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9章 宿敌出现磨刀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可能,会因为其他人的话语而改变,当然还有一些人是选择坚持的。

坚持下来,他们获得的就是成功,坚持不下来,那么依然会改变去追寻其他人。

在大家都不知道正确与否的时候,那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这样的话,很公开的在大明报上宣传。

道理很简单,因为之前建文朝廷所出的政策受到了质疑。

京师里的官员们达成的共识,并不代表地方上的官员也认可这些条件,所以他们,在,暗地里也在质疑这些东西。

这种情况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毕竟,没有人可以说服所有的人,就算是方中愈就算是他如今强势,如斯。

也没有办法逼迫所有的人都相信他的理论。

所以大明报,就发了这样一篇讨论。

讨论上,举了很多的例子,而这只是其中总结的话语。

是啊,有些事情是证明不了对与错的,只能让时间来证明,先贤们曾经有过很多次著名的论战,他们也从那里面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想去获得一些,想得到的东西,这并没有什么错。

方中愈也没想把这些东西都搞得神神秘秘的,所以才会如此的公开,只要大家愿意,只要大家想知道,他都可以努力的做这些事情。

大明报现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朝廷的意志,毫无保留的宣扬出去,让所有的百姓,只要他在大明国境内都需要知道。

这样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很难做到,似乎又很残忍,那就是相当于把所有人的脑子都变成一个脑子。

这可能吗?可能也不可能,但事情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大明报如今想要更进一步,自然是需要做这些事情的。

如今这一段话就是,里面的中心内容,那就是让时间来证明他们到底做的对还是不对。

既然朝廷已经这样说了,那些质疑的声音,就没有那么大了,当然暗地里还有一些话语,不过都不重要,只要表面上大家还没有对这件事情做太多的反对,那这些事情依然可以做下去。

“掌柜的,难道咱们真的,要这样做吗?刚刚说的话有些重的呀。”

卢雨一直都跟着卢掌柜,做这事情,如今就算是在外面坐着分店,店长如今,回到这里,依然在他的身边做事情。

再加上他可是之前见着方中愈的老人了,关系还不错,方中遇见他一点灵光,所以也对他印象还不错。

卢掌柜也在他,前面走着,其他人都在后面跟着。

听见,卢雨这样说话。

他笑了笑,说道。

“没有什么重不重的,这本来就是事实想要获得更多,就先要付出很多,有得有失才是正常的,哪有一直都得到,朝廷现在能开这个口子,并不代表以后会一直开这个口子,那是因为小方大人如今为咱们争取,甚至还和国子监的陈老大人说了,不少的话以后的事情咱们能说的清楚吗?现在既然有机会,当然要做一把大的,做的越大越好,那样的话就算是以后有了什么其他的政策,咱们也好有能力把这个东西保住你要这样想,这毕竟不是咱们一个人的事,是很多人的事,是整个行业的事,现在你看京师,哪个酒楼不羡慕咱们哪个酒楼,不想学咱们的东西,可是他们有能力吗?他们有这个资本吗?没有我们做的事本来就是为了他们好,如今他们还如此推三阻四,到时候真的被打压的,完全不成气候了就会后悔的。可以说朝廷是现在是在给咱们机会,以后可就说不定了。”

跟在他身后的那些人其实也都听见了,卢掌柜这些话也是说给他们听的,算是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吧。

卢掌柜心里也很清楚,就算是他现在把话说得再大,也不可能让其他人完完全全支持自己,而这些支持自己的人之中,当然还有一些心思浮动的,他现在要安稳这些人的心思。

毕竟后院着火也是有可能的,他必须要保证所有的人都支持他在他这边,而且,他不能辜负方中愈的希望。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好吧好吧,这些弯弯绕我也搞不清楚不过要是真的有这样的事情的话,咱们还是帮一帮吧,毕竟那些人也算是咱们这么多年的老相识了。”

“那也得他们愿意让咱们帮才行啊,再看看吧,不过这件事情咱们必须要做,你多联系几家吧咱们得抓住这次机会,做好了咱们,名流千古,做差了,也不过是倾家荡产罢了,小方大人也不会对咱们怎么样,到时候大不了去,锦衣卫那里讨口饭吃。”

卢雨笑了一笑,自家的叔叔说的这话有些,泄气啊,但是,他也能感觉到,那就是一句调侃的话,锦衣卫以后会不会要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就更好了。

卢掌柜并不想管那后面的人,就算是他们不愿意,他也会想方设法把这个摊子先撑起来,他相信朝廷不会丢下他们不管的,毕竟国子监已经介入,应天府尹也将会在政策上倾斜,他要是还做不好的话,只能说明他没用。

