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2章倘若父王还在世

很多事情都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或者说大家在大放厥词,甚至是振振有词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解决办法,而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一个人的事情可能说说就做了,两个人的事情,还得讨论一番,三个人的事情,那就是各自划分利益的时候。

一个村子要是讨论事情的话,肯定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论,然后大家各自支持各自的意见。

上升到一县一府,甚至更高层次的时候,那个时候就需要大家不断的妥协,然后将手里的事情做好。

因为参与的人多了,参与的环节多了,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每个人背后都有的人要维护,要有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阶层,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不断的去讨论,不断去妥协。

所以真正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决定下来,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已经比以前要轻松多了。

朝廷渐渐的将公文越来越简单,程序越来越白话。

因为朝廷似乎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行文越简单,然后工作效率会越快。

大家不会再私自的情况下,或者说公开的来说,朝堂所做的不对,因为他们也明确的感受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团结力量是空前的。

朝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现在可以用这种简略的方法来行使公文,或者说像百姓们公告,但是因为有着大明报,所以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起来,老百姓能用嘴说,然后再根据大脑去证实,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朝廷所给的主意。

建文皇帝身边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子,或者说现在他身边的人,顶多是按照之前帮他写圣旨,或者是做一些讲解。

但是如今明显的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责任已经越来越重大了。

方中愈对于这些人加以甄别,再后期他还协助,建文皇帝朱允炆做更进一步的改革。

方中愈要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之前没有过,或者说只有过类似的事情,然后没有大批量的事情,现在他所做的就是让这些事儿完全的。

朝廷的各级官员更进一步的前提是,他们能够立下更大的功劳,这也是如今六部尚书他们要做的事情。

按照目前来说,除非他们死后能够得到追封,否则的话,现在已经是达到了顶峰。

当然,除非是给加衔,或者是兼任其他的职务。

内阁大学士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后期因为内阁大学士一般都还兼任各部尚书,所以也把各部的地位都拔高了。

其实皇帝身边一直都是有大学士以充当那些各种各样的工作。

反过来说,他又使大学士的地位变高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身边也是有的,只不过因为放中愈的缘故,所以很多的事情,他都直接帮建文皇帝朱允文做好了,所以他们的作用反而就降低了,但并不是没有作用。

按照目前来说,方中愈肯定是不希望像明朝后期那种内阁独大的局面出现。

那样的话党争太容易出现了。

这对现如今的大明和以后的大明,都不是一件好事。

方中玉要的是一个强大的大名,而不是一个最后,会在内战中消耗掉彼此的力量的大米。

就好比他坚持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让战争早点结束,然后还集中力量搞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支持建行里,祝你们快点结束品牌战争的原因。

所以他绝不可能把事情越来越闹大,把所有的情况都越搞越坏。

今世里忙碌的景象是如今整个大明看起来特别的富足。

老百姓没有时间种田。

小家小户贩卖的,依然在贩卖在大街上能够看到他们呼朋唤友,然后去酒楼里听听说书人的故事。

这样的生活很是惬意。

天蓝蓝的空气异常的清新。

对于一个在21世纪长大的人来说,那样天空真的就像一颗颗蓝宝石。

那样的空气就像是保障一般是大家强烈都需要的。

帝国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的勃勃生机,让大家觉得帝国真的不一样了。

事情越来越多,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玉也变得越来越忙。

不说军事上的变化,光是如今看各个大臣从地方上报上来的折子,建文皇帝中英文都能知道很多事情。

建文四年,礼部侍郎董伦向建文皇帝朱允文建议让解缙回京。

建文皇帝朱允文应允了他的请求,让解缙回京担任翰林侍诏。

历史上,谢晋被关押了,然后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灌醉,最后被冻死了。

但是如今历史已经改变,他并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有那样的经历。

其实现如今他都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以前他也不知道朝廷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在他的想法之中,这一切都不会变成这样的,但是他后来发现,朝鲜真的是变化越来越大,空有才能却没有办法发挥。

忠于自然是知晓这么一个人的,只是现在确确实实不知道把他安排在哪里。

对于很多人来讲,自从中愈出现之后,他们的命运都已经改变了,以前在燕王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他们或许能够凭借从龙之功,站到很高的位置上。

