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5章 国之利刃当出鞘

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金钱都是重要的一环。

这件事情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而只要这件事情发生了,那么处理这件事情的人就不得不抓紧时间来想好解决办法。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听说大明北洲的事情之后,第一个反应是高兴,第二个反应却是伤心,因为他实在是没有办法。

高兴是因为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当然还有一些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他已经在努力的改变了,至于最后能够改变多少他也不清楚,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那就是他在努力做这些改变,也在督促着手下人在做着。

这一段时间他在看宋史,皇帝在看史书,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或许这个时候皇帝正在拾书里面寻找对付大臣的方法,毕竟能够让皇帝作为老师的只有以前的皇帝。

其他人可以接受,皇帝之十可以接受皇帝技巧,却唯独帝王之术,只有前人能够教。

建文皇帝朱允炆知道宋人的朝堂上,党争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那些人,打着是大义的名号,对内约束皇帝,约束百姓,却偏偏不约束他们自己,甚至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宁愿做出卖国奴役般的行径。

指望那些人保家卫国是肯定做不到的,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一段时间来最深的感受。

那些人讲道理都能够说得道貌岸然,甚至是总有一套大道理在等着皇帝,现在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有这种感受,他自己的朝堂上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那些人现在又是什么样的位置,是不是也当着他的面一套在背后又是一套呢?

想的多了嘛,自然会头疼,建文皇帝朱允炆每次头疼的时候都会想起方中愈,他知道那个年轻人或许能给他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所以把方中愈召进宫来也是现在他的打算,可是没想到方中愈居然给了他这样的解释。

“朕知道,不过你不是说了吗?如果真的是殷商故民,那么它和咱们就是同一血脉的,这样的话只要秉持着华夏文化,可以让他们很快接受。

解缙不是在大明南洲搞研究嘛,把他也送的大名北州区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让他去说服一般就可以了,想必,他也非常得意在这件事情上做出更大的功绩,如果他真的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做的更好这样,朕可以奖赏他,甚至是准许他,回归大明国土,在朝廷任官。”

方中愈倒是没有想到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想到这个地步了,只是钱确确实实对于他们俩来说都是一个问题,就算是如今有办法来解决,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陛下有此心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后续的事情又该怎么做呢?”

方中愈微微有些皱眉,毕竟他其实也一直都在考虑这些事情,可是有些事情发展的,据他的估算有些差错,现在可以说是花费时间在解决这些问题。

“这件事情可是正在问你的,毕竟当初是你出的这个主意,现在他们做到了,这也得希望你能抓紧时间处理好,相信你也会有更多的办法。”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得是那样坦然,他也知道如今他变得懒惰了些,更多的是在自己的事情上努力,比如说学习更多的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然后在皇家军事学院里将自己老师的职责做得越来越好,教授出更多的人,这几年来他手下出的学生已经不少都在军中任职了,甚至是还在南方,开始崭露头角,毕竟为所知的改变,需要更多的人才。

“陛下方法不是没有,只是现在这样做,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接受。”

“说说看。”

建文皇帝朱允炆饶有趣味的看着他。

他也想知道方中愈到底想出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毕竟如果按照朝廷现有的打算,很多事情是根本做不到的,现如今朝廷的财政税收支持养军,养民已经花费了不少了,如今各方面都需要花钱,要是再把其它事情做好,还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这些钱从哪里来呢?又怎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不侵扰百姓和朝廷来把这个事情做好。

这都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些时间恰恰是现如今朝廷不需要的,朝廷需要的就是钱。

五年计划实在是太过庞大了所以现在都不敢规划的那么远因为规划的越远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多所以他们不得不打定主意把计划缩短,先计划眼前的事情。

“移民。”

方中愈说了一句,这是目前他能想得到最好的办法。

“移民?”

建文皇帝朱允炆差异了一句,但他也知道方中愈所说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那就是移民。

“如今朝廷虽然鼓励生育,甚至是对于那些生养多个孩子的家庭给予奖励,各地的教育机构也都在做,甚至是京师医院也在不断的在地方普及产科医术,但承认这些事情都做的不错,可要是真的移民的话,没那么容易吧?”

