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改变必然的过程

世界上有一种事情是不需要别人认可的,那就是耍嘴皮子。

只要你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之前确确实实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弄成一套理论,那么你都可以用来说服他们,甚至可以称之为忽悠,毕竟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这样的话成功率就会高了许多。

方中愈的一句话让建文皇帝朱允文陷入了沉思,建文皇帝朱允文一直都在回想这些年来朝廷所发生的事情,甚至他对于自己统治下的大明帝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占领的领土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都感觉到沾沾自喜,这不是一个贬义词,他确实沾沾自喜,只不过到后来让更多的人却觉得这所有的一切是有问题的。

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有一些温暖存在的,方中愈一番话让静儿还地注意文陷入了沉思只不过这个时候方中愈却没有心思真的说,自己高兴一番毕竟对于他来讲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他们俩彼此经历的一番过程。

方中愈也确实没有必要去高兴,毕竟对于他来讲见过皇帝朱允文,如果是一个明君的话,再好不过,如果是一个昏君的话,他也得想方设法让他在昏君的路上走得慢一点,至少不要走得太偏,朝廷的官员们还能通过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将这一切班转过来。

这样的事情似乎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年来他们也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大明帝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仅仅有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功劳,还有很多很多人的功劳,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天下百姓,还是那些默默在隐形战线上奋斗的人。

这些年来事情就是变得这样,时间其实是过得很快的,一天一天一又一天,所有的人都努力的做好手中的事,最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朝廷一直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没有人给他们答案,但真正的经济基础告诉他们,如今大明帝国在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

这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也告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但大家都清楚所有的一切最终会带来些什么,这就是他们之前所知道的东西。

朝廷所不清楚的,百姓们清楚,百姓们不知道的朝廷又比他们知道清楚,没有阴谋诡计,没有更多的算计,这是他们希望在对待朝廷百姓的同时,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感激大明帝国,把大明帝国当家,有家才有国。

这样的宣传,其实一直都在做宣传部,这些年来做得非常的好,凡是有大明百姓的地方都有着他们的踪迹,不管是采访那些边疆战士还是贫苦的老百姓,还是真正的扎根于一线的基层官员,他们所有的人都用着自己最好的方式来向整个帝国百姓传达他们所知道的故事,朝廷在这方面不限制百姓们去读书,不限制那些孩子们往更高的层次去学习,只希望他们在学成之后能够为帝国做出改变做出贡献。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沉思是的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之前方中愈的住,众多论作之中多多少少都提到了这些话题只是那个时候朝廷还没有发展到那一位所以他自然不会想这些事情。

只是如今事情,到了和之前不一样的地步因为发展的太好因为知道的事情太多所以更多时候他们还需要考虑一下这些的和之前的不一样更多的时候现在他们比较自由。。

这样皇帝朱允文相信如果现在他把这个话题抛出去将会有无数的人想方设法会去认证这两个观点的正确性因为他已经遇见了太多太多大多数人意见不一致的,最终都会回归到两个方面不是正就是反。。

当然也还是会有一部分人选择中立,什么都不管,既不支持左边也不支持右边,可是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的,那就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谁做得好他们就跟着谁,所以不存在自己到底支持谁,还是不支持谁,谁能让他们赚钱就跟着谁。

这样的想法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太仗义,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大明帝国这些年来就是依靠这样的事情才不断的发展向前的。

朝廷的官员如今已经没有太过明显的派系,他们更多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现如今的他们不再可能像之前一样将最终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上,只能通过大家分散的权力来换算出更多人来让更多能力的诉求达到,只不过这些年来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控制了这种状况的发生。

不是说这样的事情就完全没有,大明帝国依然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毕竟大明帝国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很多人想要把事情办好,多多少少都会做出一些妥协,只是这种妥协没有像之前一样,日照国语同时也没有那么的平频繁。

“从字面上理解,朕知道,这8个字从本身上来讲并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8个字显得特别的正常。

国富民强还是国强民富,始终都离不开家与国的概念,家庭们其实是由一个个百姓组成的,这一点朕知道的非常清楚,朕也从来没有忽视过这种情况,甚至是朕当初就知晓所有的事情最终会变得不一样。

