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大明太平盛世否

方中愈进宫了,一路上有人在讨论,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其他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些年来方中愈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多到说不清楚,不管是体制上的改革,还是如今真正实质上的操作,所有方中愈的构想都在一步一步的进行着,只不过有的进度快,有的进度慢了,就好比科技术已经被方中愈点歪了。

没办法,方中愈虽然在之前也确确实实知道不少东西,可有更多东西是他不知道的,他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些他只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只能提出来让别人去慢慢的思索,至少他已经相当于在你一条道路上的中间部位,甚至是后面部位提供了一个思路,至于中间断掉的地方得靠他们自己去弄,去摸索,所以很多东西都已经诞辰了,不过没关系,正是因为有方中愈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起来。

朝廷现在所有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如此这般,大明帝国和之前一样,发展的越快问题也就越多,同时需要的人也就越多。

不少的人心里都很清楚朝廷现在正是缺乏人的时候,所以他们不断的在努力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希望能够走进朝觐的,正是体系之中,毕竟大明帝国掌控着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大的地盘,既然地盘越大,需要管理的人也就越多,他们可不相信,大明帝国这么大,任何地方都像京师一样修建的,这么好百姓们都能有好吃好喝甚至子女们都能上学。

大明帝国在很多时候很多资料都是向百姓公开的,毕竟如今遍布全国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资料,再加上方中愈手下的众多协会,都在不断的研究,甚至只要有成果就会向外公布,所以百姓们所知道的知识也有很多,对于整个世界的情况,他们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也知道在大明之外有不少的国家,甚至那些国家,并不是所有的都对大明友好,有些国家甚至还想抢夺大明的东西,毕竟大明帝国实在是太富裕了。

有些国家陷入精明帝国的贸易中获得的益处,所以相对友好一些,不过朝廷已经慢慢渗透,甚至是有可能收服大量的土地,他们也还是觉得非常高兴的。

方中愈如今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之后,终于见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

“进来坐吧,朕等你好久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此时此刻正在喝着小粥如今他可是太喜欢养生了希望自己能够活得久一点,太祖高皇帝皇帝,至少度过了古稀之年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有那么一天毕竟自己的父亲不到不惑之年就已经驾崩了。

“陛下,您这是?”

“这不是要南巡了嘛,朕想吃点清淡的,听说南方的美食有很多正得留着肚子多吃点,毕竟以后好东西太多了,这个时候要是不调理一下肠胃,到时候恐怕没有精力吃那么多的好东西,这不是你教的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着方中愈盯着他手里的碗,笑着说道。

方中愈也有一些失笑,他当初所说是让皇帝朱允文不用那么铺张浪费,每一餐都准备太多太多的菜,毕竟他一个人又吃不了有点破伤浪费吃多了对身体又不好。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他就有了那样的建议,没想到监管环节中英文居然记住了,不过方中愈也知道,皇帝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这些年来确确实实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进入皇帝,朱允文的身体看起来特别的健康,要比其他人健康多了,不过这也取决于身边那些营养专家的意见。

养生学在大明帝国并不少见,只是如今要更加的具体科学化,烹饪学院,烹饪协会,还有太医院京师医院这些大机构,其实已经在更多的强调,让百姓们把身体搞得更健康一些,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讲,如果能够活得更久,享受的自然也就更久。

所有的人都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会放弃这个的千古皇帝,朱允文也知道,他得活得更久一点。

“陛下,您找我来是为了南巡陪同人员的事情,是吗?”

开场白也说了,客套话也讲了,接下来自然是要做正事,他们两个人虽然说讨论事情的时候一直都没有那么的正式的弄过,但是事情还是要往接接下来说的,毕竟朝廷这些年来由他们两个人做的决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当然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如果换了其他人,恐怕见过皇帝朱允文还不一定有这么耐心呢,当然换了其他人皇帝也不会真的跟他讨论这些。

“是的,之前你跟我说想让更多的人陪同,朕还以为你要找更多的新贵子弟,至少也是之前立的功的人,可是没想到你居然开放的名额,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还是殭尸,只要他们愿意拿得出起来钱就可以,这那时候还觉得啊,他们存上来的名单有问题,不过今天又直接看到了这些名单,朕觉得大明居然还有这么多富有的人,看来这些年来,朝廷的赋税收的太低太低了呀。”

不管是开玩笑还是真的这样说见过皇帝朱允文是真的觉得有钱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在之前他可没有如此这般的想过,毕竟百姓们手里有更多的钱证明,他们创造的财富更多,见过皇帝,朱允文也把那当做他执政,很好的经验,甚至是那就是他的功劳,可是现在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当初他想的那样,所以多多少少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陛下您知道的,天下盛世,有两种。

一种是国富民强,一种是国强民富。”

方中愈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向建文皇帝朱允文阐述他的观点。

“不知道陛下您认为大明帝国将会走向哪一种方式呢?”