一个没用的人还有什么价值?这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义,他也很清楚这个道理,锦衣卫为什么要重新选拔人,那就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完全担负不了锦衣卫的责任了,他们做不成那些事,所以锦衣卫才从外面选人才从,整个朝廷,管辖下的地域里,广泛的选拔人才。

因为这些事的存在,因为这些是必然存在,所以他们会努力的把这些事情完成好,这也是他给自己一个交代的事情。

开办一个学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因为他心里清楚,所以他才会努力的把这些事情做好,要给天下人一个表率,他相信,只要他这个学院做好,朝廷肯定会放宽其他行业的民间力量介入的。

朝廷没有那么多的能力做太多的事情,况且朝廷举办一个皇家军事学院,都要如此的费事,自然不会在其他的方面花费更大的力量,当然也不排除朝廷会和民间力量合作,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完完全全由民间力量来掌控。

当然,这是他想的,能不能真正掌控还有别的话来讲,况且朝廷没有说一定会有他来掌控。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毕竟这件事情本来就酝酿了很久很久了,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后续的过程,至于这个过程到底能持续多久,还得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又过了一天,建文皇帝朱允文突然召见方中愈进宫面圣。

虽然方中愈不太知道为什么建文皇帝,朱允文,来召见他,但是他也没有太意外,因为现在建文皇帝朱允文,只要有什么事来找他也很正常。

就算是与他无关,建文皇帝朱允文也会征询他的意见,也就是说,现在这种皇帝,朱允文,对方中愈还是有些依赖的,毕竟有些时候中愈的想法跟其他大神不一样,这在朝廷内外都是,大家认可的。

方中愈坐着方家的马车,来到了午门外,自午门入宫,然后便一路到达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暖阁。

人数少的时候就在暖阁接见,人数大的时候就在外面接见,当然人数太多的话,还得到广场上去接见。

方中愈刚进去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文精神奕奕的坐在御案后面,一副很严肃的样子。

似乎有什么事情,很是让他苦恼。

看着六部尚书,也在,方中愈,意识到可能出现了什么事情。

所以才让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很是担心。

“来了,坐下说下吧”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说到,方中愈赶忙向其他几位大人见礼,然后也坐下了。

“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谓何事?”

在他想来,如今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的。

而且如今,他大部分事情都已经让,建文皇帝朱允文做了,毕竟他们商量了很久很久,所以基本上在他想来,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这么急急忙忙的让他进宫的。

所以他一直都在等待,等待皇帝自己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啊。

“是这样的,琉球,和倭国那边,派人过来说,他们要派遣大量的学生过来学习。”

琉球。

倭国。

方中愈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会是这两家的事情。

琉球他倒是知道,当初太祖高皇帝曾经派遣使臣,带着大明的诏书去琉球。

那个诏书里面称它为琉球,从那以后就成为了正式的名称,由此可以见得连琉球国的国名都是大明赐予的。

那个时候,诏书里面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的,历朝历代皇帝用的满意一次,并没有,威胁恐吓的意思,在那个时候是一种和平的外交。

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了,朝廷的诏书,甚至是派遣自己的王弟泰期和阳仔一同来到大明帅表称臣。

自从中山王向大明,既表称王之后,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在第二年向大明皇帝称臣入贡。

自那以后,琉球国三山分立,相互征战,大家都为了争夺,可可以种粮食的地方,死了不少的人。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知道之后,要求他们停止战争,西民养兵,一年国祚。

后来,那三位大王竟真的听到朝廷的话,再也没有打过仗。

这也说明了,大明皇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权威,当时的琉球确确实实是大明的属国。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每一代的琉球王都曾经向大明皇帝请求册封,确定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很长时间。

“哦,这有什么不对吗?臣记得之前国子监就有来自外番的学生,也当然有必须啊,为什么如此的,感觉为难呢?”

方中愈只能这样提问,毕竟他作为锦衣卫的,北镇抚司镇抚使,有琉球的人传递消息,到了京师他居然都不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职的表现。

“小方大人,主要是这样的,洪武25年,太祖高皇帝,更赐闽人,三十六行入流,也就是说,朝廷让这一批移民去了琉球国,甚至向他们传递大明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琉球王也曾派人过来,主动请求大明四人过去。如今,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陛下登基之后,再加上,燕王叛乱这样的,情况,就中断了,如今听准朝廷已经平叛了了,所以他们又再度入朝想要,请求朝廷派人过去。”

鸿胪寺卿这样说话,当然是为了向他们解释。

其实之前他已经把这些话向其他大臣说过了,但中愈因为来的比较晚,所以他又说了一遍,算是向方中愈单独解释一番。

方中愈还是没太弄懂。

不管是,琉球王还是倭国。

一直,奉行,中国为正朔,

派遣人来大明学习也是很正常的呀。

怎么感觉似乎,风头不太对?

