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6章 是要分朕的田地

在整个星空之下,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都是非常渺小的。

如今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这种感觉,他看着大明混一图,看着那一次又一次变化的图纸,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这是朕在位的时候为大明的皇室打下的。

太祖高皇帝留下的江山,他扩大了,而且扩大了无数倍。

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后世的子孙都应该感谢他。

毕竟没有谁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做这些事情。

其他的地方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或者说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好的方式,处理好了国内的弊病然后通过,的确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开始做事情为整个帝国服务。

也不会有人会像他一样有着像方中愈这样的人才,能够从锦衣卫里面做起,然后将自己的影响力遍布到各行各业,甚至是像一个发明家一样促进了更多东西的诞生与改进。

谁都清楚跟方中愈合作的那些商家是没有那样的技术的,如果真的有早就拿出来了而不会等到现在,所以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方中愈在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有一些方中愈不理解的领域也只是提出建议然后砸钱,使劲的砸钱,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就是他们不断的改变得到的。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他们也有他们的想法,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所做的这一切也带领着他们成为了史书上不可以抹灭掉的一环。

“陛下,既然您非常的清楚大明北洲,如果真正的纳入控制是非常的困难的,那么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让更多的大明百姓把那里当作家园,愿意去守护她,如果受到外敌入侵,他们愿意拿出性命来。”

方中愈说的是一种未来的情况,那就是也许会出现这种意外,也许不会,可要是真的出现了这种意外又该怎么做呢?

方中愈相信建文皇帝,朱允炆是个聪明人不会患得患失,或者说也不会在某种方向上错失。

聪明人就是有这个底气,那就是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正确的决定,这也是果断的人通常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利于自己的决定,而不会去影响到其他人,这就是一些成功人士最为标榜的决策力。

“又让别人拿出性命来,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是正如今给他们吃给他们穿,也不会让他们如此轻而易举的把自己的性命献给大明帝国,就算是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在宣扬的爱国了,富国论大明精神的,可这些东西毕竟只是一些虚的,这样可以说服他们,也可以说服自己,但真正让他们付出生命来,恐怕还难以做到!”

方中愈算是高看了一眼建文皇帝,中英文如果是在以往,他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可现在她说出来了,也就意味着他真的是经历了许多,考虑了许多,在这件事情上他知道自己该如何做,甚至是已经考虑到了后面可能遇到的麻烦。

“陛下,您可能忽略了自己,太低估了自己的能量,当然你也有一些低估了大明的百姓,要想让所有的担心百姓都付出自己的生命,恐怕还难以做到,可要是让一部分的人这样来做,还是能够做到。

只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人付出还需要更多人付出,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而且具有诱惑性的决定,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的付出。

根据以往的经验,无恒产者无恒心,朝廷要想让这些人真正的把大明北洲当作自己的家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参与大米北洲的开发与建设,甚至是把那里当作他们的命根子。”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听算是明白了,他算是知道方中愈想要做什么了。

他的脸色有一些变化,怪不得方中愈之前一直说可能会惹他生气,甚至是触犯他,但现在他真的懂得了。

“你要朕把那些土地赐给他们?”

建文皇帝朱允炆怕自己想错了,还是再确认了一遍,甚至是他紧盯着方中愈的眼睛,要从方中愈的眼睛里看出来,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是不是想为自己谋福利或者说想通过其他的方式把那些土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些不可高人的勾当。

可内心里又一想,方中愈也完全不必要这样做,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的话,早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不是要依靠朝廷的营养做到如今这个地步,甚至还帮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出主意。

听着建文皇帝朱允炆不太友善的语气,方中愈心里叹了一口气,是啊,这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可又能理解,毕竟他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有些事情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也不会因为他跟他关系好就会把原则放下,毕竟在这个时候,要想让朝廷和皇帝放弃原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站在他们的角度方中愈也能想清楚,要是让自己放下自己手中所拥有的一切还要送给别人,恐怕方中愈都不愿意把这件事情握在手里。

同意这样的事情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毕竟建文皇帝朱允炆可不可以允许房东去做这样的事,更别说其他人。

“是的,陛下,只有把那里的土地赐给他们,让他们在上面耕种与开发,甚至是建立房子形成城镇合福线,最终才能把他们完全纳入大明的版图,只要那些有汉家血脉的大明百姓存在,不管他们以后变成什么样子,都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与道德约束,也就是说只要大明依然强劲下去,依然强有力的存在,他们就不会离开大明的版图。”

这样说也就是明确的告诉建文皇帝,朱允炆,如果大明朝廷不存在了,如果大明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以后这些人可能就会离开大明,那一块土地恐怕就不再成为大明的土地了,也就是说他们迟早会离开大明的版图。

“中愈你知不知道所有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应该是大明朝廷的,都的应该是朕?”

