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最后一课(下)

隆庆父子继续说了会儿话,隆庆的谈兴似乎异常的高,到后来甚至起身走到御案前,拿起几道奏疏给朱翊钧讲解。

皇帝并没有浪费时间解释得太具体,只是告诉太子如何分辨这些奏疏之中有哪些是急务,必须尽早批复;哪些是大事,需要审慎决定;哪些既是大事又是急务,一定要尽快理清思路做出决定,如果实在一时难以决断,或者谨慎起见,就该赶紧把信任的阁臣或者执笔票拟的阁臣叫来御前召对;另外还告诉他哪些是无所谓的小事、闲事,可以丢给司礼监按例批红。

其实,在皇帝这个层面,真正收到的奏疏之中,反倒有一大半都是小事、闲事。隆庆给太子举例说:譬如某府上奏“本府有节妇,其夫亡故之后,绝食二十一日而死,伏请皇上赐节妇美谥并修建牌坊”。

隆庆告诉太子,像这种事情就是典型小事、闲事,按理说该府自己就能处理,但是由于朝廷祖制,对于这种节妇烈女,必须要上奏朝廷嘉奖,以示隆重,所以平白无故地浪费皇帝的时间——反正这玩意儿是朱元璋定的,你这后来的皇帝对此只能照准。

但其实这还算好的,还有一类是报告天气,比如上奏过来告诉皇帝“本府(县)本月下了十三天雨,比去年多了一天。”然后奏疏里头就从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以能理顺阴阳开始谈起,一直讲了两三千字的道理,皇帝估计都看懵逼了,他才把道理转回来,说所以他那儿多下一天雨乃是天下至关重要的大事,请皇帝千万注意。

好吧,其实这也还算好的,总算人家还知道关心当地气候,更让隆庆深恶痛绝的是另外两类:

一类是请安。请安就是字面意思,上奏也很简单,就是问皇帝近来过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身体好不好这样。

这不是废话吗,皇帝身体不管好不好,除非已经快要病死了,否则都只能回答那句“朕躬安”,这要你问个屁?偏偏这种奏疏占了全部奏疏的差不多三成,皇帝还都得打开看一眼,一天得有个几十本,简直坏胃口,所以这一类型的奏疏一般都是内阁先看一眼,然后直接发给司礼监——内阁一来没有权限帮皇帝回答这种问题,二来也没闲工夫浪费在这种奏疏上。

但是司礼监也不能直接批了作罢,他们也得告诉皇帝,今天又有哪些官员上疏请安了。最烦的是有些官员喜欢在请安的奏疏中再说一点事情,这就一下子把内阁、司礼监和皇帝三方全耽误了一遍。

另一类就是道听途说之后来指点皇帝怎么过日子的。这个不必细说了,总之就是风闻皇帝近来去某妃处多,然后有的劝皇帝要节欲修身,有的劝皇帝要“雨露均沾”……总之在隆庆看来,这些人不光是吃饱了撑的慌,而且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招厌——你风闻奏事是不假,可你风闻都风闻到后宫来了?你这鼻子还真不错啊!

太子虽然还不是皇帝,但一看当皇帝每天要面对这么多没事找事的废物奏疏,也是吃惊不已,对父皇的教导连连点头称是,深刻地认识到了从这些废物中挑选有用的奏疏出来并处理妥当是一件多么重要的本领。

又过了一段时间,隆庆的脸色开始泛白,好不容易强打精神把这些事情讲完,他忽然面色一变,别过脸去,低沉地道:“去吧。”

朱翊钧还在回味刚才的教导,忽然听得这么一声吩咐,有些糊涂地道了一声:“啊?”

“出去!”隆庆的声音忽然变得严厉起来,只是越发低沉。

朱翊钧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让父皇变了脸色,但也不敢怠慢,连忙告退,出了门来。

隆庆本来一直背对着朱翊钧,直到朱翊钧的脚步已经远在门外,才有些踉跄地冲到御榻前,抓起明黄色的薄锦被捂住口,用力咳嗽了起来。

咳嗽的同时,他还转头朝门口望去,眼神有些慌张,直到确认太子已经走下台阶,不可能听见这里的声音,慌张的神色才逐渐消失。

松开锦被,隆庆的脸色变得更白了几分——那锦被上已经沾染上了一块不小的血渍,血与明黄相映,呈现出一种暗红近黑之色。

隆庆眼中露出一抹绝望,用力抓了抓锦被,抬头再朝门口望去,却远远地看见朱翊钧已经在和高务实说话了。

隆庆神色一松,目光中的绝望渐渐变成了坚定。

------------------------------

高务实并没有向朱翊钧打听皇帝跟他说了些什么,只是问他“皇上龙体可好?”

