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 修铁路的人有了

朱由校心中大定,便笑道:“也许是朕有些患得患失了。经过众卿家的开解,朕已经想明白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如何打败罗刹人,让其不敢东顾吧。”

众臣这时才松了口气,他们总觉得皇帝陛下很是忌惮罗刹国,这与对倭国,吕宋,安南等地的态度完全不同,而这种态度可能会影响到他做出正确的决定。现在见皇帝似乎已经解开了心结,自然就放下心来了。他们不明白,在后世,罗刹国一直是压在中国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很多人觉得它不可战胜,便意淫着它与中国友好,恨不得扑上去叫爸爸,结果却常常被打脸。还有些人暗恨着这个国家,却只能看着中国被它欺负压制,根本不能把它如何。

孙承宗道:“陛下,《妇女儿童保护法》要严格地执行,现在我大明差的是人,所以保护妇女儿童,提高生育率非常重要。而汉人不得为奴这一点要更进一步的加强执行,使得我大明的人口能够有一个较大的增加。”

朱由校点了点头:“人口是根本问题,当然,想要人口迅速增长那是不可能的,至少要十年后我们的新出生的人口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还有一点就是南方的移民问题。故土难离是个不好的习惯,却又是一个强大的习惯,落叶归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家可以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削弱这个传统。”

徐光启道:“是呀,人口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派遣人去欧洲,听说罗刹国也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名叫瑞典,我们如果能够联合瑞典,便可以从两边夹攻罗刹,那时候灭其国也有可能,即使不能灭其国,也让其无法东顾。”

朱由校道:“这是一个好办法,选择一些年轻懂得西方语言的信教官员,让金尼阁教士派一个教士带着去欧洲,把欧洲各国的国王都拜访一下,不但可以去和瑞典联盟,另外还把欧洲各国新研究出来的科技也可以带回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确实可行。”

徐光启道:“王征可以做为皇帝陛下的使者,正好他也喜欢这些西方科技。不过至于和瑞典联盟的事,交与他是不行的,最好是军方的人去才好。”

卢象升道:“我们军中也有信教的军官,这个倒可以安排。”

孙传庭道:“侦查工作也很重要,不如让锦衣卫跟随商队从陆路往陛下所说的罗刹国走一遭,了解一下罗刹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形,这样到时打起来就会胸有成竹了。”

朱由校道:“那这事就由骆指挥使负责,多派些商队,多了解情况,有备才能无患呀。对了,雇佣军中军事调查统计局的情报员传回来的漠北情报就很不错,要不让军事调查统计局也参与进去,和锦衣卫共同行动。”

骆思恭满心不愿意,只好上前道:“陛下,令出一方才能齐心,到时锦衣卫与军事调查统计局谁主谁副呢?”

朱由校失笑道:“是朕思虑不周,锦衣卫就专门查你们自己的吧,军事调查统计局等大军出动后再说。”

骆思恭连道:“不敢,谢过陛下,臣领旨。”

朱由校道:“其实最重要的是后勤问题。张宗灵那里如果不是有商队提供大量粮食,饿倒是饿不死,但每天都只能吃鱼肉。如果现在火车能够通到那里,我们根本不用顾忌什么,近卫军的火炮运过去后,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朕不信有军队能够抵挡。”

卢象升道:“那是自然,只是还是因为人力的问题,现在京小铁路也只刚刚修到大漠边,而大漠里面修铁路会更麻烦,需要更多的人力。”

孙传庭眼珠转了几转道:“陛下,如果我们让异族人来给我们修铁路,不就解决了人力不够的问题了吗?”

朱由校问道:“哪里来的异族?”

孙传庭笑道:“上次不是葡萄牙人将果阿交给我们了吗?张总督派人去侦查情况,顺便把官员送到果阿。舰队里的军事调查统计局探员写上来的报告说,果阿那地方人可真多。”

朱由校道:“阿三?”

孙传庭没听明白,继续说道:“果阿那里的人很温顺,不过很穷。臣想,如果能够从那里雇人来修铁路,不是对两方都有利的事吗?”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这个方法好。你让张千方派两艘船去,用粮食和银币在那里招人来修铁路。让果阿那里的官员专门关注这事,其它的,偶尔收一点税显示大明的统治就行了。”

对于雇佣外族人来干活,朱由校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因为是雇佣而不是强迫,而且中国人不象西方殖民者那样凶残,做不出虐待甚至随意杀人的举动来,这些印度人来到中国干活,应该比在本地的生活会更好一些。

这下解决了修路的人力问题,大家都很是兴奋。只要铁路修到的地方,便可以变成大明的实际控制区。孙传庭道:“直接修到那个罗刹国的边境,然后杀进去,看他们还敢不敢和我们抢地方。”

朱由校想,他们不是和我们抢地方,他们是要抢我们的地方。只是这一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些家伙占领亚洲的一寸土地了。

大明的钢铁产业已经大大领先于这个世界,朱由校规定铁矿是十税一,而铁厂则是十五税一,这使得大量的矿场都开始炼铁,然后兵器局的钢铁厂从民间铁厂收购生铁来加工,使得其产量大增。后来孙元化建议,将钢铁冶炼技术授予几家大型的民营钢铁厂,然后按照市价收购其钢铁产品。

兵器局钢铁厂的冶炼技术是结合了苏钢的灌钢法,利用大型活塞鼓风机提供空气,使用优质无烟煤或者先期冶炼的焦炭得到一千八百多度的高温,将铁熔化成铁水,从而除去多余的碳及硫,磷,硅等杂质的技术。

各种求,谢谢支持!活塞鼓风机在明朝就已经发明,并非主角带来的。

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一百章 多铎进京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十章备忘与进展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五章 坐着上朝(谢谢第一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特意为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新纪年第两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九十七幕府来援第一百七十章 《铁路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准备突围第六章 对广宁失守的处理结果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两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学(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二章 初见第两百一十四章 收复河套(完)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第两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三十八章杨嗣昌的后勤策略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宫内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两百六十九章 十年纲领第三百一十章 初见哥萨克第三十四章 收税准备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变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稳定军心第两百五十四章 雇佣军二旅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来了第八十九章准备攻打萨摩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前准备第二十九章 初战(一)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三十五章 讲武堂第两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五章体育锻炼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第两百四十九章 雇佣军的组成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盗第三百三十章 天伦之乐第二十八章京师大学堂(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拟第三十五 户部尚书第两百六十九章 十年纲领第十九章 三观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八章 孙屠夫的第一击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七十七章 捕鲸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变第五十章 专利法颁布第十七章 大婚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八十八修铁路和制造流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萨克汗国屈服第三十九章辽东开发公司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一百二十八章 来援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龙江将军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岗学堂调查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条件投降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决定第十八章 再驱东林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两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请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东江第三百零三章 甘肃镇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一百一十四章扬州地震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隶平地运动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