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大山南北有牧场

没有一件事情是不能有迹可循的,只不过这种心态是在之前还是在最后罢了?

朝廷能给的稳定是对于很多人来讲的,也许在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甚至官员们都在考虑着如何接近环境接近太子,背后所蕴藏的含义,他们可能并没有去仔细的想过,又或者他们也曾经想过,但是并没有那么的重视。

这件事情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要做的就是平平安安的过日子,朝廷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手里能够掌控权力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如果再有一些其他的进步,那就更加的了不起。

南浔的队伍里面时不时都会有人离开队伍,他们是作为皇帝的使者前往各界,要么是宣扬事情的安排,要么就是去调阅各种档案,见皇帝朱允文并没有在每一个地方都停留,而是远远的从那里过去,就算是那些百姓和官员们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经来过了,但是也不会去真的追逐着或者失去围观。

皇帝的微信不需要用这种方式去维持,就算是那些百姓也不需要,百姓们如今能够分辨得出朝廷到底对待他们是个什么态度,而这个所有的态度一个都来源于什么,没有见过皇帝朱允文的支持,这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发生太好的结果。

好在这些年来,他们一直都在努力的源源不断的去做着这些事情。

“那好吧,算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朕还是有些奇怪。”

建文皇帝朱允炆,指了指那一幅图画,当然送来的报告里面还是有图画示意的,可以说清晰的表达了当时发生在太子身边的众多事情。

“你的弟弟方中宪在太子身边已经很多年了,当年也是你主动把他送进宫的,真很不明白为什么他选择了这一个位置。”

这样的话你注意我们非常的认真,此刻他脸上的神情表现出了对这件事情极为感兴趣的表现,同时他也希望方中愈能够给出解释。

不是皇帝关注的点太过奇特,而是他确确实实感到意外,按照道理来说作为方中愈的弟弟,他的本事见完皇帝朱允文也是知晓的,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精武皇帝朱允文甚至都不希望他藏族而是尽快的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来,从众多的太子伴读中展现出来,然后成为太子半途中独有的一环甚至是领导者都可以。

朝中虽然如今老城众多,可是自从方中愈开始帮助建国皇帝,祝愿我们劝说那些老臣离开重要的工作岗位之后,已经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状态,皇帝朱允文也非常的害怕出现人亡朕息这样的情况,也许当他驾崩之后,太子根本就无力驾驭朝臣,甚至他如今提出来的众多政策都会被改变,毕竟当初他也是改变了组织,才有了如今强大的大明帝国。

虽然当时他所做的事情确确实实非常的舒畅,令他心情高兴,可是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自然想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的就多了起来,现在他也生怕到时候自己的子孙,把他的政策完完全全都抛弃掉。

如果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倒是因为一些各种奇葩的原因,将如今打下来的大明国土扔掉,那才是他内心真正的痛啊。

所以就在太子身边培养了大批,有着更加前瞻性和更多接受,如今精英化教育的人。

毕竟思想的传播还是需要年轻人的,光靠那些老人恐怕做不到这些,他也是非常的清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解释的,中宪更多的还是希望到军队中做活,从小他就迷恋着军队,对军队有着另一番爱好,这些年来要不是我压制着他,他恐怕早就积极的参军了。”

这一点倒是事实,方中宪当时进入公众的时候年纪还小,虽然他自己也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那个时候影响他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大哥,方孝儒的长子方中愈。

“本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早就要去报考黄明军事大学了,只是碍于家里的想法,所以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实行,不过今天他也确确实实在太子面前这样表现了,恐怕不久之后,朝廷那边儿就拦不住他了,我也不能阻止了。”

方中愈是实话实说,这件事情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麻烦,既然自己的弟弟有想法,那就按照之前他所做的吧。

这一次说开了,以后这样还得注意,我们自己恐怕都不会真的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计较了。

“哦,这么说看来他还是挺有自己的想法,不过如今他还太年轻。

在太子身边的话,也确确实实能够成长起来,可以说是来辅佐太子的最重要的人选,当年你走的这步棋确确实实是对的,既然如此,他愿意进入军队就给他个机会吧,能不能闯出来名堂那就靠他自己了。”

“是,臣替中宪谢过陛下。”

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建华你注意我们已经做了决定,方舟也觉得对中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况且这件事情之后,恐怕其他人也会有了自己的决定,所以方中愈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自己的弟弟一直坚持这样做,以后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了之前他也确确实实帮助了不少,那么接下来就由他们自己干了,能不能干到最多的事情,那就要靠他自己了。