这算是问问题了,也要把这件事弄清楚,毕竟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信而且处理的问题。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件事情臣还是懂的,不过还是希望陛下能够面对现实。”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的知道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某些状态下是非常执拗的,是的,那就是一种直流,甚至是说是一种骨子里的韧性与强迫症,皇室中人大多数都有这个毛病,作为皇帝那这个毛病就更大了,不管他们怎样的从谏如流,怎样的旅行下视,甚至怎样的善解人意,在某些时刻都会爆发出只属于帝王的那种执拗。

这样的情况方中愈知道有一位皇帝特别的严重,那就是汉武大帝刘彻。

从小到大汉武大帝刘彻还在做网页的时候,就知道匈奴人施加的那些屈辱,就是非常大的屈辱,一点小的屈辱都不行,所以在他成为帝王之后就开始准备对匈奴的战争,所以在最后击打匈奴就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现在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成为了一个这样的人,不仅要把所有的徒弟囊括在自己手中,还要把所有的敌人都消灭,这件事情看起来是冲突的,可是如今这件事情却非常离奇般的融合在一起。

草原上的敌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件很值得令人讨论的事情,毕竟朝廷的大军滚滚北上,现目前他们不需要从南方大规模的吊梁,都可以完全指引着北方的战争,这在以往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现在却很成功的,也很自然的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朕知道你说的是事实,大明北洲离大明本土太遥远了,可是你也清楚一点,如果真真的把这些东西都次出去了,那就是属于百姓的,百姓的私产是不能动的,朝廷也不能开这个头,也就是说朕永远都收不回这些东西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毕竟那是他的东西,而且他的儿子越来越多,总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一些东西吧,宗室子弟就算给的少了也没有人会说什么,毕竟现在很多人都得看着他的脸色生活,可是作为父亲他还是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更多。

方中愈也能大概理解他的心思,毕竟对于他们来讲这样的事情也非常的正常,建文皇帝朱允炆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恰恰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它还是有一些正常的人类的情感,普通人的情感在他身上也体现得非常的清楚。

“陛下,您贵为天子,天下百姓都是您的孩子,这一点希望陛下能够清楚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朝廷不断的宣扬得天下百姓都是您的子民,您不能只顾一处而不顾其他。

大明北洲有这些大明子民在里面生活,只要他们依然存在,那么汉家血脉就不会灭绝,不管中原王朝遭遇什么样的劫难,总是会有一处地方流淌着大明血脉。

陛下,这是大功绩,当年汉武大帝没有做到,唐宗宋祖完全根本就没有往这上面想,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这样的手腕儿去完成这些,您要是做成了就是汉家的最大功臣。”

方中愈也不是在吹牛,也不是在拍马屁,他说的是个事实,至少在这件事情上,皇帝是有能力也需要去这样做的,毕竟对于他来讲,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很长时间可能会影响整个帝国的发展。

但是如果他把这件事情做好了,也就意味着天下臣民和百姓都会看着他,更加的拥戴他,也就是说整件事情变得都非常的简单。

“朕,有些舍不得呀!”

建文皇帝朱允炆满脸的纠结,对于他来讲,放弃这么大一片土地,甚至是完全可能有着其他的宝藏的徒弟,真是让人太难受了。

“陛下,他依然在您的手中,上面的重要产出依然会归于朝廷,只是有一些土地去赏赐给那些百姓和朝中的勋贵之家,再加上咱们现在确实也需要他们出力。”

方中愈依然劝说了起来,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服教育环境中友们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毕竟再过一段时间,等这个风头过去之后,百姓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毕竟这样的好消息听过一次,觉得很好调,听几次的话那就是噪音l垃圾,对于他们来讲完全没啥用。

“那你到底想怎么做,总不能强迫他们去吧,就算是,真愿意分给他们也得有人愿意去有人愿意接受这些东西否则的话,多少有一些欺骗人的感觉。朝廷又是忙活了一阵子,却没有人愿意去,那不是丢了朝廷的脸面吧,打了这位大人的脸,以后想让他们好好做事可就不成了,这些人,可是记仇的很。”

