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7章 阿拉伯数字(求评论)

时间静寂了一些,东厢房里很是安静,中愈等着建文皇帝的问话。

“中愈,你老实告诉朕,这些是不是你之前就想好了的,从写故事,办第一份报纸到让朕入股办大明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朕帮你教化百姓?”

中愈心中一惊,这是怀疑我居心不良了吗?“臣不敢欺瞒陛下,刚开始没有想到这些,完全是因为上次流民太多,想做做善事,但是没钱,就办了份报纸,后来发现老百姓的识字度太差,所以就动了这个心思,才有了后续的想法。”

还有一个原因中愈没有说,现在也不能说。

“老百姓识字了又能如何?”朱允炆没有在意中愈的解释,他思考的是这件事带来的后果。

“臣曾听说,大明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今,我大明之国土,风雨飘摇,他们才是我大明最宝贵的财富,而教育他们,才是朝廷重中之重,百姓被教育,懂的知识的宝贵,才会花心思教育后代,教育大明的少年,臣希望陛下加办官学,鼓励民学,传递我华夏文明的薪火。”

建文帝看着眼前的中愈,一双明亮的眸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确定要让朝廷介入,让全国的百姓受教育?”建文帝的语气很是平静,让人听不出一点感情来,只是帝王心事,没感情才恰恰让人害怕。

中愈感知到朱允炆的情绪变化,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每当这个样子的时候,都在提醒着中愈,自己的一句话可能让对方暴怒,也可能熄灭对方的怒火。

但中愈还是说道:“陛下,臣想问您一个问题。”

建文帝眉头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舒展开来。

随后又笑着说道,“你忘记朕上回告诉你的话了,直接说你的结论吧,每次都这样,给朕下套很好玩吗?若再如此,朕必定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中愈一愣,上回说过什么,好像自己是忘记了啊,“陛下熟读前朝数代历史,应该知晓,为什么之前会有百姓造反?

加以分析可以知晓:

第一个原因是,朝廷无道,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除了反抗,改变生活状态,别无他法。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知识,容易被蛊惑,如果他们都懂得忠君的道理,都知道用知识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靠天吃饭,靠朝廷补贴救济,也就不会被反抗了。”

中愈在此夸夸其谈,但是建文帝却不买账,“你可知,教会百姓识字读书得花费多大的代价,况且,如果教会他们,大家都去参加科举,但是朝廷明显不需要这么多人,他们怎么办,田地谁来种,粮食的产量又会受到影响,引起粮荒怎么办?”

双方对视了一眼,建文帝深沉的说道:“再说,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陛下,这些问题,臣也有一些想法,当然,还需要朝廷诸公讨论。”中愈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他们两个人在这里讨论就能决定的,牵扯的地方太多了,还需要慎重考虑。

洪武十八年三月,户部侍郎郭桓特大贪污案东窗事生,震惊了整个朝廷。

郭桓勾结刑、礼、兵、工等六部小官员及各省官僚、地主,贪污税粮及鱼盐等,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这差不多和全国秋粮实征的总数持平!除此之外,还侵吞大量宝钞金银。

为反贪倡廉,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中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后世的阿拉伯数字,与大明的大写数字一一对照,据后世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一代女皇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的。

中愈打算趁热打铁,“陛下,您还记得当年郭恒郭侍郎的大案吗?”

“朕当然记得,皇爷爷震怒,惩罚了不少臣子,还加强了大明律,并作了一些补救措施。”这跟教育有什么关系,建文帝觉得中愈的脑瓜转得太快了。

中愈递过去手中的稿纸,指着阿拉伯数字向朱允炆介绍道:“陛下请看,这是臣根据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大写数字想到的一种简写数字,用于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当然,银钱方面的记载还是用钦定的汉字为好,那样避免造假和涂改。”

建文帝看着纸上的,0,1,2,3,4,…9,还有它们对应的大写数字,心里有些震惊,“这是你想到的?”

