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广

杨有财和程孝廉走在一条小路上,杨有财哭丧着脸:“殿下,你看夫人都快生了,咱们回去等着太子爷降生不好么?”

“呸,老子还是殿下呢,什么时候轮到他做太子爷了,再说了老子生儿子生女儿关你什么事。”

“你生儿子生女儿是不关我的事,但是这次出来回去之后袁将军非得砍了我的脑袋不成,当初咱们在西安府的时候你是怎么跟人家保证的,转过头就一头扎进两湖的地界了,夫人还有两个月就生产了,你说在府里待着多好。”

“正因为有两个月就生了,我才着急忙慌地过来,咱们必须在两个月,不,五十天之内解决战斗,然后我要回家看我孩子去了。”

“殿下,你说说看吧,这次怎么又想起这种馊主意来了?”

“这次的主意可以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不信你问陈先生。”

“跟上次袁将军没骂他一样,上次说好了咱们到大同府逛一圈就走,殿下你倒好,差点逛到人家京师去,这次有商量出来什么主意不说,到了两湖你非得冒险不可,袁将军可是说了我的脑袋只是寄存在脖子上的,殿下你可替我的脑袋着想一点。”

“我想了好几天呢,你脑袋安心在脖子上待着,我跟你说,咱们已经走到两湖地界了,这殿下不能用了,叫我程公子,我是蜀中商户程家的三少爷,记住了,别弄差了。”

说话的正是程孝廉和杨有财,这两个人回到成都府待了十天的时间,程孝廉便赶到了夔门,商议之后才发现,从夔门进攻两湖不现实。

虽然两湖之地没有夔门这种险关,但是程孝廉他们手中也没有多少大船,因为四川本来就没有大船,陕西和甘肃就更别提了,那地方的人不出远门一辈子都见不到船。

要是用小船杀过去,那边得到消息一定会立刻组织进攻,经过了几个月的争斗,两边的水性基本上相差无几了,耿尚联军再用上大船,山河军这边根本就无能为力。

自古以来打了这么多海战,小船战胜大船的例子屈指可数,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的火烧连营和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两次都用的是火攻,所以只要是水战,大家都提防着火攻呢,再加上三国演义的评书传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谁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词,正值东南风猛烈,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烧得曹操落荒而逃。

所以深处长江下游的耿尚联军也学得很聪明,只要是山河军的逆风,便用铁索横江的策略,这种东西就算能挡住山河军,挡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大船趁着这个时间就能散开,大船只要不一起着火,能打得小船毫无还手之力。

从夔门出击这个法子便被否掉了,再说听闻耿尚联军在岸边布了近百门火炮,程孝廉可不打算去触这个霉头。

于是经过商议,程孝廉决定走一趟湖广,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什么湖南湖北的说法,两湖统称湖广,这个广既不是广西的广,也不是广东的广。

程孝廉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剑南司,这些地方都是小路,商贩可以走,大军走不了,当然你要是分成小股军伍也能过去,只不过半路上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为这地方就是传说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都不用多了,百十号人堵着一个地方,只是往下砸石头,几千大军都休想过去。

所以商队都在这里过,这不过入川的检查也比较严格,用那些当兵的话说:“咱们四川这么安定,你们带冰刃做什么去?都留下!等你们回来再拿不迟。”

这些商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况且只是收缴了他们的病人,并没有多收过路的银子,所以大部分人也就忍了下来。

当然商队要是从四川出来,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当兵的又说了:“外面的地界不安稳,老乡们多带些兵刃好防身。”

当然出蜀的有多少商队,有多少伪装的人他们不清楚,也不想清楚,当好自己的差,只要保住了脑袋就能养家糊口。

至于湖广之地为什么没有防备?那当然是换人换的,当初吴三桂的人马在这里的时候还算是检查严密,那些人生怕明朝的探子潜进来,查的十分严。现在就不同了,耿尚联军的大爷们眼中只有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把他们喂饱了,别说你是做生意的,你就是说你们来刺杀吴三桂的,他们眼皮都不带眨一下就放你们过去了。

于是程孝廉他们很轻松便过了关,剑南司往东有十多个安抚司和宣抚司,根据大明官职,安抚司置于四川、湖广少~数~民~族地区,这也是自古以来没人愿意从这边进攻四川的原因之一,你说你带大军进攻四川,山里的其他民族的百姓还觉得你是来剿灭他们的呢,他们只认一个道理,你不带着兵马来,咱们就有话好好说,你若是带了兵马来,咱们就真刀真枪来说话。

加之这一片地区山高林密,剿灭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大多数以安抚为主,大军也就绝了从这里过的心思。

程孝廉的商队分成十支,在杨有财的强烈要求下,程孝廉走在第五支商队,这样只要前面出了事,这些人可以立刻掉头,绝对不会波及到程孝廉。

十支商队在十三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九溪卫,也算是出了人家的地界,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地聚集在一起了。

他们在山里的时候可不敢挨得太近,甚至两支商队最少隔开了一天的脚程,这才不会引起山里那些人的怀疑。

到了九溪卫,这些人聚在了一起,也有近千人,不过这些人要是直冲着耿尚联军的大军冲过来,无异于以卵击石,程孝廉的意思便是先寻找机会,最好让耿尚联军的治下乱起来,夔门的山河军便能趁势而入了。

耿精忠和尚之信早就不在夔门外面待着了,那地方穷乡僻壤没什么好待的,他们已经回到了襄阳府,对外说是整顿军备准备攻打川蜀,其实也就打算常住在这里了。

第六十一章 打劫第三百八十章 石牛对石鼓第八百四十三章 杀贼杀贼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复当年第九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第六百二十六章 鸣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野心第五十四章 杀戮第五百四十四章 刺杀第六百零六章 发配边疆第六百零二章 非我族类第三十九章 应变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弹劾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战(六)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苏醒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五百六十一章 蜀绣堂第二百七十七章 吴三桂的顾虑第六百一十三章 较量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镇府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分化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还牙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们答应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凤阁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不会输第八十一章 斩杀第四百四十八章 环县第七十三章 杀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林鸟第八百九十六章 连坐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会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扎根第六百一十四章 长刀欺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说客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里鼓声急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种地不打仗第九百零七章 毛遂自荐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见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第八百零六章 先赢后输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官之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们玩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五百三十章 夜来骑兵第八十五章 假戏真做第七百一十八章 引颈受戮第二百零六章 人心无黑白第一百零九章 换将第七百八十章 千君醉第七百六十一章 庙中留宿第五百二十三章 夺门之变第三百五十五章 “忠贞不二”尚可喜第四百二十四章 托孤第六百五十六章 鸡犬不留第六百六十一章 地上湖北佬第八百七十七章 叶尔羌汗国第二百零八章 消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临洮兵动第四百四十五章 杜若第一百五十八章 犯冲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十六章 五华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铁豹子第六十七章 吞并(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步步算计第五十二章 入伙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五百零六章 交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纪效新书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来混早晚要还第八百零一章 战太平第一百六十九章 厨子和花匠第八百四十一章 射雕手第二十三章 三个臭皮匠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杀鸡第二百二十一章 难为情第七十一章 开门红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琵琶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八百五十五章 北京攻防战(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险为夷第五百五十九章 调整第六百六十八章 十里坡第八百八十九章 毛家军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京攻防战(十五)第二十章 想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谢三儿的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王见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汝州决战(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顾炎武第一百四十六章 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