“嗯,陛下,臣还是不太清楚,能否再解释得清楚一些。”

“之前他们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如今,毕竟大明的改变还是挺多的,朝廷还在决定是否,要给他们公开这些东西。”

原来如此。

这是怕自己家的好东西被别人学走了呀。

但是之前为什么不怕啦?方中愈想到,这看来并不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而是其他人的意思,至少其他的诸位大臣们还是觉得大明的好东西,还是留在大明比较好。

如果是以前,他们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那些东西他们已经掌握得非常透彻,但是如今新东西的出现,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好,要是让别人学去了多少对,大明是不好的,所以有些担心这才,表现了大家不一样的想法。

如今新东西太多了,要是被别人学了之后,恐怕,难以让别人,知道。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希望能够控制一些,至少要保证那些最先进的东西要在大明。

“陛下在担心什么?”

“其实也说不上担心,只是有一些不甘心,毕竟是咱们自己的东西,老祖宗们花了这么长时间研究,现在却要让别人学了去,多少,为了那点虚名不值得。”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知道这样的话是不会被传出去的,所以才会在诸位大臣和方中愈面前把这些话说的如此的透彻。

对于他来说,作为大明天子说这样的话,不太合适,但是,他也是有私心的,说这样的话,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诸位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吗”

方中愈看了看其他的,诸位大人,朗声问道。

“是的,我们都认为,虽然,太祖高皇帝对他们很友善,他们也确实是派遣了不少的学生过来学习,但是,大家心里多少还是觉得,不太甘心。”

这种方法,方中愈其实也能理解。

他们自认为天朝上国,其他人,来朝贡也是一种荣耀,当然这是虚名上的,很多人能不能看上还不一定,但是如今,却要用少量的东西换取大量大明的东西,智慧可不是说给就给的,所以他们有这种纠结方方中愈其实也能理解。

方中愈听后,选择了冷静一下,他得想想后世的华夏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

整个暖阁里很是安静,是的,大家都在等待方中愈的方法,毕竟在他们眼里,如今可能,方中愈的想法跟他们不一样,但是就算是不一样,他们也得有一个能说服他们的理由,这才是他们等待着方中愈进攻的原因。

其实方中愈也能激起诸位大人的难处,对于他们来讲,有这样的想法,确确实实也是理所当然。

“陛下,其实,您担心的,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道理的。当然陈,只能说是某些方面。”

说到这里的时候方中愈,看了看,其他人,的脸色发现他们的神色都有一些复杂,又继续说道。

“大明开国已有35年,太祖高皇帝在位的时候万邦来朝,多少番国前来进贡,琉球王国也是其中之一,太祖高皇帝之前还曾,派人,入,即琉球也就是说,当年太祖高皇帝就和他们有过来往了。依照惯例,陛下登基之后,也应该像他们,上次人口,只是,只是如今大明朝廷有了变化,所以,才在此事上悬而未决,中未达成想法颇多。”

鸿胪寺卿只好这样解释,他也是想说给其他诸位大臣亲的。

毕竟当初就是他们鸿胪寺负责的这些事情,如今,事情又到了现如今的地步,他们自然是要把这些事情解释清楚的。

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干,这事方中一直坚持的,所以现如今只要是,林朝清振他们都会在场,建文皇帝朱允文也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避免,自己的,任意妄行而影响整个,事情的发展。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上次人口不是不行,让他们来学习技术,主要是这个问题,之前,大明的技术虽然有些超前,但多少,不会对整个社会的环境造成大的变化,所以他觉得,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如今,看到国库,一天一天充盈起来,整个社会的活力一天一天的加大起来,他自然是有不同的想法吧,他把这些都归功于大明星出现的这些事物。

这些东西有的是在中愈的,支持下才出现的,而有的却是因为,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个皇帝朱允文才想把这件事情再压一压,或者说按照他的想法,冷淡处理,让他们来,看看就行了,至于学习嘛,不要太深入。

所以说,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些想法,也得到了其他那些保守一些的大臣们的支持,在他们看来,番邦就是番邦,外夷就是怪异。

他们也没必要掌握太好的技术。

倒不是说害怕他们强大起来会怎么样,只是因为这些人觉得自家的宝贝让别人用着多少,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纵然他们是,读书人,纵然他们是朝廷先贤,但是他们也是读书人啊,读书人嘛,也是有私心的。

正是因为他们会这样所以才会不断地把这些事情弄得很复杂

啊,当初也没觉得他们做的也不好但是,还是有些太明显了。

倒不是因为他们太小气,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让他们觉得,只要保持在大明和中原的土地就行了,不会再去计较其他的,虽然之前方中愈在这上面打过很多基础,之前也宣传过,土地的概念,为什么大明混一图会,这么快,就在全国各地都有了,就是因为方中愈想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国土就是那样的那些,世世代代都将是大明的国土,谁都弄不走。

