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内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是一种无奈,却也是一种现实,那就是大家怎么都避不开这个坑。

入了江湖,便什么都要抛下,入了朝堂也是一样。

朝堂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他潜藏的危机也让他们非常的紧张。

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但是却没有人选择做更进一步的推崇。

趁势领导是现在所做的很成功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宣传部所做的事情。

宣传部的成长很快。

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朝廷不遗余力的支持,比如说锦衣卫暗探所给的帮助,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王师兄的尽心尽力。

这段时间连家人都有些见不到他了,因为他太忙了,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的完整扩大化。

他必须要将大明宣传部建立成一个,不受朝廷任何一个部门辖制的新部门。

背靠锦衣卫是无奈之举,但背靠皇族,并不影响。

这也是他不断的告诉自己,纵然是他跟方中愈的关系很好,而且能坐上这个位置,也是因为方中愈的大力举荐,但既然方中愈告诉他做报道要依靠真正的事实,那么他就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放太多的私情。

因为他不能用这些事情来影响到自己,朝廷现在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有些事情需要大肆报道,而有的事情只能报道真实,但却不能引起太多的注意。

在最开始之前,他也想过扩大化报道,但是后来他发现还是有不少有心人在利用大明报做一些影响百姓,影响朝廷的事情,既然他要保持大明报的公正独立,自然就不能将这些事情影响扩大化。

他需要的是姜大明报扩大化,而不是那些在大明报上利用文章做一些小动作的人扩大化。

所以事情到了他这里,反而变得简单了起来,因为如果他不做的话,其他人会做,所以现在他对整个大明宣传部的掌控还是非常的踏实,紧要的。

里面有一大部分人是在他的提拔下起来的。

划拨过来的人只要通过了考跟他也能扯上不咸不淡的关系,不过多少?

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作为读书人,不可能完全没有警惕,再加上他现在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员还是能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的大明官员,就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了。

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是隔一段时间他还是要去听听方中愈和其他大人们的意思。

对于这一位新入朝廷的官员,而且掌控着这么一个强大的部门,那些官员们心里心思还是挺活络的,既不得罪,但也不会太过靠拢,毕竟他们管控制言论。

朝廷虽然不会严格要求他们做一些什么,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陛下的意思才最重要,就算是他们坚持公正,公平公开,但又牵扯到陛下多少还是要有一些顾忌的。

监督百官是锦衣卫做的事情,大明宣传部则要更加贯彻的执行朝廷的政策,将朝廷最新的政策向百姓们宣传,告诉他们如何做引导他们按照朝廷的意思扩大化。

国子监的教育报也发布了,当然是受大明宣传报管辖的。

国子监的报纸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书籍的推广之上,对于他们来讲,本来就是教书育人和监管教学工作,各地方的提学,学政如今都非常的忙碌,当然也在朝廷国子监的监管之中,这也是重中之重。

孩子是整个帝国的未来,因为他们终将会长大,所以确保每一个孩童都接受到正统的大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很久,毕竟朝廷现在也负担不起来太多的财政支出,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多少给一些补助,当然这还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来。

因为没有完全做完所有的事情,所以现目前看来还是有一些影响吧。

“中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对外?”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些着急了,这一段时间,他已经收到了好几次奏报,那就是边境上并不太平。

燕王朱棣的领地现在已经全部被朝廷兵马所掌控,甚至是几乎就是一个大军营。

百姓们不能随意的离开燕王封地,但是却可以自由的买卖。

再加上士兵们多了,消耗也多了。

也帮助他们获取了不少的财富。

“陛下,再等等吧,如今朝廷确实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想要打一场大的战争还有一些力不从心,更何况陛下心里肯定是要解决这个大患的,如果只是一般的骚扰,对咱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方中愈心里其实也明白,朝廷的军队对于边塞之外的军队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除了现在经济变得严明,还有一些战法的改变之外,现在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毕竟战马没有塞外的好。

按照之前他们的打算,如果能够改变火枪的运用肯定会是更好的,但是打造火枪需要好的军火将还要有成体系的工业体系。

而且对于钢铁的用量也是非常大的。

现目前的技术能够支撑一部分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大量的列装部队,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不仅仅是改良技术,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

