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

胡国柱带领大军自天寿山而下,头也不回便奔回了山东,没怎么停留回到了江浙之地。

大明军伍并没有追击胡国柱,因为山河军的主帅秦越突然病倒,再加上对付周朝的军伍也不急在这一时,于是程孝廉下令大军撤回北京。

十天之后扫北军赶到京师,京师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程孝廉这几日都要去探望秦越,老大人年级毕竟大了,又在山中受了风寒,一下子便倒下了,大夫开出了调理的方子,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时半会可好不了,可眼见着马上就到了寒冬,老人的身子骨能不能挺过去还不一定。

秦越看着每日都来探望的程孝廉,笑着说道:“陛下当以国事为重,江国泰、马九功、温如珍皆为将才,不可为帅,若要统军还需从旁处调一名大帅来,如今周朝新败,士气跌落,再加上新王继位,局势动荡,陛下眼光毒辣,早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布施谣言,如今正是出兵的好时机,虽说要到了冬日,本事歇息的时候,不过对咱们全军的将士来讲,要全复国之功,也用不着在意这些东西。”

“老大人,这些东西我都考虑过了,你就不用担心了。”

“陛下九五之尊,以后还是不要自称我了,虽说可以亲近臣下,但是亲近生侮慢,下面的人对你没了畏惧的感觉,早晚会坏事的,陛下要全君臣之情,就要让他们怕你,这样他们就不会依仗身份胆大妄为,闯出了泼天大祸让你非要动手处置他们。”

说着秦越长出了一口气:“臣自从三十岁便做了大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但是那个时候这个官职不值钱,皇上身边连公侯都算不上大人物,臣这种不过是凭借武勇,那些人觉得臣能护卫他们的安危才做了这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在缅甸的时候夜里做梦也梦见过大明光复河山,可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活着踏入这北京城,这辈子值了。”

程孝廉狠狠攥住了秦越的手:“老大人,你还没有看到这天下平定,四海靖平,朕的孩子还要交给你来教导。”

“陛下将自己的孩子藏起来是对的,心智还处于萌芽状态,若是卷入了朝堂争斗之中,便会将这格局始终放在这龙椅上面,若是他们能把这天下黎民放在眼中,其实谁坐这龙椅都差不太多,大抵是皇家的人,就算是资质差还能后天弥补,若是品行差了,天纵之才也补不回来了。”

程孝廉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老大人,你听我说,你莫要说这么多,安心养病,咱们有的是大夫,有的是药材,我还等着你前往辽东,给当初战死的弟兄们报仇呢,你难道不想为当初身边的弟兄们报仇么?”

秦越听到这里笑了一声:“世事苍茫如云烟,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满清康熙十八年,大明光武二年冬,大明山河军主帅秦越在北京城病逝,程孝廉追封秦越为大明太师,追封山河王,为此辍朝三日,秦越的儿子秦复明受封山河军都指挥佥事,加封靖海侯。袁宗皓接任山河军主帅一职。

本来程孝廉想要张勇直接接任山河军主帅的,但是考虑到他刚刚在扫北军之中立足,再加上他这个降将的身份,一旦任命山河军主帅未免会有人不满,虽然这些问题都可以被强权解决,但是若是将帅心里有龌龊难免会影响战事。

若是袁宗皓前来便没有这种问题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抚养程孝廉长大的,无论是谁也不敢阴奉阳违,这样有利于山河军平稳过渡。

江国泰他们几个缅甸过来的臣子对于此事也没有什么意见,早在几日前他们上门探望秦越的时候便被交代此事了,秦越很明确告诉他们,若是能够一直待在这个位置上,等到大明开国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功勋,若是他们硬撑着想要成为山河军的主帅,一旦战事不利,很容易因此受罚,到时候连这些富贵都保不住。

这三个人也不是年轻人了,自己有几分本事十分清楚,现在在军中超然的地位,大抵来自于三十年前便是大明臣子的资历,自然是一口答应,如今看到调来的大帅乃是袁宗皓,更是没什么怨言。

程孝廉也接受秦越的临终建议,命令袁宗皓带领山河军南下,因为扫北军在平定山西的时候伤亡不小,则是留在北京拱卫京都。

大明的重心也开始由成都向北京迁徙,当然对此总会有很多阻力,许多人都在成都府置下了产业,现在要迁往北京,那些产业岂不是打了水漂了么?

但是自古以来面对强势的皇权臣子们都没什么发言的全力,朱棣不也是说迁都就迁都了么,况且自成都迁往北京乃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他们为了心中这些杂念的人自然没办法在朝堂开口,迁都之事也就如期进行。

书院也迁到了湖广的岳麓书院旧址,本来顾炎武他们是不打算迁移书院的,毕竟书院又不是朝廷机构,京中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现在虽然没什么,但是将来一定会变成声色犬马之地,到时候书院的学子必定会过早的卷入朝堂纠纷,况且一旦在党派之争中落败未免会牵连书院。

于是他们三个商量之后便选择了岳麓书院,因为四川的书院实在是不占地利,许多学子要求学必须要千里迢迢奔向四川,而湖广的岳麓书院几乎就在所有地方的中心,这样能够让天下所有的士子能够同时有机会接受圣人之教。

当然此举遭到了四川军民一致反对,书院建在本地与外地有什么区别大家都知道,就算是再短视的人也不会答应书院迁出四川。

消息一经传出,许多百姓便在书院门前静坐,而那些达官贵人则是每日免费给这些百姓分发粮食,最后顾炎武也无奈对着所有的百姓保证,书院在岳麓书院办起来之后会在各地办书院分部,四川这座书院定然不会废弃,这些百姓才算是散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朽木第二百八十四章 拍花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敢不敢赌一把?第四百九十六章 鹤立鸡群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后宫佳丽三千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残忍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归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击退第三百九十九章 誓身扫北死不归第四百二十四章 托孤第一百九十二章 正名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七百三十章 兵临汝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决战(七)第七百三十六章 府中血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九十六章 连坐法第一百零三章 敌至第六百零一章 疾风识劲草第二十三章 三个臭皮匠第八百九十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得志猖狂第五百九十八章 投名状第六百二十八章 兵入大同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关第一百六十九章 厨子和花匠第五百七十六章 种地老农张勇第七百零七章 逆转第一百四十一章 党争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决战(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箭第三十二章 招揽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八百七十八章 山东大捷第六百章 伏杀第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开战第八百五十九章 北京攻防战(八)第一百零四章 进攻第三百零四章 无兵可征第七百三十五章 书生造反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穿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六十一章 打劫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决战(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事化小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四百九十三章 算计第三百九十三章 赏银一百两第四百五十九章 断粮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险为夷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门第五百九十一章 口袋阵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瑞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七百四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四百三十五章 佳人有信第四百一十五章 赌性大发第三百九十七章 读圣贤书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帅想把陕西让与殿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赌一只金饭碗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讦第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穷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溃军不如寇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杯毒酒毒死他!第二百三十六章 侯门深似海第四百零二章 佛尼埒的缺陷第二百九十三章 攻防战第六百三十章 安心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宁府第五十二章 入伙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三十六章 厨师长第二百四十九章 决战(一)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不断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被劫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第八百五十二章 北京攻防战(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第九十六章 吴字旗第八十三章 吓退第四十六章 不受欢迎的人第八百八十章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六百二十二章 赌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不会输第二百三十七章 救援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不断第六百九十章 家家有个熊孩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做花瓶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复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