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原来姓张

郑海珠不施粉黛,一头盘起的乌发裹在靛蓝头巾里,通身素色衣裤,走在月河熙来攘往的艳妆华服女子中,比背景板里的群众演员还没存在感。

如此甚好,她跟着陶公子登船,就像个寻常婢子,完全不惹眼。

陶公子今日包下的游船,论形制,乃是一艘“仙舟”,比画舫、灯船小许多,却也是雕柱绮窗、装饰不俗。

郑海珠用本地吴语和船家交谈几句,转头向陶公子道:“城北确实有个九莲庵,小妇约略知晓该怎么走了。此去航程不到一个时辰。”

陶公子微笑致谢,折身进到小舱里,和自己的僮仆在案几上捣鼓了一会儿,提出一个小小的铜炉。

郑海珠闻到一股清甜的馨香,但见铜炉隔片上,红褐色的粉末聚成一个曲折连环的福字。

这是打香篆,宋明士大夫和千金小姐喜爱的风雅游戏。

“这香,莫不是用荔枝壳碾的?”郑海珠好奇地问道。

她在韩府,常见到奶奶小姐们打香篆玩,但都是些昂贵的原材料。郑海珠自嘲如牛嚼牡丹,实在闻不出什么境界来,反倒不如眼前这个荔枝果香的好闻。

陶公子展颜道:“正是用荔枝壳蒸煮后,晒干碾成齑粉做的,此乃家母的独门手艺。我出门游历时,总会带着荔枝香,什么沉、檀、龙、奢的,都比不上它。”

他颇为放松地吸了吸鼻子,又举目四望两岸街镇景象,由衷道:“南直隶各府甚是繁华,来年定要陪母亲重游。女子嫁人后便囿于后宅,若非夫君儿子赴外地做官,她们只怕一辈子也踏不出本县,实在可怜。”

郑海珠闻言,颇有些惊讶。

这陶公子对茹韭儿表现出大度与回护,郑海珠原本只以为是多情文士追求才妓的老套剧本。

今日察言观色,却发现他对茹韭儿的安慰,带着无所图的质朴纯粹,连道别时的眼神,也明净坦然。

此刻听他自然流露的慨叹,更没什么矫作,纯然出于对女子境遇有感而发的悲悯。

郑海珠瞄了一眼陶公子头上的方巾。

明代只有获得生员资格的男子,才能戴方巾。戴方巾的陶公子,至少是个秀才了,从衣料质地和用度之讲究来看,家世应也不凡。

如此身份,没有纨绔相,且还怀有同情心,更是难得。

“冒昧一问,公子仙乡何处?”

“哦,浙江山阴。”

原来是绍兴人,口音不太重,说的是南直隶官话。

郑海珠露出真诚的神往之色:“好地方,兰亭集序啊,还有沈园。”

陶公子温和地笑笑:“是的,我们山阴颇多古迹。”

一个小小婢女竟知道书圣王羲之,以及陆游与唐婉的故事,陶公子倒不觉得奇怪。

他虽年轻,阅历却不浅,在江南各处游学后,明白不少妓馆女郎和豪门婢女,或受本馆和主人文风熏陶,或原本就出身于读书人家,见识学养,未必逊于那些生员男子。

冬月未至,申时前的阳光仍有暖意,船舱外摆着几把铺有锦褥的圈椅,彬彬有礼的陶公子让郑海珠莫要拘束,坐下饮茶休息。

他自己也靠在椅中,捧起一本薄册,安静地阅读。

郑海珠瞧那书封上印着“山歌”二字,忍不住又道:“公子看的,可是姑苏冯梦龙先生的集子?”

冯梦龙为后人熟悉的成就,是编了明代话本集《警世恒言》等,但此时离“三言”问世还早,刊印出版的,是他的吴地山歌集,

陶公子抬起头。

这一回,他看向郑海珠的目光,明显带着惊喜。

再是识文断字,能知晓冯梦龙《山歌集》这样的冷门书,也殊为难得。

郑海珠毫无炫耀之色,婉婉道:“家兄生前读书,涉猎甚广,对冯先生奔走收集曲词之举更是赞叹。家兄曾与我说,浩浩诗文里,不知多少虚情假意之作,但茫茫山歌,却皆为真情流露。因山歌不必像诗文那般,或争荣,或媚上,或为求取功名。”

“说得好哇!”陶公子脱口赞道。

喝完彩,陶公子又有些惘然。

他自幼爱读杂书,却很快就不得不像这个时代的许多男子那样,开始学习八股制艺。

这种钻营应试的伎俩,杂以科场人情世故,真是镂空文士之肝肠,消磨豪杰之志气,哪里像读史记、读话本、读山歌曲词这般性灵酣畅。

陶公子没想到,自己时常泛起的腹诽,今日从一位萍水相逢的同龄女子口中,痛痛快快说出来了。

他于是掩卷,望向郑海珠,语气不知不觉就带上了会心之意,轻叹道:“女子受制于礼俗,男子受制于文章,世间这许多清清白白的好人,皆戴枷锁。”

怅然之音未落,忽听左岸传来高呼声。

“阿兄,是我呀,快把船摇过来!”

