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结局(上)

天启二十五年,欧洲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在大明的帮助下,哈布斯堡王朝受到了比原来历史上更重的打击,而大明的欧洲铁路也正式修筑完成。

欧洲铁路从遇吉城出发,一直到达阿尔赫西拉斯,还有几条支线,分别通向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大明与欧洲之间的商路终于正式连通了。虽然大明铁路的收费极高,但其快捷与安全是海运所不能比的,而且真的算起来,用铁路运输并不会比海运更高,所以整条中欧铁路每天川流不息的火车,在这信息并不畅通的时代,双线铁路使得行车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欧铁路的畅通,使得从欧洲到亚洲的海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量货物都从陆路上进行运输,使得大明仅仅是铁路费用一项的收入,便高达每年纯利润两千万元。如果按照铁路造价来看的话,十年的利润便可以将造铁路所耗费的钱财全部赚回来。

天启三十年,孙传庭成为了内阁首辅。内阁首辅的产生方式依旧是廷推,不过现在加了任期限制,一任是六年,最多可以连任两届。且两届后,不得再将其列入廷推名单。

孙传庭一直干到了天启四十二年初,他之后是卢象升任首辅,而孙传庭则进入了在天启三十九年成立的议院任议长。议院由卸任的官员组成,负责制定法律,负责监督以内阁为首的朝廷各部的预算。

大明在这时正式进入了内阁,议院,法院三方互相监督,互相牵制的状态。而皇帝则放下了除军权和情报权的所有权力,不再管理朝廷各方事宜。

天启四十四年,《大明皇帝继承法》正式颁布。这条法律将所有的皇子按照年龄,学习成绩,平日表现进行评分,排出了其继承顺序。当然,最重要的是年龄,学习成绩只要是达到合格大家就是一样的,平日表现只要不出现违反法律的情况,或者是极其恶劣的道德问题,从而取消继承资格外,大家也都是一样的。

这条法律还规定,皇帝是大明国家的主人,他委托内阁治理整个大明帝国,而自己具有随时咨询的权力。皇帝是军队的最高领导者,但不得参加军队的具体指挥事宜,只能委托兵部和总参谋部代为指挥。皇帝是情报部门的最高领导者,但不得介入到具体的情报工作中。皇帝具有特赦权,但每年的名额限制为十人,且不能特赦罪大恶极的罪犯。

而且法律还规定了,皇帝所能拥有的财富,只能是皇家产业的收入。朝廷每年负责大明宫城的修缮,并支付给皇帝一年一百万元的薪金。

皇帝的子女会拥有皇子和公主的封号,每人每年由朝廷支付一万元的薪金,并且由皇帝给予一定的产业收入分红。分红可以传给后代,但每传一代分红变成原来的一半。皇子不得封国,只能居住在皇宫或者皇家的别庄之中。

这条法律的颁布使得皇位不再炙手可热了,从根本上使得争位的情况不再出现。而且使得皇帝更进一步地成为了国家的象征,而治理国家的权力从法理上落到了内阁手中。

这一年还颁布了专门的《大明刑法》,在刑法中规定,所有以推翻大明帝国为目的的行为都将被视为造反,所有造反的主犯均处以死刑,且不得特赦。

这一条表面上看,是对民众的限制更严了,其实不然,因为以推翻大明帝国为目的这一条就很难达到。象当年潮州府下一县的知县贪污了朝廷拔下来的救灾款,结果导致一千多人围攻县衙,将知县打死,并破坏了县衙。而法院最后的审理结果认为,这不符合造反的规定,所以只能视为民众自发地维持自己的权益,结果只有三人因不需要的攻击行为被判为流放,而死亡的知县被抄家,追索所有财产。

《大明刑法》特意规定了一条,任何以财产来分裂族群的行为(包括言论),都将被视为叛国,将被直接流放到新明府的小岛上,永远不准返回大明国内。

天启四十九年年尾,皇帝将皇室诸人集中在一起开了一个会。皇帝共有三位妻子,生了皇子三人,皇女五人。张嫣皇后已经于四十七年去世,王贵妃也在四十八年去世,皇帝也没有重立皇后,也没有再选过秀女,皇宫只有段贵妃一人主持。

而皇帝的第三代就比较多了,一共有七位皇孙,八位皇孙女。三位皇子都只娶一位王子,并没有侧妃。虽然朝臣曾经多次提出应该皇子应该多纳妃子,以延续皇家后嗣,但都被皇子们拒绝。

皇帝先和孙子孙女们玩了一会,等人到齐后便说道:“朕准备提前退位。”

皇长子朱慈燃连忙跪下道:“可是儿子有什么作法让父皇误会了”。

朱由校笑笑道:“起来吧,没有你的事,你很好。你游历欧洲,美洲,新明州,任事勤勉实在,我很满意。你也四十多岁了,心智方面我非常放心,是时候让你来领导这个国家了。”

段贵妃笑道:“这个皇帝要权没权,要钱没钱,你是当得没意思了,想要悠游林下了吧。”

朱由校一笑道:“我皇家产业,涉及各项各业,每年利润已经达到了国库岁入的一成。便是子孙千万,也是用不完的,你说什么没钱呢。”

段贵妃笑道:“那就是没有权力了?”

朱由校正色道:“权力绝对不可私有,金钱绝对不可公有,这是早就说过的话。我之所以要退下来,是因为年纪大了,总会有些糊涂。虽然朝廷现在是内阁管理,军队也是由总参谋部指挥,但锦衣卫,经济调查统计局,军事调查统计局,廉政公署这些机构,权力还是极大。而燃儿正当壮年,处理这些事自然比我要强得多,这样于国于家,都是好事。燃儿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当这个皇帝自然是应理该当。”

朱淑娥道:“弟弟当了皇帝,我就升了一级了,我不再是大公主,我是大长公主了。”

段贵妃道:“你弟弟当了皇帝,你以后可以吹嘘你打过皇帝了,我倒觉得你最想说的是这事吧。”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萨克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五十七章 有关议院的设想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林人不得报考大学堂第一百四十一章 议院(上)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议日和第两百二十六章 《儿童保护法》(下)第两百二十五章 《儿童保护法》(上)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两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决定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十一章 火柴第五十三章 东林分裂第四十一章王丙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一百四十六章 汤九州第七十二章谈判(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与分家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第两百二十一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中)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十八章 情浓第三十六章 野猪皮要发疯第三百五十二章 远交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儿岛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第二十八章京师大学堂(二)第八十一章朝鲜政变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来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战托木斯克第一百五十六章 虾夷岛可以成为农业基地?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击(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抢占云阳堡第两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三十八章杨嗣昌的后勤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论二代的正当性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一)第十章备忘与进展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两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欧洲第四十四章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击(二)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龙城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七十九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三百一十章 初见哥萨克第四十六章 苏州抗税(二)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二章 减租第两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学(四)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驿站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一百零四章 粮食方面的新问题第四章 平定西南(谢谢各位支持!还有一章专门感谢第一盟主!)第两百九十九 科举与文化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一)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东江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的京师行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八十一章朝鲜政变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一百零二章养廉银第七章 清京营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虾夷岛可以成为农业基地?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击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议日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龙江将军第七十八章 失广宁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两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学(五)第十章 练新军(二)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学的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