只是那个时候我们一直以为,所有的事情,都会达成一个相对平衡,现在看来是朕太贪心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说方忠宇在仔细的听,他也想知道这些年来皇帝到底已经将这些话理解到一个什么份上了,对于他来讲这些事情最终到底已经到达了哪一个地步,这能够让他在后续的事情中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安排,这些年来他们做了不少的事儿,方中愈其实也做了不少的安排,一直迟迟的不把这个话题提出来跟他们讨论也是有原因的。

在之前,不管是方中愈还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对这些话题并不陌生,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谈论的并不多,毕竟大明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机就必须要花钱,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百姓们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这个过程其实现在已经变得比较缓和了,毕竟有很多事情没有像之前那样暴虐的发生,也没有对其他人造成过一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影响,所以最终算是一个很平稳的就把事情做好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朝廷,现在做事没有像之前那么担心,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去改变太多的,反而他们只需要不断的修正,有问题的时候做出改变就行了。

不管是谁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其实跟他们都没有太多的关系,好在现在朝廷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控在手中,大明帝国和之前一样,朝廷所知道的最终的事情也和他们有关。

“家国天下家国天下没有家哪来的国,可是没有国又怎么能够保证家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好的机会把握住这一切呢。

国家要是不强大,也没有能力保护住这些家庭,这一点历史上已经有无数次的经验证明了,如果帝国衰败,一族就会攻陷中原,这一点前元统治就已经充分的说明了这些问题,所以国强民富才是最好的状态。”

这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得出来的结论呢。

这是按照之前他自己的构想和历朝历代所发生的实际情况,所得到的最终分析,方中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没有错,确确实实是如此,如果国家不强大,百姓就算太富有了又有什么用吗?

“陛下,那您觉得现如今的大明帝国是这样的吗?”

方中愈头脑里构想了无数次这样的结果可是他仍然还是没有办法避免这种事情出现的最终后果所以他希望建文皇帝朱永文能够自己想一想这样的事情最终发生哪会出现什么状况。。

毕竟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讨论不讨论想法归想法,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落到真正的变化之中的,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他们本身,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一刻就必须要面对这些问题。既然现在他已经开始考虑这些了,那么所有的事情都该自己考虑,如果是在之前,方中愈根本就不会提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问题。

也许不该听这样的问题可是这就是事实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最终所获得的就是现如今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不管他们这些人之前怎么想现在就必须面临这个现实大明帝国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了,那么为了保证接下来的正常发展现在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算是被问到了,是啊,现在的大明帝国到底处于哪一个阶段了?他了解嘛,他手下的那些官员又真正的了解嘛,这一点似乎是有一个大问题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傻,以前他的主持人方式恐怕还有一些智能,可是经历过这些年之后,早已经变化了许多,甚至对于他来讲,恐怕更加的清楚自己到底该怎么做这些事情,否则的话也不会发生现在这种情况。

“两种状态都还没有达到吧帝国虽然变化很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忽视的地步,百姓们也没有变得特别富有,可是这也清楚,如果要想国家变得强大,百姓变得自由,似乎不太符合那些贪官污吏的想法,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朕现在能够压制他们,可是以后就很难说了,所以纵观历史来看,似乎国富民强的状况出现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建文皇帝朱允炆建文皇帝朱允炆确实他总是向着大明帝国现在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危险依然存在,内部问题也依然存在,百姓们还没有真正的掌握自己的财富,同时也没有达到他之前所说的那种状况,那么就所有的一切都有待考虑。

更重要的是事情没有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如果真的能够达到国强民富的状态的话,历史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国家被消灭了,反而是那种国富民强的状态,恰恰引起了其他人的际遇,甚至最后堡垒总是被从内部攻破。

换了其他人恐怕不信,可是有些资料是其他人得不到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却能轻易的得到,所以他非常的清楚,自己所担心的并不是没有问题的恰恰,他所担心的就是事实的真相所在,方中愈之前竟然敢给他看这些东西,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某些事情,早已经研究透彻了,对于他们来讲那些事情就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存在的。

皇帝能够看到很多人看不了的东西,这是一个事实,在如今的大明帝国是存在的,百姓们也乐于这样接受,他们也心里清楚的知道现在能够达到这一地步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不过没关系,最终还是会回到之前他们所知晓的那些状态中。

