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你帮朕选的人,都不错

郑海珠趁着朱常洛发牢骚、敲茶杯盖子的时候,看向侍立一侧的王安。

由于历史走向的改变,朱常洛活了下来,他的大伴、东宫嫡系王安,也就在这泰昌元年的三月,顺利迎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春天——顶替已故万历皇帝的亲信大太监卢绶,成为司礼监掌印。

由于大明帝国内阁与司礼监共同议事的制度,司礼监掌印,是当之无愧的“内相”,在皇帝的支持下,权力与首辅旗鼓相当。

王安因此越发忙碌。

加之他岁数也大了,贴身伺候朱常洛的差事,基本都由他的亲信——干清宫总管曹化淳来张罗。

今日,天子召见郑海珠,却让王安也同时在场,显然,朱常洛并不忌讳当着王安的面,数落杨涟等东林派。

万历还在位时,朱常洛身为不被父亲待见的太子,地位颇有朝不保夕之感。彼时的东林派,与东宫大太监王安,都是“太子党”,盟友味道很足。

然而,东林派毕竟是圈子壁垒比齐楚浙党更森严的集团,这些东林文臣,当初就是反对矿税、抨击权阉起家的,怎会真的将王安这样的宦官引为同道?

故而,无论是曹化淳言辞间透露的口风,还是今日王安的陪侍在场,都教郑海珠判断,自己出塞的小半年里,顺风得势的东林文臣们,就算首辅叶向高比较平和,赵南星和杨涟他们,只怕也已经和司礼监掌权的一众宦官们,有什么龃龉了。

郑海珠于是和王安对了对眼神,轻轻叹了一声,欠身向天子朱常洛道:“陛下息怒,杨总宪他们,忧心京师安防,也是人臣本份。”

朱常洛目光森然:“那你倒说说,天津开不开关了?”

“开,但是暂缓,”郑海珠从容道,“陛下,臣不是假作大度,而是斗胆向陛下进言,东林当年在国本之事上,为陛下力争过,如今虽反对这个反对那个的,到底是心忧社稷。他们也都是陛下的股肱之臣,还替陛下管着钱袋子,又盯着言路,所以……”

她没直白地说下去,朱常洛已经听懂了。

中年天子没有少年人的血气方刚,却是与天底下大部分有点岁数的男人一样,最恨被其他男人拿捏着七寸。

朱常洛扭头盯着王安:“郑师傅说的,和你劝朕的话,差不多哪。都怪朕太重情义了,现下几个部院的堂官,都是东林门下。”

王安陪着唏嘘:“万岁爷,所以将来,咱用钱和用人,还是不能单单指望着户部和吏部。老奴觉着,郑师傅这趟去察哈尔,去得果然正是时候。”

“哦?”朱常洛转过头,仍是看着郑海珠,“对,看把朕气得,你说说蒙古那边的正事儿。”

郑海珠的神色,从方才的和静平宁,忽地变得严肃起来。

她毫无滞顿地接上王安的言下之意,不虑君臣的尊卑之礼,斩钉截铁地对朱常洛道:“大宁到察哈尔的商道,可以是陛下的新钱袋子。只是,商路要繁盛,必须禁绝建州鞑子的袭扰,故而,大宁镇与大小凌河,应重建一批城池和军堡,我大明驻扎强军,与林丹汗的蒙古兵南北相接,形成阻挡努尔哈赤八旗军的防线。”

朱常洛面色凝重:“那得花多少钱?”

郑海珠将筑城、养兵的花销大致算给天子听,末了给出方案:“杨总宪他们若认为,天津开关会引得寇从海上来,那么,就暂缓天津那头的营建,让户部派给工部的银子,由黄尊素带去大宁镇,修城筑堡。无论叶阁老,还是孙翰林,亦或是杨总宪,都提过关外不可不经略的意思,况且黄尊素也是东林门下,陛下给他挂个巡按御史,派去关外监军,东林的老大人们,总没话说了吧?”

朱常洛眸子转了一忽儿,颔首道:“此议甚好。”一旁的王安,是知晓当年松江旧事的。他清楚马祥麟和黄尊素在匪寨共过患难,且一同平息了民抄董宅的风波,此际不由暗赞郑海珠脑袋灵光,在御前奏对时,很会转圜劣势,这一件事的目的达不到,就在另一件事上找补回来。

如此一来,东林执掌的户部,掐着不给工部营建天津港的银子,最后不还是顺了郑海珠打的算盘了么?

只听天子诚挚道:“有一说一,朕见那黄尊素,虽也是东林,却算得实干之臣,将松江海关的船引银子、舶税银子,还有上海县因开关而多收的市肆税银,说得清楚明白。看他向工部请款的劲头,倒是不反对天津开关。唔,郑师傅,你给朕举荐的人,都不错,卢举人,在文华殿的进讲,皇长子和皇五子,也颇爱听。”

郑海珠不指望一口气吃成胖子,尤其在面圣的时候。

复建大宁镇的想法,既然已得圣裁,替马祥麟讨回川军的请求,就不要急着抛出来,搁到下一回,弄来发往北边的军饷时再提。

她于是没有在蒙古的话题上继续,而是接着天子的话茬笑道:“一别小半年,臣对皇子和公主们,颇为惦念。”

说到自己的骨血,朱常洛和天底下大部分父亲一样神态柔和起来。

“郑师傅,今日文华殿有进讲,你也莫在我这里絮叨了。王安,让曹化淳引着郑师傅过去。”

郑海珠起身谢恩,复又作了想起一事,奏禀道:“陛下方才,夸臣会举贤,那臣就再推荐一人,惜薪司的魏进忠。”

朱常洛疑惑道:“让他去干啥?”