皇帝说的也是事实也是之前他们所做的是朝廷的官员,也非常清楚他们之前到底做了多少的努力,或者说在应对百姓这件事情上他们做了哪些事情。

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放中,愈心里很清楚,要是真那么容易的话,哪会让这些大人物们一个个都头疼的要命。

百姓的事情,就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

更何况是如今被大明朝廷讲得比较骄傲的大明百姓,这些人可不仅仅是之前那些人了,如今他们懂得知识,懂得学习,懂得利用朝廷所记忆的最好政策为自己谋福利,也就是说想要现在剥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那可是非常的困难的。

“陛下确实不容易,如今朝廷的法令日益健全,甚至是不断的流放,已经让很多府县都成为了夜不闭户的府县,百姓们安居乐业,那些非法之徒,要么被送往边境,要么被送往矿洞进行挖矿,可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至少对于百姓来讲,他们可以更加安宁的生活。”

这个倒是一件事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不需要用太多的利益去笼络百姓,他只要给予百姓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法律的严苛也是因为制定得越来越严格,朝廷希望百姓们少犯错,或者说根本不犯错,所以那些犯法的代价就特别的重。

朝廷现在很少杀人了,但并不代表不会流放,而且动辄就是流放3000里,那就意味着一辈子都不来了。

朝廷这几年开发的边境之地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填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可反而比不上那些犯了错误犯了法,被流放过去的人吗?

所以对于这件事各地官府都很努力的去做一些盗贼小偷小摸,总之只要放到官府手上,基本上都被判流放。

可是这样的事儿又不能一直做,毕竟做的太过了也会引起百姓的反弹,毕竟都是一大家子人,再加上如今这些政策执行下来,各地的人口也在急剧减少,向大城市集中,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口,根本就不可能。

“朕知道这些,可你所说解决办法还是移民,那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办法直接说你的办法吧,在这里耽误时间确实有些不太好。”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自然能够知晓很多民间的事情比之前他要知道的多,而且现在她出宫也容易的多朝廷的官员们并不限制建文皇帝朱允炆离开皇宫,反而希望他能多去看看。

皇帝不愿意被忽悠,朝廷官员们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靠忽悠皇帝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锦衣卫的存在,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多做一些不太合理的事情,所以在整个事情上这一切的操作都是非常的正常的。

“陛下,移民有两个基础,第一就是有足够的人在大明本土内还要继续实行鼓励生育政策,甚至是强烈要求百姓们多生孩子。

这第二嘛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要有足够的利益,让更多的百姓愿意离开大明国土。

之前大明南洲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诱惑了不少的百姓前往大明南洲,在那里安居乐业,燕王和侯爷做的非常不错,至少如今大明南洲已经快速的发展起来,还能够通过那里作为中转站,向其他地方进行探索。”

方中愈所说的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毕竟没有人金凌就是个坑,可是没有利益谁又会心甘情愿的离开大明国土了,所以点到重点就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好,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最欣慰的一件事。

那就是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方中愈,最后总是会解决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以来总结的经验,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都会把事情做好,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那就依靠方中愈来解决他,相信方中愈和方正宇身边的人,能够最好的帮助他解决这些事情。

“鼓励生育这件事情还可以继续加大强制生育,现在恐怕朝廷还做不到,只是要想保证多生孩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养活这些孩子,产妇不多受罪。

皇宫里其实你的那一套政策已经沿用多年而且非常的适用,民间最多有推广但是各地府县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得到了推广,这也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既然如此,这一次之后朝廷将会严厉继续研究这个政策,而且把这项指标作为官员的考核标准,毕竟只有他们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之后才会尽力的去督促。”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这件事情,至少他在这件事情上不会瞎做,朝廷需要做这样的事情,既然能够为帝国谋福利,那么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陛下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陈还是建议至少不要让他们闹出人命来,百姓们有他们的意愿,但如果朝廷加以引导的话,还是能够很好的把这件事情做下去的,不需要诉诸武力,暴力机关所做的事情还是不要带到朝廷官员之中来。”

方中愈可不希望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毕竟对于他来讲他需要确定很多事情,朝廷官员如果真的在最后的考核不通过的话,恐怕会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可能会伤害到百姓,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那移民呢,要让百姓们离开大明国土,这一点恐怕不太容易吧?”

