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5章 同窗同年师兄弟

房间里也安静了一会儿,齐泰顿了一顿,又说道:“各大卫所的兵丁,他们戍守的地方,多以距离原籍地遥远且分散的方式,并不是安排到家乡附近,以此来防止逃兵,但长途的跋涉加上水土不服,给军士带来不少痛苦。正军服役于卫所,还必须带妻同行,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每一军人有房屋、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粮,但实际情形则常分配不足,行军时则发给口粮,衣装则须自备,武器则由国家以工匠生产。

军士在营,分成守备和屯田二部分,此间比例不定,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虽说朝廷规划的很好,也在逐步完善,但是事实上实际上的操作是有问题的,也因此,还是有逃兵的,就算处罚严重,但是没有出路,也让他们敢铤而走险。

那些立功的士兵可能也没有办法获得更高的职位,这也让他们泯灭了保家卫国的决心,我观此法,真是不错,所有人,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来学习,然后再上战场,最后的话,择优秀者成为军官,至少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有个奔头。因此,臣,希望陛下,能够早作决断,让这些人,能够早些来获得朝廷的优质教育,为与北方的平叛做准备。”

说完,齐泰跪了下去,虽然跪着,却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灵魂矗立在这大堂之上。他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成,这将是一个天大的创举,天下武人就像是儒生一样,进入学院,获得最正统的军事教育,再加以思想上的教育学习,想必家国天下,必有愿意承其重者。

“意思就是齐卿是愿意支持,这个武学重开,建立新式军事学校的了?”建文帝问了一声,虽然刚刚齐泰分析了不少,但他还是想确认一遍,听他亲口说一声,毕竟有些事还是让大家都听见比较好,这本来就是公开的,大家的意见不一样,这可以理解。

建文帝很想知道,为什么茹瑺和齐泰在这件事上,分歧居然这么大,一个极力反对,一个全力支持,像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或者说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二人都是实权的兵部尚书,与远在济南的铁弦不一样,挂个兵部尚书的虚衘,却并不对兵部的具体事物做安排。

两人也有分工,但是事务还是有交叉的,所以也经常在一起讨论,也曾有分歧,但最后都能达成一致,或者说是折中一下,反正让别人看不出毛病,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合的传言传出来,相处的也还是融洽。

齐泰再次叩首:“臣极力支持皇室与朝廷恢复武学,开设新式军事学堂,培养专业的军事将领,为我大明国祚竖柱石,立大梁。”

一声声,铿锵有力,一句句,直指人心。

建文帝听的是热血沸腾,大明的将来就握在自己手中,说出来真的是很让人兴奋,朱允炆笑着说道:“好一个竖柱石,立大梁,齐先生见识不凡,目光长远,为我大明基业打下基础,深合朕意,该赏。”

建文帝很是高兴,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直接称赞了齐泰,当然也不知道他到底要赏他什么,反正肯定有赏赐的。

“臣请陛下三思,此事万万不可,士子监生,或者有功名的读书人之间,尚有同窗,同年,师兄学弟一说,团结在一起,游学处事,在某些时候,甚至有可能形成党争之面貌,为祸朝堂。前宋党争之祸,遗毒不浅,影响前宋国运,竟让煌煌大宋灭于番外蛮人之手,如今陛下想将众多武将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互为同窗同年,师兄学弟,以后,统兵之人皆是熟识之人,怎能保证他们没有二心。若有一人狼子野心,妄图结党营私,掌握军权者皆为友人,朝廷该当处于何地,那些武学生又当如何,还请陛下三思。”茹瑺也跪倒在地,朗声说道,党争一词,震慑人心,这时,连齐泰都盯着他,看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疑惑,似乎不应该是这样。

茹瑺说完后,黄子澄似乎也来了兴致,“臣启奏,纵观九州大地之历史,党争之兴,早有记录于秦始皇赢政当权之初相国吕不韦与嫪毐集团的权力争斗;真正肇端于西汉初年吕后党羽与拥刘军功宿将之争;至东汉桓、灵二帝之间,有党锢之祸,最终以宦官诛杀士大夫殆尽收场。此后西晋诱发八王之乱之后党之争、唐代关陇集团与江东庶族之争、晚唐牛李之争、前宋庆元党争等诸多争斗,祸国殃民,生灵涂炭,而这些皆因朋党,臣实不愿看见以后会有如此之祸,因此,请陛下三思。”

黄子澄所举的例子都是时代久远的,其实宋初党争还是很多的,只不过他们的方式较为文明和气一些,诸如早期的范仲淹、吕夷简、富弼、梅尧臣等,后期的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为一代名臣文豪,都是世人称颂的谦谦君子,所虑皆为公事,而少私情;这样的为公不为私的君子之争,几千年来也独此一例而已。

