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还是秦中堂靠得住

看到秦中堂,守在东朝房外的官军没有阻拦,任由秦中堂推开了门。

房里一群官僚正在议论着什么,正对着门口的掌道御史陈春最先发现从外面走进来的秦德威,惊呼了一声:“秦板桥!”

于是乎,所有的议论声音戛然而止,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门口。

阔别朝堂一年零几个月的秦中堂,在阔别朝堂两年的夏首辅之后,也回归了!

秦德威站在门口,对着众人很敷衍的拱了拱手,走过场一样的说了句:“诸公别来无恙乎!”

然后也不等别人回应,对站在人群里的小弟陈春问道:“本次廷议是谁主持?”

其实刚才秦德威进来时已经迅速扫视了一圈,看到了夏言、严嵩以及各部院大员。

心里还嘀咕了一句,怎么又是内外集议。

一般情况下,朝廷是内外分明的,廷议或者廷推是外朝的事情。

而内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辅助,并不直接参与廷议,只能在事后接受奏报并做出处置。

严嵩见夏言又被秦德威气到,便假装讲义气的帮腔说:“救兵如救火,兀良哈三卫还在等着!”

但对很多人包括夏言在内,顿时感到一股冷气直冲天灵盖,仿佛秋天瞬间变成了寒冬!细思极恐!

当初皇上健康的时候,你们内阁大学士全都在西苑无逸殿,皇上昏迷后,你们回到了文渊阁。

今天一直没发言的礼部尚书张潮叫住了秦德威:“你真的胸有成竹?”

听秦中堂的语气,说得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开会在哪不是开?

在秦德威这话里,内阁仿佛被排斥出了决策圈,完全就是一个执行机构了。

而西内门位于西苑和宫城之间,所以大学士和外朝大臣都参加的会议在西内门廊房最方便。

“我懂了!莫非是主持会议的夏首辅,不愿意回西苑入直啊?”

秦德威不屑一顾的说:“醒醒吧,你们江西帮都快过气了!就算不过气,内部也已经撕裂了,你拿什么去当礼部尚书?”

官场确实有个惯例,年纪到七十就可以乞骸骨退休了。

众人本来还以为,秦中堂起码要先问问今天的开会主题,再借题发挥。

现在皇上醒了,你夏首辅为什么“不愿意”重新回西苑,在皇上附近的无逸殿入直?难道是心存不敬吗?

关于这个问题,别人琢磨其实无所谓,但就怕皇帝也开始琢磨,那就是大事了。

严嵩立刻就闭上嘴了,不想跟秦德威继续讨论严世蕃“出力不少”的事情了。

又有人问道:“莫非秦中堂已经胸有成竹了?可否说出来让我等知晓?”

秦中堂还是那个秦中堂,很多麻烦或者混沌不清的事情,被秦中堂分析过后,都会变得清晰明了。

令尊也是做过吏部尚书的人,想必令尊在任时,肯定不至于这样!”

秦中堂了解当前情况后,便又继续问道:“可曾议论出什么对策?”

接下来,秦中堂就会提出方案,痛快利落的把事情解决了。

秦德威有理有节的回答说:“待陛下同意了兵部和军机处的对敌方略后,自然会转给内阁知晓。”

但无论如何,吏部天官仍然是外朝之首,廷议廷推皆由吏部天官来主持!

怎么到了许天官你这一代,连廷议主持都让了出去?什么时候开始,由首辅大学士来主持廷议了?

秦德威毫不客气的说:“那就让他们等着!兀良哈三卫深受我大明洪恩,养兵千日,如今总要拿出点样子!

传令给三卫,必须拼死抵抗,拖住俺答的大军!如果胆敢投降或者态度暧昧,以后就休想再开辽东边市,而且事后必将遭受大明的征伐!”

在秦中堂眼里,这大概就是内阁权力越来越重的表现。当然在这个进程中,屡屡找借口插手外朝廷议的秦中堂功不可没。

所以这个开会地点为什么变动的问题,是个大臣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你秦中堂是不是装傻?

主要是秦中堂很多话埋梗太深,都是有阅读门槛的,一般人都听不懂。

夏言:“.”

众人看到这时,唯一的感想就是,秦中堂还是那个秦中堂!出镇一年多归来,战斗力不但没有减弱,而且更臻于化境了。

秦德威叹道:“我怎会是那样的人?令郎这一年来为我出力不少,我好心指点他,往南去吕宋更有前途,但他不信,非要去倭国看看。”

吏部后面是户部,秦中堂直接略过了,看来秦中堂不但是按照尊卑次序,而且还是有选择性的,只挑非自己人“搭话”。

雾草!秦中堂久久无语,只能对费采拱了拱手表示了一下礼数,并轻轻放过了。

夏首辅反问道:“莫非连内阁也不得与闻?”

夏言真想破口大骂,秦德威这胡说八道的王八蛋!如今无逸殿被司礼监和军机处占据了,内阁怎么搬过去?怎么就全成了他夏言不愿意?