大明帝国确确实实已经变强了,大明帝国甚至已经超越了很多很多他们现在已知的国家,可是现在是天下盛世吗?

方中愈不敢说见皇帝,朱允文也不敢说,甚至他们都不敢这样对外宣传,道理非常的简单,朝廷依然存在外患,朝廷内部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他们不可能像之前一样大声的说,大声的喊,朝廷这些年来确确实实处理了不少的问题,可是越发展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多,那么这所有的问题都变得和之前不一样。

从建文4年平叛战争结束之后,到如今这一段时间,其实总是有一些事情是他们没有办法真正的解决的。

那么总是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建文皇帝朱允文听到这个问题也沉默了,他在回想回想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他在想自己统治下的大明帝国到底该算些什么呢,甚至可以说这些年来,他真的做到了,让百姓们过得更好,让朝廷官员们收敛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不滥用自己的权力吗?

默默都在回放着他的朋友们,仔细想着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

方中愈说的是有道理的,至少现在的他似乎想不起来其他的理由,说服自己,然后反驳他的答案,甚至可以说直接给出他肯定的回答。

时间总是过得太快。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和之前想象的根本就不一样,但是最终所做的和所发生的却是两回事儿。

整个朝廷所知道的事情和之前他们所知道的根本就是不一样的。

www ¤ttκǎ n ¤℃ O

朝廷里的高层都喜欢耍嘴炮,甚至对于他们来讲,打嘴炮才是最主要的,剩下的实事让手下人去做就可以了。

这样说似乎不太好,可是如今他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朝廷从体制上,制度上,思想上都从一而上的,在让更多的人信奉他们,同时也按照这件事情去做,严格要求他们,最终他们所获得的都是目标一致的人。

也就是说就算朝廷现如今在选拔他们也是选拔和他们志同道合的人,就算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分歧,最终还是会回到共同的目标上来。

好在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的错误,甚至可以说更多的人心里清楚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他们来讲,这所有的一切都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京师的百姓如今做的更多的事情就是看报,然后吃喝玩乐同时也得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这一点在之前有过很明显的体现,大明帝国在这一刻表现的特别的重要,因为百姓们如果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什么,朝鲜就会想方设法的逼着他们去做,比如考核越来越严,比如京师越来越发达,自然花费也就越高,有本事的人享受了好生活,没本事的人就只能离京师的中心越来越远。

以前京师里的百姓,做生意或者是外来的都可以租房子,如今确实更加的困难了,因为租金实在是太贵了,所以当朝廷开始不断的建造新式房屋的时候,售价也高了起来,那么想要住好房子,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女儿读够好的学校,就必须要不断的奋发向上。

当初这种事情出来的时候,其实是被质疑过的,毕竟朝廷保护私产,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离开京师的话,多多少少有一些不太地道。

只是这样的方式却能让京师更快的发展起来,做好帝国国都的表率,同时引起了各地的注意,最终发展的越来越快,所以这样的话题后来也没有人提起过来了。

因为他们也发现了,如果想要让百姓们不懒惰甚至是不再像之前那样只知道让朝廷给予好处,只能让他们不断的去获取新的东西,这样的话他们才会不断的奋斗。

所以这件事情到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了,更多的人开始把精力着重于陷入经济发展的事情上来,因为他们也确确实实相信,只有百姓们一起和操心努力,想要获得更多就必须付出代价,所以这件事情就成为了一种公开的秘密,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这些事情,甚至百姓自己也知道,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京师发展的越快,吸引的人也越来越多,资源是有限的,他们心里也清楚,就好比已经是之前所出产的那些好东西,就算是他们分了,也必须还要留给地方上。

