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

南方的事皇帝心意已决,具体负责的是东厂,廉政公署和经济调查统计局负责协助。而现在讨论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出最后结论:到底收不收回东方领土。

皇帝和将领们只能交换意见,而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皇帝和内阁。所以第二天皇帝召开了一个有限度的官员会议,名叫听证会。

听证会参加的人是内阁及七部尚书,这在各种大事商议时是常规配备,但这次还加上了在京的所有中将以上的军官,这就有些不寻常了。

自土木堡之后,明朝武将被文官打压,已经沦为文官的下属了。朱由校登基后,先是让鲁钦和周遇吉常京营事,后来又创立近卫军由皇帝亲管,杜绝了以前的以文御武恶习,使得武将地位大大提高。特别是卢象升以探花之尊,竟然成为武将,还被封为大明第一位上将,这彻底使得文臣明白,文官以武将如马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即便文官已经没有了直接指挥武将的机会(孙传庭也不能直接指挥),但大明的总趋势还是文官决定做什么,武将来具体怎么做。现在武将竟然能参与到国家基本政策制定方面,那文武并列之势已经不可更改了。

开会之前,朱由校道:“今日之议,便是前面提过的东方领土是否收回之事。此事与国土有关,所以这一次的会议需要有武将参加。以后都是这样,牵涉到哪些部门,便由这些部门来参与会议,这就是朕所谓的听证会。大家都讲出自己的证据,然后来投票决定。”

方从哲道:“陛下,这投票决定是如何决定法?”众臣也很感兴趣这个问题,都看着皇帝回答。

朱由校沉吟半晌道:“当各方陈述理由之后,我们通过举手来表示赞同某一方案,举手人数多的一方的方案获得胜利,这一方案就正式实施。”

方从哲想了一想道:“臣以为,这样举手之后,还要由陛下来做决定。如果陛下同意,则此事可施行,如果陛下反对,则此事择日再议。”

叶向高,徐光启,毕自严,孙传庭,杨涟等人一起道:“首辅高见,臣等附议。”武将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大家有些新奇,有些紧张,结果便只有卢象升一人道:“臣附议。”

朱由校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这个修改确实很有必要。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法,最后是一个自己不愿意的方案胜利了,比如这次讨论大多数人不同意收回奴尔干城,那自己岂不是要同意不收回。加上这一条后,自己就可以不同意大臣们的讨论结果,等于是否定了大臣们的不收回,这好象是皇帝的一言而决。

而更妙的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大臣们一致反对收回奴尔干城,那么自己就没有办法要求一定要收回奴尔干城,因为自己只能否定大臣们的结论,不能用大臣们结论的反面来实施。这样大臣们不再是应声虫,也能够有一定的方法来和皇帝进行对抗。

他一直在寻求一种既能让大臣们的意见发挥作用,又不能大幅度地削弱皇帝威权的折衷办法,这时听到方从哲的话,心里不由大为高兴,这种方法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实行,对于自己想要实行的民主制度,实在是一个极好的启发。

他笑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就这样吧。朕可以否定你们的结论,但朕不能实行你们所反对的提议,只有我们君臣达成一致,这个结论才会有效。”

这下不仅文官,武将也都反应过来了,一起拜服道:“陛下圣明,惟陛下能作威作福。”

朱由校又道:“以后开听证会,一定会有一个人主持,当然,不是朕,而是由朕指定一个与此事密切相关的文臣或者武将,这个主持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主席。这件事主要与军队有关,也牵涉民政,所以这一次听证会的主席便是兵部尚书孙传庭。”

孙传庭出列,这时太监将孙传庭的座位搬到皇帝龙椅台阶下面右边,与龙椅和大臣们的位子都成四十五度角。孙传庭先向皇帝躬身行礼:“谨遵圣谕。”然后又对下面的同僚们作揖道:“奉圣谕,兵部尚书孙传庭主持此次听证会。非经本人指定,其余人等不得发言,别人发言过程中不可打断,如有违反,则视为君前失仪,扣除俸禄一个月。”

众臣拱手还礼,孙传庭坐在位子上道:“先请东海都督颜思齐中将讲述其前往奴尔干城的过程。”

颜思齐讲完后,孙传庭道:“各位文官武将,如果有什么想要问颜都督的,可以举手示意,经过本人准许后方能发问。”

杨涟道:“颜都督,奴尔干城可以种植水稻吗?”

孙传庭道:“杨尚书未经示意,更没有通过准许便擅自发言,依例应扣除俸禄一个月。”

杨涟满脸苦笑,他只顾着弄清楚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却根本没有听到孙传庭刚才说的规矩。朱由校这时插嘴道:“孙卿,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不关杨尚书的事。”这句话很有意思,因为这话本来是孙武所说,而孙传庭又正好姓孙,所以很多听懂了的大臣们都笑了起来。

孙传庭面孔微红道:“臣未三令五申,是臣之过。各位同僚,传庭再说一遍,必须先举手示意,然后经本人同意后才能发问,传庭再说一遍……皇上说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传庭已经说了四遍,再有不守规则者,可就真的要扣俸禄了。”

杨涟再举手示意,孙传庭道:“杨尚书请讲。”

杨涟道:“颜都督,奴尔干城可以种水稻吗?”

颜思齐道:“可以种水稻,也可以种小麦。且其周围有大量平地,水源充足,稍加开垦便是良田。当地人主要以渔猎为生,这些平地倒成了最没有用的地方了。”

杨涟又问道:“那么可不可以将当地人变成种地的农民呢?”

颜思齐想了想道:“只要诱之以利,应该是可以的。”其实他还想说的一句是胁之以武,但他知道文官们不喜欢这样的词,所以只说了诱之以利。

各种求,谢谢支持!这些天在外面陪家人旅游,我会尽量正常更新。如果没有时间更新,请见谅!

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妇女儿童保护法》第三百零五章 对宗教的管理第四十五章战海州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六十七章 张家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两百零二章 收复河套(七)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八十八修铁路和制造流民第两百六十七章 贼不走空第八十五章谁是郑成功第三百零一章 曹变蛟第三十章开平煤矿第一百一十五章 论二代的正当性第四十七章撤海州辽民第九十二章协从军第一百零七章奇货可居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学的第一炮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两百九十二章 金矿拍卖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一百四十七章 准备战斗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规讨论第一百六十章 东方领土问题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极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烟草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五章 锦衣卫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孙抚民的失败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击(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龙城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一百零七章奇货可居第两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学(二)第四十六章 冯梦龙第五章体育锻炼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二十九迁安铁矿第十一章 军制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一百三十章 失败的伏击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桥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两百章 收复河套(五)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丝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一百零七章 身体发肤论第四十七章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锅端第八十章济州岛(二)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三百六十章 张宗灵的进击第两百四十四章 开始谈判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三十六章 野猪皮要发疯第三十五章 讲武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满桂结婚了第三十八章 以血还血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税(三)第两百五十三章 镇北城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三百三十七章 锤子和钉子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一章 没人把皇帝当回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萨克第一百四十二章 实地考察第两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请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战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五十八章建奴败绩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两百六十七章 贼不走空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一百三十章 失败的伏击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