众人偷眼看去,只见夏首辅的脸都拧成抹布了,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不敢讨论这个话题。

而今年俺答部落大概是有所恢复了,又开始大规模出动了。

众人又开始揣测,秦中堂这意思是不是说,你许天官如果年迈无力,干不了就致仕吧?

这意思就是,夏首辅不愿意回西苑入直,所以就留在文渊阁入直;又因为留在文渊阁,所以开会就在文渊阁附近的东朝房。

有无聊的人默默数着,秦中堂一共走了五步,仿佛每一步都蕴含着天道法则,可能演化出无穷变化。

陈春答道:“北虏又开始不安分,酋首俺答向东攻打兀良哈三卫,而三卫则向大明朝廷求援,今次廷议就是商议此事。”

正当大家以为秦中堂会对夏首辅穷追猛打时,却见秦中堂转身又朝向了次辅严嵩。

不知道秦德威怎么分析的,反正听完秦中堂的话后,众人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但却没想到,秦中堂的境界已经到了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地步,想搞人真是张嘴就来,完全不需要事实啊。

如果不是眼瞎,当初怎么会选严嵩?

严嵩的脸色更黑了,明明是秦德威与毛伯温对话,但为什么感觉自己似乎被捅了几刀?

什么兵部和军机处会商,还不是你秦中堂一个人说了算?言外之词不就是,不需要诸君在此浪费时间了?

秦德威眨巴了几下眼睛,有理有据的答道:“我也是内阁大学士,只要我知情,就可以代表内阁预闻了!”

去年之所以内外集议总是在西内门廊房举行,是因为内阁大学士日常入直地点在西苑无逸殿。

对此秦德威倒是不吃惊,基本上每年到了秋天,就是北虏开始活跃寇掠的时候,年年如此。

秦中堂很同情的说:“夏首辅不想让你当尚书,我也不想让你当尚书,你这左侍郎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秦中堂见严阁老不说话,似乎感到很无趣,便又转向了吏部天官许瓒。

秦德威仿佛这才看见了夏言,朝着夏言走了过去。

但现在这些年内阁也频频参加廷议,直接主导廷议走向,这就叫内外集议。

你秦中堂还能更虚伪点吗?谁不知道你回朝后,兵部尚书和军机处一肩挑?

“有件事情要告知严阁老。”秦中堂还是淡淡的语气,“令郎大概是觉得在大明没有发展前途,搭着水师战船去倭国了。”

而兀良哈三卫紧挨着辽东方向,近些年唯一的北方边市就开放给了兀良哈三卫,所以兀良哈三卫的富裕程度是远超其他同族部落。

众人瞬间屏气凝神,这是两年来秦中堂与夏首辅首次面对面!

有人质疑说:“议论刚开始,事情还没有议论出一个结果,怎么能散了?”

然后秦德威丢下樊继祖,对礼部左侍郎费采说:“听说你想当礼部尚书?”

这次俺答没有寻求向南突破边墙,而是选择了东征,攻打投靠大明的同族人,也就是俗称的兀良哈三卫。

为了降低阅读门槛,秦中堂忽然又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进一步阐释说:

这个次序又引起了众人猜测,难道秦中堂是按照地位高低来“搭话”的?

五步之后,秦德威立定,淡淡的问道:“去年时,内外集议都是在西内门廊房举行,怎么现在又改在东朝房了?”

“绝无此意!”樊继祖非常果断的答道。

秦德威答道:“老师但请放心,此事我来尽力解决就是!”

“内阁就是预机务的地方,如何不能预闻军国之事?”夏言仍然不肯放弃。

又听到秦德威对许瓒说:“最早的时候,吏部地位在阁臣之上,成化、弘治之后,阁臣地位越来越高。

现在开会地点之所又改回了午门外东朝房,是因为内阁大学士入直地点又回到了文渊阁,而东朝房在文渊阁和外朝部院之间。

秦德威很冷淡的拒绝了,“戎务乃机密之事,哪能随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口?”

陈春见秦德威问话,就如实答道:“今日首辅夏阁老主持!”

这个逻辑就很明确了,是个人就能理解。

就是还有个工部,直接被秦中堂无视了。

而且战神归来的秦中堂已经杀疯了,不知道谁才能阻挡秦中堂的势头!

当然费采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去,对秦德威叱道:“我侄子费懋中乃是你会试房师,你安敢对我无礼!”

更令人内心气愤的是,这些都是大实话。

随后秦德威转身就往外面走,今天主要任务其实是进宫朝见皇帝的,在东朝房亮相只是顺路而为。

连开会地点在哪,都能扯到夏首辅对皇上心无敬意,没有三十年脑血栓,根本想不到这样的逻辑。

而后秦德威又询问道:“今天聚集在此地,是为了议论什么事情?”

严嵩咬牙试探说:“焉知不是被你灭口了?”