对于手底下的人能有这样的选择,借用皇帝朱允文还是挺欣慰的,可是就是不知道太子能不能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对于那些年轻的橙子能够真正的重用。

现如今那些年轻人才是他的班底,才是真正能够在以后的朝政中帮助到他,就看他自己能不能真的在这件事情上做出重要的决定了。

太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对自己是这一份评价,也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在自己的父皇那里到底能得到几分,可是如今他正沉浸于如何处理好正式的构思之中。

在之前他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如今接触之后却发现非常的困难,甚至牵扯到了很多人很多部门,虽然他也清楚的知道,朝廷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努力的反对腐败,可是依然阻挡不了那些人的欲望,所以才有了后期的很多事情,现在他看到这些事情自然也觉得见怪不怪了,虽然他也有一些不了解,毕竟朝廷出钱养着他们,让他们廉洁办公,其实已经是非常低的要求了,可是就凭这一点还是省很多人都做不到。

所以更多的时候,大家所报的思想和传统却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不清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可是却没有办法,也不得不将这些事情源源不断的进行下去,就好比这些留在今世的大臣,不仅要战战兢兢的将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还要保证太子不会发现任何的问题,不管他们做的对还是错,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方中愈有了其他的想法就再也不说话了,皇帝也走了神,刚刚的一番谈话都触动了他们内心中一些东西,见皇帝朱允文自然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但是他却不知道方中愈在想些什么。

这些年来,方中愈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了曾经有过的那些想法,可是现在看起来似乎那些想法依然扎根在他的心中。

朝廷通过送地送人的方式,将更多的百姓弄到了北方,弄到了南方,甚至不断的让其他以前的土帮归为大明国土,同时让那些人真正的成为大明的一份子。

及解决了大地主的问题,同时又根据各地的环境因地制宜做出了很多的事情,工厂也是这样的。

西北前线的武器制造,再也没有从京师做反而直接在兰州等地修建。

肃王离开了兰州之后,他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就直接由朝廷派来的人马掌管了,所以这里面掺杂了不少的朝廷利益,更多的官员开始在这里布局,大明帝国想要将这里变成铁板一块,就必须要花费更大的精力。

好在这个地方如今发展的越来越繁杂,吸引了不少的人,再加上草原部落里大量的牧民来到了这里,成为了朝廷的公民,那么自然有不少的风气都得到了改变。

在之前还有人不少质疑这样的政策,可是现如今看到他的变化,也不得不承认朝廷在之前做的非常的好。

流民的问题解决之后,更多的就是开垦。

当初苏王在这里用军事进行开垦,开垦了大量的良田,如今朝廷运用更好的种子更好的施肥,手段更好的工具将这里发展了起来,所以这里已然变成了北方的粮仓。

当然缺水还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所以节约用水在这里非常的提倡,当然南方的人是不能够理解的,好在这些年来他们也已经渐渐习惯,毕竟如果在一个村子里想要生存下去,总要跟别人做同样的事儿。

为什么会提到这些?是因为见皇帝朱允文除了接到朝廷这边的周报以外,还接到了来自西北的报告。

如今大明的军队在草原部落上有着不少的痕迹,自然也能探索到其他国家军队的痕迹,比如说罗斯国的人。

草原部落还有不少是非常强大的,比如天山往北的准格尔。

当然他们的名字有很多,只是信奉长生天的人,就算是改换再多的名字,也改变不了他们草原人的习惯。

大明的军队往西往北会不断的遭遇,也曾与他们发生冲突,他们也知道大明的军队不好惹,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见好就收,这也让在这边的人有一些不太习惯,甚至是那些汉人军官都觉得朝廷在这里的驻军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根本就没有勇猛的气力去征缴这些人。

不管是什么状态下,朝廷现在对外的扩张都是非常有序的,当然多线进发确确实实有些困难。

这不仅是时间上的仓促,也是心理上的仓促,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这个过程,就突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了,这让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这一份报告你有仔细看过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抽出手中的那一份报告递给方中愈,这也是令他比较头疼的东西,朝廷现在对于边境了解的越来越多,对于草原部落上的人也了解的越来越多,所以了解的越多就可以听到他们的诉求,每个人想法是不一样的,但终究还是会为现实所征服嗯。

“看过。”

“有什么想说的?”