当然这些想法,方中愈没有跟其他人说过,不过在宣传上自然是要把这些话都说出来。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穿他的意图,但也有人会觉得方中愈这件事才是真正利于大明天下发展的好事。

当然那些人也没有太大的话,也全说出来的话,也只能让大家笑笑吧,不过,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明混一图的存在,也是一件好事。

其他人他管不着,但是主要是如今,在大明境内的他都希望那些人都知道。

暖阁里的其他人都在等着他说话,毕竟,也不会这么着急的把他喊进宫来。

他们也并不是事先就知道,方中愈一定会对这件事情有处理的结果,或者说方中愈一定有能力解决这件事情,只是因为现在他们逐渐有了一种依赖,当然这种依赖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有什么事情,真的要问一问方中愈的意见。而恰恰这种依赖并不是见皇帝,朱允文一个人,几乎是所有的大臣都有,当然只是程度的深浅罢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方中愈的主意,一定是好主意,他们也只会根据方中愈的主意来完善自己的建议。

对于方中愈来说,是谁建议的,是谁完善的,这些并不重要,毕竟他看重的是最后能不能做成功,自古以来好的建议多的是,但最后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这个时候他更看重的是这个计划的本身,那就是该如何去做,如何去完善,最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而不是如今的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做成功的。

当然,其他人的想法放东西居然了解的不太完全,但多多少少还是能猜测一些的

不过这些对他来说都不太重要,他不太在乎,毕竟这些人是没有什么坏意的,至少目前看来他们还是希望,朝廷能够发展的更好。

第0533章 不改变就被改变第1143章 这就是整个帝国第0145章 奶声奶气小萝莉第0697章 国公爷府辩忠良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第0209章 这姿势真的很美第0441章 运往军营的物资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第0761章 八卦一下更好的第0557章 莫谈江湖在九霄第0575章 可叹天命不在孤第1074章 悬在头上的阴影第0063章 踩错了李二(求推荐)第0764章 后世子孙后世福第0684章 可上九天揽月否第1193章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汤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第0635章 一饮一啄自天意第1084章 进击的号角冲锋第0471章 嫌隙越来越大了第1022章谁不信因果轮回第0563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1046章老实人的另一面第1156章 危急时刻见真心第1151章 进宫引发后遗症第0827章 纠纠缠缠理不清第1222章 这不是一件好事第0615章 承平日久闲得慌第1188章 事情的变化太快第0912章 大明混一图秘密第1151章 进宫引发后遗症第0398章 这个理由很强大第0548章 不是战争的战争第0757章 大帝国风雨同舟第0712章 维贤者可封王爷第0670章 大明战兵保家国第0577章 朝廷现在很缺钱第1093章 绝处逢生看运气第0245章 大明王朝要续命第0063章 踩错了李二(求推荐)第0459章 真的兵败如山倒第0825章 如今花钱如流水第0531章 真值得这样做吗第0043章 郑家有旧闻(第二更)第1088章 孔家的消息来了第1120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第0318章 胡思乱想的皇帝第0030章 我儿不懂事第0261章 君臣父子的转换第0671章 帝国风云大点兵第1057章 泡脚上瘾的皇帝第0677章 思考利益最大化第1076章 中枢权力的交接第1179章纠结的亲密君臣第0277章 朋友之妻不可欺第0257章 京师潜藏的秘密第0605章 工部尚书的野望第0385章 又有王爷涉事了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第0059章 买卖后悔药(求推荐)第0502章 千古一帝终相见第0886章 是要分朕的田地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论第1224章 忙碌的人没有错第0053章 皇帝第一次(第三更)第0234章 燕王千岁千千岁第0012章 谣言满天飞第0257章 京师潜藏的秘密第0963章朝中一念心惊变第1152章 别人家的好儿子第0413章 给人希望就是好第0425章 迷茫之中见曙光第0920章大明的人才最贵第0330章 镇江的神秘守将第1051章 人心浮动读不懂第0981章上了贼船三少爷第0101章 双面大明报第0237章 茫茫夜色白莲开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0815章 小建议与大道理第1246章 一切朝前看就好第0283章 高高捧起的仁君第1021章一句话你要脸吗第0689章 种刺拔刺皆是爱第1151章 进宫引发后遗症第0692章 年轻那就是资本第0345章 大明的末日狂欢第0276章 大明的双面间谍第1196章 迷茫人入局更深第0762章 这样时光静悄悄第1108章 百姓中来百姓去第1109章 解决宗室的问题第0892章 诱惑之地你去吗(新年不断更)第1217章 继承天下的样子第0394章 没切鸟的岳不群第0102章 孤看好你额(求订阅)第0462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0692章 年轻那就是资本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