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豺狼布于四周

此时的京畿之地。

已是白雪茫茫,冷得连吃人的野狗也哆嗦着身子躲在山洞里,露着一双瘆人的眼盯着百步外的原野。

眼前。

一队骑兵挥舞着麾下战刀追逐着眼前的飞跑着的汉人。

这队骑兵正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一场战役下来。

吴三桂现在只能靠多杀些人头从其建奴主子多尔衮那里多得些赏银以补军需。

而精干的老流贼大都跑得快。

只有眼前这些无辜的汉人百姓可以充数。

吴三桂完全没有负罪之感,现在的他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清国的一员,冲锋陷阵总是一马当先,很受多尔衮的器重。

尽管,在将来,权力**膨胀的他会再次举起反清大旗。

但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这个想法。

流贼与百姓穿束无异,更何况,满清不比大明,根本也没有人管你杀的是真流贼还是真百姓。

眼前一百姓跑慢了半步。

吴三桂当即一刀劈了上去,顿时血溅三尺。

白雪覆盖的地面洒水一层鲜红的血,也留下了吴三桂一生的罪恶。

“大帅,现在已经斩杀了三千颗人头,你看是否还需要继续?”

吴三桂麾下亲兵问道。

“不必了,给英亲王留一些”,吴三桂说着就打马而回,看见远处巍峨的京城。

此时的他不由得想起了随朱由检南下的陈圆圆,再一想到陈圆圆写给自己的绝交信,不由得心痛如刀绞,长啸一声:“朱由检,明年我必请命下江南诛了你这昏君!”

而这时,广袤无垠的北直隶大平原上,不仅仅是吴三桂的铁骑在追逐杀戮着手无寸铁的百姓。

刚刚庆幸从吴三桂屠刀下跑出来的一群百姓此时则正遇上了更为凶残的鞑子。

其中,一人正是刚被满清朝廷封为英亲王的阿济格。

阿济格箭无虚发地将这群人一个个射杀在地,只留下四五个少年:“带回去阉了,做我的包衣奴才。”

同吴三桂一样投降满清且被封为智顺王的尚可喜,丝毫没有对这些汉人同胞的怜悯之心,更别提仇恨,他一脸谄媚地竖起了大拇指:“王爷的箭法堪比汉时的飞将军李广,真可谓百步穿杨,奴才佩服之至。”

阿济格并不领情,哼了一声就策马而走。

此时的八旗子弟正将京城内的百姓正在往城外赶。

按照清国的规定,非旗籍的汉人是不得住在城内的,只能进行商业活动。

因而京城内的居民的家业自然会被强行霸占。

也不仅仅是家业被霸占,连带着城外的田地也被圈占,就连人也被当猎物一样猎杀,或者逼迫为奴。

这种事不仅仅是在京城发生,在北方其他城市如太原、大同等城也在发生这样的事。

好在,此时保定城以南的真定、河间等府以及山东、河南南部等北方地域都还在大明手里。

因而,这样的圈地屠民之悲剧还没在华夏全境上演。

但等到明年开春之际,又有多少华夏州府各县会沦陷于鞑子之手,被其殖民掳掠,则完全无法预料了。

山东战区副总兵官、右都督、皇帝义妹朱昭明握着拳头,咬着牙看着城外被鞑子肆意斩杀的汉民。

同时,又无奈地看着这些百姓跪倒在保定城墙之下。

城内的百姓既惊恐又庆幸地看着城外的悲剧。

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这些猖狂的鞑子与汉0奸何时会攻进保定城。

河间府、保定府一带斥候横行,鞑子在任意屠杀汉民的同时也在砍伐着这一带的树木,砍伐树木不仅仅是过冬取暖,也是为明年铁骑南下做着准备。

而大明这边的朱昭明也不敢大意,为防止鞑子细作混入,她只能紧闭城门,但同时也暗中派出斥候四处侦探。

而在保定城以南,朱昭明则命人拼命种树,挖壕沟,疏浚河道,企图在将来阻滞鞑子铁骑。

大战一触即发。

都在等着这一场大雪融化。

呼啸的北风虽然寒冷刺骨,却也给人以宁静。

李自成拍了拍身上的雪花与来自关中的黄土,鹰隼般的目光盯着南方若隐若现的一抹绿色。

“陛下,眼前就是荆襄之地,过了荆襄,取江南如探囊取物,到时候,我们依旧能坐拥半壁江山。”

