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4章 我们一起造反吧

大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谈笑间将众人的兵权给握在手中,给手下的武将富足生活的行为与汉高祖刘邦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当然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而这也结束了多年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开创了少见的天下太平。

因此,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改革就更加彻底了,将军中有威望的将领杀掉,没有威胁的便被规则束缚起来,所以,武将造反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了,至少在这立国三十五年间,太难。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兵权看的都很重,统兵与调兵权分离,并严加监督,五代十国那种手里有几个兵,割据一片土地,就敢称王称帝,大的藩镇,数十年间光帝王就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的日子已经不会出现了,

其实造反就算出现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说下面有多少兵马听他的,光是附近的县府,军械库,临近县的卫所,都够让他头疼了。况且,起兵造反大量的饷银也是个大问题,再说卫所兵,大家都是一大家子,难道要裹挟这么多人跟着自己造反,所以,情况永远不是那么简单,更何况是掉脑袋的事情。

燕王朱棣的造反是个特例,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三点:

第一,他是姓朱的,朱家藩王做皇帝似乎也能说得通,这也是他最大的依仗,况且《皇明祖训》中的话,给了他最大的法理地位;

第二,他常年卫戍北地,手下统领的骄兵悍将不少,甚至吞并了大宁卫和朵颜三卫,要给他们更大的赏赐,只能自己获得更高的地位,馕括天下,才能拿出好的东西赏赐给别人;

第三,临近战线周围的卫所,府道的官吏的态度很是暧昧,既不对南军使坏,也不帮北方,所以这就给了北军更多的方便。

况且,捉拿反贼也是一大功劳,在这个世袭军官存留很大的时代,军功是上升的必要品,想要升职,得拿敌人的首级过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要是有谁扑灭了自己境内的一场造反,那就是天大的功劳,不管参与造反的是一个山沟的村民,还是一个县的所有人都参与造反,只要剿灭反贼,贼首授首,那就是功劳大大的,因此,没有人会放过这场功劳的拥有,所以,造反在这个时代,问题是很大的。

退一步说,既然敢如此开诚布公的拿出这个计划,齐泰相信,一定会有方法控制这些人,做好准备,绝不会有问题。

中愈那小子,丝毫不会吃亏的人,说不定早就想到招治他们的,想到这里,齐泰的心里到是有些高兴,不过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没必要,他也在等,他想知道,他的搭档所说出的话,到底是有多少人支持。

“陛下,茹大人言之有理,军队是朝廷的根本,太祖高皇帝更改兵制,钦定卫所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辖。

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此制度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高皇帝曾言: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朝廷财政也没有花大笔银钱在这上面,足见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现如今这种制度运行良好,若是真的让各卫所的军官接受军事教育,这里面的门道难以说清,难以保证以后是否有事情的发生,忠诚度难以保证,所以,臣建议陛下三思,若有更好的办法,再试试,这件事情,不急。”

黄子澄黄大人,站起来,拱拱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位大人,自从前几次受挫之后,很少在重要的事情上发言,而且精神也没有以前好了,似乎被打击掉了精气神,今日发表意见,想必也有些想法,重新跳出来。

大家听了之后,看了看,站起来说道:“臣等支持黄大人所议,恳请陛下三思。”

齐泰看了看其他人,这些人唉,这是要葬送大明的未来啊,难道大明的官员竟已经短视到如此地步了吗?他是没有想通的,这些人今天的表现确实是不像是之前的水准,给他很奇怪的感觉。

齐泰一直在沉思,大家都在看着他,似乎在等着他发言,因为众人的意思都表达的很清楚,虽然方孝孺和礼部尚书陈迪,吏部尚书张大人等没有发言,可是到现在还不说,意思就是再看看,中立,不支持也不反对,或者说暂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众人也不奇怪方孝孺为什么不发言,道理也很简单,与他相关的事情刚刚讨论了一些,除了自己的事情,近来他对朝政之事真的是很放手,让其他人去做,或者说,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学者,而不是一个在朝政上指挥的大臣。