小仙舟靠岸,一个长身俊脸、袍衫华美的青年郎君“咚”地跳上甲板,身后跟着的小厮,所穿的布衣也厚实洁净。

青年冲陶公子嘿嘿一笑,转头盯着郑海珠,大大咧咧道:“咦,这是哪楼哪院的姑娘,怎么穿得如此寒碜。”

陶公子皱眉,沉声喝道:“胡言乱语!郑姑娘是本府士绅的女眷,萍水相逢,热心为我这外乡人带个路,去庵堂找荷姐。你快向姑娘赔礼。”

青年“哦”一声,将油滑的神色收了收,向郑海珠道:“告罪告罪,莫怪莫怪。在下误会,也是情有可原,我晓得阿兄这两天在妓院快活,就以为姑娘也是……”

“二弟,你这么大了还不会说话,干脆闭口。”陶公子愠意更浓。

青年却不怕,嬉皮笑脸道:“哎呀,我又给大兄丢人了,这就改,这就改。”

言罢,拿腔拿调地清清嗓子,冲着郑海珠作揖:“在下乃绍兴府山阴县张崮,峻岭之巅如履平地的崮,字燕客,郑姑娘既是我宗子堂兄的朋友,与我张三郎的交情亦自今日始,幸会幸会!若有机会去绍兴府,我必好好尽一番东道主之谊。”

青年说完,一对灵活的眼珠子瞄瞄兄长,见兄长面露尴尬。

他又瞅瞅那样貌不俗的郑姑娘。

咦,郑姑娘的神情怎么突然古怪起来。

片刻前,她被自己认作烟花女子,容色都没什么波澜,此时却蓦地眸光一闪,好像被触动了什么心思。

169章 明荷海战(一)第112章 铁匠,火铳与美人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吗(上)第301章 骆驼炮架和叶向高的苦心(今日二更140章 逃奴243章 刘都督的寒舍第十四章 我只劫这位郑姑娘138章 马屁股出面第八十二章 只能选宝岛了251章 当年疑案第334章 将军下马也有用第309章 单刀破枪(今日第二更)第364章 领了任务的乐师第七十七章 国家级大师烟丝袋133章 和鲁藩谈合作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凯时第五十九章 破案(下)第104章 原委第424章 要带荷卓出差197章 至亲至疏夫妻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猫小狗212章 出痘203章 冲突第七十九章 血战(上)160章 兜生意与复仇(上)第403章 预判你的预判第三十章 小改历史,董家得救第六十四章 在松江府开海第395章 上钩第二十四章 与你合伙第317章 拉开步弓的复仇者第十一章 都是名将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第109章 招人223章 踢走姚千户189 落户崇明岛第332章 荷卓的命运(中)第106章 鼓劲199章 拇指第427章 沙俄使者(下)223章 踢走姚千户第389章 你可能戴绿帽子的脑袋都没了第358章 有贝是为贤149章 赫图阿拉(下)第六章 屋中有人164章 争海权第323章 兄弟相见第346章 会整小人的魏公公第三十九章 黄家后宅第332章 荷卓的命运(中)第十五章 扬帆向洋第371章 夜访第六十七章 范思哲和范破虏250章 我要张名世第四十二章 相识虽新有故情第360章 孔府为鱼肉,鲁藩为刀俎第423章 醋285章 楚门的世界第364章 领了任务的乐师291章 刘时敏你留下267章 郑师傅,请与我一道收拾她(中)272章 寻仇第二十一章 救你147章 赫图阿拉(上)第338章 跟我走第367章 前夜第104章 原委279 宫中转场(上)210章 轰死他们267章 郑师傅,请与我一道收拾她(中)第404章 昌平的戏可以开唱了第306章 崔都督第304章 出塞(中)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第三十五章 看中你是个心定之人第二十七章 给董其昌救火第六十五章 黄金坑里的弃婴256章 因材施教184章 智囊团第360章 孔府为鱼肉,鲁藩为刀俎286章 拷打(上)156章 抚顺保卫战(四)289章 真相不会杀死你192章 争田122章 骗保第二十九章 一个小人269章 这样的是非精还不赶出宫去256章 因材施教第八十二章 只能选宝岛了192章 争田137章 登州城168章 往事第五章 灭灭大小姐的傲气292章 百姓何辜?277章 银子第八十四章 西拉雅人(下)第七十七章 国家级大师烟丝袋第六十九章 巴洛克连衣裙第六章 屋中有人第327章 直男就不能派出去和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