牛金星挥舞着鹅毛扇说着又道:“而且,据悉,左良玉近来大有撤兵于武昌之象,貌似也与陛下一样,要与明廷一争,如今天气寒冷,战马难耐,且大军粮草未足,陛下不妨等明年开春左良玉与明廷厮杀正酣时,再大军南下,到时候鹬蚌相争,我们渔翁得利,岂不两全其美。”

李自成听话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他早已受够了在北方苦寒之地被鞑子追着跑的日子,早恨不得打到南方去,找那些江南士绅报仇。

唯独李岩不由得叹了口气,暗道:“崇祯帝南下后,大明即便再怎么烂透顶,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左良玉即便真的以不义之师清君侧也必败无疑,到时候只怕渔翁得利的是鞑子,上天这是有意灭我华夏呀!”

……

此时的武昌城,真可谓大军云集,八百里连营。

武昌城内的左良玉却是不由得咳嗽了三声,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残红。

但他同多尔衮、吴三桂、李自成等人一样,也在目光灼灼地盯着南方。

“朝廷让何腾蛟任总督,却让我做总兵,偏偏吕大器、孙元纶等无能之辈就能总督兼总兵官,连带高杰这个流寇也能坐拥苏淞,可见朝廷是不能容我呀!”

左良玉说着就愤懑不平地一拳捶在梁柱上。

南京贡生李犹龙忙凑上前低声说道:“伯爷毋怒,这是太子托次辅高阁老和张阁老给您的密信,如今朝中奸臣当道,马士英之流忝居内阁,可谓是害群之马,更有流贼高杰祸害苏淞,民心不安,因而太子有诏,望您以江山社稷为念,进京清君侧,诛杀奸臣,重振朝纲。”

左良玉现在就差一个进兵南京,控制朝政的理由,如今见李犹龙呈上这封密信,顿时兴奋不已地拿了过来,仔细一看后,不由得愤然说道:“请你回复阁老,左良玉虽不过是武将,但也不忍奸臣横行,待明年二月,便挥百万之师清君侧,还望太子殿下与阁老与城中策应。”

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鲜第二百一十三章 鞑子掠鲁南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五百零九章 光复金州卫第十五章 朱由检留言李自成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东番岛 一 誓师金门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无情的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资本与郑氏资本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四十二章 满门自缢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对骑兵第九十章 小冰河时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五百零七章 近卫军第二军登陆旅顺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准备重新开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围开封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围 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怀宁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复遵义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六百六十九章 关于电磁感应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协同作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还乡与帝临扬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战前夕的盛世华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介入西南战事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烟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设大变的多尔衮第二百五十章 清军阿济格部兵临武昌府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兰的风帆战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四百章 疑阵第五百零八章 兵临辽东金州卫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战 四 大胜 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六十一章 处决孙之獬与陈名夏第九十八章 去军器局第六百零一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营埋伏袭骑兵第一百二十章 护短第五百零六章 近卫军海军舰临辽东第四十五章 抵达江南 二第三百零三章 士绅集团的反弹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六百零五章 锁拿朝鲜使团第二百六十六章 内阁首辅范景文表态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钱还够不够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敌袭第五百五十六章 处决多尔衮第四百五十九章 线膛枪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鞑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廷议第六百三十一章 机炮营出动第七十九章 多尔衮与李自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二百七十六章 应天巡抚与东厂抓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助朱元璋子孙全球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间谍高弘图第三百三十章 宋应星立军令状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资本与郑氏资本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绅关于孔门自缢之事的想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敌袭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制造水平最先进的帝国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与伺机反攻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零三章 帝临凤阳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杨的武昌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镇的朱皇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计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云集南京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国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御战 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战 四 大胜 第三更!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杀人的近卫军第四百零三章 抉择第三百零七章 制造事端与海盗欲闹松江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军部第二十七章 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