“陛下,您说的就是臣想说的,从目前的状态上来看,你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朝廷也正在努力的向这方面发展,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也许最终大明帝国仍然会变得强大,甚至是更加的富有,可是这样的情况却不是朝廷官员,当然也不是皇帝陛下您愿意看到的,毕竟百姓越来越强,也就意味着朝廷的力量,会受到限制,如果国家越来越富,也就意味着百姓手中的财富变得少了,那么他们有可能就吃不饱穿不暖,到那个时候官逼民反的情况就会出现。”

太祖高皇帝当年能够建立大明不就是因为饿肚子饿的太厉害了,才去给地主家放牛嘛,再到后来才能够跟随那些反元义军们攻打大都嘛,才能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嘛,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现在这种状况下,方中愈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官逼民反,这4个词是多么的严重,是啊,朝廷的官员们敢这样做吗?现在的他们也许不敢,可是如果真的控制不了的话,以后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出现在大明朝廷的,这将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

灯笔

第0731章 一言一句论大明第0655章 皇帝近臣新入行第0609章 有钱就是能任性第1148章 虎毒尚且不食子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1162章 做真好事这么难第0423章 总算有一点变化第0491章 鸣金收兵的背后第0836章 一些障碍得打破第0548章 不是战争的战争第1140章 太子殿下的要求第0123章 好大一个坑第0937章该来的总要来的第0112章 水往低处流(求订阅)第0933章跳出来的搅局者第1200章 政治绑架的正义第1209章 连锁反应的起来第0263章 悄无声息的绑票第1026章百姓之乐我无关第0493章 心软还是为大将第1112章 壮士断腕来一波第0895章 这是走哪哪催婚(大年初二不断更)第0047章 求见溺死鬼(第三更)第0116章 天狗吃月亮第1121章 皇帝的笑容满面第0868章 咋说都是你有理第0468章 驸马爷勾搭中愈第0073章 要办会员吗(求推荐)第0980章南北事件的联系第0423章 总算有一点变化第0062章 中愈造反了(求收藏)第0666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0383章 似乎玩过火了啊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第0543章 做利于自己的事第0048章 你爹没教你(第一更)第0095章 沉迷在其间第0406章 赎罪的渺茫机会第0427章 北平城里小人物第0294章 在等待那一个人第1078章 从南到北的安慰第1138章百姓们的好日子第0499章 燕王府最后时日第0713章 大明帝国的延伸第0577章 朝廷现在很缺钱第0518章 趁夜色人心难测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笔第0465章 军队里初步计划第0419章 那阵妖风来不了第0625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0347章 最怕空气突安静第0236章 小子不是省油灯第0069章 玩点新花样(求推荐)第0553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1058章 规划未来事不休第0032章 兵部遭贼了第0815章 小建议与大道理第0443章 这个世界很疯狂第1129章 贤内助的大帮忙第0357章 人情世故与冷暖第0523章 普天之下皆王土第0744章 天下是年轻人的第1072章 北方边境叛乱起第1056章 仁慈的狼不是虎第0073章 要办会员吗(求推荐)第0887章 燕王朱棣的新生第0587章 好茶愿与同道饮第1140章帝国的故事发展第1173章 想不到的事太多第0134章 天上掉下文曲星第1025章 该来的总会来的第0497章 北平城破旦夕间第0110章 国子监讲课(求订阅)第0554章 筹谋害人终害己第0742章 烹饪学校的麻烦第0860章 身边人物的见识第0832章 热心的皇后娘娘第0910章 朝廷面前是非多第1203章 活着总比死了好第0097章 桃李满天下第1146章 宣传口的大能量第1133章 海外领地的强大第1221章 明知不可为为之第0650章 碧波荡漾扬风起第0525章童俊中愈第二次第0386章 暗中毒蛇吐腥舌第0297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第0757章 大帝国风雨同舟第0812章 一丝一毫显功劳第0217章 那一夜无奈故事第0122章 能否画女装第1053章 大山南北有牧场第0266章 太公钓鱼上钩否第1172章 这是帝国的荣耀第0795章 生活习惯的改变第0162章 坟头草有三米高第1161章 建文皇帝回来了第1084章 经济好坏的差别第0533章 不改变就被改变第0491章 鸣金收兵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