齐泰抬头看了看,见众人这样看着自己,想了一下,也知晓众人的意思,他还是希望众人能多考虑考虑,“陛下,诸位大人,我大明开国以来,大明军制,太祖高皇帝钦定卫所制,而各卫所的长官,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高级军官都不世袭,由朝廷从世袭军官中升任或从武举人中任命,卫指挥使以下军官则都是世袭的。

也因此,这些人可能并没有太多的真才实学,大明立国三十又五,由多少这样的军官世袭我们不能完全确认,但是可以肯定,这个数字并不少。长此以往,对于卫所军的战斗力是个考验,如今南军对于北军的劣势已经很明显的显现出来了,还望大家多想一下。”

这是说了这几次大败,坑死了太多的士兵,他们都有责任,众人也并不是来听他说这些的,也知道他肯定没有说完,也就静静地听着。

第0464章 行走在京师之中第0425章 迷茫之中见曙光第1173章 帝国出现的问题第0787章 像风吹过一样的第1210章 好兄弟来莫回头第0953章 高头大马迎亲去第0074章 少爷是神仙第0259章 借鸡生蛋的本事第1151章 风中的惴惴不安第0148章 这真是小家碧玉第1237章 改变总算开始了第1063章 不再是纯粹武人第1201章 郑重的踏步不前第1079章 帝国的扩张战略第0339章 请叫我那个三胖第0712章 维贤者可封王爷第0557章 莫谈江湖在九霄第0068章 要雨露均沾第1102章 百姓们的大期待第0201章 虚无中寻找自我第107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021章一句话你要脸吗第1156章 中愈做的不错了第0336章 大明最真的讲究第0553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0462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0762章 这样时光静悄悄第0548章 不是战争的战争第1196章 迷茫人入局更深第1188章 事情的变化太快第0998章混乱起皇族更换第0579章 千里之行始足下第0060章 朕帮你拔刺(求收藏)第0825章 如今花钱如流水第1065章 润物无声投发展第0360章 晋王家特殊癖好第0177章 看不见的触手怪第1108章 本质上没有变化第1073章 不是添麻烦的人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0187章 云里雾里的交锋第0426章 燕王需要场胜利第0192章 穷鬼憋坏的阿三第0821章 廖氏家族的崛起第0162章 坟头草有三米高第0110章 国子监讲课(求订阅)第1049章 在位久天下有碍第0403章 送你一顶高帽子第0927章 大人上过战场的第0803章 规矩还是得立的第0730章 消息畅通重要性第0732章 麻烦来了有人管第0889章 天下没有新鲜事第0262章 是栋梁还是废物第1098章 另起朝廷中枢台第1207章 皇帝所知道的事第0660章 此去仍是少年郎第0012章 谣言满天飞第0265章 造化弄人说不清第0229章 那位美女叫做姜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0421章 一饮一啄皆天定第0107章 心中的顺丰第0033章 小鬼来京师(求收藏)第1248章 时间最好的解药第1068章 时间带来的改变第0930章 弱化皇权的本事第1038章 奉旨赶快生孩子第0844章 一网网住天下人第1068章 时间带来的改变第0361章 好一幅出浴美图第0203章 历史遗留的猜测第0799章 有了牵绊有了根第0012章 谣言满天飞第1196章 迷茫人入局更深第0675章 蓬勃发展看今朝第0148章 这真是小家碧玉第0364章 有识之士的问候第1069章 讨要两个好物件第1167章 力量还是不够啊第0788章 艺术来源于生活第0500章 苦口婆心劝投降第1003章真相没有很神秘第1152章 别人家的好儿子第0794章 塞王荣耀不容辱第0364章 有识之士的问候第0115章 我是大忽悠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第1041章 不愿意享福的人第1111章 朝廷的潜在意思第1091章 贴心的建文皇帝第0496章开口劝降的技巧第0749章 总之是变化无常第1131章 北方的紧急情况第0765章 漂洋过海来看你第0373章 有些秘密你知道第0731章 一言一句论大明第0180章 手下有个活阎王第0236章 小子不是省油灯第0511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