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结局(中)

集会散后,皇帝带着朱慈燃来到御书房,宫女上茶后掩上了门。朱由校道:“情报机构并不是军队,而且也只是有调查权,并没有审判权,但他的重要性你当然明白。”

朱慈燃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些机构并不受内阁管辖,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如果有朝一日为君者不智,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朱由校笑道:“是的,可能会引起麻烦。但因为它们的职权限制,这样的麻烦其实并不是大麻烦。如果将这些机构完全废除,那就真的是大麻烦了。”

朱慈燃道:“儿臣其实不大明白,废除这些机构有什么麻烦的,这些年儿臣问过父皇多次,父皇却一直不说,儿臣愚笨,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朱由校道:“是呀,你一直很聪明,问过我几次,我一直没有回答过你,但今天我要好好和你说下,让你明白是为什么。”

朱慈燃心中一阵激动,多年的问题终于能够有答案了,他坐得端正,仔细地看着父亲。

朱由校道:“为什么我是皇帝呢,因为我的很多代以前的祖先打败了蒙元,恢复了华夏国土,那么我就具有了对这个天下的统治权。这合理吗?这合理。那皇帝具有所有的权力,这合理吗?不合理。”

“就象你担心后代不智,导致这些情报机构失控一样。皇帝有贤愚,如果遇到一个好皇帝,那国家平安,人民安定。但遇到一个乱来的皇帝,那就会导致民不聊生,失去统治权也有可能。这种撞大运的事显然不行,所以我把权力交给内阁,又用法院和议院三者来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制约。”

朱慈燃说道:“儿臣在英吉利游学之时,倒是听过类似的理论,只是父皇所实施的,要比他们说的更加完整,更加有效。”

朱由校笑道:“权力是最迷人的东西,一般人都抵挡不了它的诱惑。所以他们会想办法来攫取更多的权力,这本来是我们允许的,但他们如果把权力用在为自己攫取私利上,那显然就不是我们能够容忍的了。我们有警察和法院来对付他们,但有时候是不够的。因为法院讲究证据,有时有很多事,我们知道是谁干的,甚至他都和你承认就是他干的,但没有证据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将他绳之以法的,这时候情报机构就能起作用了。”

朱慈燃道:“父皇的意思是我们的情报机构能够帮我们找出他们犯罪的证据了吗?我们壮大警察的力量不就够了吗?”

朱由校笑道:“是呀,情报机构能够给我们找到证据,因为他们和警察不同,一是他们直接对你负责,不象警察那样容易被人收买。二来他们调查时可以采用一些违法的手段,他们更容易找到证据。而且即使没有证据,他们也有专门的暴力机构,可以用暴力将这些人处决。”

朱慈燃惊道:“这样不就更危险了吗?可以在法律之外行事,他们没有人可以制约呀。”

朱由校道:“皇帝制约他们呀。他们报上来的人,皇帝可以决定是否处决他们。不过他们也有规定,一年之内,皇帝可以处决十人,必须是由他们报上来的,没有证据但各机构都确信其犯罪事实的。所以这些机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朱慈燃松了口气道:“一年十人,这倒确实不会引起太大的祸事。”

朱由校道:“军事调查统计局权力最大,主要负责海外各领地,在这些地方,法律不够健全,法院建设滞后,而且与其它国家相近,事情复杂,按照国内的办法有些事是行不通的,所以军事调查统计局的存在保证了大明的统治。调查局的首领由内阁提交三位人选,你再在其中选定一个,你要注意,一定要选择和皇家亲厚之人,这是前戴局长提议的,海外情况复杂,所以和皇家亲厚为第一择人标准。”

“这些机构的经费都是由皇家出的,所以首先保证了他们只会忠于皇家,而不会效忠于其它势力。你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经费充足,他们在外面奔波,随时有生命危险,高薪金是必须的,不要在这上面吝啬才是。”

朱慈燃道:“父皇,儿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由校看着这个极有主意的儿子,笑道:“有什么你就说吧,我既然传位于你,当然你有什么都可以问我。”

朱慈燃犹豫半晌道:“儿臣觉得,如果这天下没有皇帝,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问题。父皇不是曾经说过一句话吗,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朱由校愣了一下,这个儿子看来想得比自己更远呀,他想了一会,然后开口问道:“没有皇帝,这大明天下总要有个当头的吧,让谁来当这个头呢?”

朱慈燃显然想过这个问题,立即回道:“由天下人选出,限制其当政的时间,比如象内阁首辅一样规定六年一任,最多两任,那就让内阁首辅为头不就行了吗?”

“你这个想法其实是有道理的,但是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儒家的君臣父子之说,一直深入人心,你的父亲我只是改动了其中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条,就受了多年的骂,然后过了这么多年,不停地在学堂的教材中宣传,才稍微让人接受了些,此时废除皇帝,则天下乱矣。”

“如果有一天,这大明没了皇帝,让内阁首辅成为了国家的代表,那么这个职位在大家眼中,便成了皇帝一样的存在,而且是有实权的皇帝。会有许多野心家,为了这个职位开始不择手段,想尽办法来达到目的。”

“有人会质疑首辅的合法性,有人会开始挑动族群分裂,有人会想长期呆在首辅的位置上,有人会开始造反。这一切的发生便是因为少了一个法理上的皇帝,一个并没有多少权力的皇帝。所以皇帝一定要存在,直到全国人中的大部分都觉得不需要皇帝为止。”

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银行(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极的担忧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两百七十五章 攻下旧港第六十四章大考试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第十九章 三观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三章兵仗局第三章兵仗局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虾夷岛可以成为农业基地?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一百五十七章 虾夷和苦夷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九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学报》第两百九十二章 金矿拍卖第九章 练新军(一)第二十三章 开花弹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两百五十二章 攻占雅库茨克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九十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四)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两百五十四章 雇佣军二旅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十章 减租行动在继续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胜第三十四章再议收税第八十一章朝鲜政变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一百零二章 避讳之争第两百零九章 收复河套(十四)第两百五十二章 攻占雅库茨克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税(一)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鸡笼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八十四章辽东与西南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欧洲方略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两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请降第两百四十六章 雇佣军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第一百七十四章 路通天下(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准备突围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三百三十一章 济南第一百四十四章 吕宋的反华运动第十九章 对降将的处理办法第七十六章 袁崇焕出场第三百二十章 联军第两百章 收复河套(五)第八章 进展第九十七章 献城第一百零七章奇货可居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应魁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九十一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五)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第二章 抢功第六十三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三十三章东林分裂迹象第一百一十一章惧内的德川秀忠第一百零六章 细胞学说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税(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八十七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一)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两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复河套(二)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两百四十四章 开始谈判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二)第三百三十章 天伦之乐第十四章 丁忧与夺情第五十二章卢象升的应对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战端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三十三章东林分裂迹象第九十八章 取沈阳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二十章辽东第一大侠第十九章 对降将的处理办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