来制炉渣的实验做得如何了。”

孙元化回道:“陛下,用白土之后,钢铁的质量明显变得更好了。现在仅兵器局的钢铁厂一天就可以出铁三千石,出钢两千石,而迁安钢铁厂的出产更多,可出铁五千石,出钢三千石。北直隶几个钢铁厂出铁总数可达一万八千石,出钢八千石。供应制造和铁路绰绰有余。”

朱由校问道:“所有的铁轨都是钢制的吗?”

孙元化犹豫一下道:“按陛下的要求,全部是钢制的。不过臣等试验过,如果用熟铁来制,其实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熟铁比钢便宜,而用来造铁轨并不需要钢那么好。”

朱由校拍了拍脑袋道:“哦,是朕思虑不周。如果用熟铁也可以的话,那当然就用熟铁呀。以后要注意,你们有不同意见,千万要及时告诉朕。不要有顾虑,在学识方面,最不行的就是迷信权威。朕也许曾经提出过一些建议和意见,而在后面的实验中证实确实是有用的,这就会使你们迷信朕什么都是对的。而且你们心里也会因为朕是皇帝而不愿意或者不敢提出你们的建议,这很不好。”

他想了想说道:“明天把兵器局里的人员集中起来,开一个会,把这事要好好讲一讲。不拘身份,要鼓励大家多提意见,科学来不得半点虚的。朕先看看你们近期的研究情况。”

孙元化点了点头,让人去通知,然后带着皇帝来到里面的房间,拿出一叠纸来道:“陛下,兵器局近期主要是研究机车的改进,开花弹的改进,然后是水力机器的制造。”

请投推荐票,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学报》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六十四章 颜思齐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十九章 对降将的处理办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三百零五章 对宗教的管理引子(主角不会重用东林党,更不会重用圆嘟嘟)第十一章 火柴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一百一十三章 闭城大搜第五十一章 专利第一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的京师行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两百五十九章 铁路改变生活第二章 减租第十七章 大婚第十九章 对降将的处理办法第四十二章刘兴祚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一百一十四章扬州地震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万古长如夜第两百三十八章 对蒙古的分化第十六章救兵来也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华多俊才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八十八修铁路和制造流民第三百四十五 强制移民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两百三十九章 远交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八十三章初战平户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一)第三十六章 野猪皮要发疯第两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四十四章先下盖州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十四章 独断专行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三百一十七章 说服察哈尔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两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岛第一百五十二章 远洋舰队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复河套(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两百一十二章 收复河套(十七)第七十九章济州岛第三百六十二章 欧洲方略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两百八十三章 东枝第八十三章初战平户第四十三章 战成 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二十一章 孙传庭归来第两百零九章 收复河套(十四)第三章兵仗局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觉华岛之战(下)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三百三十章 天伦之乐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五章 哭太庙第六十六章开学演讲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五十九章 黄花峪歼敌第三十八章杨嗣昌的后勤策略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萨克汗国屈服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宁愿对你不好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头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战西班牙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三十七章总参谋部的熊先生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