朱翊钧并没有看见隆庆最后吐血的一幕,便只说“还好”,而且他也知道轻重,没有把皇帝对于用人的教导跟高务实提起,只挑了最后皇帝教他分辨奏疏的一些事。

高务实的眼光很毒,一眼就看出朱翊钧虽然没有说谎,但肯定有事没有说完。不过他倒也没有因此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天家嘛,总有些不为外人道的事,哪怕再亲信、再得宠都不能抹平君臣之间的那道鸿沟。

这就像他也不会把什么话都对自己的家丁们说一样。二者虽有区别,但本质上来说也没差太多。

高务实关注的是另一点:皇帝既然开始临阵磨枪,教太子这些理政的手段,那说明皇帝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已经有了很不好的判断。可是问题在于朱翊钧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还以为这只是因为他观政已经有近一年时间,所以父皇开始进一步培养他了。

要不要把自己对皇帝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妙的判断告诉朱翊钧呢?

高务实悄悄打量了朱翊钧一眼,见他洋溢着笑容,那股子高兴劲完全发自内心,心里不禁暗暗叹息了一声:多好的一个爸爸,却快要没了。算了,还是不要告诉他了,让他多开心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这时候,朱翊钧却看出了高务实的犹豫,稍稍收敛了一点笑容,问道:“怎么啦?有什么事情要说?”

高务实眼珠一转,面上却毫无破绽,一脸慎重地道:“臣忽然想起,有好几日没有见着贵妃娘娘了,择日不如撞日,要不就今儿去拜见一下,太子以为如何?”

朱翊钧其实一贯不大敢跟自己生母李贵妃亲近,但他到底还是隆庆的儿子,对孝道心存敬畏,闻言点头道:“你说得对,正好刚才母妃没有来乾清宫,现在恐怕都还不知道父皇的情况,我身为人子,也是该去报个安的,走吧,天色不早了,咱们这就去。”

“太子请。”

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130章 跋扈尚书(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63章 冠绝京华(下)第167章 十万雄师过马江第074章 文华召对(下)第196章 我会等你的第043章 高陌荐才(下)第004章 京营第107章 国士香皂(下)第130章 跋扈尚书(下)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27章 刘氏献药第009章 原料来源(上)第156章 侯小哥儿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050章 四方会谈(下)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112章 入城式第067章 倒高风波(九)第135章 蚁穴第272章 孝陵卫司香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36章 临行前的准备第096章 冯保倒台(五)第4更!第285章 两个女人的战争第067章 决战沙城(一)第124章 奉旨观政(七)第050章 招降纳叛(下)第123章 俺答封贡(四)第009章 安阳之行(五)第069章 追踪(4更破万)第087章 翰林清贵(上)第159章 会元之争(上)第4更第028章 都给哀家跪着去第090章 辽东有缺吗?第022章 花厅议事(上)第128章 战前准备(下)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23章 俺答封贡(一)第140章 九边有兵几何第014章 务实读书(下)第273章 倒台第002章 张四维丁忧第060章 张冯靠拢(上)第133章 盖州上任第045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091章 粗中有细(下)第056章 太岳烧灶(下)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一)第065章 承意详处第100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4更过万)第070章 逐保倒张(六)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041章 这可如何是好(4更破万)第126章 所为何来(上)第124章 奉旨观政(六)第040章 纾驿路疏(中)第006章 老将凋零第101章 定调子第184章 背锅侠(二合一)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24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25章 重阳大会(下)第001章 轻车简从(上)第173章 将计就计(上)第090章 辽东有缺吗?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079章 瑶蛊异术第119章 务必重视(下)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一)第119章 务必重视(上)第095章 破虏(下)第205章 政策第115章 别院如堡第158章 庚辰春闱(一)第021章 大阅之金玉其外第161章 三路围清化!(4更)第047章 夜会刘显(下)第120章 己卯乡试(下)第130章 故事第219章 汝契兄,别来无恙?第011章 材料价格(上)第090章 净军围剿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上)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119章 《黄芷汀条约》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040章 纾驿路疏(中)第254章 将军神威第012章 划分档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