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调

礼部右侍郎王思任分管的是礼部典礼与接待外宾事务,朱由检现在对于大明的外交事务还没什么太大的预想,但他还是给了王思任一个任务,便是在明年派官员出使琉球与日本等国,甚至可以主动接触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朱由检认为,在大明暂未决定靠战争争夺海外利益以前,大明当利用外交手段促进彼此之间的邦交与外贸开放程度。

当然,这只是礼部右侍郎王思任多个任务中的一个任务而已,作为分管外务的他还得成立通译学堂,专门负责培养会各国语言的通事和外交官。

除此之外,王思任还得管理好来华的外番,现在随着朱由检有意开放国门,为促进大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而有意招揽擅长自然科学研究的西洋学者,所以来大明的传教士越来越多。

礼部作为管理这些外籍人员的部门自然不能在忽视对这些人的管束。

不过,这一切对于王思任应该不是问题,如今的大明不是被列强欺辱的清末,有治外法权,而外番也不敢轻视大明,尽管大明现在只有半壁江山,但依旧是海外诸国眼中的东方大国。

甚至于现在的日本也未敢轻视小觑大明帝国。

而作为礼部右侍郎的王思任也不可能会对外番有崇媚之态,在现在的大明,士大夫们对外番还是有一份民族自信在的。

有时候,朱由检还得劝王思任等大明官员不要太在乎上国之尊,尽可能地把外番好的技术与学术都吸收进来。

召见完礼部后,六部中便只剩下兵部与刑部以及吏部,但朱由检并未打算对刑部有什么指示,毕竟刑部同大理寺、都察院是司法监察机关。

在自己这个独裁的皇帝还当政的时候,三法司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革,当然现在的大明也不可能会有法制出现。

大明政治制度外廷是以内阁和六部五寺组成,五寺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作为最高上诉机关与都察院、刑部组成三法司,前面已经提过,朱由检暂时没有改革司法的意图。

而其余四寺中除太仆寺乃管理马政外,另外三寺的职责同礼部较为重合,朱由检打算到时候让刘宗周将这三寺也兼管起来,也算是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对于太仆寺的马政,朱由检也打算将太仆寺归于兵部,由兵部统一管理,毕竟现在马匹的主要用途还是骑兵作战。

这就相当于进一步加强六部职权,除了六部外,大理寺正卿、左都御史、通政使依旧与六部尚书组成九卿。

朱由检的设想是以后遇大事依旧由六部九卿廷议决断,但日常行政事务则全权由内阁处理,除刑部以及都察院大理寺外,兵部、礼部、户部、工部以及未在六部九卿之列的国子监和翰林院等都向内阁负责。

当然,兵部同时还得向大元帅府负责,作为大元帅府与内阁之间沟通的桥梁。

朱由检知道现在大明的内阁其实已经是大明的最高决策机构,但他想把这个制度明确下来,甚至直接写成皇明训令,避免以后内阁职权再次出现变化,甚至插手军政以及司法。

现在朱由检等于已经把三法司独立了出去,内阁并不兼管刑部与大理寺以及都察院。

三法司的堂官直接向自己这个皇帝负责。

同管理天下兵务的大元帅府一样,在自己这个皇帝之下,帝国开始真正实现行政、军事、司法三权分立。

司礼监和六科廊作为对行政的干预机构,朱由检还不想裁撤,毕竟这是保障自己皇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吏部作为大明的组织部,管理着天下官员升迁贬黜,权力很大,甚至在帝国初期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但现在朱由检继续明确承认他的职权归于内阁之下,自然是要加强内阁在行政官员方面的统治权威。

这样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更快捷地让执掌内阁的人改革新政。

当然,因为横空多了个大元帅府和战区制,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即总督和总兵以及司法的独立和司礼监的存在,三法司的长官和六科言官以及内廷官员甚至行政系统的高阶官员如内阁阁臣和六部堂官依旧是由朱由检直接任命,包括大元帅府的官员。

不过,内阁首辅开始有对六部尚书堂官的荐举权,崇祯帝朱由检为保证内阁政令有效推行,大多数也会听从内阁首辅的意见任免六部部堂高官和阁臣人选。

也就是说,内阁现在有对工部、户部、礼部官员和地方巡抚以下行政官员的任免权,尽管仍旧需要报请皇帝批准,可职权已经算很大了。

除了内阁阁臣行政能力太低或者帝国党争严重导致六科言官和司礼监以及大元帅府有意为难内阁外,基本上整个大明帝国的日常行政事务,朱由检可以不管的,如此也算是减轻了他的工作负担。

朱由检现在基本可以把行政的日常事务完全放开,让内阁去主持,而对于司法机关的治安与刑事案件则完全可以由三法司处理,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大案会惊动他这个帝王。

因而,朱由检觉得自己在崇祯十九年以后自己完全可以工作负担轻松点,只把心思花在军事与工业推进上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中,吴牲已经在一月前上了辞疏,且这一次朱由检批准了他的辞疏、

而何腾蛟则由朱由检授意一名御史参劾了何腾蛟在湖广期间不作为致使左良玉谋反,朱由检以宽宥为由贬何腾蛟为广西按察使佥事,提督学政,命其提升广西百姓教育水平,算是戴罪立功。

高弘图还在休假,朱由检已下旨令他可以在正月结束后再回京。

李邦华和路振飞已经分别加了少傅与少保之官衔,且不再担任内阁大学士。

也就是说,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中就只有内阁首辅范景文和武英殿大学士马士英。

朱由检同时又补礼部尚书刘宗周为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宋应星为东阁大学士,马士英还顶替了高弘图的位置,成了内阁次辅。

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迟处死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十六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才是天下民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征税开始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国体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围开封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资本与郑氏资本第八十章 李岩懊丧与孙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围 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八十九章 疯狂的张慎言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个县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给你撑着第五十章 进入南京城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毁清东陵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书生,亦当投笔从戎!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领圣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复四川全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第二百一十章 骑兵对骑兵,硬碰硬第五百五十九章 处决宁完我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二百八十章 这下国库有钱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内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烧毁东林书院第六十五章 新的税赋政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对于战争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战炮发威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访光华日报报社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云集南京城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广之战结束第五百九十三章 关于女子放足第六百零六章 给朕拉下去斩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孙可望降清第五百六十四章 战争要继续进行下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复广宁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六百零一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铎败退第六百三十一章 机炮营出动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对于战争的不同感受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军工基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战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文秀力促李定国降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处决尚可喜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运筹帷幄之军师李岩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三百零二章 崇祯十九年其他方面的发展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文秀力促李定国降明第两百三十二章 当鼓励盐商转型第六百五十三章 复杂的大明社会结构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一十四章 歼灭准塔部五千铁骑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围开封第五十章 进入南京城第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 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战时指挥部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继续做一个贤惠的皇后第两百章 击败白甲兵第五百章 清洗士绅国贼又是一年初夏时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将交锋 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满清想议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检问夏完淳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东番岛 三 炮击东洋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锅侠第五百二十一章 贷款与出售军火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二百一十四章 歼灭准塔部五千铁骑