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复河套(一)

朱由校笑道:“首辅此言有理,朕现在不会和蒙古人全面开战,请大家放心。不过河套之地必须收回,此事没有商量余地。新招收的近卫军已经分配进了北方军区和西北军区,现在两个军区的近卫军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而且我们从互市中已经取得了近十万马匹,足够我们军需供应和追敌之用。”

方从哲道:“孙阁老曾经向林丹汗提出我们收回河套之意,林丹汗推托鄂尔多斯部不听其号令。老臣担心,如果我们进攻鄂尔多斯部,蒙古各部难道会袖手旁观吗?”

卢象升见皇帝并不想现在就强占北海,便放下心来。他说道:“我中华礼仪之邦,自然讲究先礼后兵。臣以为,我近卫军攻河套之地,即使其它蒙古各部来救援,在见识了我们的军力之后,只怕也会黯然而退。蒙古人连建奴都打不过,我们怕他什么。”

熊廷弼道:“学士之言有理,蒙古人不好打,便在于他们的机动性太强,如果在河套之地与我们争夺地盘,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我近卫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孙传庭道:“孙阁老主持互市,汉蒙平等对待,虽然少了许多纷争,却也让一些蒙古人骄横了起来。上次锦衣卫的报告中列出了统计数据,近年来汉蒙争执中,蒙古人理亏的已经由两年前的两成不到变成了现在的近五成。蒙古人就是这样,你对他好,他便觉得你好欺负,你对他不好,他就会怕你了。”

朱由校拍手大笑道:“本兵这话有道理。大明是讲公平正义的礼仪之邦,但我们不欺负你的时候,你竟然想要欺负我,那我就只好欺负你了。和蒙古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道理便是弓箭和刀子。那么,我们的道理便是大炮和火铳,来比一下,看谁厉害。”

毕自严道:“陛下,这出兵河套,国库只怕会有些不足。”

朱由校挥挥手道:“发行河套债券,一百元一张,以河套之战结束为期。到时一百元可得二十五亩地。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朕不相信没有人买这种债券。”

杨涟上前道:“陛下,这样一来,如果有人买了一万元,则可得二千五百亩地,这会有违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朱由校笑道:“河套之地,不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耕者有其田只在现在国土上推行,其它新开拓的疆土,一律不再实现此政策。”

众臣大哗,农业部在国内推行的耕者有其田运动,使得国内的大地主数量急剧减少。而有些家中颇有田产的官员,也被迫将田产卖了一些给朝廷,以示对朝廷政策的支持。现在皇帝竟然说以后取得的疆土都不再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那么成为大地主的希望就这么突兀地出现了,这可真是一个大惊喜呀。

朱由校道:“朕会要王承恩在报纸上宣传这次的河套债券,而且这次的河套债券上不封顶,只要有人买,朕就敢卖。如果到时河套没有那么多地,那就往北,总能找到适合耕种的土地。”

现在内地的田地价格大约是好些的水浇地是十到十二元一亩,而河套地只要四元一亩,重点是不限制你购买的数量,这就让很多人动心了。报纸上一宣传后,便有人开始准备金钱,而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到处借钱甚至到银行贷款,准备用来购买债券。

朱由校的这一个河套不限制田亩数量的政策,让国内一直杯葛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大家族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增加田产的方法。在读者来信中,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政策是皇帝陛下英明的最直接表现,而且希望以后的新开土地都采用这样的办法。

朱由校这才知道,并不是大明人的尚武精神没有了,而是因为他们反对没有经济利益的战争。不管是吕宋还是新州,对他们来说吸引力都不大。但河套之地就截然不同了,一来河套之地原本就开垦过,是适合于农耕的地方,二者此地离京城不远,不象吕宋或者新州要经过大海航行才能到。所以这次复套之战,是罕见的得到全国各阶层的人都支持的行动。

这个发现让朱由校很是高兴,他知道大明人并不是不喜欢打仗,而是因为没有驱动他们去打仗的动力。这个不是问题,自己的高中地理学得比较好,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矿产丰富,特别是金矿,有两百多座。只要在那里勘探出了金矿,那大明人绝对会强烈支持朝廷打开一条通向小海的通道,好让他们去采集金子。

孙承宗接到朝廷圣旨后,便派了使者再一次面见林丹汗,请求他以蒙古共主的身分,让鄂尔多斯部落将河套地区还给大明,林丹汗不出意外地以自己无法强迫一个部落迁移为由,拒绝了大明的提议。

孙承宗同时也派了使者前往鄂尔多斯部,提出了请鄂尔多斯部移出河套地区的农耕区,只保留其放牧区的要求。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额磷臣大笑道:“你们孙阁老是在讲笑话吗?互市可以,想要我鄂尔多斯的属地,可真是痴心妄想。你说了一个笑话,我今天心情好不杀你,你带话给孙承宗,如果因此而不互市,我会带着健儿们过长城来取的。”

孙阁老听了使者的汇报后,又命人将孛儿只斤·额磷臣的话传递给林丹汗和蒙古各部。林丹汗依旧是用他的推托大法,想要两不得罪。而蒙古各部除了科尔沁部来了一封密信表示愿意襄助以外,其它各部根本没有人表达意见。

孙承宗写了一封奏折,将林丹汗和孛儿只斤·额磷臣的回复都详细地讲述了一番,并请求皇帝派兵,取回大明的领土——河套地区。

朱由校命王承恩将孙承宗的奏折稍事修改后登在了报纸上,看到孛儿只斤·额磷臣那嚣张的话语,大明各地民众群情激愤,纷纷写信来要求朝廷出兵,击败鄂尔多斯部,收回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九十一章讲道理的白健森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场第二十章 火车火车第八十八修铁路和制造流民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两百九十三章 银行无限放款第两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学(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满桂结婚了第五十九章 蒸汽轮船第三百五十二章 远交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两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锐利亚第四十八章苏州抗税(四)第两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儿岛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两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学(二)第两百八十七章 缅甸归顺第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一百章 多铎进京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台第十五章 年前杂事第四十六章 苏州抗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二十六章 搞定东江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两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七十六章 袁崇焕出场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一百四十九章 苏禄求援第两百四十九章 雇佣军的组成第两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岛第一百零二章 避讳之争第十四章第一个新年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条件投降第十章备忘与进展第十七章 币制改革第两百九十七章 与权阉的对话第四十二章 败奢寅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五章 哭太庙第两百四十一章 汉蒙联手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二十五章 东江清兵第八十六章太子第十二章 攻山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三十八章杨嗣昌的后勤策略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六十二章 卖地的设想第五章体育锻炼第八章 孙屠夫的第一击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六章 对广宁失守的处理结果第七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四十六章计划有变,要守海州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六十三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一)第两百七十章 严峻刑法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议日和第十四章 独断专行第两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动之外喀尔喀第两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动之漠南蒙古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四十一章 新纪年第九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铁道连通两洋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引子(主角不会重用东林党,更不会重用圆嘟嘟)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银行(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历法实施第四十四章先下盖州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台第三十八章 以血还血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八十一章朝鲜政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