甚至会成为大明朝廷中的中枢人物。

但是因为那件事情没有发生,所以现如今他们依然还在按部就班的在以前的岗位上做着事情。

之前皇帝朱允文已经贬了不少的官员,不管是流放还是下大狱该做的都做了。

今天囚禁燕王朱棣的宅院里面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外面的锦衣卫快速的涌入到整个宅院之中。

将前院后院全部隔开,除了燕王朱棣的房间,其他的地方都被密密麻麻的守护着。

几乎每隔一米,就有一个锦衣卫,校尉站在那里。

燕王妃,徐氏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紧张,但是当他看到外面密密麻麻的锦衣卫之后,他就不担心了,因为他猜到了来的人是谁。

反而是其他人都比较紧张,但是因为燕王妃在那里,所以他们,都没有那么多害怕。

燕王朱棣在房间里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正准备问到底是什么情况时,突然发现有一个人走了进来,那人穿着黑色的大氅,头皱的紧紧的。

看着男人的面孔,燕王朱棣愣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笔说道。

“你,你怎么来了?”

看他的意思,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来。

因为在他的想法之中,当初他希望能见到她的时候,她选择拒绝,但是现在他却主动来到了这里。

“四王叔,怎么样在这里?”

来人选取自己的帽子看着他,笑着说道。

原来这人居然是建文皇帝朱允文。

燕王朱棣放下手中的笔,走到哪窗前,虽然窗户是关着在,但是他却选择了背对着建文皇帝朱允文。

他并没有向建文皇帝朱允文行礼。

建文皇帝朱允文皱了一下眉头,但还是一闪而过,笑着说道。

“怎么王叔难道就不想见我一见?”

“直接说吧,你来做什么?”

没有人可以理解阎王注定的苦涩,但是这个时候他必须要表现得很是强势,因为对于他来讲,他本来就是个失败者,成王败寇,如果这个时候表现的太过脆弱的话,那么它也就不是大名的阎王四王朱棣了。

“王叔,难道不想知道自己的封地在哪里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倒是并没有因为燕王朱棣的话语而感到身体,而是走到了燕王朱棣刚刚写字的桌台,在那里翻看着什么?

看着燕王朱棣写下的诗句,还有桌面上放着的大明报的报纸。

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很是清楚,自己的叔叔从来没有放弃过,所以他现在还是觉得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至少目前来说,他的抉择非常的正确。

听到皇帝说封顶仪式,还是他亲口说的。

燕王朱棣猛的扭头过来看着他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是大明燕王,太祖高皇帝亲封的,封地北平。”

这话听着怎么像有一些赌气的意思,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却没有计较,对于他来讲,也许当初他确实是做错了,但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站在她的角度上来说,他必须要做的就是这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那个皇位,他必然要扫除所有的障碍,就好像当初太祖高皇帝扫除了那些开国勋贵一样。

这件事情本来就没有什么对与错,只不过说各自站的立场角度不一样,因为王朱棣恐怕也是这样做的。

历史上,燕王朱棣做了相同的事情,只不过手段比较融合,再加上态势,太祖高皇帝,如今存在世上的最年长的王子,所以对于他的手段,其他的藩王只能接受。

“王叔赌气的话就不要说了,正知道有些事情你清楚,朕也清楚,今天真来这里,只是想跟你讨论两个问题,问题解决了真就会走。”

对呀,真的呢,也没有什么用,毕竟现在自己在别人的砧板之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的太多也没有什么用。

燕王朱棣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脸色也放松了下来。

是啊,对于他来讲,其实区别已经不大了,当初他被押送到这里来的时候他的心里都已经很清楚了。

“说吧,孤王听着呢。”

“四王叔,如果当初父王没死,你还会造反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猛的抬头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盯着燕王朱棣的眼睛,看着她的表情,生怕漏过一丁点的细节。

燕王朱棣也盯着他,其实燕王朱棣比他高也很多,所以相当俯视着他。

“你真的想知道?”