现在他们还做不到,所以只能慢慢来,方中愈想拔苗助长,但是奈何自己没有那样的技术,只能依靠那些人,给予他们良好的环境条件,让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也只能这样,不过朕还是希望你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多花心思,让他们快速的把这件事情做好,塞外毕竟是心腹之患,太祖高皇帝当年花费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多的士兵们丢掉了性命,才做到这一步,朕当然也知道太着急了,不好,但是不做又有些过意不去,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所以还是希望你能带你的,大家多做一些事情,为朕分忧。”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梦想是有一个阶段性的,一步一步的来才最正常,之前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担心他的诸位王叔对他的江山有想法,从太祖高皇帝那里把江山继承过来之后,心里一直有一块心病,所以才会那么快的不择手段做那样的事情。

可是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中,他才发现了问题,也知道了那些东西影响到了他们。

再到如今,方中愈给他提供的那些建议,他无条件的支持,然后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所以从内心上来讲,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太祖高皇帝没有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的目标就变好了,一直是想做太多跟皇帝没有做的事情,征服塞外。

太祖高皇帝当年已经把他们赶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也就是捕鱼儿海。

可是毕竟大明的军队没有长期在塞外和大漠里驻扎,所以当大明的军队退回来之后,前元余孽又很快的占领了在外的地方,现如今发展的也非常的壮大。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他们依旧会收一些,这些年朝廷忙于内部的事情,对外不还是放松了警惕,所以草原上发生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百姓们生活的太过安逸了,朝廷官员们也都各自在谋取自己的利益,早已忘记了,在长城外面还有很多的敌人。

“陛下,请您放心,臣一直没有忘记,锦衣卫,其实已经派了不少人,去北方活动了不少次,已经有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回来了,陛下,请您放心,如果等朝廷准备好了,臣就会启用,他们,到那个时候,他们所做的事情恐怕比并下派出去大量的军队要更加充实得多,陛下,大明并不害怕战争,所以大明想要获得的一切都将会通过正确的道路去获取战争也是一种方式,虽然如今百姓们还不知晓朝廷的做法,但是只要朝廷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必定需要对外获取东西的那些资源,那些大明没有的矿产,甚至是那些农作物粮食,都将会成为大明对外扩张的原因,臣只希望到那个时候,朝廷里没有太多的阻碍,并下延一新战队城这边那就足够了。”

方中愈并不是担心什么,只是因为他觉得,有些时候,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能左右很多大臣的意思。

特别是当方中愈没有办法以明确的证据来说服其他人的时候,这个时候皇帝朱允炆的支持,恐怕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现如今,不管怎么说,朝廷与方中愈之间多少还是有一些利益关系的,那些大臣们支持归支持,但涉及到严重利益的地方,他们也是会斤斤计较的。

当然像兵部尚书,齐泰,驸马爷梅殷,这样的人来说,他们跟方中愈的私交很好,所以很多方面还是会帮助方中愈的,但帮助归帮助,有些事情涉及到原则上的问题,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真的吗?看来朕果真没有看错你,想不到你的谋划既然已如此之远,朝廷那一帮庸臣,看来朕之前相信你是正确的,恐怕到目前为止,朝廷还没有多少大臣想到了,该怎样去对付草原上的人,他们的胆子已经慢慢的被磨灭了。”

建文皇帝知道在某些方面,那些大臣们确实是了不起,但是在血性上面,他们却总是抱着一丝幻想,认为敌人不会对他们怎么样,草原上的人无非就是来劫掠一番,然后就离开了大明的国土。

可是这是大明应该承受的吗?这不是。

大明的百姓也是人,大明生产的物资也是他们生活下去的必要物品,为什么就一定要被别人劫掠呢。

不管放在哪里,这样的道理都是讲不通的。

这是大明,确确实实在战马上有一些缺陷,所以现如今,各种各样的问题,结合起来之后,骑兵变得越来越弱,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是追不上。

开国年间,这或许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大明帝国已经35年以上了有些东西早已不是开国连接那样的情况,所以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加大力度整顿军营的缘故。

卫所还没有完全崩坏,只是有一些腐败,甚至是减员严重的情况,但是现如今朝廷只是加大了对他的控制力度,而并没有完全废止。

这种制度在目前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啊。

君臣之间的谈话总是进行的很,因为他们两个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彼此,所以这个时候聊到一些内容,就比较轻松愉快了。