所以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他们要想在大明今世好好的活着,就得不断努力,外地的百姓想要进入京师其实也是有严格限制的,毕竟各地的府县,虽然说如今对于百姓的管辖没有像之前那么严格,但是为了避免出现任何意外,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原居住地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流的流通,对于更多人来说,朝廷现如今所重点发展的几个区域,其实都是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不管是东部还是中部,甚至是现如今,心境管辖下的青海和乌斯藏地区也是如此,藏民们其实如今过的生活已经比之前要好了,虽然说朝廷花费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才让里面的藏王们不断的进行争斗,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让更多的藏民离开乌市长到达青海地区,在那里定居,可是经历了战乱的他们更多的希望是稳定,所以青海如今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在之前的政策渐渐生效之后,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做这样的事情,似乎他们心里清楚必须要做这样的事,毕竟对于大明帝国现如今所处的状态来讲,必须要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否则的话,没有百姓作为根基,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单靠流动的士兵和官员来治理这些地方,所以发动更多的地方百姓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宁愿每年亏损也要在那里修建大量的学校,医院。

有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大明帝国的忠实的拥护者,才能改变整个族群的状况,让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才是能够给他们真正好生活的人。

那些头领都非常的知道,大明帝国现在所做的这些事情其实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统治,可是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自己也想活得久一点,高原上气候不好,甚至是物资缺乏,他们见识到了大明帝国的繁荣,自然想要让自己也过上那样的生活,所以有些方法就已经没有办法控制住下面的百姓了,就算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拥有众多的奴隶也不可改变整个帝国大势。

这就是大明帝国的现状,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都心里非常的清楚,可是这样的情况,又能够怎样去改变呢?

灯笔

第1215章 现在事情不好顺第1176章 君臣相顾两无言第0808章 从上到下的改变第0028章 大明混一图(求推荐)第0734章 天下之主坐天下第0705章 帝国南北变朝阳第0442章 梅驸马爷的担心第1098章 懒以生存的基础第0216章 举伞持刀的禁忌第0824章 女生外向是真的第0945章霸着爵位有脸吗第0367章 太祖留下的孽债第0935章有些事逃不过的第0906章 努力的人运气好第0268章 中愈一直被模仿第0254章 万家灯火千家烟第0856章 规矩太死得死人第0027章 殿堂侃大山(求收藏)第0255章 六鹰玩的心理战第0583章 民间资本的介入第0521章 父子二人的对话第0440章 雪中送炭大营行第0208章 佳人奈何要做贼第0673章 气震山河好未来第0750章 意思到底啥意思第0865章 秦淮河畔热闹多第0978章 老大人教诲无常第1045章 可谓高处不胜寒第0163章 朱明并不是赵宋第0201章 虚无中寻找自我第0544章 长兴侯府的坚持第0297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第0220章 有权咱们就任性第0044章 兄弟入伙吧(第三更)第0255章 六鹰玩的心理战第1118章 明抢帝国认真的第1139章 处于暴风的京师第0374章 给晋王打预防针第0909章 会咬人的狗不叫第1133章 这是回家的诱惑第0684章 可上九天揽月否第0223章 姐妹间深入交流第0154章 做您身边的女人第0277章 朋友之妻不可欺第0834章 害羞跑开方中愈第0160章 御前会议的安静第0666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发展第1049章 太子殿下的疑惑第0084章 冥冥有只眼(求收藏)第0174章 儒生屠夫间变换第0640章 帝国风云将再起第0168章 这就是你我的命第1180章 宣传部的口子大第0829章 中愈的担忧与否第0463章 消失的燕王朱棣第0491章 鸣金收兵的背后第0285章 风雨中的大本堂第0170章 学问大还得学习第0325章 早早发现的问题第1199章妥协后一直卧倒第0621章 认命的朱家天子第0345章 大明的末日狂欢第0844章 一网网住天下人第0403章 送你一顶高帽子第0516章 真命天子的归属第0542章 迷烟终到解惑时第1099章 海军的最后使命第0556章 长刀有鞘欲见血第0215章 清新口气有牙刷第0239章 情根深种救不救第1077章 事情终不如想象第1245章 复杂的朝廷趋势第0250章 局中人皆有苦涩第0154章 做您身边的女人第0317章 终究还是逃不过第0211章 就想搞点大新闻第1114章 众多势力的缩影第1153章 这次真的做爹了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633章 竞技挑选残酷性第0182章 死不死关我屁事第1103章 发展的机会平等第0676章 内部纷争白热化第0471章 嫌隙越来越大了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569章 长刀漫漫权势多第0477章 希直先生的野望第0460章 无用那就全杀了第0232章 罪奴营外收人心第0641章 兴亡百姓皆幸苦第0971章做大蛋糕分着吃第0593章 莫谈春宵千金雨第0633章 竞技挑选残酷性第1225章 牺牲就彻底一些第0124章 皇帝轮流做第0153章 风沙渐渐迷了眼第0600章 众位爱卿看过来第0871章 这个皇帝不一样第0370章 晋藩不看好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