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

朱厚煌安抚过王阳明,让王阳明会座位之后,就将目光再次看向王九川。

朱厚煌说道:“王爱卿,继续。”

王九川有一点兴奋,说道:“臣遵旨。”

不得不说,今天是王九川,也是御史衙门立威之时,他随即说道:“少府之中,盐场管事,铁场管事,矿山管事,琉球钱庄管事。-----”

又是一个几十个名字大名单。

朱裕站在人群之中微微轻笑,他对这个早就知道了。

因为少府与丞相府不同,少府最多的是账,在丞相府还有一些权力滥用的问题,但是在少府就是一个贪污问题。

王九川从朱裕这里借走了好几个弟子,将少府的帐好好盘了一遍。

少府账房的能力也不错,但是比不得这些专精数学的人才,立即揪出来不少蛀虫。甚至连朱厚煌也都吓了一跳。

朱厚煌知道少府有问题,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少府的问题这么大。

少府的机构比较简单,几乎上一个生意一个管事,许松最后掌总,但是几乎所有的管事都被一网打进了。

许松脸色为之白。

有两个原因,许松信任自己人,所以少府之中,有很多人都是许家的掌柜。这些人出事的也不少。许松怕被牵连,二是,许松发现拉下的人太多,恐怕一时间弄不到这么多人手了。

不过,朱厚煌不管这些。

不是朱厚煌不体量下面的辛苦,而是朱厚煌慢慢觉得他已经过了关注具体问题的时候了。

许松也是自作自受。

当然,少府在朱厚煌的压力之下,一直都在超负荷运转,扩张太快,有些鱼龙混杂的人也都进入少府之中。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少府的问题要比丞相府厉害多了。

因为少府经商性质,在压力之下,许松都希望用熟手,但是熟手都是老油条,自然有猫腻存在,在少府飞速扩张的时候,看不见。

但是海禁断绝,少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许松未必不知道,但是他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

许松立即扑倒在地,说道:“臣御下不严,请殿下治罪。”

朱厚煌说道:“许卿平身,许松为东雍立下汗马功劳,区区小事,岂能优待功臣之道,只是今后不可再犯,从今少府与其他衙门一样,所需人选,从吏试之中出。”

许松说道:“臣遵命。”

许松松了一口,不过心中也压上一块石头,他与王阳明都是请罪,但是朱厚煌安慰却不同,对王阳明,朱厚煌一口否认王阳明的错误,将王阳明的事,定位疏忽,而对许松,却是说这不是优待功臣。

也就是肯定了许松的罪行。

许松暗道:“今后,我要打起精神来,不可再如此了。”一想起那些连累他如此的掌柜们,许松内中就好像冒出一团火一样。

朱厚煌让王九川叙功之后,一挥手让所有人落座。

一时间一对士卒,将椅子全部搬过来,让所有都坐满了。

不过,都是按照跟着彼此的衙门的长官而坐。

而那些外官都在都在后面落座。

朱厚煌说道:“今日大朝会,诸位准备不足,从明年开始,各部门主官,与各地知府都必须在正旦大朝上叙职,言一年之功过,让文武百官评定,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勿谓言之不预。”

朱厚煌一眼既出,从此之后,雍国正旦大朝,变成了一件严肃的政治活动,每到过年之前,东雍所有官员都忙的不可开交,被叫做过年关。

朱厚煌说道:“总览东雍八年功过,有功不得不赏。”

朱厚煌一提这事情,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毕竟是封爵啊,之前就有风声传出来,大家都在讨论谁会被封爵。

朱厚煌一挥手,一个老太监站了出来,打开一圣旨,说道:“雍王诏曰;--------”

朱厚煌先宣布的不是别的,而是东雍爵制,

别的不说,单单是东雍爵制一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王阳明也失态了,心中暗道:“殿下好大的手臂。”

自从贾谊,姚错,柳宗元,等人对封建制度的论述之后,所有人对封建制度,都好像已经盖棺论定的。

当然这个封建制度,并不是政治书上的封建制度,而是所谓封藩建国制度。

封藩建国制度,被彻底否定,似乎否定封蕃,确立中央集权,成为政治正确,一直到现在。

但是封藩建国制度被否定了,但是地方与中央之争,却成为一个永久的命题一直到现在还存在。

朱厚煌之所以能封藩东雍,一是,正德是一个从来不鸟文官的皇帝,文官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第二,就是朱厚煌提出的问题,是事实存的问题,就是大明藩王已经成为大明的沉重的负担,而是有识之士,都可以看的出来,将来藩王的负担,绝对能压垮大明的财政。