秦中堂摇了摇头,答话说:“那你就是有眼疾了!”

费采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灵魂拷问,“一切但凭天意而已!”

第一是经济目的,借此掠夺兀良哈三卫,毕竟三卫的富裕众所周知,被俺答这种人盯上实属正常;

第二就是政治目的,去年北虏名义共主小王子的本部也东迁了,俺答东征,同时也是为了威慑已经到了东边的小王子!”

陈春很诚实的答道:“刚开始议论,你就进来了。”

前两年秦德威抄了俺答部的老巢,让俺答部伤了一点元气,之后一两年动静都小。

吏部从来都是考核别人的,但这几句话,似乎让秦德威把他这个吏部尚书考核为不称职。

秦中堂这几句话并不激烈,只是平铺直叙的说着,但却让刚过七十大寿的吏部尚书许瓒的脸色很难看。

朝房里众人终于能松了口气,秦中堂大杀特杀的势头终于被阻止住了。

毛伯温怒道:“我只是想做点实事,本意不愿参与争端!”

户部后面是礼部和兵部,秦中堂没法找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搭话”,直接对兵部左侍郎樊继祖说:“听说你想当兵部尚书?”

夏言虽然已经屡经考验,但还是差点被这句话气死。

秦中堂冷冷的扫了一眼,还是解释说:“有兵部和军机处会商,然后奏报给陛下就可以了!”

秦德威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廷议节奏,“据我分析,俺答东征兀良哈三卫,有两个目的!

秦中堂就是有这种本事,一个照面就能让人产生恨不得掐死他的心思。

兵部和礼部后面则是刑部,秦德威看向刑部的大司寇毛伯温,深深的叹了气,“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众人:“.”

思考了一会儿后,秦德威却开口道:“如果没有别的事情,诸君都散了吧!”

夏言和严嵩两人的脸色同时黑了下来,什么叫已经过气?什么叫内部已经撕裂?

众人不由得感慨,真遇到事情了,还是秦中堂靠得住。虽然不知道秦中堂有什么想法,但是看到秦中堂自信的样子就放心了。

其实秦中堂的办法很简单,趁着俺答东征,再偷袭一次俺答老巢就是了.

根据历史记载,俺答在丰州滩建起板升城后,又在东边建立了新的大本营,那个地方现在叫呼和浩特,比丰州摊板升城还要好找。

在本时空,秦中堂丰洲滩大捷后,俺答肯定要选择新的大本营地点,如果不出意外,估计还是按照历史轨迹走。

毕竟山川地理是不会变的,另一个时空最合适的地方,在本时空肯定还是最合适的地方。

第487章 都是为了你好!第39章 一直糊弄我!第658章 你管这叫不熟?第587章 谁是奸臣(中)第540章 除了大学士就是我第639章 确实是外行第174章 盗用官印者,斩!第879章 丝绸去哪儿了?第518章 翰林该做的事第890章 降维打击(上)第18章 阅读理解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烦恼第413章 还是莫须有第879章 丝绸去哪儿了?第11章 我是书童?第921章 适者生存(求月票!)第252章 商业精神(下)第826章 责任重于泰山(下)第20章 人外有人第672章 为何就你话多!第397章 便民服务第569章 你理解不了第774章 也是误会!(求一下保底月票)第158章 时间管理第796章 前辈永远是前辈第787章 一通混战第820章 你也疯了?第889章 没人支持?第252章 商业精神(下)再请一天假第152章 人来人去第549章 优势在我第12章 新来的大鱼第135章 咏絮之才第162章 预留的席位第837章 秦德威的弱点(上)第442章 嘉靖男儿第877章 痛点第541章 改过自新第850章 有威胁和没威胁第539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374章 记一次春游(上)第737章 二选一第443章 颜值就是正义第762章 我也是为了你!第30章 战神归来第107章 自由诚可贵第274章 未来的盟主第251章 商业精神(中)第27章 不配为人子!第862章 四大家族第90章 发帖和回帖第77章 业界残酷物语第203章 机智的李洞主第668章 平常的一天第351章 年少无知(下)第750章 战神归来第733章 水太浑了第923章 回归的首辅第402章 大场面!第337章 都是你的错!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今天明天请假和本书情况说明第580章 天意弄人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858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下)第294章 救人的思路第7章 告状也是门学问第690章 说点奏疏上不能写的事今晚请个假第925章 深谋远虑第280章 如果是我今天给大家看点别的吧第528章 欺人太甚!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354章 笔给你!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给大家拜个年!第628章 大学士们第187章 激流勇退第895章 你有梦想吗第772章 一面之词(中)第396章 让他审个够!第523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下)第130章 淡淡的失落第856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上)第670章 人数不对第841章 朝议第479章 科举余波(下)第902章 后浪拍前浪第817章 宫闱惊变第19章 公卿司马何须问第427章 心惊肉跳第263章 都来抢人了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789章 乱带节奏第315章 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