“是,三俊楼和大明报近来的进项出项颇多,银钱无数,不便统计,臣日夜思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便想出了这个简写的数字,臣想到既然臣会遇到这个问题,那朝廷的户部统计也一定会遇到,所以应该让陛下知道。”中愈介绍的是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固有此名。

建文帝拿起笔来,依样画葫芦,慢慢写,写了几遍,感觉还挺简单,一学就会。

“你是打算让朕先推广这个?”建文帝猜到了中愈的想法。

“是的,臣想好了,虽然可能会很慢,但是抓紧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

再说,一个家里教会了一个人,在让他去教家里的其他人,很快就能学会的。

况且,就算家里没有笔,树枝也可以在沙盘上练习,等老百姓有这个学习的习惯后,在让他慢慢学习文字,至少让他们获得一些基础性的教育。

那些有条件的儒生,既然想要更上一层楼,当然要让他们接受更加精英化的教育。”

“儒生精英化教育,何解?”其他的都没有让建文帝理解困难,只是这精英教育除外。

中愈也想到了这些问题,所以解释起来也很顺口。

第0203章 历史遗留的猜测第0452章 一场战争的改变第0408章 蝴蝶扇了下翅膀第0083章 小孩过家家第0508章 大明军队的处置第0933章跳出来的搅局者第0745章 五件大事的解决第1154章 暂时离开是相聚第0940章 南辕北辙一直跑第0255章 六鹰玩的心理战第1211章 帝国的样子很好第0119章 那人失踪了第1132章 光芒四射的影子第1201章 郑重的踏步不前第1162章 做真好事这么难第0633章 竞技挑选残酷性第1145章 帝国军队的忠诚第0162章 坟头草有三米高第0972章 无言信任压力大第1047章 南巡路上心痒痒第0706章 达则自古以来矣第0332章 建文真干得出来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发展第0285章 风雨中的大本堂第1048章 供养的皇帝未来第0546章 咱们想到一块啦第0145章 奶声奶气小萝莉第0857章 文臣的最好时代第0216章 举伞持刀的禁忌第0366章 非常时期非常法第1231章 不能说的最严重第0194章 史书只有一句话第1155章 这件事情没做对第0513章 进宫畅谈话犬子第0909章 会咬人的狗不叫第0500章 苦口婆心劝投降第1236章 不好朕就会拿走第1165章 到底是谁的意思第0580章 步子大了扯着蛋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第0800章 天下没有省油灯第0671章 帝国风云大点兵第0874章 这套体系不实用第0948章一纸空文大明律第0422章 民间自有大佬来第0811章 不讲道理用拳头第0402章 太祖属意四皇子第0105章 谈钱伤感情第1235章 年轻人上位大法第0791章 细微之处见真章第0282章 大家一起拍马屁第1134章 巡视之事慢慢来第0302章 给活人立牌的人第0544章 长兴侯府的坚持第0054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更)第0928章 家里有母心担忧第0728章 手握大权掌生死第0611章 气运加身拦不住第0995章太祖皇帝的藤条第1042章 解决问题的本质第0980章南北事件的联系第1107章 奔波劳碌看大明第1095章 武装力量的强大第0803章 规矩还是得立的第0908章 有钱我们认真的第1068章 时间带来的改变第0291章 中愈被人看穿了第0764章 后世子孙后世福第1214章 心情焦虑的皇帝第0226章 狼趴在狈身上跑第1001章没有结果的过程第0045章 家里井水甜(第一更)第0320章 临行的锦囊妙计第0535章 山中有鹰好几只第0563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0101章 双面大明报第1194章 朝廷的手太松了第0345章 大明的末日狂欢第0365章 两人之间的交易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0137章 这家国总得担着第1213章 所有的故事一致第0158章 猪队友坑死了爹第1153章 这次真的做爹了第0719章 活命真的好难啊第0858章 工业技术的突破第0689章 种刺拔刺皆是爱第0012章 谣言满天飞第1183章 等待时刻的变化第1192章 成长起来的军队第1173章 帝国出现的问题第0026章 奉旨见天子第0483章 各方起舞搏最后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0330章 镇江的神秘守将第1198章 精神信仰不能断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1018章历史的必然结果第0957章 他的无私并不好第0470章 挺倒霉的徐增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