而朱厚煌的举动,恰恰是不需要太多的财政消耗,算是为大明减轻负担。

只是朱厚煌做出的事业,远远出乎预料了大明官员的预料,他们想来雍王最多是如同西南土司一般,却不想真成了气候。

“殿下万万不可。”立即有人说道:“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这些前车之鉴,殿下万万不可行分封之策。”

说话的人是王鹤年,现在的礼部尚书。

礼部在东雍体制之下,掌管吏试,府学,还有礼仪,这一次大朝会的礼仪就是礼部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王鹤年也算是朱厚煌的老臣。投奔朱厚煌毕竟早,不过没有什么本事,才被放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

毕竟现在大家也都看出朱厚煌的一些政策了,朱厚煌重地方履历,有独挡一面经验的人可以受到重用,就比如王九川。

王九川先是作为古晋县令,当时古晋刚刚落入东雍手中,根本根基,王九川将古晋纳入东雍体系,短暂监管新都的工程,又转到吕宋,作为吕宋第一任知府。

所以才一飞冲天,成为东雍大佬,监察御史。

而王鹤年,只能当太平官,所以一直在中枢工作。

在大明一直当京官有前途,但是在东雍却是恰恰相反。不过,朱厚煌的想法正好与礼部有关,封爵之事就是礼部负责的,王鹤年不得不上来劝谏。

朱厚煌说道:“孤想过了,封国上限不过是一府之地而已。只有立下大功才有封王,不过倒是想后世封出几个王来,毕竟每一个王都必须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功,且封王必须推恩。想来不会威胁到朝廷。而且所有爵位不得世袭,代代降袭,如果后代无功,当除爵。现在我雍国,土地并不缺少,缺少的是人,所有封国都在未开发地带,想来功臣数代-开发之后,就变成熟地了。只有不犯国法,代代有功于国,这封地就是对他们的奖赏,如果有不肖子,则数代之后收为国有,当设府县,为国家增一地耳,国家与功臣两全,想来土地为功臣所开辟,纵然国除,功臣家族也当是当地第一大家族,时代富贵少不了,这其中也有孤的私心。”

朱厚煌说道:“如果后世当真弄的天怒人怨,以一国之力,连区区数府县都压制不下去,活该被推翻,但是太祖开国之正,就是从蛮夷之中夺下天下,孤开拓出的土地,宁可被尔等后代所夺,也万万不可落入蛮夷之手,否则孤死不瞑目,这也是孤的私心所在,孤意已决,勿复多言。”

朱厚煌的言语斩钉截铁,大殿为之一静。

第五十七章 杨廷和的默许第八百七十九章 胜负手十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议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处理第八十三章 妈祖庙前之约第四百六十七章 亚伯奎的行动方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龙会战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军计划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第三百五十一章 杂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二十八章 云飞扬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五十九章 离别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宁王之乱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桥之战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国水师出动第八百六十二章 宁波现状第四章 豹房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药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七十八章 李良钦【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战二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乱之加剧三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零一章 升龙围城战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苏禄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雍与大明四第二百四十章 安庆攻防战十五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战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十四章 地图第六百四十四章 东雍与大明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七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烟第五十八章 东雍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百章 余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杨慎的行动第三百零四章 真腊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议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宁波现状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后第二十八章 云飞扬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龙会战十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归第四百五十五章 远航的准备第二百零二章 杀徐和尚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犹豫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东雍近况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苏禄六第四十一章 单于夜遁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临安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五十二章 亚齐的兴起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慎走马荐陆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师学院二第二十六章 系统问题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庆攻防战十八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战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云动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晋之变三第六百一十章 升龙围城战十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二第三十二章 应州之战之达延汗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桥之战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晋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群集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东雍与大明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陆之间的交锋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势第四百零五章 陆完的病情第一百二十章 天钟法的实践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战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八百章 余波第四十一章 单于夜遁逃第四百三十六章 决裂第一百四十七章 训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云海关下四第八百二十七章 东雍之战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锅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百二十四章 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