两人就这样对视了一段时间,燕王朱棣突然这样问道,脸上的表情都可以看得清楚。

对于他们俩来说,也许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的对望着。

如果不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今天突然到来,恐怕他们再也不会见面了。

“是的,朕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父皇还在,你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不会。大哥跟你不一样,从小到大,不管是哥哥们还是弟弟们,最服的都是大哥。大哥作为大名太子,已经这么多年了,他的能力还有威望,根本就不是你能比的。如果二哥三哥还在的话,他们也不会有我这样的举动的。退一步说顾王是清君侧,不是造反。”

在这一刻,她依然还是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造反,至少没有造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饭,他是清君侧。

建文皇帝朱允文听了之后,眼神有些黯淡,虽然他早就想到了这个答案,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难过,虽然那个人是他的父亲,是那个在大明太祖高皇帝培养了无数年的大明太子。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今天非要突然跑来问这一句。

也许在他内心之中,还一直都觉得太祖高皇帝当年也许非常的纠结,不知道该做出如何的选择,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在门外守卫的方中愈一个人站在那里听着。

其实这个问题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讨论过。

方中愈说了,和燕王朱棣一样的话,在当时。

如果真的是太子,朱标还在世。

燕王朱棣肯定是不会造反的。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太子朱标毕竟是嫡长子,而且已经被当作储君培养了那么多年。

在太祖高皇帝的运作之下,整个大明的官僚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掌握这个系统的必定是大明最高权力的人物,但是很可惜他培养出来的这个人,却因为命短。

死在他的前面。

所以当他发现皇太孙可能驾驭不住这些人的时候,就想起了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杀掉他们。

因为那些人忠心是太子朱标,而不是太孙朱允文。

虽然说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事实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建文皇帝,朱允文和太祖高皇帝,心里都很清楚。

但是如果要按照这个体系在培养一个人的话,太祖高皇帝知道自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了,所以才会伸起屠刀。

第0632章 天下第一等难活第0226章 狼趴在狈身上跑第0758章 皇帝吃了霸王餐第0521章 父子二人的对话第0577章 朝廷现在很缺钱第1203章 豁然开朗齐大人第1103章 发展的机会平等第0594章 大国工匠显身来第1154章 是我存在的痕迹第1162章 做真好事这么难第0244章 忠贞不二齐先生第0726章 飞黄腾达异姓王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荐)第0246章 大明大救星来了第0546章 咱们想到一块啦第0405章 战士就该上战场第0428章 是他背后的男人第1237章 改变总算开始了第1035章 死了又活的规矩第1151章 进宫引发后遗症第1134章 巡视之事慢慢来第1067章 沉思之后的故事第0855章 东番有事火气大第0481章 好时机就要到了第0734章 天下之主坐天下第1232章 最悠闲的大闲人第1062章 改革从军队开始第1211章 连锁反应的出现第0845章 最高指导性机构第0531章 真值得这样做吗第0970章 把握度是最难的第0569章 长刀漫漫权势多第0938章杀人得挑自己的第0738章 孤要做真正的王第0291章 中愈被人看穿了第1236章 不好朕就会拿走第0653章 是否海阔凭鱼跃第0803章 规矩还是得立的第1015章孔家家主的后路第0697章 国公爷府辩忠良第0774章 三年改制困难多第0724章 牵扯越多问题大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113章 小孔能成像第0691章 上天眷顾没意外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声第0346章 晋藩的十万兵马第0470章 挺倒霉的徐增寿第0581章 连锁品牌的雏形第0670章 大明战兵保家国第0116章 天狗吃月亮第0554章 筹谋害人终害己第0902章 用心推测故事多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荐)第0939章相信愿意相信的第0376章 黎明之前静悄悄第0506章 道衍重归极乐界第1167章 力量还是不够啊第0373章 有些秘密你知道第1183章 这是帝国的未来第0890章 扼杀一切的苗头第0195章 低调高调的选择第0754章 千里之堤溃于蚁第0334章 酒壮那个怂人胆第0553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0307章 附耳过来的交代第1165章 到底是谁的意思第0352章 府里来了个对头第0843章 随风直到大明东第0274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第1013章青史留名的太监第0587章 好茶愿与同道饮第0651章 帝国首脑在徜徉第0791章 细微之处见真章第0924章 大明的敌人来了第1189章 生孩子是一道坎第0179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0374章 给晋王打预防针第0505章 大明没有养猪场第1153章 这次真的做爹了第0021章 师兄弟畅谈(求推荐)第0824章 女生外向是真的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0881章 绝密消息引深思第0511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0224章 额额被看穿了吗第0370章 晋藩不看好燕王第1223章 各方反应齐登场第0395章 这花肥还是太少第1072章 有问题但是无解第0760章 平静之中的大明第0972章 无言信任压力大第106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0671章 帝国风云大点兵第0098章 开创新时代第0101章 双面大明报第0426章 燕王需要场胜利第0122章 能否画女装第0633章 竞技挑选残酷性第0819章 老小子的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