“去河南府,提醒福王,该献银子了。”

朱常洛双掌一拍:“对,你和王安去岁冬月建言过,招募代郡宗室子弟戍边的饷银,由福王出。你们说说,让他出多少?”

郑海珠道:“臣听闻,十多年前,楚王被冤枉血脉有疑、得朝廷澄清后,他一次就进献了二万两银子给内库,修缮紫禁城宫殿。楚藩不富裕,藩内宗室众多,楚王都能拿出二万两。福王这一回,怎么也得出十万两吧?招募新兵外,应还有几万两盈余,可以挑选一支边军劲旅,戍守大宁镇。”

“嗯,好,”朱常洛似乎想明白过来,促狭地嘿嘿一笑,“郑师傅,你的确会帮朕选人。行,传朕口谕,魏进忠带东厂番役,即日去洛阳办事。”

出了干清宫,曹化淳冲郑海珠道:“夫人的气量,咱家佩服。不在御前编排杨总宪也便罢了,魏进忠的菜户娘子那样得罪过你,你倒好,还给老魏谋了份肥到流油的好差事。”

郑海珠笑笑:“都是为了给万岁爷弄点银子。银子弄来了,咱们也算报了君恩不是?”

曹化淳又点头又竖大拇指,心里却猜测,郑海珠所想,定非如她说得那么堂皇。

午后去接郑海珠进干清宫面圣时,昨夜已在宫外宅中接了许多皮毛和人参厚礼的曹化淳,越发体己地给郑海珠投喂内外廷的各样时讯。

其中一条是,皇长子册封太子之事,礼部已在操办。册封前,皇长子朱由校,要去一趟泰山,替父亲在东岳祭拜天地。

联想到郑海珠又特别打听了客印月的动向,曹化淳忽然意识到,这妇人,或许在短暂的时间内,已想好了怎么走棋。

她要避免朱由校将大伴魏进忠带去泰山,从而避免客氏能近水楼台地利用这个机会,重新亲近朱由校。

第六十九章 巴洛克连衣裙239章 既论君臣,更论同道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211章 天工开物第365章 扎针第380章 穆枣花的战场第304章 出塞(中)第326章 满将军随我来第六十九章 巴洛克连衣裙204章 恻隐之心第十四章 我只劫这位郑姑娘第四十二章 相识虽新有故情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猫小狗第297章 魏忠贤也不是不能用第407章 客印月的决定第二十二章 探宝第420章 另一对CP的动静182章 不为天子,为苍生和自己第316章 雪原上的绞肉机(下)140章 逃奴250章 我要张名世163章 大哥大哥你好吗(下)第五十章 探监(下)142章 我留下她147章 赫图阿拉(上)第三章 二当家176章 明荷海战(八)今晚第一更第358章 有贝是为贤第六十二章 书院定址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吗(上)192章 争田第409章 讨官(上)第四十九章 探监(上)第324章 恢复大宁镇(上)第421章 是谁给你们朱家人一口饭吃135章 八府巡按第三十一章 主仆重逢第314章 满怀仇恨的男人第二十九章 一个小人第七十四章 绯红为王第447章 你何苦为个昏王赔上仕途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204章 恻隐之心第七十五章 我们明人不是这么好骗的218章 映在窗棂上的人影第323章 兄弟相见262章217章第355章 我有个条件第五十四章 痕迹如白骨,无言能诉冤225章 与君一别第408章第422章 炮兵队正第六十九章 巴洛克连衣裙第313章 扎营待兔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凯时第109章 招人第370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178章 明荷海战(九)第三十三章 一杯绿茶262章225章 与君一别215章第406章 这姑娘,咱们见过第421章 是谁给你们朱家人一口饭吃201章戏台(下)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206章 四贝勒的人202章 楯车第五十一章 我帮你第366章 门神第四十章 教妻,行山266章 郑师傅,请与我一道收拾她(上)246章 辩杨涟(上)第300章 宣府镇的重要182章 不为天子,为苍生和自己第104章 原委272章 寻仇第五十二章 听讼(上)第七十六章 给马将军的厚礼145章 入辽(下)291章 刘时敏你留下第317章 拉开步弓的复仇者第355章 我有个条件190章第十四章 我只劫这位郑姑娘第364章 领了任务的乐师174章 明荷海战(六)第七十九章 血战(上)263章第三十二章 灯下阅甫第九十二章 创业布局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第428章 哥萨克157章 抚顺保卫战(五)135章 八府巡按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启蒙第四十二章 相识虽新有故情152章 好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