“陛下,其实这就是陈之前所说的,可能会让您不太高兴,但这个方法确实是目前可以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

这算是打预防针了,方中愈必须很谨慎的告诉建文皇帝朱允炆,因为他接下来所说的话可能会触犯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利益。

“你说。”皇帝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知道方中愈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件事,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可能超过了他现有的承受能力,可即便是这样她还是希望方中愈能够清楚的说出来,至少不会在后期做了之后才告诉他,那样的话他恐怕会在心里对方中有一些意见,毕竟他是皇帝,他不能保证,对一个人的感觉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

“陛下您看到了大明北洲离大明南洲也有一定的距离,离大明国土更是遥远,如今依靠大明的技术想要往返一趟,恐怕需要数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大明对它的控制到底有多强大,完全取决于大明海军力量的强大。这一点您认可吗?”

以前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对海防没有什么概念,但后来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方中愈的建议下组建的大明海军,由童骏任海军大都懂,在整个大明沿海开始操练水师,扩大海军的规模,让建文皇帝朱允炆也知道了,事情远非他所想象,再加上后期的海军舰队进行护航,保护大明的船队来往,这也就让他对海军的力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朕知道。”

第1070章 试试也是有代价第1110章 贪多嚼不烂是也第1186章 激动人心的时刻第0623章 悔恨没有金手指第0524章 巧遇锦衣卫密探第1173章 想不到的事太多第0270章 车里伸出一只手第0142章 花了银子买黄汤第1131章 贾家很大也很小第1130章 太子的计划考量第0395章 这花肥还是太少第1121章 皇帝的笑容满面第0472章 事情的最新进展第0981章上了贼船三少爷第0730章 消息畅通重要性第0158章 猪队友坑死了爹第1087章 有福享有难同当第1150章 太子给予的容忍第0297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第0671章 帝国风云大点兵第0409章 大明国运赌一把第0550章 不问鬼神问苍天第0275章 渐渐露出的真相第1050章 随处暗藏的考验第0377章 徐大都督的野望第0100章 糖衣吃炮弹第1066章 帝国发展靠大家第0868章 咋说都是你有理第0031章 身份与猜测第1103章 发展的机会平等第0534章 到底看出了什么第1135章 回京了心系宝宝第1204章 太子要按兵不动第1203章 活着总比死了好第0363章 蒙汗药起作用了第0680章 混一图出老人惊第0722章 徐家有女初长成第1205章 他们担心的样子第0222章 美女刺客的床话第1207章 他们知道的故事第0580章 步子大了扯着蛋第0209章 这姿势真的很美第0272章 你要做这个罪人第1152章 别人家的好儿子第0759章 刷碗刷出的道理第1161章 建文皇帝回来了第0411章 如果在重来一次第0190章 死马要当活马医第0539章 锦衣卫未来变格第1233章 父与子和君与臣第0360章 晋王家特殊癖好第1058章 修书立传方希直第0794章 塞王荣耀不容辱第1202章 朝廷的底气所在第0392章 各怀心思行动者第1154章 暂时离开是相聚第0164章 我们一起造反吧第0380章 让你见不到太阳第0332章 建文真干得出来第1201章 臣只求青史留名第0624章 宣传部长落谁家第0534章 到底看出了什么第0800章 天下没有省油灯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0384章 锦衣卫被干趴下第0415章 晋藩开始行动了第0169章 也能玩点大手笔第0756章 建文年间的变革第0880章 从别人口袋掏钱第0266章 太公钓鱼上钩否第1183章 等待时刻的变化第1151章 风中的惴惴不安第0666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1091章 大明的大数据化第0659章 随缘风雨便同舟第1215章 现在事情不好顺第1062章 改革从军队开始第0329章 京师的最后屏障第0553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0599章 千变万化终起步第0338章 高手之间的交锋第1206章 收尾的工作咋办第0008章 得有自己人第0080章 立万世之功(求收藏)第0916章 不忘初心皆为好第0939章相信愿意相信的第0024章 民间的变化(求推荐)第0429章 肥胖而死的皇帝第0792章 经济仅仅是手段第1196章 迷茫人入局更深第1060章 国公爷的大战略第0782章 大功背后的博弈第0434章 一起将事情做好第1105章 他真来了请睁眼第0919章 老夫老了不管了第0464章 行走在京师之中第1135章 拙劣的演技骗人第0938章杀人得挑自己的第0466章 最后决战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