“从草原的角度上来讲,咱们向西向北扩大的地方已经很大很大了,可是在原本属于唐朝西域都护府的地界,我们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强大,在那里实在是太过杂乱,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甚至说从那里出山口就会到达另外一个地方,而这一些地方就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朝廷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管束那里。”

方中愈也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想说什么天山祁连山昆仑山脉一大片大片的土地,如今并不是完完全全真正的属于大明帝国的,从这一点上来讲他是不能接受的,哈密卫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可是实际统治的地盘却是有限的。

就算是方中愈之前派遣了不少的锦衣卫去的那里,可是最终也没有得出非常好的结论,毕竟在那里汉人的基础实在是太过薄弱了,这些年来源源不断的向那里移民所解决的问题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除非那里发生一身大的战乱,让更多的人死掉,才能用汉人去填补那个空白。

“那个地方必须要属于大明,正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那一片地方,完完整整的属于大明,所以你要努力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着方中愈,非常严肃的说道,这是一个期望,更多的可以说是一种更加强势的命运,也许他不应该这样对待方仲余,可是内心的一切还是希望他强迫他做这样的事情。

灯笔

第1207章 皇帝所知道的事第0272章 你要做这个罪人第0102章 孤看好你额(求订阅)第1086章 移民大佬的困惑第0178章 流了口水的帝王第0411章 如果在重来一次第0658章 水军都督的重担第0663章 七人负责制出现第1091章 大明的大数据化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1072章 北方边境叛乱起第1110章 贪多嚼不烂是也第0299章 潘多拉的小匣子第1067章 沉思之后的故事第1078章 大时代的大计划第0185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第0345章 大明的末日狂欢第0944章自古慈母多败儿第0651章 帝国首脑在徜徉第0067章 哈哈哈哈哈(求收藏)第1208章 征兵事宜的后续第0466章 最后决战到天亮第0072章 不是针对谁(求推荐)第0662章 分食果实先出力第1145章 帝国军队的忠诚第1210章 好兄弟来莫回头第0237章 茫茫夜色白莲开第0948章一纸空文大明律第1062章 改革从军队开始第0562章 齐泰家的毒鸡汤第0104章 人心隔肚皮(求订阅)第0943章 乖乖的合作就好第0502章 千古一帝终相见第0982章第0477章 希直先生的野望第0722章 徐家有女初长成第0883章 消息的轰动效应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0701章费尽心机的活着第0796章 万世一系想的好第0833章 宣传部使命召唤第1147章 水可载舟可覆舟第1072章 有问题但是无解第0364章 有识之士的问候第608章 一分钱是一分货第0839章 短短几十年变革第0845章 最高指导性机构第1112章 赌博那是祖传的第0995章太祖皇帝的藤条第0358章 燕王的平静对待第1192章 皇帝的无奈之下第0512章 燕王朱棣不能死第1064章 来自帝国的压力第0753章 帝国深处的思虑第1047章 中愈能当皇帝吗第0762章 这样时光静悄悄第025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225章 牺牲就彻底一些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强大明第0356章 朝廷的迷之自信第0800章 天下没有省油灯第1106章 皇帝的态度不错第1057章 强大的帝国后盾第1130章 太子的计划考量第0021章 师兄弟畅谈(求推荐)第0319章 不要什么都问我第0443章 这个世界很疯狂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1066章 帝国发展靠大家第0316章 身份心态的转换第0227章 坏坏大人的谋划第0584章 一发动全身颤抖第0055章 陛下失踪了(第二更)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1054章 真正退出的人物第0191章 发现不一样的美第1167章 力量还是不够啊第0761章 八卦一下更好的第0344章 真假历史的选择第0569章 长刀漫漫权势多第0215章 清新口气有牙刷第0503章 杀人狂魔方中愈第0828章 百姓从容赴边关第1144章 这样的事情不好第0672章 大明宣扬的力量第0809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1106章 皇帝的态度不错第0072章 不是针对谁(求推荐)第0290章 好鱼饵撒出去了第0669章 校场纵观天下势第0803章 规矩还是得立的第0568章 军人的京中摇篮第0237章 茫茫夜色白莲开第1218章 兵部的鬼还是人第0322章 似有似无的希望第0038章 雨天去蹭饭第0271章 庞然大物的觉醒第0827章 纠纠缠缠理不清第0994章 晚节不保那不行第0137章 这家国总得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