当然,整个朝堂之上,也就是方中愈有胆子这样做,或者说本身是因为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所以对于皇权的敬畏,仅仅是因为现目前他所有的一切来自于皇权,而且他也确实见到了皇权的恐怖,但他骨子里没有那一种,完完全全就要把皇权当作生命的道义,所以跟其他人不一样,总是会顾忌一些。

所以这样的情况就显得非常的正常,因为其他人不具备这种条件,而方中愈具备,所以他没见过皇帝朱允炆之间的谈话就简单了,很是轻松愉快,这也是其他人不敢想象的。

“这一段时间,太子经常念叨你,而且你教给他的那些东西,确确实实让他开拓了眼界,按照你的意思他们要学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课程终归是要推广下去的,对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的自然是方中愈为太子和他弟弟量身定做的课程,涉及了前世里,九年义务教育中比较初级的科目。

对于他们来讲,他已经想不起太多内容,但是那些基础性的东西他还是能够想起来的,虽然不能够讲得太透彻,或者说没有能力,把所有的内容都覆盖到,但是只要是能做的,他自然是一直做下去,再加上有行业学会帮助这些都是很好的总结资料,幕僚团队也在一直帮他做的事情,所以编纂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课程书籍还是小事一桩的。

所以太子用了那几本书之后,感觉还不错。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

第0224章 额额被看穿了吗第0603章 人还不够继续生第0001章 初临应天府第0560章 练兵之后复兴开第0308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第0960章 登闻鼓响天下惊第1097章 皇帝的放纵成功第0505章 大明没有养猪场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发展第1054章 真正退出的人物第0767章 困飞的太子殿下第0418章 大明翻山仗一张第0371章 一张地图的玄机第0202章 士子心声与考验第1224章 忙碌的人没有错第1144章 太子真的不知道第0500章 苦口婆心劝投降第0427章 北平城里小人物第1198章 锦衣卫不能妥协第0322章 似有似无的希望第0554章 筹谋害人终害己第0240章 三级戒备探路者第1075章 永久的大明故土第1150章 迫不得已的地步第0899章 十年之事路茫茫(大年初六不断更)第1180章 宣传部的口子大第1244章 对外战争好法子第0980章南北事件的联系第0208章 佳人奈何要做贼第1066章 试错成功是本事第0403章 送你一顶高帽子第0596章 嘴皮上磨出的泡第0638章 寥寥江山楚天阔第0368章 晋藩最难搞的人第0809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1198章 锦衣卫不能妥协第0540章 臭豆腐回了京师第0506章 道衍重归极乐界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0862章 伤敌一千破招式第0690章 天意下谁敢敷衍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第1052章 心理干预不成功第0924章 大明的敌人来了第1076章 中枢权力的交接第1174章 正大光明的扩军第0791章 细微之处见真章第0839章 短短几十年变革第1164章 饶了他们的性命第0483章 各方起舞搏最后第0134章 天上掉下文曲星第0385章 又有王爷涉事了第1150章 太子给予的容忍第0667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第0536章 什么都考虑清楚第0353章 信里到底说了啥第0106章 兵部的耻辱(求订阅)第1225章 牺牲就彻底一些第0693章 活着就要争口气第1224章 忙碌的人没有错第0495章 达成一致的统帅第0686章 一人得道鸡升天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第0886章 是要分朕的田地第0288章 他也姓朱不是吗第1133章 太子努力的程度第0953章 高头大马迎亲去第0989章 大人物的小癖好第1149章之前没一步到位第0083章 小孩过家家第0308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第0669章 校场纵观天下势第0634章 哭穷还得有本事第1137章 众臣百相皆辛苦第1013章青史留名的太监第0086章 母亲进宫了(求评论)第0231章 先生忍得好辛苦第0031章 身份与猜测第1145章 帝国军队的忠诚第1130章 真相不只有一个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0922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0481章 好时机就要到了第0430章 带兵打仗的人们第1114章 花钱买一个机会第0134章 天上掉下文曲星第1119章 说狠话是没用的第0631章 好坏皆有大可能第0403章 送你一顶高帽子第0122章 能否画女装第0033章 小鬼来京师(求收藏)第0963章朝中一念心惊变第1215章 现在事情不好顺第0394章 没切鸟的岳不群第1230章 背后的支持不缺第0048章 你爹没教你(第一更)第1082章 终究是逃不过的第1057章 泡脚上瘾的皇帝第1202章 朝廷的底气所在第0106章 兵部的耻辱(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