即便如此,后期也有撕破脸的时候,乌台诗案,就差点让大诗人苏东坡的丢掉了脑袋,虽是小人构陷,但主事的尚是王安石,却也没有保下他,照样贬谪。

以后到了徽宗时,蔡京当权,肆意打压对手,一代昏主宋徽宗炫耀书法,亲书党人碑,刻司马光、苏轼等反对或对王安石新法有异议者之名于其上,立之于太学端礼门前,大有遗臭万年永不翻案的意思,党争至此,就完全变味了。

他们都知晓党争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提起党争后,齐泰才看了茹瑺这一眼,原来竟已到了如此地步,唉,糊涂,糊涂啊。

“陛下,前宋司马光将新法废除殆尽后去世,早就乡居的王安石也于同年去世。不过朝廷的分裂并未因各自领袖的去世而停止,党争反而愈演愈烈,两派轮番执政,政策变换不定,民众深受其害,投机的小人反倒在其中左右逢源,党争也从先前君子们的争原则变成小人们的争利权,国事日非,直到靖康之辱而亡国。王安石和司马光都不愿意看到纷繁的党争,而北宋党争实则由他们开启,这两大君子都难辞其咎。如此看来,文人之争尚且如此厉害,那武人之争,岂非刀兵相向,更加难以控制,若刀斧加身,我等又该如何呢?还请陛下三思。”工部尚书郑赐也跪下说道。

建文看着跪着的这些人,一言不发。

第0295章 少年臣子欲托孤第0485章 一点一滴有事来第400章 泼皮无赖锦衣卫第1051章 太子的经营之道第1158章 担负自己的责任第1208章 征兵事宜的后续第0957章 他的无私并不好第1215章 面临现实的惨景第0323章 锦衣暗藏漫长夜第1141章 战争的正义与否第0019章 诗名传京师(求收藏)第0023章 暗卫小有形(求收藏)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第1183章 这是帝国的未来第0562章 齐泰家的毒鸡汤第0133章 自古天家无小事第1082章 心烦意乱建文帝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060章 有趣的人很少见第1119章 长见识得出去看第1042章 岁月从来不饶人第0157章 这是欺负女孩子第0563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1071章 等待中的黎明夜第0753章 帝国深处的思虑第0293章 有大志还需大智第0828章 百姓从容赴边关第0840章 暴发户诱人姿态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0220章 有权咱们就任性第1044章 巨佬的府中会面第0039章 万事开头难(求收藏)第0480章 大黎明前的黑暗第0327章 真心认错王爵复第0324章 数骑绝尘往北去第0762章 这样时光静悄悄第0770章 帝国体系的建成第1207章 皇帝所知道的事第0338章 高手之间的交锋第0163章 朱明并不是赵宋第0482章 不一样的大明军第1136章 怎么说都有些难第0900章 没有对错的十年第0431章 会变成什么样子第0456章 给自己留条后路第0522章 外游豆腐回京师第0439章 会飞鸟儿入了沟第1203章 豁然开朗齐大人第0958章走路有些不方便第0258章 借助百姓的力量第0239章 情根深种救不救第0831章 战争贩子的渴望第0466章 最后决战到天亮第0600章 众位爱卿看过来第1198章 精神信仰不能断第1214章 心情焦虑的皇帝第0747章 我们终将离开这第0675章 蓬勃发展看今朝第071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0507章 天地报应在轮回第0487章 心累还是心药医第1053章 与疯子相处的日子第0485章 一点一滴有事来第0935章有些事逃不过的第0844章 一网网住天下人第0881章 绝密消息引深思第1184章 敏感时期的帝国第0904章 时间不会管破事第0950章杀戮也在所不惜第1158章 你内心里在害怕第1147章 认真授课方伯爵第1214章 卢掌柜的烦心事第0198章 背锅我是认真的第0300章 父子之间的约定第0923章有趣的灵魂碰撞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荐)第0326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第1016章你不担心我担心第0102章 孤看好你额(求订阅)第0662章 分食果实先出力第0242章 皇帝身上好脏额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1182章 要不撒手不管了第0652章倘若父王还在世第0622章 出人头地在此时第1137章 内心深处的孤寂第0029章 舌战尚书令第0083章 小孩过家家第0545章 那个位置很诱人第0528章 帝王心术有点怕第0170章 学问大还得学习第1142章 懂了的就是好的第0994章 晚节不保那不行第0187章 云里雾里的交锋第0697章 国公爷府辩忠良第1063章 不再是纯粹武人第1192章 成长起来的军队第1173章 帝国出现的问题第0532章 每个人不同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