方中愈可不会去管这些,那都是建文皇帝朱允炆该头疼的事情,毕竟让朝廷百官受到欺负的也就只有建文皇帝朱允炆本人了,其他人还真没有这个能耐。

“陛下其实也非常的简单,从之前在平叛战争中牺牲的那些将士们家中挑选出来,给予他们赏赐,让他们自己去开发,只要他们在那里呆够三年,那一片土地就永远的归属他们了,当然上面的产出有三成要充公,由朝廷统一收缴,五年之后,两成充公。

勋贵之家也可去,不是有不少家庭儿子太多了嘛,爵位又不够,陛下可以趁此机会让他们去大明北洲袭爵,当然爵位还有降等,但只要他们自己出钱购买也是可以的。

富强之家也可以购买,总之这些人要么拿国内的财富来换,要么就永远的留在大明北洲,总之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超清,只要放出风去,自然会有人去。

陛下,那可是一大块土地,这个诱惑不是谁都能忍受住的,当然具体的政策还要具体的讨论,这只不过是一个大概的例子。”

方中愈越说,皇帝的脸色就越好看,眼神也越亮。

第1021章一句话你要脸吗第0026章 奉旨见天子第0097章 桃李满天下第0980章南北事件的联系第0590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第0231章 先生忍得好辛苦第0387章 大明权臣的雏形第0965章选择了就要担责第0658章 水军都督的重担第0536章 什么都考虑清楚第0255章 六鹰玩的心理战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难当第0106章 兵部的耻辱(求订阅)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难当第0185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第1168章 破而后立选出来第1168章 沉默中的大多数第0041章 奔跑吧大明(求收藏)第1074章 悬在头上的阴影第1182章 未雨绸缪未有期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第0581章 连锁品牌的雏形第0256章 两条大鱼别错过第0834章 害羞跑开方中愈第1078章 从南到北的安慰第1041章 不愿意享福的人第0956章 洞房昨夜停红烛第0363章 蒙汗药起作用了第0374章 给晋王打预防针第0124章 皇帝轮流做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0411章 如果在重来一次第0307章 附耳过来的交代第0823章 真正的万古流芳第0679章 家中又来不速客第1178章 帝国的风雨兼程第1079章 帝国的持续发展第0044章 兄弟入伙吧(第三更)第0352章 府里来了个对头第0347章 最怕空气突安静第0696章 只要锄头舞的好第0068章 要雨露均沾第0517章 跟在后面的尾巴第0524章 巧遇锦衣卫密探第1120章 热心的京师群众第0116章 天狗吃月亮第1088章 孔家的消息来了第0111章 牛在天上飞第1135章 燕王朱棣的担忧第0914章 大势所趋一个人第0423章 总算有一点变化第0727章 使劲挖宗族墙角第0519章 一代名将的陨落第0480章 大黎明前的黑暗第0245章 大明王朝要续命第0386章 暗中毒蛇吐腥舌第0282章 大家一起拍马屁第0836章 一些障碍得打破第0028章 大明混一图(求推荐)第1211章 帝国的样子很好第0632章 天下第一等难活第1111章 大明朝廷的象征第0979章 反对者选择支持第0019章 诗名传京师(求收藏)第0307章 附耳过来的交代第0746章 长治久安大政策第1092章 多吃苦就能成长第0855章 东番有事火气大第0819章 老小子的新计划第0436章 无绳赶忙赶地铁第0160章 御前会议的安静第0571章 大明海疆万万里第1079章 帝国的持续发展第1026章百姓之乐我无关第0412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第0030章 我儿不懂事第0274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第0737章 一起未央终为王第1041章 不愿意享福的人第1231章 不能说的最严重第0825章 如今花钱如流水第0368章 晋藩最难搞的人第1104章 方家有喜爱临门第1072章 有问题但是无解第0792章 经济仅仅是手段第1089章 杀胚是练出来的第0376章 黎明之前静悄悄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0533章 不改变就被改变第1139章 处于暴风的京师第0674章 剥皮充草尽杀戮第0250章 局中人皆有苦涩第0516章 真命天子的归属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0660章 此去仍是少年郎第0473章 辽东总兵官初现第0772章 北方晋王的心事第1095章 政策的改变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