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

杨三见他面带悲色,知道他只是不喜欢代善,对努尔哈赤还是尊敬的,便道:“大汗殡天之前,台吉不宜有什么举动。至于以后之事,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看了,能做到什么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台吉尽心尽力了。”

硕托道:“佥事尽管放心,硕托一定会尽心为大明办事。如果不能挑得他们内斗,至少还可以开门迎接大明军队进沈阳。”

杨三心想,有两个人争着献城门了,倒也不错。他便欲辞别,硕托留他住在自己府上,这样有什么消息可以及时通知。杨三想了一想,便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晚上,行宫紧急召集各位贝勒,努尔哈赤不行了。众人赶到行宫时,努尔哈赤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看着眼前的多铎,然后扫向其他大小贝勒。

代善有些为难,他上次已经答应要保多铎上位,而且多铎是阿巴亥的儿子,年纪又小,他这个大贝勒还是可以当女真的大部分家的。可是后来岳托和他说,已经联络了各个大小贝勒,大家基本上都愿意推选他为大汗,这又让他意动了。

他被努尔哈赤废掉太子之位后,又杀妻以求饶恕,要说心里没有不服那也是不可能的。他当年占了岳托的房子,结果努尔哈赤就照章占了他两次房子,心里的愤怒虽然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但压在心底后,经过发酵,总是撕咬着他的内心,而且越来越厉害。

他为人比较谨慎,悄悄问阿巴亥道:“父汗什么时候不能说话的?”

阿巴亥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连忙回道:“昨晚就不能说话了。”

代善走到努尔哈赤前道:“父汗,儿子觉得值此多事之秋,由多铎继位,只怕不能带领女真走出困境,要不父汗再仔细思考一下?”

努尔哈赤大怒,他面色潮红地瞪着代善,代善毫不畏惧地看着他,脸上有着得偿所愿的快意。

代善靠近他的耳朵说道:“父汗,儿子会帮父汗照顾好女真江山和大妃的。”

努尔哈赤面色更红,他伸出手指,指着代善道:“你很好……啊……”口中吐出血来,手指垂落了下来。

阿巴亥惊叫一声:“大汗……”

岳托上前将手指放在努尔哈赤鼻子前试了试道:“大汗已经殡天了,大汗临终时指定由大贝勒继承汗位,我镶红旗旗主岳托坚决支持大汗的英明决定,在大贝勒的带领下,将我们女真人发展壮大。”

他转过身来,看着其他人,杜度上前跪倒在努尔哈赤床前道:“镶白旗旗主杜度,愿意遵从大汗遗愿,奉大贝勒为新大汗。”

豪格上前跪倒:“正白旗旗主豪格,愿意遵从大汗遗愿,奉大贝勒为新大汗。”

阿济格喜不自胜,只要不是多尔衮和多铎,谁当大汗他都高兴,他也上前跪倒盟誓:“镶黄旗旗主阿济格,愿意遵从大汗遗愿,奉大贝勒为新大汗。”

八旗已去其五,阿敏和德格类对望了一眼,知道今日已经没有办法,于是也上前跪倒:“正蓝旗旗主德格类(镶蓝旗旗主阿敏),愿意遵从大汗遗愿,奉大贝勒为新大汗。”

岳托望向最后一个旗主多尔衮,多尔衮已经被吓坏了,他指着多铎道:“大汗明明是要多铎继任大汗,你们,你们竟然敢不听大汗的话。”

岳托笑笑道:“刚才大汗说的话难道正黄旗旗主没有听到吗?你竟然敢不听大汗的话吗?”

多尔衮终究年轻,被岳托吓住了,他用求助的眼神看向他的母亲阿巴亥,而阿巴亥却早已经惊呆了,她不敢相信代善竟然想自己坐这个位子。不过她知道我没有资格来抱怨,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资格。

她狠狠地瞪了多尔衮一眼道:“大汗看好大贝勒,而大家也都觉得大贝勒适合继承汗位,我代多尔衮和多铎恭喜大贝勒了。”

既然阿巴亥都已经说出这样的话了,其他的贝勒,台吉当然更加不会反对,于是一个个上前盟誓,愿意尊代善为新的大汗。

代善先对努尔哈赤说了一句话后,就再也没有开口。直到这时大事已定,他才站出来说道:“既然大家都认为代善可以为汗,那我就勉为其难吧。我女真一直是八旗共同辅政,希望今后大家同心同德,把我们女真人的力量发展壮大,与明人再争长短。”

岳托上前道:“父汗,因为三贝勒已经不幸逝世,而四贝勒被明军所俘。而今有些旗主还不是贝勒,请大汗赐封。”

代善知道岳托是要自己酬谢有功之人,他点头道:“本汗今日封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衮,硕托为贝勒,希望各位都能精诚团结,为大金尽力。”

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衮都是旗主,被封为贝勒倒还正常,而硕托也被封为贝勒,则就有些出人意料了。这当然是因为他是代善的儿子,虽然是和老子不对付的儿子,终究还是亲儿子。

有人想要反对,却发现找不到理由,因为按后金的规定,非军功不得封贝勒,如果用这个理由的话,那多尔衮甚至阿济格和德格类都不能封贝勒了。

硕托等人谢过大汗恩典后,代善便道:“如今最重要之事,便是老汗入殓下葬,请萨满择一吉地,安葬好老汗,然后再与明军决战。”

岳托道:“大汗,明军喜欢标榜自己是仁义之师,我们可以将老汗之事哀告于他们,求他们在丧期不动刀兵,我们则可以乘机于沈阳一带收集失散的部下,寻找军粮,以备与明军一战。”

阿敏也道:“这个倒是个好事,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求得喘息之机。” Wшw TTkan ¢ Ο

他这话意义不明,倒让人觉得是说努尔哈赤死了是个好事,引起了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的不满。特别是多尔衮,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的弟弟济尔哈朗连忙打圆场道:“如果明军真的答应不动刀兵,那真的对我大金是一件好事。”

硕托不相信地问道:“明军真的会这么愚蠢答应吗?”

岳托道:“对面明军的统帅是个学士,明朝的读书人最喜欢这一套了。”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四十九章近卫军的初次失利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十九章 三观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九十二章 兄弟阋于墙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红薯喂猪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八十二章 对女真的分化第三章兵仗局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两百三十八章 对蒙古的分化第六章科学实验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二十章 辽事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击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九十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四)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应魁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四十二章 败奢寅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访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两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词第三章兵仗局第四十二章刘兴祚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一百零七章 身体发肤论第一百零二章 避讳之争第七十七章 捕鲸第两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词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税(八)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丝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四十章辽南有变第三十七章总参谋部的熊先生第十六章矿税之议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六十章 减租遇到了新问题第十二章 挑选军官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复河套(一)第两百零七章 收复河套(十二)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三十四章 收税准备第两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东江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两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八章 孙屠夫的第一击第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第一百一十五章杨涟也会杀人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历法实施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十二章 攻山第两百四十九章 雇佣军的组成第十一章 军制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与分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铁道连通两洋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学的第一炮第两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一百零七章奇货可居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第十三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五十三章 东林分裂第六章 对广宁失守的处理结果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四十六章计划有变,要守海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与分家第两百二十六章 《儿童保护法》(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抢占云阳堡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三章 鲁钦的进击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问题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两百零三章 收复河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